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关系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aiyizhizailiu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由于关系处理不当而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青春期”原本就是“多事之秋”,因为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众多问题的出现,原因不可能只在家长或是孩子单方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和咨询经验,从不同角度谈谈如何处理好青春期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关键词 关系处理 青春期 父母 孩子
  
  经常会见到或听到家长有如此的抱怨: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不懂事了!也经常看到因为父母的唠叨、攀比、抱怨等使孩子放弃与父母沟通。形成所谓的代沟:或是用不好的语气激怒父母,使父母伤心;更有甚者会离家出走。“青春期”原本就是“多事之秋”,因为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很多时候在与家长的沟通上存在很多问题。众多问题的出现,原因不可能只在家长或是孩子单方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和咨询经验,从不同角度谈谈如何处理好青春期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1 站在家长的角度,谈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1.1 客观对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作为家长会为孩子的“判逆”而烦恼、无奈或是不知所措,有的会放弃或放纵管理,有的采取不恰当(暴力、溺爱等)的教育方式,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
  《论语》中关于父母的爱有这样一种描述:尽早让孩子离开自己而独立是一种伟大的爱。
  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份尊重。做为家长应该接受孩子已经“长大”的事实,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长的空间。
  其次,应该给孩子应有的权力。给孩子权力的同时也就教给了孩子如何承担责任。很多孩子是在父母的“包办”中变得依赖,变得惰性,变得逃避责任。
  最后,应该给孩子一个发展空间。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提醒,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关心与尊重,而不只是约束与挑剔。孩子总是沿着父母的渴望成长,在父母的赏识中成长、成就自己。但是孩子也可能在父母的批评、否定中成长为父母的“渴望”。
  1.2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矛盾冲突,比如心理上的成熟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希望精神上得到父母理解与支持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要求独立与依赖之间的矛盾:自以为是与常常有自卑感之间的矛盾等。在行为上经常存在对社会地位欲求不满,反对从属,反对权威干涉:在观念上与成人存在碰撞;自身经常存在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等。
  1.3 改变传统的亲子沟通方式。
  1.3.1 变“唠叨”为“建议”,变“命令”为“提醒”,变“管”为“帮”。关心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本能。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可是孩子毕竟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理应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选择的自由,作为家长没有理由剥夺本应该属于他们的权力。要是真的为他们好,就放手让他们去做,在给他们权力的同时也给他们了一份责任。
  管和帮其实不过是换了一下解决问题的角度,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去约束,变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提醒、去建议。“管”虽也能体现家长的关爱,但却让孩子感觉到被束缚,任何人都不喜欢被人指使,哪怕是父母。“帮”则让孩子在接受提醒的过程中得到一份尊重。
  1.3.2 变“指责”为“说感受”,变“你”字开头为“我”字开始。给孩子说话的权力,给孩子为自己辩解的机会。家长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去体会、去理解,相信孩子天性是爱你的,就像孩子从不会怀疑父母爱自己。让孩子因为理解而做,因为感恩而做,让孩子去体会做过之后那份成就感和那份满足感。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孩子,家长情绪化的言语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如“父母如此不容易,你却不理解!”或是更为过激的语言。有时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可能会按你的“指责”去做。
  2 站在孩子的角度,谈如何理解父母。作为孩子,要克服自己青春期心理的烦躁情绪,承认自己的“半成熟”状态,即:接受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及知识、经验缺乏等现实。
  2.1 应该理解父母是凡人。面对父母的唠叨、抱怨、攀比等现象,理解父母也是凡人,也有烦恼与压力,即所谓的父母的不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
  2.2 应该理解父母的担心是事实。父母对孩子的担心,一般表现在“担心没经验而犯错、受伤害”。“没经验”对于孩子是事实,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就理解了父母的苦心。对于父母的意见,可以先拿过来,然后有效的留下,无效的放下,拥有一种接受的心态。
  2.3 从内心承认父母爱自己。父母永远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不过是用了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会有所变化,幼小的时候父母期待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学龄期父母期待孩子学业进步;成年之后父母除了期待事业有成之外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健康。
  2.4 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除了心理上的调节之外,还要学习一些好的沟通方式,注意自己说话表达的方式。
  总之,不论是家长或是子女,一定要相信彼此双方都在努力,彼此双方都是为了对方更好。多些理解,多些包容才可以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其他文献
摘要 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班级的人际关系问题、公平问题、资信问题。作为教育者应具备较高素质,切实处理好这些问题。  关键词 班级 管理 人际关系 公平 资信    1 班级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班级中的学生可分为三类:人缘型,中间型,嫌弃型。  人缘型学生的特点:这些学生大多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生活目标明确,有主见,有坚强的意志,善于自我观察。自我解剖。  中间型学生的特点: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对
期刊
摘要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引导者和管理的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教学中班主任要针对本班实际情况,用爱心去陶冶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养成良好的班风,培养个性发展,  关键词 有针对性 爱的教育 创设良好环境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任教后一直担任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是我永不改变的宗旨,在实践——探索——实践中,既有成功
期刊
摘要 作为新生班的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新生班的班级管理工作,使班级管理工作尽快步入正规化。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制订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给学生营造和谐的“家”园,积极与各任课教师配合,建设学习型的班级,才能创建一个团结、和谐、融洽的班集体。  关键词 新生班 班级 管理    对于刚刚踏进中职学校的新生米说,面临的学习生活有一个较大的转折。中职的课程设置、人际关系的改变、居住环境的变化都与初中有着本质
期刊
摘要 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德育人,靠德育提高学生素质是教育的主题;必须以美德为本,用美德塑造中学生灵魂是教育的关键;必须以师德为魂,用师德打造中学生形象是教师的使命。  关键词 浅议 中学生 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的人类文明。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时代在飞速发展,文明要继续延伸。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教育兴则民族
期刊
摘要 在课程改革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为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交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创造环境,多样教育;全面渗透,促进发展。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新课程倡导“为了每
期刊
摘要 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批语 激励 学生 成长    艺术性的批语就是表扬中暗含提醒,批评中寄寓鼓励。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把表扬与批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批语也应体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特点。  对成绩好的学生一味表扬,会使学生停留在原有的水平,甚至堕落。但直接批评,会刺伤他的自尊心。因
期刊
摘要 为了从根本上培养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英语师资队伍,必须从源头上,也就是教师的培养基地——高等师范院校入手,大力推进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新的教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新课标 英语教师 职前培养模式    目前,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己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聚焦点,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它标志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开始。新课标反映了现代
期刊
摘要 小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经常被教师所忽略。笔者对小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化解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心理障碍 小学生 教育    现代生活节奏飞快,竞争激烈,来自各方的压力沉重,以及荣辱沉浮等各种诱惑与冲击,是造成现代人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虽然小学生们个个天真、活泼,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非常丰富复杂的。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历来是被普遍重视
期刊
摘要 班级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本文主要就班级建设中三个基本阶段:制定班规、形成班风、铸造班魂,谈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并着重提出“五心”教育,以此来形成班集体的灵魂,化学生被动行动为自觉行动,从而达到班级建设的新高度。  关键词 班级建设 班规 班风 班魂 “五心”教育    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内容,重巾之重。就其纵向过程而言,主要包括班集体的组建,班干部的选拔和确定,制定切合实际的班规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学生表示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究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得不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那么,如何创造快乐数学课堂呢?  1 设计导语,唤醒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看,一堂课的开始,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对未知的渴望,这种渴望情绪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唤起求知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导语,能起到组织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