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1965年重上井冈山 一句话令袁文才发妻热泪盈眶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5年5月中旬,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毛泽东在长沙会见了来中国请求援越抗美的胡志明主席后,对胡志明说:“我要驱车千里,带上我的竹拐杖,重访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胡志明当时也带着一根精致的高级大拐杖,提出要与毛泽东交换。毛泽东说:“不换了,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一气呵成两首词作
  到达井冈山,毛泽东登上汽车,准备去茨坪。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毛泽东乘坐的吉姆车竟然发动不起来了,“突突”响几下就熄火,再发动,依然如此。司机自知责任重大,很着急,原因是水箱开锅所致,由于山上没有水源,陪同的领导建议毛泽东换乘另一辆车。毛泽东却风趣地说:“不要换车,我带来了凉开水,就把我喝的凉开水先给汽车喝吧!”换上毛泽东带来的凉开水后,汽车才启动了。
  到达茨坪后,毛泽东下榻在井冈山宾馆1楼115号房间。房里有一张特制的又宽又长的木板床,床的一半放着被褥,另一半放北京带来的书籍,窗帘换成了黑色。对于毛泽东的饮食,汪东兴一再叮嘱:主席是单独一人用餐,由北京带来的厨师掌勺,吃的也很简单,每餐4小碟菜,外加一小碗汤,其中辣椒、蔬菜是不可缺少的。另外,主席还喜欢吃小鲫鱼或泥鳅。有一次吃饭时上了一碗小竹笋,毛泽东边吃边高兴地说:“很久没有吃小竹笋了,井冈山的小竹笋味道好,有这个菜就行了。”在宾馆楼上,毛泽东眺望四周并兴奋地说:“今天的井冈山与当年大不一样了,那时我们靠两条腿走,从文家市到井冈山要走半个多月。现在我们坐汽车两天就到了,还是机械化好啊。”
  毛泽东在目睹了井冈山“旧貌变新颜”后,他以强烈的“忆往昔、抒豪情”的浩然情愫,一气呵成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鸿篇词作。词作写成后,汪东兴忍不住问道:“主席,这两首词发不发表?”毛泽东回答:“再放一放。”他并不急于发表。一放就是11年!直到1975年底,毛泽东才决定在1976年元旦將两首词在《诗刊》上公开发表。
  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
  在井冈山期间,毛泽东的思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中飞跃着。他不止一次地对身边人说:“我这次重上井冈山,真是弹指一挥间啊。干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江山,会不会因为我们队伍里滋长特权思想而改变颜色呢?”他一再强调,“井冈山精神不能丢,不能从我们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丢掉。”5月25日下午,汪东兴、刘俊秀等人被召进宾馆会客室,毛泽东问道:“这次你们陪我上井冈山印象如何?”他们几人都谈了自己的感受,尤其对艰苦奋斗和牺牲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毛泽东动情地说:“回想起当年创建这块根据地,许多革命志士、英才良将献出了生命,卢德铭、何挺颖、王尔琢、张子清、伍中豪……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我脑子里都是活生生的,牺牲时他们才二十几岁呀!”
  这时,井冈山管理局的领导同志也来了,毛泽东放开思路纵谈:一是回忆了井冈山斗争的风云岁月,他从“枪杆子里出政权”讲起,谈到特派员误传自己被开除党籍,还记起在横遭“左”倾路线打击的日子里,井冈山人要他当师长的深厚感情;二是分析了500里井冈山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对革命有利的形势,并叹息道:“就是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啊!”三是谈到鲁迅在上海看到他《西江月·井冈山》的诗词后,感到有一种“山大王”的气概。毛泽东说:“我得知后笑了,当时确实有股梁山好汉的气概。我对这个‘称号’很得意,我喜欢‘结交绿林,杀富济贫’嘛。”
  毛泽东继续说:“今天的井冈山‘高路入云端’了,汽车上下,新房林立,衣食多样,还看上了电影,神气多了,我相信井冈山将来还会更加神气。但过上好日子,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要知道,这人民的江山是用无数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是他下定决心发动群众同他一道“反修防修”的一次思考之旅,更是一次探索之旅。
  毛主席来了,群众蜂拥而至
  5月28日下午,毛泽东对汪东兴部署工作说:“明天我们就要下山了,你准备一下,我要会见老红军、井冈山的干部和群众并同他们合影。”下午,井冈山中层以上干部集中在宾馆前,2000多名干部群众聚集在茨坪公路两旁。不一会儿,毛泽东带着那人们熟悉的笑容健步走出宾馆。茨坪立刻沸腾起来了,人们使劲儿地鼓掌,很多人把手都拍红了也不肯停歇。毛泽东来到革命烈士袁文才的发妻谢梅香跟前,井冈山管理局局长还未及介绍,他就一眼认出了故人。毛泽东紧握着谢梅香的手,亲切地唤了一声:“袁嫂子……”
  还是38年前在井冈山大仓村第一次见面时的称呼啊!谢梅香的眼睛湿润了。整整38年,天翻地覆,当年的毛委员如今成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袖,还是这样亲切地称呼她。谢梅香感动得只顾抹泪水,果呆地仰望着毛泽东,很久才喊了一声:“毛主席,您真的回来了?!”毛泽东轻轻地点了点头,嘱咐袁嫂子注意身体。毛泽东与大家握手之后,站在前排中央,井冈山各级领导站在毛泽东两边,井冈山新老同志、烈士遗孀同毛泽东一起合影。随后,毛泽东又在宾馆门前分别与四批干部、群众代表合影,然后他又走向公路,挥手接见道路两旁的乡亲们。踏上轿车后,毛泽东再次向大家挥手告别。轿车徐徐向前行驶,井冈山的干部群众依依不舍地目送毛泽东。汽车转弯了,还有很多人久久不肯离去……毛泽东此次重上井冈山,没有众多的随行人员,也没有警车开道,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而从容。
  邢大军据《中老年时报》王梦悦/文 整理
其他文献
