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的追寻

来源 :俄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裔美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以《新约》中的“基督诞生”这一事件为核心创建了独一无二的“圣诞诗组”(p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ие CTиXи)。圣经中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情节,包括婴孩基督的诞生、圣诞之星的引导、东方三博士的朝拜、希律王的追杀、圣家族的逃亡等,在诗人笔下都有描述。他在这一独特的“圣诞”世界中苦苦追寻形而上的深意,揭示出生命存在的本质特征——虚无与拯救。本文以“圣诞诗组”中的三个核心意象——“沙漠”、“圣诞之星”与“圣家族”为主.探讨了诗人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关键词:约瑟夫·布罗茨基;圣诞诗组;形而上;虚无;拯救
  在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一生近40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以“基督诞生”为核心的“圣诞诗组”占有重要地位。它几乎贯穿了诗人创作的始终。而与此相反的是,布罗茨基本人却并无宗教信仰。他对这一主题的长久关注,缘于其中所包含的生命存在之真理。作为玄学派的追随者,布罗茨基一生都在对“形而上学”世界进行着深入思考。在“圣诞诗组”中,他以婴孩基督降临尘世所面临的考验为基点,继续关注人类存在之“虚无”这一哲学命题,同时又积极寻找着战胜这一“虚无”,进行自我“拯救”的力量。最终,他在“自我价值”与“亲情之爱”中寻到了这一答案。可以说,无论是从俄罗斯的基督教文化属性,还是从布罗茨基的哲学探寻而言,“圣诞诗组”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通过对布罗茨基“圣诞诗组”的研究,旨在挖掘诗人在宗教世界中形而上学的追寻,揭示其对“生命存在”这一哲学问题的根本看法。
  一、沙漠:虚无
  “沙漠”作为婴孩基督诞生的背景在布罗茨基的“圣诞诗组”中恒定出现。据圣经记载,基督诞生于伯利恒城中的一处马棚内,并且当东方三博士前来朝拜时,婴孩已在屋内。但在布罗茨基的笔下,耶稣的诞生地被转移至沙漠中的一处洞穴内。事实上,沙漠是诗人宗教诗歌中惯用的意象。在以《旧约》内容为主的《以撒与亚伯拉罕》(《Исаак и Авраам》)一诗中,他也将亚伯拉罕杀子祭祀的地点从摩利山转移至沙漠。可以说,荒无人烟的沙漠已成为诗人眼中“死亡”的代名词,也是其诗歌世界中形而上“虚无”的实体体现形式。在诗人看来,人的一生,无论何其辉煌,终究会在时间之河中被涤荡为“零”的存在,透露出深刻的虚无本质:生命——虚无的同义词(жи3Hb-синоним-Небытия)。而这不可避免的虚无,正是婴孩基督诞生尘世所要面临的最大考验。
  这样,在布罗茨基最早写于1963~1964年之交的圣诞诗——《1963年圣诞节》(《рождество1963 года》)中,首次出现了“沙漠”场景:
  救世主诞生于/严寒中。/牧人的篝火在沙漠熊熊燃烧。/暴风雪怒吼并耗尽了/带来礼物
  的可怜博士们的心,/骆驼扬起毛发蓬松的腿。/起了风。
  这里我们看到,尽管有篝火在熊熊燃烧,却丝毫无法改变沙漠的整体环境:严寒,暴风雪的怒吼,尘沙飞扬。如果说,文学传统中的“基督诞生”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是尘世苦难终结的标志,那么,在布罗茨基的笔下,我们却全然感受不到因救世主诞生所带来的喜悦之感,相反,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虚无)无论是对婴孩基督还是朝圣博士而言都是严峻的考验。同时,为了凸显现实世界的虚无,在写于1969年的《伯利恒傍晚的人群中……》(《и Teбя B ВифлеемCKOй BeчepHeй толпе…》)一诗中,诗人又特意将基督诞生的场景从沙漠转移至当代世界,但这事实上仍是沙漠场景的继续——当代世界在诗人看来恰似一片繁华的沙漠,透露出同样的虚无。而造成这一虚无的原因,在诗人看来,正是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
  接下来,在作于80~90年代的《圣诞之星》(《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ая звезда》)、《逃往埃及》(《БerCTBOв Египет》)与《牲口槽>(《Presepio》)三首诗中,诗人继续以“沙漠”为背景隐喻婴孩基督降临所面临的“虚无”考验。而最终,在写于1992年的《摇篮曲》(《колыбельная》)一诗中,这一对应关系得到了更为深刻的体现。这是布罗茨基所写“圣诞诗组”中唯一一首以女性口吻而作的诗。但诗人笔下的圣母,本质上就像是圣父形象的继续,她在温柔的关爱中同样做好了令儿子接受考验的准备。诗歌一开始,圣母便讲述了基督诞生于沙漠的原因:
