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金融服务的普及对于日本的金融机构仍然是经营上的重大课题,这在未来发生人口老龄化的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吧。
一、进入人口减少时期的日本
在考察日本个人金融资产及电子金融服务的发展之前,首先需要梳理一下它的前提——日本的人口发展。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急剧增长,战争刚结束时日本的人口是7000万人,到1984年就突破1.2亿人。但是,近几年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却快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人口减少时期。据总务省统计局《国情调查报告》《日本的预测人口》《人口预测 国情调查结果的插值补正人口》的数据显示,日本的人口虽然在2008年达到了1.2808亿人,但是之后却持续减少,到现在进入人口减少期已有9年了。
并不单是人口减少,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的数据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倾向也是十分显著的。从行政法人劳动政策研究·研习机构《Data Book国际劳动比较2015》中我们可以得知,与2014年相比,预计205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1%,日本会成为世界上人口减少率很高的国家之一。而劳动年龄人口是生产活动的基础,所以未来日本的整体发展就会变得困难。
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出生率下降。2014年的出生人数是100.3万人,数量勉强维持到100万,预计2050年将减少到55.7万人。
此外,老龄化的发展也十分显著。从日本的未来预测人口来看,2005年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是3434万人,2030年预计将增至4485万人。这与2005年相比,是2005年的131%,增长率为30%以上;预计2030年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31.6%,2050年将高达38.8%。
那么在进入人口减少时期快10年的日本,个人金融资产是如何演变的,今后又会如何发展呢?
二、日本的个人资产结构
1.人口减少背景下金融资产持续增长
图1是日本家庭经济部门的资产金额变化。纵观趋势,有形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总额在1990年达到峰值,近几年基本保持在2500万亿日元左右。
从类别来看,过去是房地产等有形固定资产占大部分比重,特别是1990年前后在所谓的“泡沫时期”,这个倾向尤其明显。然而金融资产的比重从1980年的37.4%逐渐上升,到1999年与有形固定资产的比例逆转。中间从2008年到2009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引起了价格变动,金融资产的比率有所下降。但作为一个长期的趋势,金融资产的比例是逐年上升的。
金融资产的比例逐年上升的结果就是,在2015年年底,金融资产的比重达到63.2%;到最近的2016年年底,日本的个人金融资产已经达到1800万亿日元的历史新高。
2.现金和存款占金融资产的一半以上
接下来我想谈谈日本的个人金融资产的类别。据日本银行《资金循环统计(2016年12月末)》显示,日本个人金融资产的1800万亿日元当中有一半以上937万亿日元是现金和存款,与其他国家相比,其特征在于现金和存款所占比重较大。
另外,从户主年龄层的储蓄分布來看,可以看出日本的金融资产是以老人为中心存储的。从总务省的《家庭经济调查报告(不同户主年龄层的储蓄和负债,平均每户现在的老人数)》可以看出,户主是60岁及60岁以上的家庭持有大约整个金融资产的2/3。也就是说,日本的金融资产结构是,持续增加的老年人比年轻人具有相对高额的金融资产。
在人口和GDP都保持平稳发展的背景下,个人金融资产仍处于增长趋势,这是因为养老金的支付和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增加。65岁及65岁以上的领取养老金人员的人数预计将来会一直增加到2042年,因为人数增加,所以养老金的支付额也会进一步增加。如此,日本进入人口减少时期后,经济增长也处于低迷状态,但是个人金融资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继续增加。
三、马赛克化的日本个人金融市场
那么,未来日本的个人金融市场会如何增长呢?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或许可以将人口增长期和经济增长期都看作是市场扩大的前提,但是我认为未来的日本没有这么简单。在未来的日本,有的地方在扩大,有的地方却在缩小,这种现象也就是“市场在马赛克化”吧。马赛克化的具体情况如下。
1.区域分布不均
如上所述,未来的金融资产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支付退休人员退休金引起的金融资产增长。然而,由于退休人员在不同区域分布不同,从而也影响着金融资产的增长趋势。也就是说,退休人员多的地方和少的地方会产生差异。
表1是2013~2030年人口增减率的地区差估算值。减少率较小的是首都圈、近畿还有东海,减少率较大的是东北、四国、北海道。从整个日本来看减少率是8%,而从地区差来看减少率是4%~15%,存在很大的差别。
此外,从首都圈的东京都中心地区和市区乡镇单位来看,也可以看到人口减少率的地区差。如上所述,根据地区不同,人口增减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而形成花斑图案,与此同时,金融资产分布的偏颇也会扩大。
