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寄寓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ge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命锁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自古以来在全国各地甚为流行。各地佩戴长命锁的习俗大同小异,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社会、民族心理。笔者拟就长命锁的起源、民俗内涵以及长命锁的制作工艺等作一简单介绍,抛砖引玉,以就方家指正。
  在论述长命锁之前,笔者首先粗略地谈谈中国传统锁具的发展概况,权作铺垫。
  
  锁的起源与发展
  
  


  (1)锁的最初形态
  锁,古时原指以铁环相勾连而成的链子,大概出现于战国时期。《墨子·备蛾传》记载:“……为铁锁,钩其两端之县。”至晋代,还保存这种意思,潘岳《马督诔》就有“……于是乎发梁栋而用之,以铁锁机关,既从而又升焉”之句。由此可见,锁最初的形式当是铁链,故至今还有“锁链”之说。
  由于锁链一般形制粗重,捆绑牢固,人们就以此禁锢奴隶或犯人,于是,“锁”逐渐演变成一种以铁环相勾连的刑具,这在西汉就已有之。《汉书·王莽传下》说:“其男子槛车,儿女子步,以铁锁琅当其颈。”由此,“锁”又被赋予刑具的含义。作为最早的刑具之一,“锁”当是扣住双手后再挂于颈部,被禁之人是极其痛苦的。南北朝以后,历代对“锁”的规模和使用都有规定。至唐时,与此相类似的刑具有所增多。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定枷、、钳、锁、杖、笞等多种刑罚。枷,据《广韵》云,项械也,为一种颈上的刑具,一般为木制,双手禁锢于枷上,功能跟锁相似,故有“枷锁”之说。枷、锁虽相差无几,但也有所区别,《新唐书·刑法志》曰:“校钳锁皆有长短广狭之制,量囚轻重用之。”成书于宋代的《集韵》曰:“锁,锒铛也。”元·胡三省校注:“锁,以铁锒当之也。”故“锒铛入狱”之说一直流传至今。元代将系于颈部的铁链称锁,系于腿部的称为镣。至此,作为刑具的锁,其含义更是十分明确。
  
  (2)锁的形制
  


  正因有禁锢之用,锁被用及于物品,以扃固门窗箱匣。于是,人们把安在门窗、箱匣等开合处或铁链环孔中的金属封缄器具,称之为“锁”,必须用钥匙方能开启。我国最早的封缄锁具为木锁,距今5000年以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便出土了装置在木结构框架建筑上的木结构锁,但这显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封缄器,其形制原理主要为榫铆结构,功能比较简单。
  而金属锁具(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挂锁)发明于汉代,主要以簧片结构锁形式出现,锁内装有三片板状铜片,依靠铜片的弹力作用关闭和开启,一直延续至近代。簧片式结构的锁带有圆柱形锁芯,锁芯表面有一排径向的槽孔,槽孔中装有带方形孔的铜片和弹簧,统称簧片。一般情况下,簧片凸出锁芯表面而插入锁体的凹槽中,使锁芯不能任意转动。插入钥匙后,钥匙齿分别顶住簧片,使之顶端与锁芯表面取平,锁芯即可自由转动,从而实现开关动作。簧片式结构制造工艺比较简单,为我国古代锁具的基本构造。东汉时,铁制三簧锁的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自唐以后,簧片锁品种日趋增多,装饰锁也开始出现。李商隐《无题》诗云:“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清·冯浩笺注:“道源曰:‘蟾善闭气,古人用于饰锁。’陈帆曰:‘高似孙《纬略》引此句,云是香器。其言锁者,盖有鼻钮之于帷幄之中也。’”从中猜测,《无题》诗中的“锁”应该是一种装饰物。可见,“锁”在唐代已被用于日常生活的装饰,但“锁”被赋予厌胜、避邪之作用则是后来的事情。
  最初的锁取形于鱼类,古有“鱼锁”、“锁鱼”之说,即为明证。唐·李商隐有诗云:“舟击两岸,鱼锁启重关。”北宋·王安石《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诗云:“我时冒热跨马去,开橱发匣鸣锁鱼。”后来,明·许尹谨注《芝田录》曰:“门锁,必以鱼者,取其守夜不瞑之义。”由此可见,宋代以前的门锁,大多铸成鱼形,陕西出土的唐代银锁实物也验证了这一点。
  到了明代,锁逐渐演变为方身,正如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二所说:“锁钥云者,以其形如龠耳。今锁有圆身者,古制也,方身锁,近世所为。”与前代相比,锁具虽有变化,但其基本造型仍脱胎于锁鱼,而从工艺学的观点看,这显然更符合造物原理。相对于圆身锁而言,方身锁的工艺更加简便,流传也较广泛。明清以后,方形锁具在民间普遍流行。制作考究的锁具一般在锁体表面錾刻各种图案,题材以传统吉祥图案为主,造型手段以线刻居多,有时还施以彩绘。另有各类花旗锁,造型取材于民间常见的题材,风格多具趣味性,有着较强烈的民俗意味。
  