  我生你于沙漠/并非徒然。/因为沙漠中/全然没有沙皇。
  这里的“沙皇”显然是指希律王。表面看来,是希律王的追杀迫使圣母选择了沙漠。显然,诗人意在说明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是造成虚无的重要原因。但圣母同时也在这无边的沙漠中看到了尘世的虚无,意识到了婴孩基督可能面临的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她多次重复着“习惯沙漠吧”这一呼唤,希望基督接受并战胜这一最终的虚无:
  习惯沙漠吧,儿子,/就像习惯于命运。/无论你身在何处,今后/它就是你的归宿。
  习惯沙漠吧,儿子,/在脚底,/除了它,没有别的/支柱。
  习惯沙漠吧,儿子,/就像捏一撮风,/感受到,你不仅/只是肉身。
  无边的“沙漠”在这里得到了重点刻画,成为对布罗茨基而言极为重要的哲学主题——“虚无”的实体体现形式。在这一具体的形而上学的“沙漠”中,人类本质上没有任何获得拯救的希望。但正是在沙漠中,母亲为婴孩基督指出了可能战胜虚无的途径:
  习惯伴随这一秘密生活吧:/那些感觉/看来,在无边的虚无中/有益。
  它并不比这更糟:/只是更长,/而对你的爱——位于其中的/标志。
  这是圣诞组诗中布罗茨基第一次明确将“沙漠”与“虚无”相对应。“这一秘密”,在我们看来,便是婴孩基督降临尘世的意义,而“那些感觉”,则是救世的使命感。显然,在诗人看来,婴孩自身所包含的价值足以抵抗虚无。并且,在比“沙漠”更漫长的“虚无”中,还有能够与之抗衡的最终力量——这便是“爱”。   二、圣诞之星:自我价值
  “圣诞之星”在布罗茨基的圣诞诗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自始至终都不曾缺失过。据圣经记载,朝圣三博士正是根据圣诞之星的指引才来到了婴孩基督诞生的地方。可以说,圣诞之星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更是婴孩基督自身价值的体现——它的出现,正是为了向世人昭显救世主诞生这一奇迹。这颗具有标志性象征的圣诞之星,在帕斯捷尔纳克写于1947年的《圣诞之星》(《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ая звезда》)一诗中也曾得到鲜明刻画——“它的明亮及抒情感染力与世界的福音书式崇高精神联系在一起,与基督,上帝之子日瓦戈的福音书感,与诗意心灵的祈祷——光明的状态联系在一起”。而布罗茨基在组诗中尽管没有像帕斯捷尔纳克般对圣诞之星进行富有激情的颂扬,却也始终赋予了它积极的正能量。在诗人笔下,无论是圣诞之星,还是其类似物——“篝火”“光”等,都以光明和希望的化身出场,向全世界昭示着救世主诞生的重大意义。
  我们知道,在第一首圣诞诗《1963年圣诞节》中,诗人主要以沙漠的严寒凸显了救世主诞生所面临的考验。但这首诗的最后,同样出现了星星,它以自己的光亮将朝圣博士带到了婴孩基督出生的地方:
  星星在夜晚熠熠生辉,/观看着,三行队列行进如光线般/交汇于基督的洞穴中。
  这里我们看到,朝圣博士的“三行队列”仿佛是由圣诞之星发出的三条光线,在基督的洞穴中交汇于一点——这一“向心运动”正是为了凸显基督的核心作用。紧接着,在诗人写于1964年1月的几乎与此诗同名的第二首圣诞诗《1963圣诞节》(《Poждec тB0 1963》)中,圣诞之星继续从苍穹明亮照耀,昭示出婴孩基督诞生之于全世界的重大意义:
  博士来了。婴孩熟睡。/星星从苍穹明亮照耀。/冷风将雪吹成了堆。/沙子簌簌。篝火
  在入口处噼啪作响。/烟雾缭绕如烛光。火焰如钩飘摇。/影子时而短小,/时而突然又
  变长。周围的人谁也不知道,/生命的计算是从这一夜开始。
  这首诗以传统五音步抑扬格写成,押交叉韵,严谨的节奏增添了神圣的氛围。如果说上首诗描述了博士行程的艰难,那么,这里,他们已经到达了婴孩诞生的马棚中。外界依然寒冷,可内部却是另一种景象:篝火飘摇,烟雾缭绕,这给人增添了温暖祥和之感。内外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而全诗的诗眼,或者可以说,几乎全部“圣诞组诗”的诗眼便在这一对比中出现:周围的人谁也不知道,/生命的计算是从这一夜开始。这一句也是对上一首诗歌的回应:只有观看这一切的,在夜空熠熠生辉的圣诞之星懂得基督诞生对于全人类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在写于1972年的《圣烛节》(《CpeTeHbe》)一诗中,诗人再次以“一道偶然落到婴孩头上的光”类比“圣诞之星”,向世人宣告了婴孩基督的重大价值。据圣经记载,洁净期满后,约瑟和玛利亚便带着孩子前往耶路撒冷为主献祭。这一日后来被称为“圣烛节”,在每年的2月2日。这首诗中诗人主要刻厕了两个形象:婴孩基督与圣徒西面。西面得到圣灵启示,知道自己离世之前会看见主所应许的基督。于是,对于自己的死亡,西面心甘情愿地接受,因为他已亲眼看到了基督的诞生。而婴孩基督在这里就像是“圣诞之星”,照亮了原本隐藏在黑暗与虚无中的东西:
