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中学历史的教学效果,是我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历史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十分广泛。它既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又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必备条件。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维持其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使之乐于学习,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用多种方法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到历史课的课堂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等,以点燃学生的热情。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刻意求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的是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课堂每次是一样的,让学生感觉到没有变化。因此我们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活动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多样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教会学生思考,这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才能。为此教学过程更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设置问题,促使深入研究。在讲课的开头、重难点、街接处、结尾以及教材中易使人乏味的地方,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平等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质疑、讨论、释疑中使学生理解教材开拓了思路。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历史课堂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给学生的“渔”,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等,将自身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启发者。
三、引用恰当的历史资料
历史材料是历史知识形成的源泉,重视运用历史材料,创造有历史感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史料引用可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敢于舍弃,突出重点。初中历史课本中,每一课中都有史料的引用,但不是每一课的每一个史料的引用都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中,一幅地图、五幅插图、一个表格,史料引用量比较大。如果每一个史料都作解释的话,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完不成教学任务;一是正文略讲,史料“反客为主”。 在有的章节中,所引用的材料比较少,或者所引用的材料缺乏说服力。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身的实力,对史料进行适当的补充。例如《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一课,再介绍爱迪生时可引用一段课外史料:"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他和助手们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而他发明的碱性蓄电池在研制成功前也经历了不少于五万次的失败。"即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爱迪生的成就的记忆,又可以将思想教育贯穿于其中。教学中,适当使用史料可以达到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教学目的,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更好的实现辅助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历史活动课的主题必须要有感召力、吸引力,要与教材紧密结合,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年龄、认知、心理水平相结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探访历史遗迹,寻找身边的历史。作为教师,新课程的实施中,让学在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行和知的结合。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组织学生外出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探访历史遗迹,包括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历史遗址和遗迹等,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物遗址资源,组织学生去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在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历史调查专题,以兴趣小组为舞台,让学生通过实地查看、群众寻访、搜集资料等途径去主动探究,既激发学习兴趣,又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将本地方(也可以是市内外其他地方)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并逐渐淡出我们视野的,与我们的历史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物品拍摄下来,制作成展板。特别欢迎自主创新,自行发掘一些具有地方特点和时代烙印的题材和线索,也欢迎有历史价值的旧照片,可以翻拍。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次“寻找身边的历史” 学生学习成果竞赛活动,让参与学生感受历史的活力、历史的魅力。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用多种方法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巧,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们都需要不断的通过试验和实践来充实总结,以求教会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到历史课的课堂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等,以点燃学生的热情。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刻意求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的是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课堂每次是一样的,让学生感觉到没有变化。因此我们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活动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多样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教会学生思考,这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才能。为此教学过程更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设置问题,促使深入研究。在讲课的开头、重难点、街接处、结尾以及教材中易使人乏味的地方,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平等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质疑、讨论、释疑中使学生理解教材开拓了思路。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历史课堂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给学生的“渔”,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等,将自身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启发者。
三、引用恰当的历史资料
历史材料是历史知识形成的源泉,重视运用历史材料,创造有历史感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史料引用可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敢于舍弃,突出重点。初中历史课本中,每一课中都有史料的引用,但不是每一课的每一个史料的引用都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中,一幅地图、五幅插图、一个表格,史料引用量比较大。如果每一个史料都作解释的话,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完不成教学任务;一是正文略讲,史料“反客为主”。 在有的章节中,所引用的材料比较少,或者所引用的材料缺乏说服力。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身的实力,对史料进行适当的补充。例如《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一课,再介绍爱迪生时可引用一段课外史料:"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他和助手们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而他发明的碱性蓄电池在研制成功前也经历了不少于五万次的失败。"即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爱迪生的成就的记忆,又可以将思想教育贯穿于其中。教学中,适当使用史料可以达到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教学目的,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更好的实现辅助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历史活动课的主题必须要有感召力、吸引力,要与教材紧密结合,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年龄、认知、心理水平相结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探访历史遗迹,寻找身边的历史。作为教师,新课程的实施中,让学在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行和知的结合。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组织学生外出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探访历史遗迹,包括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历史遗址和遗迹等,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物遗址资源,组织学生去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在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历史调查专题,以兴趣小组为舞台,让学生通过实地查看、群众寻访、搜集资料等途径去主动探究,既激发学习兴趣,又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将本地方(也可以是市内外其他地方)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并逐渐淡出我们视野的,与我们的历史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物品拍摄下来,制作成展板。特别欢迎自主创新,自行发掘一些具有地方特点和时代烙印的题材和线索,也欢迎有历史价值的旧照片,可以翻拍。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次“寻找身边的历史” 学生学习成果竞赛活动,让参与学生感受历史的活力、历史的魅力。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用多种方法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巧,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们都需要不断的通过试验和实践来充实总结,以求教会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