  长命锁的起源与演变
  
  (1)长命缕与长命锁
  锁发展至后期,其民俗内涵已十分丰富。那么,锁又是怎样演变成长命锁的呢?这必须从多方面去考察。
  笔者认为,长命锁当来源于古时的长命索。长命索,古称长命缕,又称五色缕,原是一种五色丝绳,由汉代朱索演变而来,本为端午节门户饰物。《后汉书·礼仪志》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后用于缠臂,以示辟邪。民间早有端午节扫五毒(蟾蜍、蜈蚣、蜥蜴、蝎子、蛇)的习俗,人们多于五月初五举行各种辟恶除秽禳凶的仪式活动,期盼不受五毒侵害,不使病魔缠身,进而意愿长命百岁。系五色缕显然也是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方式,期盼健康长寿,因此,五色缕被称为“长命缕”。
  其实,端午节系长命缕的习俗,在东汉时就有。应劭《风俗演义·佚文》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曰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以五丝系臂,名曰辟兵(避病),令人不病瘟。”可见,系长命缕主要是为了避病,当是一种辟邪之物。它最初用五彩丝线制成,在端午系于手臂;后来,其造型又变成“珠儿”结。《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端午节,扑卖诸般百索,小儿荷戴。系头子,或用彩线结,或用珠儿结。”宋·高承《事物纪原》引晋·周处《风土记》曰:“荆楚人端午日以五彩系臂,辟兵鬼气,一名长命缕,今百索也。”人们根据其形,称之为“百索”,由于祈祷长寿之用,民间称之为“长命索”。
  从上述记载,我们得知,在南北朝以前,端午系长命缕的风俗可能仅流行于今江汉地区。但是,由于这一习惯比较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心理,各地百姓竞相效仿,沿袭这一风俗。到了唐代,端午系长命缕的风俗已在全国各地盛行,唐·张说《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诗记载:“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余。”宋代的宫廷有将长命缕赐百官的习惯,《宋史·礼志》就有“以一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的记载。到了明代,据田艺衡《留青日札》载,“长命缕”可能仅指婴儿周岁时系在头发上的五色丝绳,而“长命索”已作为专门的儿童颈饰,挂于颈间。而且,“长命索”不仅仅局限于端午佩戴,已成为孩童的常佩颈饰。
  然而,“锁”又何以与“长命锁”产生关系呢?这要从吉祥物的发生学上加以探讨。
  在中国传统的吉祥物中,大致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所谓积极的吉祥物,主要反映了国人趋吉的心性。诸如牡丹象征富贵,以柏、柿、如意拟指“百事如意”等。而消极的吉祥物则反映了国人避凶的心理,正确地讲应称为避邪物或厌胜物。在民间,有关鬼怪摄魂、放蛊之类的传说和迷信很多,它使民众生活在恐怖和压抑的环境中,为了求得心灵的安宁和生活的平静,人们就利用一些俗信有法力的物体来防止鬼神的惊扰和伤害,这样就形成了各种避邪物或厌胜物。“锁”被作为厌胜物,人们取其锁住之作用,祈盼能禁避各种疾病和邪气。
  研究表明,中国大部分吉祥物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其间又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但就其生成方式而言,不外乎是取物之声韵、物之形状、物之属性及物之意蕴,如蝙蝠取其声韵,灵芝取其形状,梅、竹取其属性,牡丹取其意蕴。而锁则相对复杂,锁有禁锢他物之能,人们赋予其压邪气、制百鬼之神功,反应了国人禳灾避害的心理。人们就把这种被赋予特殊功能的锁称为长命锁。
  如前所说,长命锁渊源于长命索,两者之间究竟有何联系呢?其中的原因,据笔者看来,可以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解释。
  