  西面的灵魂以死亡之途/将光辉环绕柔软头部的婴孩形象/带到了自己面前/
  就像某盏灯,在那一黑暗中,/尚未为任何人/照亮过。/灯光闪烁,道路变宽了。
  显然,婴孩基督此刻已与圣诞之星融为一体,以自身的光亮对抗着尘世的黑暗与虚无,为人类打开崭新的生活之路。这一主旨随后在诗人写于1988年的《逃往埃及》一诗中再次得以延续。婴孩基督在这里被完全等同于“圣诞之星”,照亮人类前行的路:
  在被大雪掩盖的洞穴中/婴孩未能预感自己的使命,/在神速获得发光能力的头发的
  /金色光环中/打盹——不仅在黑友人的强国中,/如今——但的确类似星星,/当大地存
  在之时:处处。
  显然,在布罗茨基笔下,“圣诞之星”的作用主要是昭示婴孩基督自身的价值,而这一价值的实现,则足以抵抗生命中的虚无。事实上,在诗人看来,每个个体生命都像是婴孩基督,都有自身诞生于尘世所要承担的使命,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圣诞之星”的照耀。所以,个体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便足以战胜生命的虚无:
  但是,当门口的过堂风起/从夜间稠密的雾里/出现戴头巾的人时,/你心中毫无愧疚感
  受到/婴孩,圣灵;/抬头望天,你看到了——星星。
  ——《1971年12月24日》(《 24 дeKaбpя 197lroдa》)
  三、圣家族:亲情之爱
  除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在布罗茨基看来,能够抵挡“虚无”的最终力量还有“爱”——家庭之爱、亲情之爱。因而,当婴孩基督在经受尘世虚无的考验之时,圣父(圣母)及时出现,并以严厉却不乏温情的爱陪伴着婴孩,帮助其战胜尘世的虚无。
  我们知道,“圣诞之星”的出现是为了昭示婴孩基督诞生于尘世的重大意义,但在诗人笔下,白1987年起,“圣诞之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它成为联系“圣父圣子”关系的纽带。正是这一年,布罗茨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生命中的“星星”开始熊熊燃烧,也将更多的关注点投注于亲情。“圣诞之星”的意义也因此得以升华:它成为父亲的目光——三位一体中的圣父遥望道成肉身的圣子的目光:
  远方,透过稀疏的云层,星星仔细地,不眨眼地,/从宇宙的深处,从它的另一端,/
  望向洞中/躺在马槽中的婴孩。这是父亲的目光。
  ——《圣诞之星》(《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ая звезда》)
  这一目光是复杂的,既饱含父爱的关切,又透露出做好准备使圣子迎接考验的坚定。我们知道,一直以来,在传统阐释中,圣诞之星的作用都是导引朝圣博士前往基督诞生的地方。而这首诗中,布罗茨基首次在俄罗斯圣诞抒情诗中将星星的形象解释为圣父遥望儿子的目光。可以说,圣父目光的出现,是接下来诗人所有“圣诞诗组”建立的轴心,即集中于“圣子与圣父的相互关系中”。在写于1990年的《周围的一切并不重要》(《оHe BaжHO,чт0бы JIo BOKpyг》)一诗中,这一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婴孩基督仿佛在圣父的观望中获得了某种感应,他似乎懂得了自己所担负的拯救使命,于是也开始抬头望向圣父:   他们休息之处上方严寒的天空/习惯于成年人俯向年幼者/闪烁星光——它如今/无处躲
  避来自婴孩的目光。
  事实上,从这一情节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作者生平的情节:“圣诞之子与圣父的遥远距离——这也是诗人与玛丽娜所生的儿子与尘世父亲——相距2000千公里的流亡者的距离”。
  而接下来,仿佛对应于圣父——圣子的关系,在诗人写于1992年12月的圣诞诗《摇篮曲》中,则首次出现了母亲的口吻。她像圣父一样,在温柔的关爱中鼓励儿子经受尘世虚无的考验。诗歌结尾处,在母亲的眼中,一贯严肃的圣父似乎也在无边的虚无中思念起自己的儿子:
  就像燃起灯,在沙漠中/比我们更长久之人/在很晚的时刻/回忆起儿子。
  圣父形象再次出现,并且他此刻一改往日的严肃,充满父爱的柔情——这毫无疑问是爱的奇迹。但这一奇迹似乎也可以用诗人的个人经历来解释:1993年6月9日,布罗茨基的小女儿安娜·玛丽娅出生。人类的父爱,此刻仿佛等同于圣父之爱。这两种爱本质上是一致的——严厉,却又充满了柔情。而《摇篮曲》这首诗中,尽管圣母与圣父的任务首先是监督儿子经受尘世的考验,但他们对儿子的爱,却是他抵抗无边“虚无”的坚强支柱。诗人在此似乎昭示着“家庭之爱”对于婴孩基督战胜虚无的重大意义。这样,在写于1995年的最后一首以基督诞生为主要内容的诗歌《逃往埃及Ⅱ》(《беRCTBO в Египет Ⅱ》)中,尽管仍然没有逃离险境,但经受考验的婴孩基督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舒适,平静与温暖:
