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情与景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i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与情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它们的组合方式大体上有三种:一种是触景生情,一种是移情入景,一种是融情于景。这就是我国古代诗人借以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
  
  [例1]
  春日登楼怀归
  寇 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解析]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年仅19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首句中的“聊”是“姑且”的意思。“引”引申为“远”。首联的意思是,我利用公闲时闻姑且登上高楼极目远望,望不到头的一片平原尽收眼底。收眼近看,平川里的一条河上静悄悄的,无人经过:一只渡船整天横卧在那里,悠悠自在。远处稀稀落落的村庄里,袅袅炊烟,忽生忽灭;一座空寂的古寺里,清脆的莺声。随风飘来。以上五句都是诗人登楼所望之景,全是一片闲情。不知是莺莺啼叫,还是遥望所致,诗人突然想到自己的田园家业,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这首诗构思非常巧妙。将眼前景与家乡景融在一起写,通过诗人情感上的变化,深切地反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由以上分析归纳如下: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寇准的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即触景生情。这种抒情方式的鉴赏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前景后情式。上面的诗就是这种形式,前面三联写景。尾联点情。从表面上看,后面的情是由前面的景触发而成的:其实,前面的景已不是实景,而是情感化了的景,诗人笔下的乐景、哀景全是诗人情感的反映。把握后面的情感对理解前面的景物的描写会有很大帮助。
  2 理解表现情感的关键词。或称诗眼。寇诗中的“聊”“惊”二字,是理解诗人情感变化的关键词。
  [例2]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解析]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两句中,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诗人将自己的遇赦的欣喜若狂之情融人大雁和君山,让它们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由以上分析可以归纳为:“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旬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上面李白的诗歌的抒情方式属于第二种:移情人景。这种形式的诗歌里的客观景物往往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常常借助景物作为自己情感的代言人。鉴赏要点:
  1 理解拟人手法的运用。拟人手法的运用,是这类诗显著的艺术特色,如上面李白的诗歌。抓住带有诗人情感活动的景物分析。就能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2 理解诗中体现情感的关键词。如李诗尾联中的“醉”字,我们可以从这种情态中揣摩出诗人的情感。
  [例3]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解析]这是首景物小诗。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首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虽然写的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物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耐代的深沉叹惋。由以上分析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画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种伤春、凄凉之情。
  这首诗的抒情方式属于融情于景。这类诗情与景互融。从形式上很难分出何者为情,何者为景。诗歌的艺术技巧高超,给读者解读带来一定的难度。鉴赏要点:
  1 从诗歌中的语词着手。尽管诗中的景与情交融,但仍可从诗句中看出蛛丝马迹。我们可以把有些语词作为切入口。深入分析,理出作者的情感。如上面诗中的“花自落”是指无人欣赏,“鸟空啼”是指无人经过,渲染了环境的寂静,诗人所处这样的环境,情绪能不受到影响?
  2 从标题、注释着手。有些诗歌的题目、标注交代了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或动机,这些也可作为理解诗人情感的突破口。
  以上细分为三的诗歌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统称为情景交融式。不管哪种形式,归根结底是“藏”与“露”的问题。只要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就一定会把握住诗人的情感脉络。达到鉴赏的目的。
  
  [实战演练]
  1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归雁
  钱 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
  不胜清怨却飞来。
  诗人通过归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的春天感受,有人认为它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你的看法呢?
  2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日,
  露似真珠月似日。
  诗中描写了哪两种景象。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作者所刻画的归雁不仅是富于感情的、通晓音乐的大雁,它更是一只充满羁旅之愁的、思乡的大雁。作者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只被触动客愁的旅雁。婉转地表露了他游宦他乡羁旅之感。
  2 全诗构思巧妙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表达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
其他文献
“诗言志”。诗人的感情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正因其丰富,所以令读者荡气回肠;正因其复杂,我们才有必要归类研究。    一、月是故乡明——思乡怀人    古人是安土重迁的,即使迫不得已远走他乡,最终也要落叶归根。由此形成了一种“乡土情结”,故乡、思乡、家园、家等也就成了诗人们精神的寄托之所。故乡,诗人精神的归宿。  (2009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
期刊
【原文】    米开罗的春天  蔡 成  米开罗在阳台上养花。花开了。米开罗在花盆里种细小的柏树,树绿了。米开罗还栽了一盆野苹,草比花比树性子野,恣恣肆肆疯长,左胳膊伸到花盆去,右胳膊挽住了柏树的腰。  米开罗面对着阳台,画这些花花草苹。  一片花瓣,不知来自哪朵花儿。花瓣上面有个虫眼,不知是哪条虫子干的坏事。花瓣上,居然。趴着一只蝴蝶!  这只蝴蝶是长途跋涉后在花瓣上略作休憩;还是庄周把他的堞随
期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胳)膊/骨(骼) (禁)得起/(禁)不住 息事(宁)人/(宁)死不屈  B (哄)骗/起(哄) (处)方药/联络(处)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C 疏(浚)/(逡)巡 (应)用文/(应)变力 不(塞)不流/(塞)翁失马  D (绯)闻/(菲)薄 (缉)私队/(编)辑部 (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期刊
语音训练    1 列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期刊
因为暖秋的缘故,山下那片枫树林仍未见熟透的迹象,只有星星点点的红斑点在叶丛之间。而在往年这个时候,整片枫树林早已熟透。远远看去,那一簇一簇火红的枫叶,在秋风中摇曳着,宛若大山的裙摆,十分迷人。  或许是因为它们的失约,当我从那片枫树林经过的时候,心中竟生出一种莫名的失落。我沿着一条偏僻的山径走去,待走出枫树林之后,才发现前面是一个小水潭,像镜子一样镶嵌在那儿。  在水潭旁边,是几株久未被人打扰的紫
期刊
题目:  中央电视台有一栏目“最美不过夕阳红”,记录、歌颂的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其实,生活中“最美的”又何止“夕阳红”呢!那少男少女,那美景、美情又哪一样不是最美?请以“最美不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美”者,漂亮、好看也;“最”者,超过所有同类的
期刊
桓温传  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连名之日温。  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与沛国刘忮善,忮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
期刊
【真题解析】  1 (2009年高考湖北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以逸待劳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黄 哄堂大笑  B 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见微知著 推心至腹  C 突如其来 接踵而至 精妙绝伦 浑然一体  D 张灯结彩 休威与共 不知所终 估名钓誉  【答案】C  【思路点拨】本题中其他三项的错误分别是:A,分庭抗理一分庭抗礼,B,推心至腹一推心置腹,D,估名钓誉一沽名钓誉。对这样的
期刊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例1】惜惜乎,子不遇时!(《史记·李将军列传》)  【解析】此句中“子不遇时”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你没有赶上好时候”。而“惜惜乎”的意思是“可惜呀
期刊
高考标点符号的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技巧性和灵活性。它的考查方式一般以选择题型为主。2009年的湖北卷和山东卷依然沿用了此种形式。例如湖北卷的第5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