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王建平:给疫中丧亲者专业支持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疫情中的这个清明节,悲伤更甚。
  4月4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作为最早对全国性哀悼提出建议的专家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冊工作委员会常委王建平深知此举的意义,“从国家层面做这样一些人性化的关怀,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丧亲者最大的支持。”
  王建平长期从事哀伤干预研究,在这次疫情中,她一直在关注那些因疫情失去亲人、朋友的人。在她看来,因为不能进行遗体告别、不能举办葬礼等因素,疫情中的丧亲者更难抚平伤痛,需要更多支持。
4月4日,常州,刚从火线下来的消防员和市民默哀。图/孟建强

丧亲之痛


  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殉职,妻子追着灵车痛哭送别的视频让很多人流下眼泪。同样,在医院门口追着灵车哭喊“妈妈”的女孩也让人动容。来不及告别,遗体就搬上车,待到疫情结束后才能领取骨灰,这是武汉很多丧亲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那些在疫情中失去亲人的人,有人整天以泪洗面,有人借酒浇愁,有人不断地自责,还有人即便在小区解封后依然不愿意外出,不是害怕感染,而是害怕外面的阳光和笑脸。
  “不能按传统方式告别,而且,逝去的亲人在最后的日子经历了什么?这些都不知道,可能甚至连照片都没有看到,这对哀伤的整个体验过程是不利的,对于恢复与疗愈过程也非常不利,给丧亲者增加了很多困难。”王建平说,他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象,很难接受人真的不在了,会存在很多幻想,有的丧亲者甚至能听到逝者的声音,出现幻觉。
  王建平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哀伤是一种正常的、复杂的体验,在心理上最大的特点是渴望见到逝者,想念逝者,伴随强烈的痛苦。同时,身体也会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哀悼,如胃口不好、睡不着、容易惊醒。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数丧亲者的哀伤反应会慢慢减轻,开始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在生活中找到合适位置安置哀伤,并渐渐适应没有逝者的新生活。
  但总有一些人不能走向疗愈。“一般而言,会有10%左右的人不能正常地度过急性哀伤期,从而哀伤延长,转换为病理性哀伤。在疫情之下,由于特殊的现实情况,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我们会继续深入开展调研。”王建平说。
  在她看来,在疫情中后期,心理咨询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哀伤干预。

几种情况需警惕


  大多数人不会沉浸在无止境的悲痛中难以自拔,急性哀伤通常持续6个月。但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面临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人能适应改变,自我修复。有的人则不能实现自我疗愈,走向病理哀伤,造成严重后果。
  王建平认为,几种情况需要警惕。一是他比大多数人在相同情况下反应更加强烈,沉浸在痛苦中的频率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还有,寻找逝者的思念和渴望比别人更强烈,由于这种强烈,可能人会出现认知功能、注意功能的损害,表现得恍恍惚惚,没办法控制自己。注意力也转移不到别的地方,比如吃饭、睡觉、和别人交往、出去散步等。
  二是既往有过精神疾病史,或者家族中有精神疾病史的,哀伤可能诱发这些疾病。“从素质方面来说,他们更脆弱,哀伤过程可能会有问题,要尽早寻找专业帮助,克服影响他的哀伤过程的障碍,帮助他找到一些积极的资源。”
  三是既往有过丧亲,如此前亲人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去世。如果上一次丧亲的哀伤没有过去,那么这次丧亲就会雪上加霜,更难恢复。
  “这些都是非常个人化的,需要按照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进行调解,缓解他们的痛苦情绪。”王建平希望,丧亲者本人或者亲朋好友能注意到这些情况,及时为他们提供支持,寻求专业的帮助。