  锁,古时有铁链之意;而索,据《小雅》、《说文》的解释,也有铁链之意。而且,“锁”与“索”同韵同声,两者自然地联系于一起。在汉语中,一个发音可能有好几个相应的汉字,能表达许多意思,利用语言的相同或相近,可以取得一定的修辞效果,所以,谐音达意成为汉语特有的修辞手法。许多吉祥物都是因此生成的,以谐音而寓意。鉴于“锁”与“索”古义、古音的相同之处以及所赋予的特殊寓意,“长命索”演变成“长命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可以这样认为,“长命锁”是“长命索”发展的后期形态。
  


  实际上,吉祥物长命锁的生成,显然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之后,长命锁的内涵不仅包括了原先长命索的寓意,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沈利华、钱玉莲在《吉祥物论》中说:“吉祥物的生成思维,是一种象征性的思维,它所遵循的基本逻辑规律是类比……吉祥物类比也建立起本体(吉祥物)与象征体(吉祥内容或观念)之间的关系,构成吉祥物世界的内在结构。”吉祥物“长命锁”的产生,也缘于此。
  
  (2)长命锁的民俗内涵
  


  长命锁被赋予这种特殊含义之后,就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符号。根据符号人类学的观点,锁只是一种寓意深奥的符号,就是整个吉祥物世界也只是民间赋予吉祥内容的一种符号,推而广之,许多民俗事象、行为模式甚或整个民间文化也是如此。作为观念符号的长命锁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锁,它已不讲究与金属锁具的形制是否相同,只是作为一种厌胜或避邪的载体而存在,故明清以来,长命锁形制各异,千姿百态,成为吉祥物世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长命锁出现于何时?
  从现有资料来看,长命锁在宋代就已开始流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就有孩童佩戴长命锁的形象,而且,从长命锁的形制来判断,应是典型的项圈锁。而在这幅图中,另一个小孩背后佩戴的饰物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长命缕”,其形制与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记的“长命缕”形制相似,这在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宋·苏焯《端阳戏婴图》中也得到了印证。由此可见,“长命锁”与“长命缕”在两宋时期同时存在的判断是正确的。
  


  明清以后,作为儿童佩饰的长命锁在民间极为流行,明清小说、绘画、工艺品中都有相关描绘。作为厌胜物或避邪物,其内涵显然是十分鲜明的,以“锁”锁寿,是取其“锁住”之意,从而求祥。民间传说中,有阎王爷收小孩的说法,小孩佩戴长命锁后,阎王爷认为已被锁住,便不再收走。直接地说,佩戴长命锁,目的是为了防止儿童因四六风、脐带风和其他疾病而夭折。
  应该说,民间佩戴长命锁的风俗是与民间信仰分不开的:人们相信锁能镇住邪祟。婴儿在满月时,外婆、姑妈等长辈就赠送婴儿长命锁,这是最贵重的礼物。按老规矩,婴儿佩戴长命锁,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均要到结婚时才能卸下来。佩戴长命锁的风俗流传至今,由于地域的关系,中国各地习惯虽然大致相同,但也有所区别。
  “锁关”就是一种为婴儿戴锁的仪式,主要流行于黄河、长江中下游一带,尤以安徽盛行。新生婴儿人家,遇婴儿体弱多病,采取给病孩“认干爷”或“认干娘”的办法来消灾。诸干爷或干娘要醵钱为孩子打制银锁或项链圈一个,戴在婴儿颈上。孩子长到12岁时,诸干爷或干娘为之取下银锁、项链圈,谓之“开关”。俗传这一关一开,婴儿命运中的难关即可解除,通身无病,健康长寿。
  


