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的确,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作为一名語文教师,如何在当前推进的素质教育中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点来进行。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要使语文教学不断创新,首先必须学习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全面准确地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神秘感,自觉地强化创新意识,增强实施创新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打破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消除顾虑,克服畏难心理,强化科研创新意识,并树立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将缺乏生机、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改为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多一些宽松民主,少一些清规戒律;多一些关心鼓励,少一些批评、惩罚;使学生多一些特色特长,少一些千篇一律。只有教师真正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者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和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为学生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二、营造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营造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满堂灌”,以教者为中心,这种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而轻松愉悦,有问题大家讨论,共同想办法解决,谁的办法好就听谁的,好的办法都接纳的民主协商的新型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发挥求异思维,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探索呢?我是这样做的:
1.课堂学习中恰当运用鼓励性评价,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教学时,应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的手段,使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智慧和潜能的充分张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教材或教师的启发及师生、生生间答问的触发之下,常有智慧火花闪耀,我们称之为闪光点。只要不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便随处可见。例如,我教“富裕”这个词,提问:“‘富裕’是什么意思?”一位学生回答:“有钱。”我又问:“‘裕’字怎样来记?”他说:“‘裕’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谷’字。”我说:“真不错!你能联系这个词的意思来记住它吗?”过了一会,我提示:“衣字旁表示有……”还没说完,他马上说:“有衣服穿,‘谷’字表示有谷粒,就是有粮食。”“真没想到,这位同学的回答这么精彩!”这时,学生的热情马上高涨,纷纷举手表示也想说一说,我再叫一位同学,她站起来说:“老师,这个字真有意思,有衣服穿,有饭吃,日子就过得丰衣足食。用‘裕’字表示丰足,古人太聪明了!”学生的这番话令我惊讶,我马上说:“真了不起!你说得太精彩了!”顿时,班内响起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高涨……可见,在教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既传授了知识,又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释疑”,不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质疑、解疑、释疑”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头脑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质疑就是要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问。因为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学生从孩提会说话起,就开始会提问。由于年幼,所提的问题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无法回答,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也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做到不强求压制提问、不搪塞、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解释得浅显易懂。学生学会了质疑,还要引导他们去解疑、释疑。提出问题后,可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如遇无法回答的,便与学生一道探索。此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条思路想想的好习惯。如教《做风车的故事》,讲到当卡特笑牛顿说不出做风车的道理时,我问:“卡特做得对不对?”学生都认为卡特不对,我又问:“那从另一个角度想想,卡特所提出的意见对不对呢?”这时,学生又重新思考起来,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不对”。我提示学生:“从意见上看,他提得对不对?从做法上看,他的方式对不对?”通过启发和一番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卡特所提的意见是对的,但他的方式是不对的。就这样,不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前提。
三、有意识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造能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一般可以这样进行:
1、班内设立“快乐书吧”,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如童话、科幻小说、神话、寓言等等。
2、进行“故事接龙”活动,由教师或一位同学讲一个故事,讲到一半,就嘎然而止,由下一位同学根据前面的情节续接故事。
3、进行想象作文的训练,由一个题目或一幅画,让学生根据题目或画的内容发挥想象,动笔写作。
4、鼓励学生编创故事。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要使语文教学不断创新,首先必须学习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全面准确地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神秘感,自觉地强化创新意识,增强实施创新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打破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消除顾虑,克服畏难心理,强化科研创新意识,并树立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将缺乏生机、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改为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多一些宽松民主,少一些清规戒律;多一些关心鼓励,少一些批评、惩罚;使学生多一些特色特长,少一些千篇一律。只有教师真正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者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和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为学生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二、营造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营造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满堂灌”,以教者为中心,这种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而轻松愉悦,有问题大家讨论,共同想办法解决,谁的办法好就听谁的,好的办法都接纳的民主协商的新型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发挥求异思维,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探索呢?我是这样做的:
1.课堂学习中恰当运用鼓励性评价,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教学时,应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的手段,使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智慧和潜能的充分张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教材或教师的启发及师生、生生间答问的触发之下,常有智慧火花闪耀,我们称之为闪光点。只要不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便随处可见。例如,我教“富裕”这个词,提问:“‘富裕’是什么意思?”一位学生回答:“有钱。”我又问:“‘裕’字怎样来记?”他说:“‘裕’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谷’字。”我说:“真不错!你能联系这个词的意思来记住它吗?”过了一会,我提示:“衣字旁表示有……”还没说完,他马上说:“有衣服穿,‘谷’字表示有谷粒,就是有粮食。”“真没想到,这位同学的回答这么精彩!”这时,学生的热情马上高涨,纷纷举手表示也想说一说,我再叫一位同学,她站起来说:“老师,这个字真有意思,有衣服穿,有饭吃,日子就过得丰衣足食。用‘裕’字表示丰足,古人太聪明了!”学生的这番话令我惊讶,我马上说:“真了不起!你说得太精彩了!”顿时,班内响起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高涨……可见,在教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既传授了知识,又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释疑”,不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质疑、解疑、释疑”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头脑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质疑就是要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问。因为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学生从孩提会说话起,就开始会提问。由于年幼,所提的问题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无法回答,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也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做到不强求压制提问、不搪塞、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解释得浅显易懂。学生学会了质疑,还要引导他们去解疑、释疑。提出问题后,可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如遇无法回答的,便与学生一道探索。此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条思路想想的好习惯。如教《做风车的故事》,讲到当卡特笑牛顿说不出做风车的道理时,我问:“卡特做得对不对?”学生都认为卡特不对,我又问:“那从另一个角度想想,卡特所提出的意见对不对呢?”这时,学生又重新思考起来,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不对”。我提示学生:“从意见上看,他提得对不对?从做法上看,他的方式对不对?”通过启发和一番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卡特所提的意见是对的,但他的方式是不对的。就这样,不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前提。
三、有意识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造能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一般可以这样进行:
1、班内设立“快乐书吧”,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如童话、科幻小说、神话、寓言等等。
2、进行“故事接龙”活动,由教师或一位同学讲一个故事,讲到一半,就嘎然而止,由下一位同学根据前面的情节续接故事。
3、进行想象作文的训练,由一个题目或一幅画,让学生根据题目或画的内容发挥想象,动笔写作。
4、鼓励学生编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