  在洞中(无论如何简陋,总是容身之处!/比纯粹角落的总和更有希望!)/在洞中他们
  三个温暖地依偎在一起;/干草与破布的气息袭来。
  那一夜三人一起,都很平静。/烟雾飘向门孔,/以便不惊扰他们。只有犍牛(或是骡子)
  /在梦中喘着粗气。
  这一沙漠中的“洞穴”显然也被诗人赋予了“家”的意义。而此刻的婴孩,尽管依然沉默,却在圣父圣母爱的温暖中感受到了圣诞之星的昭示,懂得了自己降临人世所承担的使命:
  星星从门槛望着。/他们中唯一能读懂它目光/涵义的是婴孩;/但他沉默着。
  圣诞组诗中自始至终熟睡或打盹的婴孩,在最后一节诗行中,仿佛突然睁开了眼与星星对望。此刻他似乎从星星的目光中读懂了自身降临尘世的意义与价值。但对于自己的使命,他保持了沉默。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还太小,另一方面,却仿佛是验证了布罗茨基的怀疑主义:“世界,大约是不堪拯救了。”但无论如何,这一刻,重要的是,在简陋的洞中,他与玛利亚、约瑟、牲畜一起享受着安宁与平和,感受着爱与温情的包围。
  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布罗茨基所写的第二首《逃往埃及》,第一首写于1988年。在这两首逃往埃及的诗歌中,布罗茨基所描绘的实质上并非逃亡,而是圣家族在通往埃及途中的休息。如果说,在1988年的诗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婴孩基督”的形象,周围的人只是没有个性面孑L的“他们”,那么,在1995年的诗歌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则是“圣家族”的形象——在诗人看来,家庭的爱与平和是抵挡一切考验(虚无)的最终力量。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布罗茨基在“圣诞诗组”中所追寻的形而上的深意依然与存在主义哲学有关。我们知道,尽管众多被归为“存在主义者”的思想家们在诸如上帝的存在和死亡的意义这样深奥的哲学真理上存有分歧,但他们关注的焦点大都集中于“个体及个体在为生命提供意义上所发挥的作用”。显然,这一“作为20世纪之主流的存在主义,毫无疑问,确定了布罗茨基的思维方式”。他在宗教世界中所探寻的依然是人类存在的真理,而这也始终是他的终极关切之所在。“圣诞诗组”中,他以婴孩基督诞生的背景——漫无边际的沙漠隐喻了人类存在的虚无,但同时又积极寻找着足以抵抗这一虚无,还原人类存在意义的力量。在诗人看来,圣诞之星的照耀昭示着个体的自我价值,人类需要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来拯救白我,战胜虚无;而“圣家族”所体现出的家庭之爱的温馨与和谐,则是战胜尘世虚无的最终力量。或许,在布罗茨基看来,人类世界和谐、美丽与永恒的最高价值正在于幸福家庭的旨归中。
其他文献
摘要:什克洛夫斯基有言艺术即手法,艺术作品的材料不是形象和情感,而是词。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特殊手法对词汇材料所进行的加工和改造。本文旨在以屠格涅夫的抒情短篇小说《三次偶遇》中的风景描写为例,考察作家在塑造抒情氛围,融情于景方面如何艺术性地组织词汇材料。  关键词:艺术即手法;屠格涅夫;《三次偶遇》  0.导语  读一部小说,品一首好诗,潜移默化中我们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和熏陶,激发
期刊
摘要:曼德尔施塔姆是俄罗斯白银时代阿克梅派诗歌的主将之一,其诗歌创作独具一格,成绩斐然。他的诗歌中大量用典。其诗歌主题大体可概括为:文化与时间中人的现代存在。诗人认为应从时间延续的角度看待历史及文化,不可以割裂历史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他对历史、时间、文化的议论,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艺术的不朽和创造的本质。本文通过对《失眠·荷马·绷紧的帆》的浅析,展示曼德尔斯塔姆创作的古典风格、诗歌韵律及其历史文化观。
期刊
摘要:女性作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以独特的视角映射出社会制度的制约和规范。安娜和小福子分别是契诃夫《脖子上的安娜》和老舍《骆驼祥子》中的女性形象,她们虽处不同时空,却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同的人生抉择和同样走向毁灭的结局——精神的或是肉体的。社会底层的贫苦女性受到社会制度的严重制约和压迫,她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被动生活。  关键词:安娜;小福子;女性形象;对比  安娜
期刊