2.富裕阶层和大众阶层的二分化
然后在金融资产持有者中,还进一步存在富裕阶层和大众阶层的二分化。
例如,日本因为2013年之后的货币宽松政策,出现了股票价格和土地价格的上涨。然而,资产的正面效应给予富裕阶层和大众阶层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会进一步增加富裕阶层的资产。
野村综合研究所每两年会公布日本的不同净金融资产持有家庭数量和资产规模的各种统计资料的预测。图2是最新预测,该预测是以存储款、股票、债券、投资信托、一次缴纳的人寿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组成的“净金融资产持有额(从持有的金融资产中扣除负债额的数值)”为基础估算的结果。其将我国的总家庭数分为5个阶层,推算各个阶层的家庭数和资产持有额。结果显示,2015年,加上净金融资产持有额在1亿日元以上但不足5亿日元的“富裕阶层”户和超过5亿日元的“超富裕阶层”户,日本共有121.7万户家庭。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资产的增长率。2011~2015年,超富裕阶层和富裕阶层的净金融资产总额分别增加了70%和37%,而上层群众和群众却分别只增加了11%和21%。像这样富裕阶层的资产比大众阶层增长得更多,两者的差距逐渐扩大,这就是日本的现状。
3.继承引起的上下代资产转移
老龄化之后是死亡、继承问题。
从未来20~30年长期考虑,拥有较多金融资产的老人死亡后,其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将通过继承转移给配偶和下一代。继承引起的资产持有者变化如果与资产结构和存款的金融机构的变化有联系的话,那么长期固定的资产结构和金融机构分布就有可能会发生变动。
此外,特别是年轻一代大多移居到城市,所以继承资产将加速并过度集中在首都圈,估计在地方上会有约10%的继承资产流入首都圈。另外,继承资产的一部分会变成遗产税纳税,所以一部分家庭金融资产也会加速进入国库吧。从中可以看出,继承对于个人金融资产而言,是引起区域和上下代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让个人金融资产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化的重要因素。
四、数字金融服务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1.数字金融服务的必要性
如上所述,日本的个人金融资产未来预计会受到“区域分布不均”“富裕阶层和大众阶层的二分化”“继承引起的上下代资产转移”的影响,日本的金融机构今后将面临如何高效地接触、应对地方顾客、大众顾客、下一代顾客的问题。这将会占据未来零售金融战略的重要地位。
此外,由于人口减少,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预计也会减少。所以,日本的金融机构将如何熟练运用非面对面通道作为经营课题,并为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努力:进一步普及使用互联网的金融服务(电子金融服务),引进使用金融科技的新型金融服务如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AI(人工智能)。
2.停滞不前的数字金融服务利用率
在这种情况下,野村综合研究所在2016年对1万名居民进行了日本数字金融服务普及程度的问卷调查(财经版)。对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的前提“互联网利用率(几乎每天使用的比重)”进行了调查。如图3所示,40~50岁及40岁以下的互联网利用率大于等于80%,50~60岁是65%,可以看出数字化的基础在扩大。为了与之匹配,日本的金融机构也一直专注于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如网上银行等。
然而如图4所示,“网上银行利用率”的增长已经达到顶峰。该调查在2010年、2013年也进行了同样设问的调查,可以看出从2013~2016年,除50~60岁之外的各年龄段的增长率都小于等于3%。
另外,我们可以从图5中看出,金融机构的窗口利用率除了10~20岁,所有年龄层都下降了。这可以说是金融机构为了追求业务高效化,将与客户的接觸从面对面向非面对面引导的结果。上述的网络通道利用率达到顶峰,说明了金融机构整体上与客户接触的淡薄化。
3.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服务的出现
接下来我想考察一下金融科技所代表的新型金融服务。
野村综合研究所在2016年进行的1万名居民的问卷调查(财经版)中,也对这些比较新颖的金融服务进行了使用经验和兴趣的调查。从表2不同年龄层的兴趣度(“在使用”“有兴趣”“有点兴趣”的总和)可以看出,以年轻的30~40岁及30岁以下为中心的客户对于各中服务,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除了“家庭记账应用程序”“远程信息处理保险”之外,多数金融科技相关服务的兴趣度仍停留在小于等于10%,很显然离普及还差很远。
五、总结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日本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了数字金融服务和使用金融科技的新型金融服务,已经开始整合正在增长但存在偏颇的个人金融资产,现在依然处在整合的过程中。另外,客户离开门店办理业务也正在发展,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增长引起的金融资产的增长也达到顶峰。人口减少势头迟早会超过金融资产的增长,导致金融资产整体转入减少时期。
新型金融服务的普及对于日本的金融机构仍然是经营上的重大课题,这在未来发生人口老龄化的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吧。 (翻译 齐红丽)