给丧亲者多一些支持


  在疫情之下,丧亲者不仅要面对亲友的离世,还要承受一些现实的压力,比如隔离,甚至还有很多现实困难需要解决。这样,很多丧亲者很难支撑自己去经历一个哀伤的过程,需要支持。
  “丧亲者遇到困难和压力的时候,首先是自助,然后是求助。”王建平说。但她发现,90%的中国人不会选择专业求助,而是选择向亲朋好友求助,所以亲朋好友起到很大缓冲作用。如果他们有一些心理方面的科普知识,这个缓冲作用的效果就会好一些,能够尽早地识别出来是什么问题。
  她希望加大科普教育。早在2月份,她就带领团队编辑了《应对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防疫抗疫20问》一书,全面应对疫情下的心理变化,也直面哀伤。
  除了亲朋好友的帮助,还有一个重要的支持力量是专业帮助。王建平希望培养一批专业的哀伤咨询师,让丧亲者能得到专业的服务。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支持下,她启动了哀伤咨询培训项目,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M.Katherine Shear及香港大学教授周燕雯等国际著名哀伤专家合作,招募了170多名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的哀伤干预培训,培训结束后他们将为在疫情中丧亲的人提供哀伤公益咨询。
  此外,在王建平认为,政府、社区的支持也很重要,社工除了为丧亲者提供一些生活帮助,也能给他们一些心理援助。
  “面对疫情中的丧亲,我们要给丧亲者一些力量,让他们能够在不同层面的支持之下,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让他们的急性哀伤期能够顺利度过,尽早抚平心灵的创伤。”
其他文献
王海龙。尚体健康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过了不惑之年的王海龙又一次深刻体会到健康的重要,也让他更加确信,他所做的“用健康传递爱”,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且时不我待。  其实,“用健康传递爱”,是王海龙在上海创立的尚体健康科技(以下简称尚体)的企业文化口号。如今,尚体的经营虽受疫情影响,但是,王海龙对运动健康行业的发展依然充满信心与热情,尚体也坚持通过线上方式辅导老年
万里长江波浪奔涌,一路劈开高山深涧。在长江西陵峡畔,有一个美得让长江驻足的地方,它就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  秭归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  秭归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国家二类革命老区,孕育了革命烈士夏明翰。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巴归兴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革命先烈将鲜血洒在这片土地上。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秭归美景以高峡平湖最为闻名。近年来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此次制定分类细化是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养老产业统计范围,准确反映养老产业发展状况。  养老产业统计分类明确将养老产业细分为12大类51中类79小类,养老产业范围分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养老科技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历史课程内容的要求而制定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依据不同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划分为四级水平,每一级水平皆包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愈加清晰地感受到:创设情境
如果说自汉至清儒家思想是在朝学派,那么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思想则称得上是最大的在野学派。在先秦诸子中,对《老子》的解读是最为多元化的,也是误解最多的。如有学者认为,“孔子学说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人生观则是消极的。”[1]作出如此论断,是因为其认为老子“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个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2]这实际上是把老子的思想定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如何基于“教学立意”重构教学内容,立足史料构建历史解释,将历史素养渗透给学生更是教学重心所在。本文试图以“三重门下的思索”为教学主线,对《孙中山与三民主义》一课进行教学探索。  
历史学科说到底是人的历史,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讲好一节历史课,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一直是历史学科研究者及一线教师长期推崇的方式,因而近些年来有关人物教学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就研究成果看,却较少见以“历史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章,本文拟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历史群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围绕“历史群体”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笔者将该课的教学
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论体系中,有教学内容而无教学情景。教学情景,即教学主体的情绪状态和物理环境;教学内容,则是教学时的任务和要求,它居高临下地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隐含着“真理”属性。教学情景,指向人的素养成长;教学内容指向现成的知识任务。因此,教学情景是新课程教学论的基础性概念。  一、教学情景的历史与哲学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教学情景。孔子教学就很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他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维稳戍边”,护边员队伍建设很关键。胡斯曼、托合塔尔汗、马军武、张正美把一生奉献给了边疆。在阿勒泰,这样的护边员还有很多很多。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和常年驻守的人,才筑牢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铜墙铁壁。家就是哨所  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被称为“中蒙边境第一村”,这里地处边境一线,自然条件恶劣。65岁的胡斯曼·努斯普江带着儿子、孙子,50余年坚守边境,谱写出一段一家三代人的戍边情,被
史丹佛大学教育与历史讲座教授玛格丽特·杰克斯说过:“没有问号的历史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1]中学历史教育中的“问号”通常是老师设计好的让学生来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改变这种常规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提问老师,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笔者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实习时尝试了这一想法,特撰写此文与各位专家同行分享并讨教。  一、生问师:让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走向可视化  我们时常在历史课堂遇到这样的情形:上课时学生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