摘 要: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是由幼儿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然而,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幼儿园要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确保家庭和幼儿园同步教育,使每个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 家园配合 同
期刊
尤里·米哈伊洛维奇·聂普林采夫(юpий MиxaйлOBич HenpиHцeB,1909-1996)是俄罗斯画家、美术教育家、斯大林奖金一等奖获得者(1952)、人民画家(1965)、列宾美术学院(пижCA)教授。  聂普林采夫二次大战后的作品,主要歌颂俄罗斯人民在反德国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的英雄主义,如《你好,列宁格勒!》(《Здравствуй, Ленинград!》,1947)、《最后
期刊
摘要: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性的重要手段,是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俄三种语言有着各不相同的衔接手段,本文以韩礼德(M.A.K. Halliday)和哈桑(Hasan)提出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以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所著《罗素自传》的序言《我为何而生》英、汉、俄两种译本为例,从语篇层面对英、汉、俄衔接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衔接手段在英、汉、俄语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今,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希望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相关情况,所以新时期幼儿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真诚沟通与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探究如何提高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支持度,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通过家园互动共赢有效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
期刊
摘 要:石家庄市东马路小学的创新课程——德育特色课程,以“艺美文化”教育理念为根基,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这种模式能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提高家长的素质,使家校形成合力,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德育 课程 家校合作 途径  为贯彻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教育部等七部委下发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关于进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家庭的重
期刊
摘 要:阅读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较差,无法完全理解文言文中的所有内容,也就很难掌握文言文所传达的知识。此外,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不愿意进行深度阅读。笔者通过阐述阅读文言文对于学生的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建议,从而达到让小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期刊
蜜蜂从花朵里采集花蜜。我们吃的蜂蜜就来自这些花蜜。许多蜜蜂结成很大的族群住在蜂巢里。蜜蜂的社会分工明确,蜂后负责产卵,雄蜂与蜂后交配,雌性工蜂采集花粉和花蜜。    雄蜂中的工蜂在花丛中采集花粉,它们将毛茸茸的身上粘满花粉,然后飞回蜂巢。植物依靠花的花粉繁殖。  在蜂巢中,蜂后所产的卵有两种:一种发育成工蜂或蜂后,另一种则发育成雄蜂。    蜂蜜是怎样酿出来的?  白天,工蜂把采到的花蜜吐到一个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