一、进入人口减少时期的日本
在考察日本个人金融资产及电子金融服务的发展之前,首先需要梳理一下它的前提——日本的人口发展。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急剧增长,战争刚结束时日本的人口是7000万人,到1984年就突破1.2亿人。但是,近几年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却快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人口减少时期。据总务省统计局《国情调查报告》《日本的预测人口》《人口预测 国情调查结果的插值补正人口》的数据显示,日本的人口虽然在2008年达到了1.2808亿人,但是之后却持续减少,到现在进入人口减少期已有9年了。
并不单是人口减少,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的数据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倾向也是十分显著的。从行政法人劳动政策研究·研习机构《Data Book国际劳动比较2015》中我们可以得知,与2014年相比,预计205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1%,日本会成为世界上人口减少率很高的国家之一。而劳动年龄人口是生产活动的基础,所以未来日本的整体发展就会变得困难。
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出生率下降。2014年的出生人数是100.3万人,数量勉强维持到100万,预计2050年将减少到55.7万人。
此外,老龄化的发展也十分显著。从日本的未来预测人口来看,2005年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是3434万人,2030年预计将增至4485万人。这与2005年相比,是2005年的131%,增长率为30%以上;预计2030年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31.6%,2050年将高达38.8%。
那么在进入人口减少时期快10年的日本,个人金融资产是如何演变的,今后又会如何发展呢?
二、日本的个人资产结构
1.人口减少背景下金融资产持续增长
图1是日本家庭经济部门的资产金额变化。纵观趋势,有形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总额在1990年达到峰值,近几年基本保持在2500万亿日元左右。
从类别来看,过去是房地产等有形固定资产占大部分比重,特别是1990年前后在所谓的“泡沫时期”,这个倾向尤其明显。然而金融资产的比重从1980年的37.4%逐渐上升,到1999年与有形固定资产的比例逆转。中间从2008年到2009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引起了价格变动,金融资产的比率有所下降。但作为一个长期的趋势,金融资产的比例是逐年上升的。
金融资产的比例逐年上升的结果就是,在2015年年底,金融资产的比重达到63.2%;到最近的2016年年底,日本的个人金融资产已经达到1800万亿日元的历史新高。
2.现金和存款占金融资产的一半以上
接下来我想谈谈日本的个人金融资产的类别。据日本银行《资金循环统计(2016年12月末)》显示,日本个人金融资产的1800万亿日元当中有一半以上937万亿日元是现金和存款,与其他国家相比,其特征在于现金和存款所占比重较大。
另外,从户主年龄层的储蓄分布來看,可以看出日本的金融资产是以老人为中心存储的。从总务省的《家庭经济调查报告(不同户主年龄层的储蓄和负债,平均每户现在的老人数)》可以看出,户主是60岁及60岁以上的家庭持有大约整个金融资产的2/3。也就是说,日本的金融资产结构是,持续增加的老年人比年轻人具有相对高额的金融资产。
在人口和GDP都保持平稳发展的背景下,个人金融资产仍处于增长趋势,这是因为养老金的支付和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增加。65岁及65岁以上的领取养老金人员的人数预计将来会一直增加到2042年,因为人数增加,所以养老金的支付额也会进一步增加。如此,日本进入人口减少时期后,经济增长也处于低迷状态,但是个人金融资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继续增加。
三、马赛克化的日本个人金融市场
那么,未来日本的个人金融市场会如何增长呢?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或许可以将人口增长期和经济增长期都看作是市场扩大的前提,但是我认为未来的日本没有这么简单。在未来的日本,有的地方在扩大,有的地方却在缩小,这种现象也就是“市场在马赛克化”吧。马赛克化的具体情况如下。
1.区域分布不均
如上所述,未来的金融资产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支付退休人员退休金引起的金融资产增长。然而,由于退休人员在不同区域分布不同,从而也影响着金融资产的增长趋势。也就是说,退休人员多的地方和少的地方会产生差异。
表1是2013~2030年人口增减率的地区差估算值。减少率较小的是首都圈、近畿还有东海,减少率较大的是东北、四国、北海道。从整个日本来看减少率是8%,而从地区差来看减少率是4%~15%,存在很大的差别。
此外,从首都圈的东京都中心地区和市区乡镇单位来看,也可以看到人口减少率的地区差。如上所述,根据地区不同,人口增减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而形成花斑图案,与此同时,金融资产分布的偏颇也会扩大。
2.富裕阶层和大众阶层的二分化
然后在金融资产持有者中,还进一步存在富裕阶层和大众阶层的二分化。
