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加强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了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3)强调课程目标,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
新课程标准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划,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 ,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4)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并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专家呼吁,教师应该首先看到新课程这一价值追求的生命力和它将带来的长效。”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这个“课堂”: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和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而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5)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新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如我们经常讲教育,教师天天搞教育,但到底什么是教育?我们究竟根据什么将“教育”与控制、摧残、欺骗、蒙蔽、操纵、束缚、教唆、误导等等区别开来?显然,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异化。再以我们熟悉的考试升学率为例,它本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对其本质意义严重忽略, 而经常将其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时甚至作为唯一标准)很不恰当地夸大和强化了。这种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必然使评价导向发生偏差。这也是实际工作中素质教育很难落实,“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看来,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等教育思想方面恐怕都有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的必要;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實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
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总之,新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广大教师与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和改进,使之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内容,进而得到长足地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正确认识自我,改变理念,才能适应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担负起自己的神圣职责与主要使命,为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新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要变,理念要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加强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了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3)强调课程目标,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
新课程标准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划,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 ,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4)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并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专家呼吁,教师应该首先看到新课程这一价值追求的生命力和它将带来的长效。”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这个“课堂”: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和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而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5)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新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如我们经常讲教育,教师天天搞教育,但到底什么是教育?我们究竟根据什么将“教育”与控制、摧残、欺骗、蒙蔽、操纵、束缚、教唆、误导等等区别开来?显然,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异化。再以我们熟悉的考试升学率为例,它本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对其本质意义严重忽略, 而经常将其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时甚至作为唯一标准)很不恰当地夸大和强化了。这种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必然使评价导向发生偏差。这也是实际工作中素质教育很难落实,“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看来,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等教育思想方面恐怕都有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的必要;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實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
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总之,新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广大教师与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和改进,使之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内容,进而得到长足地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正确认识自我,改变理念,才能适应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担负起自己的神圣职责与主要使命,为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新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要变,理念要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