  旧时,台湾、福建等地盛行一种加锁脱锁的习俗,它是一种祈子长命的仪式。一般在孩子周岁前后,家人要到寺庙里向专门保佑孩子的女神(如妈祖、观音、注生娘娘等)许愿,并用锁片、银牌、古钱等串红线,套在孩子颈上,谓之加锁。到孩子16岁时,便要到这些神前去,用面线、粽子等供祭,拜谢一番后脱锁。如果是向织女神加锁的,则要在七夕夜向织女神拜祭后脱锁。
  陕西武功地区流行一种打枷的风俗。打枷,亦称开迷魂锁,孩子出生后,在神前祈求保佑,并带上红布项圈,下坠银锁片。每年过生日时,必须加一层红布。孩子长到12岁时,在神前设供祭祀,用刀将项圈割断,以示成人。而流传于陕西关中、陕南等地的燎锁习俗,是用丝线编成3尺长的线辫,折回,中挽一结作锁,下坠铜钱数枚,然后在神前用“表”(一种供神用的黄纸)将它燎烤,给小孩戴上,祝其无灾无病;长到12岁后,到神前献供还愿。锁虽为丝线编织而成,其用途则跟银锁相当。
  在长命锁中,有一种被人们称为“百家锁”的,其装饰一般为“百家锁”、“千家保”等文字图案,故名。旧时民间生了小孩,要让小孩吃“百家饭”,穿“百衲衣”,以使其平安长大,挂“百家锁”亦是此意。人们认为,佩戴錾有此字样的锁具,是可以驱凶趋吉、万事亨通的。
  古时,在江西等地,小孩初生,家长即以白米七粒、红茶七叶为一小红包,散给亲友,多达二三百包。众亲友收下红包,须用铜钱百文或数十文不等作回礼,家长即以这些礼钱购一银锁,系于小孩颈上。凑百家锁的钱,手续复杂,一下找众多的亲友也非易事。另有一简便办法,通常任找一乞丐,以百余文或二三百文钱,换其小钱百文(乞丐的钱都是挨家挨户乞讨来的,取其百家讨得之寓意),然后再凑钱购银锁。将银锁佩戴在孩子颈间,认为这样便能避邪祟,使孩子健康成长。
  当然,长命锁的流传不局限于汉族地区,它几乎分布于全国各地,许多少数民族也有长命锁,其装饰风格和造型手法基本与汉族保持一致,显示了中华民族互通的民族性,反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与民族心理。
  
  (3)长命锁的形制与装饰
  


  旧时,长命锁的质地多为银质,中原、云南地区以此居多,也有玉质、象牙质、铜质等。玉质、象牙质的长命锁因材料较贵重,民间不常见;铜质的长命锁材料易得,在现时的农村也十分普遍;而旧时的银质长命锁流传至今,已成为一种比较珍贵的民俗文物了。
  


  长命锁的基本形式多为项链或项圈下挂缀一锁形饰物(或真正的锁),其种类有项链锁、项圈锁和肚脐锁。在民间,项链锁、项圈锁较为常见。
  


  长命锁的形制多种多样,如意卷云形为其较常见的形状。如意卷云纹是民间最为普通的装饰图案,寓意吉祥如意,人们把长命锁制成如意卷云形,以表达这一心愿。其他如腰果形、元宝形、长方形等,也比较多见。如意卷云形一般见于薄片型长命锁,而薄片型当为现今民间极为普遍的长命锁造型,现今流行于民间的铜质薄片型长命锁基本上都采用如意卷云形这一形制。薄片型长命锁适于图案的表现,人们在薄片上可任意作各种艺术处理和工艺装饰。长方形的长命锁大多仿效古时铜锁,造型比较朴实古拙,一般能开启,适于把玩。腰果形、元宝形的长命锁造型比较独特,工艺也相对复杂,其本身造型也寓意吉祥。
  长命锁的装饰纹样题材十分丰富,有吉祥纹样、传说故事、戏曲人物、花卉鸟虫等。文字、绘画性图案兼有,更多的是文字、绘画性图案在同一锁上并用,富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其纹样的造型或写实、或变形,有时是在锁体上雕刻各种图案,有时是配合着银锁的外形,将锁体本身铸成图案。
  长命锁的文字图案一般来源于民间的吉语,如“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玉堂富贵”、“三元及第”、“多子多福”、“五世同堂”等,反映了人们的良好祝愿。一般长命锁的文字图案装饰不单单限于文字,更重要的是讲究文字的图案化,故文字的组成富有装饰性,常常运用各种形体,篆书、行书、楷书都有,单线、双钩的都有,有时还加以变形,趋于装饰性。此类长命锁造型比较大方,刻画也比较简洁,主题鲜明、突出。
  