“琴瑟和鸣”、“珠联璧合”用来形容一段美妙的婚姻再恰当不过胆在生活中能真正达到这一境界的夫妻却凤毛麟角。盛中国与濑田裕子便是这样的一对。一次演出合作,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成就了国家级小提琴独奏家与小他20岁的日本女钢琴家的跨国姻缘。他们的婚姻,如同弹奏出的一段美妙的音符,是一段跨越国界、年龄、文化的爱情佳话。  高山流水琴为媒  “我们不是一见钟情!”每次被问及与妻子濑田裕子相识相恋的过程,盛中国
期刊
父亲郑重其事地叫我:“舒乙,你好。”  父亲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一个满族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担任过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他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做汉语讲师,并从事小说创作;1930年回国,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下汉口、赴重庆,并被选为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1946年3月,父亲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
期刊
上周三的下午,一个足够当量的新闻在单位里“炸响”。按说,管理处孟处长改任综合计划处处长,尽管部门地位更加重要,但毕竟属于平级调动,何至于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原来,新闻点在于孟处长的接任者,竟然是长期与他对着干的洪纬,而且还是孟处长竭力推荐的结果!  十几年前,孟处长与洪纬是脚前脚后进的机关。两人在年龄、学历、任职年限等各个方面都半斤八两,不相上下,就连外向的性格也同样非常相似。只不过,他们一位属
期刊
11月13日,46岁的北京籍歌手尹相杰因再次涉毒被抓引起公众关注。张艺谋近日接受采访表示,圈子风气不正,很多人劝他尝尝摇头丸。他说:“我曾亲见多位演员在拍摄间隙蹲墙角聚众吸大麻。艺人涉‘黄赌毒’。特别特别糟糕。圈子里风气不正,很多人劝我尝尝摇头丸,还苦口婆心对我讲‘这是灵感来源’。当前,一些年轻演员成名太容易。自我膨胀、利令智昏、寻求刺激。再加上所签约的文化公司只重视经济利益。对他们的思想状态、业
期刊
1954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开庭审判了两起美国间谍案,受审的是包括11名美国人在内的22名罪犯。随后中美双方围绕着这两起间谍案,展开了一系列的交锋……  1954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开庭审判了两起美国间谍案,受审的是包括11名美国人在内的22名罪犯。开庭后,首先受审的是唐奈、费克图间谍案。11名身穿黑色棉袄、剃着光头的嫌犯在解放军战士
期刊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近年来,中国海军大型中华神盾舰从近海走向深蓝,使得中国在维护海洋权益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而引领海军现代化建设走上新航程的,就是中国两代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潘镜芙。  造舰报国息  潘镜芙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在他七岁那年戛然而止。日本侵略中国的战火烧到了他的故乡浙江南浔,潘镜芙跟着家人逃难。在逃往上海过黄浦江时,潘镜芙看到江上全是外国的军舰和大船,
期刊
很少有哪位导演像郑晓龙这样,在从业近三十年里,每部作品都能引发观剧狂潮和焦点争议。从上世纪90年代《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到新千年的《金婚》、《甄嬛传》,他的名字连接了太多足以载入中国电视剧史的“现象级大片”,以至于当他带着新作《芈月传》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时,万众瞩目几乎是理所当然,伴随而来的争议和喧嚣也不可避免。  在首播发布会当天,《芈月传》小说作者在微博上就编剧署名权问题
期刊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  由于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在朝堂之上,他们两人是一对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理念荒谬至极,彼此都觉得自己要比对方高明很多,一旦抓住机会,就会向对方痛下杀手。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被从宰相的位子上赶了下来。  王安石大权在握发后,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对司马光大加赞赏,称他为“国之栋梁”
期刊
从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逝世,到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逝世,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都离开了我们,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哀思。在他们人生的最后时刻,都留下了怎样的遗言?  现在,就请让我们按照十大元帅逝世的先后,逐一来讲述他们的最后遗言吧——  1.罗荣桓元帅 去世时间:1963年12月16日  ——“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了一条,就是要跟着毛主席走。”  1963年9月28日,罗荣桓病情加重
期刊
张树鹏,亚洲翼装飞行第一人。他一直都在与飞翔打交道,从飞上天空那一刻起,在与速度、极限的不断挑战中,他找到了自己。  怦然心动的飞翔梦  1985年,张树鹏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五六岁时就能站在马背上策马奔驰。上了小学后,他喜欢各种体育运动,每年参加内蒙古速度赛马,练就了他胆大心细的性格和强健的体魄。  19岁那年,北京一家滑翔伞俱乐部在赤峰表演,张树鹏和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