浅谈小学品社课中的君子人格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0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君子人格阐释
  (一)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篇中,在西周、春秋时期,“君子”这一概念最初产生时,是对有权位有财产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统称。“君子”一词通常意义上是与“小人”相对的。君子见于《论语》107次,孔子的所谓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身份意义上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可以没有道德的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即有道德而无贵族身份的人,其中表示“有才德之人”的“君子”共106次,指“在高位”的“君子”只有1次。本文中的君子取《论语》中表示“有才德的人”的“君子”之意。
  (二)《论语》中对君子人格的具体阐释
  1.仁是君子人格的第一要义
  仁是君子人格的第一要义,是君子人格的道德根基,也是儒家经典学说的核心理念,孔子一生都为“天下归仁”而奔走呼号,《论语》中提到“仁”的地方有109处之多,子曰:“仁者爱人”,仁爱最初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爱,孔子将“爱亲”推广到“爱人”,不仅爱自己的父母兄弟亲人朋友,也爱陌生人,爱所有人,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仁的本质在于爱人,就像《论语》中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义是君子人格的价值标准
  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是君子内心的道德约束,君子的言行都是以仁义为原则的。
  3.礼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表现
  礼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表现,是内在道德的外显。“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美国芬格兰特认為,人类的尊严在于礼仪,君子是一尊神圣的礼器。孔子主张用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君子以仁为本,以礼为质,学礼立身。
  4.智是君子人格的科学精神
  智是君子人格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君子人格的科学精神。冯友兰先生说:“智是人对于仁义礼的了解。”君子知的范围很广泛,《论语》中要求君子有知识,有智慧,爱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知言、知人、知耻、知礼,也就是要能和被人进行沟通交流,有羞耻心,知道礼仪规范等。
  5.信是君子人格的道德操守
  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处世端正,不狂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信,即诚信,信任,信用。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君子义以为质,信以成之”。有信,个人才能立足于社会,国家才能长盛不衰,民族才能屹立不倒。
  二、在品社课堂进行“君子”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一)《品德与社会》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前言”部分,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以下简称“品社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阐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品社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这是由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则是理想人格的化身,集各种良好品德于一体,与品社学科的核心素养高度契合,所以对学生进行君子人格的教育是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君子人格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我们把君子人格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照,发现君子人格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君子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君子仁爱天下,爱所有人,更爱自己的国家,“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的最高理想不是为自己谋取利益,而是要为国家和百姓做出应有的贡献;君子对人友善,仁义为先;君子诚实守信,君子以仁为本,以礼为质,学礼立身,这些与“爱国”,“诚信”,“友善”,“文明”“和谐”不谋而合。因此,对学生进行“君子”人格教育,正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三、君子人格教育融入教学的途径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首先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在课堂内外都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也非常大,教师本身的言行举止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如果教师本身就是一位君子,那么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受到教师的感染,渐渐成为像教师一样的君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要发挥好道德表率的作用,做到知行合一,作君子人格的践行者。
  (二)开展主题教学
  在品社课教学中开展“君子人格”主题的活动。对学生分五个主题——“仁”“义”“礼”“智”“信”开展主题教学,让学生知道何谓君子,为什么要成为君子,以及怎样成为君子。教学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小组,每组负责自己组主题,通过课下查找资料,在课上合作完成该专题内容的讲述;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短片,让学生了解君子是怎样做的,让学生看到君子的谦逊有礼,正直刚毅,厚德载物等,让学生感受君子带给人的正能量,并学习君子的行为,将“君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国学经典赏析
  在品社课教学中,设置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的主题为“君子之道”或“国学经典德育故事”,学生课下查找资料,每节课轮流上台分享,学生可以直接口头讲述,可以通过PPT图文并茂展示,也可以通过小组同学表演情景剧向大家呈现,学生对不懂的可以提问,台上学生解答,最后教师补充总结,目的是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感悟,将中华传统美德和君子之道深深根治于学生内心,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君子人格的养成。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德育书籍放置在班级图书角,并鼓励学生也将自己适合的国学经典书籍分享在班级,有书共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四)拓展实践内容
  对学生进行君子人格养成教育,如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可能会觉得是空洞的说教,难以激起强烈的共鸣,更加难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还要注重实践,拓展实践内容,教师可以以举办学科特色活动的形式,比如可以在孔子诞辰开展《论语》“君子文化”的主题演讲比赛。也可以充分借助学校社团的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弘扬传播君子文化的活动。另外,还可以借助网络渠道进行君子文化的学习,比如利用《百家讲坛》、君子文化的网页及论坛等。教师还可征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体现君子人格的事例,比如体现学生诚信品质的拾金不昧事件,比如体现仁爱的乐于助人事件等,这些都体现了君子人格,要大力表扬而且展览出来,并且让学生知道,“君子”就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里的一件件小事里,鼓励学生积极去践行,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践行君子之道,然后在课上再交流践行的感受,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君子人格教育必须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这样才会更加丰满,更具有教育意义。
  四、总结
  “君子是个人道德发展的高峰”。君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世人所传诵,君子人格的高尚品德不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不断崛起的中国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面对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孔子的君子文化,仍然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对学生进行君子人格的教育对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推进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并能灵活地进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充分设置应用情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应用能力 培养途径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
期刊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与身体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能对周围环境中的美与丑做出适度的评价。我们有义务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通过教育使他们具备必要的环保意识与习惯,使他们成为美好环境的缔造者和维护者。  如何使幼儿从小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在众多教育方法和手段中,通过主题活动实施环保教育是培养幼儿树立环保意识非常有效的途径。  一
期刊
做一个班主任难,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更难,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难上加难。  下面就我从事教育三十年的经历,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一、关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核心。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有一个人是这样在她的论文叙述的。还有一本书是这样描述的:“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关爱学生,学生就会打开心扉,非常喜欢你,学生会变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发展学生想象,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无论创造想象不是再造想象,对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以下尝试:  一、运用插图,启发想象  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师生共同谱写的快乐源泉。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谈谈自己的做法。
期刊
“因为我刚好遇见你,留下足迹才美丽。”  “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十年的期许。”  “如果再相遇,我想我会记得你。”  梦想在飞翔,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统一的,作为每一名教育者都会为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强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职业梦、人生梦。中国梦不仅是理想目标,也是现实实践。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都有创造幸福生活、实
期刊
摘要: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有书必然有阅读,如何去读好书,归根结底为是否有阅读能力,能力怎样,以及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从中小学培养,这个任务就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肩上。  关键词:阅读 必要性 形成 培养 方法  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你翻开手机去看简讯新闻,都需要我们去阅读。学生的“阅读”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当下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成了如
期刊
每个语文老师都拥有45分钟和三尺讲台,但教学效果迥然有异,有的情趣横生、气氛活跃,学生双眸闪光,兴趣盎然;有的平板乏味,沉闷窒息,学生旁听别望,昏昏欲睡。产生这种不同的效果的原因何在?我认为教师上课的激情艺术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学中不仅要有深厚的情感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和艺术。  一、深刻体味,以情激情。  语文较之其他学科来说,更具有形象性和
期刊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语法规范。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积累词汇,规范语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变成了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其次,朗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人读书十分强调“口诵
期刊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和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以最好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乐学爱学。下面我以九年级化学教学过程中计算题专题的训练和讲解方法为例,简要分析不同授课模式带给学生学习的感受。  以下题为例:  有关资料介绍,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其中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也能很快产生氧气。现将2.5g氧化铜与24.5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