  长命锁的绘画性图案多来源于传统图案,题材多为蝙蝠、蝴蝶、龙、凤、鸟等动物纹,梅、兰、竹、蔓叶、石榴、万年青等花草纹以及福禄寿三星、八仙人物、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及戏曲人物等图案。其他还有“三多图”、“鹤寿图”、“八吉”、“八宝”、“福寿图”等吉祥图案,可谓是民间传统信仰与人伦情感的综合创造和完美体现。另外还有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花草纹,组合成同一画面,结构舒展,造型优美大方,在长命锁上都能见到。
  
  (4)长命锁的工艺
  民间保存下来的长命锁以银锁为多,银质长命锁制作也相对复杂,因此,笔者在此简单介绍一下银质长命锁的工艺。
  徐艺乙先生在《云南的银饰》一文中曾这样描述银饰工艺:
  要打制新银饰,首先要将银熔化,然后再制作成片和丝等零件。熔化时,先将碎银子放在小坩锅内,搁在架子上,下置一油灯,艺人将油灯点燃后,手持一根铜吹管,用力吹火,直到坩锅中的银子熔化成液状。将银液倒入一铁槽内,一会儿即凝结成银条。等银条完全冷却后,便可用钳子夹着银条在铁砧上打成片状或细条状待用。当银片和细银条准备好一定数量时,艺人便依据主人所要求的花样,对银片和银条作进一步的加工,依照花样的要求,使之具备基本形。再将花样稿用墨画在银片上,接着使用不同形状的钻子凿出花纹,或是将银片或银条放在钢制模具中,用锤子打制出有凹凸的花纹。将细银条拉成细而匀称的银丝,单丝多用作边缘线,复丝则用两根以上的银丝搓成麻花状。所有的零件加工完成后,即放在硼酸水中浸泡,然后按花样的样式摆好在火砖上,在焊接部位洒上焊药,点上油灯,用吹管将火焰吹到焊接部位,当垫在下面的火砖由黑变白时,即焊接完毕。这时,用锉子略作修整后,再用布擦至发亮即告完成。还有要在银饰上点翠、烧蓝的,是将釉药末洒在要点、烧的部位,同样也是用吹管吹火来烧化的。点、烧后的翠和蓝是否均匀,颜色是否漂亮,完全由艺人根据经验去掌握,也是检验艺人技术水准高低的标准之一。
  


  


  实际上,长命锁作为银饰的一种,其制作程序也不外乎如此。
  简单的银锁一般采用素坯工艺制作,首先将银熔化后浇在模子中成型,然后使用锥、锤、凿等工具在素坯上錾刻花纹和形状,以长方形锁具为多。
  银质长命锁的制作属金属工艺,故一些金属工艺的普通手法在长命锁上得以运用,如錾刻、点蓝等。錾刻是其常用的制作方法,以此雕绘各种图案。银锁图案造型采用多种手法,在大块面上施以阳线或间以细线,形成较为强烈的对比。点蓝,即烧蓝,约产生于清末以后,工艺较为复杂。在制作过程中,胎体上需经几次涂饰釉料,几次烧结。所用釉料的透明度与细腻程度比较高,烧结以后不用磨光就具有平滑细腻、光亮如镜的效果,同时也有对比强烈的特点。一些考究的长命锁常采用这一工艺,纹样的主体银色与蓝釉形成对比,从而富有较强的层次感。有时多种技法兼施,手法简洁,制作精工。有时,银质长命锁也采用镀金工艺,使银锁增辉添色。民间认为,金银之气有驱邪之作用,银镀金,金银皆有气,且较经济。故镀金工艺常受到人们的欢迎。
  浮雕当是银质长命锁造型装饰的一种常用手法,浮雕能使画面较为突出,立体感增强。另外,线刻也是其基本手法之一,一般制作比较简单的长命锁常用这种装饰手法。
  其他材质的,如玉长命锁的工艺也较为复杂,其多源于玉作工艺,在此就不作专门介绍了。
  
