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创设情境培养低段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a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前预习,培养阅读感受力


  微课主题:走进四季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学习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微课设计:小朋友们,我是大自然的使者——美丽的蝴蝶精灵(出示动态蝴蝶),我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我轻轻一点……(音乐渲染播放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图)
  有一位作家被四季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一首儿童诗《四季》(出示课文图片和文字)。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请听老师朗读儿歌(分句出示相应动画和文字),会读的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或按下暂停键试着自己读一读,不会读的地方根据拼音和老师的范读进行反复练读,你一定会读得很棒哦!
  接着,创设师生问答情境:草叶什么样?——草叶尖尖。他对谁说?——他对小鸟说。说什么?——“我是秋天。”荷叶什么样?——荷叶圆圆。他对谁说?——他对青蛙说。说什么?——“我是夏天。”谷穗什么樣?——谷穗弯弯。他怎样说?——他鞠着躬说。说什么?——“我是秋天。”雪人什么样?——雪人大肚子一挺。他怎么说?——他顽皮地说。说什么?——“我就是冬天。”儿歌读完了,如果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只要用鼠标点击课文中的字词,蝴蝶精灵就会为你一一解答(如谷穗弯弯,结合图片解释:谷穗是农作物谷子的果实,刚抽出来的时候是朝天竖着的,成熟了才变得弯弯。谷穗弯弯象征秋天的丰收),小朋友,看完微课,别忘了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完成预习评价表哦!


二、课堂学习,培养阅读理解力


  微课主题:我爱秋天
  【学习目标】
  1.理解句子的意思,丰富对秋天的认识。
  2.试着学习课文的句式说意思连贯的句子。
  微课设计: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播放秋天大自然的美丽视频),秋风吹起来了(出示秋风吹的动画情境)……
  小朋友,请你把第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感受天气、树叶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出示课文第一句文字和图片)。秋天过去,就是冬天了,大自然的事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你会学着课文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吗?(出示:冬天到了,____,____。)如果能自己说一句那就更棒了!(出示:_____,____,____。)(接着出示秋高气爽的天空画面)小朋友们你们看,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正往南飞,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还不时地变化队形,请你仔细观察,它们都排成了哪些队形?变化了几次呢?(边播放边出示变化的次数)像这样多次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会儿……一会儿……”把句子连接起来,请你试着读一读,感受大雁飞行的变化(出示课文第三句和图片)。小朋友,你会运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完整的话吗?请按下暂停键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一起完成课堂学习评价表吧!


三、课后练习,培养阅读创造力


  微课主题:我多想……
  【学习目标】
  1.巩固课堂所学,了解反复句。
  2.以“我多想……”为开头,进行读写迁移,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
  微课设计:出现新疆儿童形象,小朋友们好,我来自新疆,我有一个美好的心愿,播放课文第一段视频及配乐朗读。(出示地图,标红新疆到北京线路)出现北京儿童形象,小朋友们好,我来自北京,我也有一个美好的心愿,播放课文第二段的视频及配乐朗读。
  小朋友,课文中的两个小男孩到底想去看什么?(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______!)请按下暂停键,试着说一说、写一写“你最想去哪里看看呢”。首先确定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然后想想那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想去。以“我多想……”为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别忘了,把自己的写话作品拿到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并完成学习评价表哦!



  情境是学生认识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微课创设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发展阅读思维,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第二实验小
其他文献
海洋闪耀着五彩的颜色,它是有魅力的;海洋储存着鲜活的生命,它是有活力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它是有价值的。海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成为学生们探索、想象和创造的世界。第一阶段:认识海洋,亲近海洋  我的家乡海安位于黄海之滨,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但学生们也只是远观大海,对于海洋里珍稀生物大部分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们开展了“我和海洋零距离”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海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活动:名著接龙,新闻评论,名言、故事、书籍推荐,诗文朗诵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达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提高课堂效率;名著接龙;新闻评论;名言推荐;诗文朗诵等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人们生命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对于中学生,其重要性更是不可估量。但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像数学或英语等学
期刊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必须虚实结合,因为无论作者有怎样的生花妙笔,毕竟只能绘景于万一,更多的需要读者去联想、想象。  诗词中的“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出空灵境界中的虚象、虚物、虚景、虚境,即心中之景、想象之景;诗词中的“实”,是指描写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实象、实物、实景、实境,即眼前之景、可觀之景。前
期刊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学生综合能力中,审美能力与欣赏能力是最基础的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和欣赏品味。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在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情绪;欣
期刊
作为课程目标之一的“鉴赏文学作品”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关于怎样有效展开《想北平》的课堂教学,我有以下三点思考。一、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品味文章个性化的语言  老舍有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虽然哲人的智慧远超于一般人,但孩子
期刊
文本解读是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和修养。文本解读的要义:咬文嚼字是基础,寻章摘句觅真相。  作为一篇初中教材里面的经典之作,《老王》以其温婉、细腻、深沉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和我们一家发生的点滴故事,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而又心地善良、懂得理解和感恩的“老王”的形象。一般认为:本文蕴含着浓浓的“人道主义”思想,折射出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杨绛、钱钟书一家子对一个“卑微者”的“俯视”状
期刊
【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在广西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英国与腐败的清政府尽管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但尚处于相互不信任状态,面对中国的农民起义,采取观望态度;当太平天国迅速发展占领南方六省之后,英国宣布“中立”。1856年-1860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腐败的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北京条约》等,满足了侵略者的要求,中外反动势力正
期刊
一、案例背景  与其他基础教育有所不同,中职教育以职业培训为主,公共基础教育为辅,使得中职语文教学的地位相对比较低下。然而,随着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中职生走进社会时,便会发现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基于这样的形势,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中职语文教学需要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
期刊
一、设计意图和思路  主题群文阅读“聊聊‘智童’”,主要由《孔融妙对》《谢道韫咏雪》《王戎识李》《王羲之假睡》四篇文章组成。组文源于我寒假阅读了《世说新语》这本书,开学初将一些非常有个性的人物故事与学生分享过两次,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世说新语》中有十来则是关于孩子尤其是早慧儿童的故事,它们主题一致(聪慧),表现角度又不尽相同(对话、文思、观察、应急)。无论从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的哪一方
期刊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提出了“预测”这个阅读策略。预测即猜想、推测,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提前猜想,并在阅读过程中验证猜想,从而了解内容之间的衔接、作者的写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展语言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笔者也有尝试,小有收获,短文记之。一、在疑惑处预测,激发探究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