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生活实际情境出发,选择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面粉发酵”作为跨学科学习主题,带领学生探究面粉的发酵方式及发酵原理,让学生亲历探究性学习构建和整合的过程,并通过跨学科概念图的构建,帮助学生围绕主题“面粉发酵”,进行生物学、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以跨学科的视角认识与理解问题。
  关键词 生物学 化学 跨学科概念图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科学是一个整体,对自然界的了解和探索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生物学与化学在知识与方法上方面均有密切的关联,化学对于解释生命本质起到重要作用,生物学的发展为化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为了让学生能够从跨学科的视角去了解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教师需要适當地去除学科间的壁垒,进行生物学与化学的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是主题式教学,即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对主题相关知识进行建构,将原本没有直接联系的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互相补充与促进,从而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下面以“探究面粉发酵的方式及原理”为例,从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课堂教学的组织、双师的配合三个方面对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的实践活动进行初步探索。
  1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课例“探究面粉发酵的方式及原理”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馒头制作。馒头在制作时需要经过“醒面”这一步骤,而这个步骤其实就是发酵。面粉发酵方式有很多种,有先用酒曲发酵,然后加入苏打或小苏打进行酸度调节的;有直接使用泡打粉发酵的;也有用酵母粉进行发酵的……因此不同的人对“面粉发酵”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仅是无机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有的则是认为是利用了酵母菌呼吸的产物(生物化学反应)。但无论用何种方法发酵,其本质都是通过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作用(二氧化碳)使面团内部产生气孔,蒸熟后才会蓬松。
  笔者参考2010年陈英和等提出的“跨学科概念图”的构建方法,围绕“面粉发酵”这一主题,从生活中的事实案例(实例)出发,抽象出一般概念,再进一步归纳、抽象出具有学科取向的核心概念,最后从跨学科的视角整合出跨学科核心概念,构建了“面粉发酵”跨学科概念图(图1)。跨学科概念图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对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以及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2课堂教学的组织
  本课以科学探究课的形式展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面粉发酵方式及原理”的探究,亲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实践中对科学知识进行建构,从而将感性的生活经验上升为理性的科学认知。
  (1)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由面粉变成馒头需要发酵吗?”同时PPT提出生活中常用的泡打粉、小苏打、酵母粉等。教师追问:“不同的发酵方式蒸出来的馒头有区别吗?”
  (2)作出假设:学生做出相应假设:由面粉变成馒头需要发酵,不同的发酵方式蒸出来的馒头可能在外观、蓬松度、味道、口感上有差别。
  (3)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分享,最终得到如表1所示的实验方案。教师需要强调控制变量思想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4)进行实验:全班分为四组,每组6名学生(本校实施选课走班制,通常一个班不超过24名学生),每一个组分别承担实验设计中的一组实验。实验过程包括和面、醒面、切面、蒸馒头。在等待醒面的15 min内,首先安排学生花5~6 min阅读材料,了解酵母菌、碳酸氢钠、泡打粉的相关知识。再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看演示实验:化学教师演示碳酸氢钠的两种化学反应——加热分解以及与酸(白醋)的反应,并分别使用澄清石灰水验证所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生物教师演示酵母菌产生气体,并使用澄清石灰水验证所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演示实验直观地向学生揭示了面粉发酵的不同原理。
  (5)观察结果:每组蒸好四个馒头,装在事先贴好标签的碟子里,并分别给其他组各一个。这样,每组都有经4种不同发酵方式(D组为未发酵的空白对照)蒸出来的馒头。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对馒头的外观、蓬松度、味道、口感进行观察与体验。
  (6)得出结论:学生总结得出,由面粉变成馒头需要发酵,不同的发酵方式蒸出来的馒头有显著区别,主要区别如表2所示。
  (7)交流反思:探究结束后,学生自然生出许多问题:如经酵母粉发酵出的馒头为什么味道发酸、色泽发黄?是否可以结合每种发酵粉的优点,进行多种发酵粉的混合发酵呢?不同的发酵方式蒸出来的馒头在营养成分上是否有区别?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些问题将由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线上交流探讨等形式解决。
  (8)总结提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完成跨学科概念图的补充与完善,对面粉发酵的原理进行总结,同时对“面粉发酵”这个现象有了更为本质的认识——无论用何种方法发酵,其本质都是通过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使面团内部产生气孔,蒸熟后才会蓬松。
  3双师的课堂配合
  为创设真实的教育情境,凸显课程的专业性,本课在厨艺教室进行,并采取生物学、化学(兼职厨艺教师)双师共同授课的模式:全程由两位教师分工配合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又各自偏重本学科知识的讲解与实验演示。教师的分工与配合如表3所示。
  4教学反思
  本课例从生活实际情境出发,选择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学习主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在教学设计上,本课例遵循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强调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观察法)的掌握,同时能科学地统筹规划课堂时间,学生们在各个环节活动中松弛有度,效率较高。最后,通过跨学科知识整合媒介“跨学科概念图”,帮助学生对围绕该主题的生物学、化学知识进行科学地建构,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加深对问题本质的认识。该课例为初中生物学、化学跨学科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在复杂的图形中,直线和角都比较多,这就给寻找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就让华老师给大家讲讲如何寻找这些角。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一般都要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五个步骤,除了这“五步”外,还有“六注意”,下面结合实例加以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1.如图1,我们可以把图1(1)和图1(2)都分割成4个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图形,那么,大家能不能把图1(3)中的正方形分割成5个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图形呢?试试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课外书,因为课外书上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能够增长见识。但有些老师和家长却反对看课外书,原因是中学时期学习压力大,不能再看这些“闲书”了,要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课外书与课内书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但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本文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好数学是为了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生活,有理数的加减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学们想见识一下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以“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为例,阐述基于“UbD”理论的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以期促进学生从片段化、零碎的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  关键词 UbD理论 大单元 教学设计 细胞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 91 文献标志码B  以往的生物学教学设计一般按照“明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的顺序进行设计。这类教学设计中,教师习惯以“活动为导向开展教学设计”,容易出现过分关注活动本身,学习的结果
1 教材分析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内容。本节教学需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酶的发现、概念和特性;第二课时进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实验。本节前一部分所教授的知识为此次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次实验通过探究温度和pH等因素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感性经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已经学习过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且通过制作生态瓶,了解到生态系统成分的完整性、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如果教师从实例入手,创设情境,学生则很容易理解并总结出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但系统学、工程学原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  2教学目标 
探知瓶中有多少粒豆子的方法有多种.教科书中选择这种方法有什么依据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荆轲以献督亢(古地名,现在河北省涿州市东南附近,肥沃富饶之地)为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