  (作者单位: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
其他文献
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记载了一则“葛藤坑”故事: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大军进发到闽西,百姓纷纷逃难。黄巢见到一位逃难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里却牵着一个小孩子,心中不解,询问才知,大孩子乃是其侄,父母双亡,因此准备在万不得已时牺牲自己的孩子,尽力为兄嫂保存血脉。黄巢大为感动,便告诉她在家门上插上葛藤,起义大军便不会骚扰。妇女回去告诉了全村的人,整个村子在战乱中得以保全,此村以后便名之为“
期刊
河南南阳彭氏分为邓州与镇平两支。按照彭氏族谱的记载,彭氏族人是在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河南邓县(今邓州市)的。清康熙年间,该族成员彭师抟曾入朝为官,并被延聘为皇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业师。后来家族败落,该族后人彭链携其四个儿子到邻县镇平七里庄重新落户,从而形成了镇平彭氏的四个支系(俗称“四门”)。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动中,邓县彭氏渐渐不为人知,而镇平彭氏则因为彭禹廷和彭雪枫的政治作为而
期刊
《寻根》杂志2003年第二期以《中原地区的台湾村》为标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河南邓州市台湾村。该村陈氏家族的始祖依那思罗,系台湾邹族人,于300多年前自台湾到邓州屯垦定居。据陈氏家谱记载,在依那思罗去世百余年后的清朝同治年间,曾有台湾族人前来“觅亲祭祖”。邓州陈氏家族现已发展到第13代,42户,200多口人。2002年12月,陈氏家族第13代孙、该村小学校长陈堂三从家中一个古旧木箱子里发现了珍藏多年
期刊
科举,即“分科举仕”的简称,它创设于隋朝开皇七年(587年),终结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历时1300多年,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上历史最长久、影响最大的选官考试制度。科举设立以后,春季开考的称为“春闱”,秋季开考的称为“秋闱”。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大抵说来,分为三级:乡试被录取者称举人、会试被录取者称贡士、殿试被录取者称进士。  广西富川瑶族自
期刊
新世纪之初,湘鄂渝黔接壤的湘西龙山县里耶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轰动中国乃至世界。酉水河畔里耶发掘出一座战国古城,出土36000枚秦简及许多重要文物。国务院将里耶古城遗址增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发现是继发现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含巨大的学术价值。  里耶,土家语音译地名,里,土地;耶,拖,拉,开垦耕耘,即开辟土地之意。武陵山区的里耶,处于酉水中游的一片小盆地,是土家族聚居区中心。土家
期刊
科举制度确立于古代中国的封建专制政治由中央集权走向君主集权的隋唐时代。在君主集权政治之下,君主能否有效地控制官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科举制度的出现,除了提高官员的职业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专制君主控制官员的选拔并由此控制国家权力的要求。  科举考试养成了读书做官的风气。中国社会素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这种读书做官的思想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而被高度强化。科举考
期刊
陂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属青原区文陂乡,全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古村自然条件优越,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山抱水环,天然形胜,是一个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的古村落。据考证,陂村的开基祖为南宋初年梁仕阶,从陕西长安带领族人迁徙至此。如今该村有3000余人口,均姓梁。现存有367幢明清建筑风格民居和2
期刊
在常人看来,中国人是最崇拜祖先的民族,光宗耀祖是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义务。中国的家谱格外发达,目的是敬宗收族、明确传承、纯洁血缘。然而中国人又是现世主义的,家谱的另一个不被提及的目的——提高家族地位常常将前者彻底戏弄。唐末逢社会大动乱,前代的谱牒学著作几乎荡然无存,世族制度永远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此后中国进入民间修谱时期。然而中华民族屡经灾难,史籍文献既高产也高失,大规模毁书记录就有多次。对于家族谱牒
期刊
在《魏源全集》付梓前夕,笔者一行驱车来到湖南省隆回县司马前镇的金潭乡。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三月二十四日,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魏源就诞生在这里。我们来到魏源故居前,看着眼前这座饱经沧桑的宅院,凝想这位智者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思想苦旅,一种虔诚的敬仰和历史的伤感不禁油然而生。在这里,仿佛到处都可以找到魏源的影子,连门前的小溪似乎也在诉说着他一生的勤奋、劳碌、忧患、痛苦和悲欢。    山川
期刊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继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之后的又一文官选拔制度,它创始于隋,废止于清末,历经1300多年,为历代统治阶级选拔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也为世界考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科举制度亦是如此。它虽然是为了革除历代铨选制度中的积弊而创立的,但“十年寒窗无人间,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诱惑,使科举之中的作弊方式更加形形色色,毫不逊色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