例如,日本因为2013年之后的货币宽松政策,出现了股票价格和土地价格的上涨。然而,资产的正面效应给予富裕阶层和大众阶层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会进一步增加富裕阶层的资产。
野村综合研究所每两年会公布日本的不同净金融资产持有家庭数量和资产规模的各种统计资料的预测。图2是最新预测,该预测是以存储款、股票、债券、投资信托、一次缴纳的人寿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组成的“净金融资产持有额(从持有的金融资产中扣除负债额的数值)”为基础估算的结果。其将我国的总家庭数分为5个阶层,推算各个阶层的家庭数和资产持有额。结果显示,2015年,加上净金融资产持有额在1亿日元以上但不足5亿日元的“富裕阶层”户和超过5亿日元的“超富裕阶层”户,日本共有121.7万户家庭。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资产的增长率。2011~2015年,超富裕阶层和富裕阶层的净金融资产总额分别增加了70%和37%,而上层群众和群众却分别只增加了11%和21%。像这样富裕阶层的资产比大众阶层增长得更多,两者的差距逐渐扩大,这就是日本的现状。
3.继承引起的上下代资产转移
老龄化之后是死亡、继承问题。
从未来20~30年长期考虑,拥有较多金融资产的老人死亡后,其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将通过继承转移给配偶和下一代。继承引起的资产持有者变化如果与资产结构和存款的金融机构的变化有联系的话,那么长期固定的资产结构和金融机构分布就有可能会发生变动。
此外,特别是年轻一代大多移居到城市,所以继承资产将加速并过度集中在首都圈,估计在地方上会有约10%的继承资产流入首都圈。另外,继承资产的一部分会变成遗产税纳税,所以一部分家庭金融资产也会加速进入国库吧。从中可以看出,继承对于个人金融资产而言,是引起区域和上下代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让个人金融资产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化的重要因素。
四、数字金融服务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1.数字金融服务的必要性
如上所述,日本的个人金融资产未来预计会受到“区域分布不均”“富裕阶层和大众阶层的二分化”“继承引起的上下代资产转移”的影响,日本的金融机构今后将面临如何高效地接触、应对地方顾客、大众顾客、下一代顾客的问题。这将会占据未来零售金融战略的重要地位。
此外,由于人口减少,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预计也会减少。所以,日本的金融机构将如何熟练运用非面对面通道作为经营课题,并为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努力:进一步普及使用互联网的金融服务(电子金融服务),引进使用金融科技的新型金融服务如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AI(人工智能)。
2.停滞不前的数字金融服务利用率
在这种情况下,野村综合研究所在2016年对1万名居民进行了日本数字金融服务普及程度的问卷调查(财经版)。对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的前提“互联网利用率(几乎每天使用的比重)”进行了调查。如图3所示,40~50岁及40岁以下的互联网利用率大于等于80%,50~60岁是65%,可以看出数字化的基础在扩大。为了与之匹配,日本的金融机构也一直专注于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如网上银行等。
然而如图4所示,“网上银行利用率”的增长已经达到顶峰。该调查在2010年、2013年也进行了同样设问的调查,可以看出从2013~2016年,除50~60岁之外的各年龄段的增长率都小于等于3%。
另外,我们可以从图5中看出,金融机构的窗口利用率除了10~20岁,所有年龄层都下降了。这可以说是金融机构为了追求业务高效化,将与客户的接觸从面对面向非面对面引导的结果。上述的网络通道利用率达到顶峰,说明了金融机构整体上与客户接触的淡薄化。
3.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服务的出现
接下来我想考察一下金融科技所代表的新型金融服务。
野村综合研究所在2016年进行的1万名居民的问卷调查(财经版)中,也对这些比较新颖的金融服务进行了使用经验和兴趣的调查。从表2不同年龄层的兴趣度(“在使用”“有兴趣”“有点兴趣”的总和)可以看出,以年轻的30~40岁及30岁以下为中心的客户对于各中服务,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除了“家庭记账应用程序”“远程信息处理保险”之外,多数金融科技相关服务的兴趣度仍停留在小于等于10%,很显然离普及还差很远。
五、总结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日本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了数字金融服务和使用金融科技的新型金融服务,已经开始整合正在增长但存在偏颇的个人金融资产,现在依然处在整合的过程中。另外,客户离开门店办理业务也正在发展,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增长引起的金融资产的增长也达到顶峰。人口减少势头迟早会超过金融资产的增长,导致金融资产整体转入减少时期。
新型金融服务的普及对于日本的金融机构仍然是经营上的重大课题,这在未来发生人口老龄化的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吧。 (翻译 齐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