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是人将头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形象重新组合成某种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想象,属于人类特有的高级认识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心理学研究证明,中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现代语文教学强调多读少讲,朗读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我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它们都是怎么样的情态?“你是否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株小草?穿着绿色的衣裳,伸展着嫩嫩的叶子,带着露珠从新鲜的泥土中探头探脑地往外瞧。”——做一回小草,告诉大家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广场上有的孩子在打滚,有的孩子在放风筝,他们说:“看!多可爱的小草啊!春天来了!”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蜜蜂在果树下嗡嗡地闹着。”学生们既联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二、利用多媒体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如黄河的雄伟壮观,长江三峡的雄奇险怪,月下荷塘的幽静朦胧……这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无不令人心向往之。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去“行万里路”。读了这些作品,总觉得还隔了一层。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化文字为图形,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创造力。语文教学要求学生逐步培养理解、鉴赏文章的能力,这个过程中想象、联想的参与非常重要,有了它们,才能有“进得去”的深切体验;有了它们,才能有“出来”之后的比较、鉴别、判断;有了它们,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语文教学,想象的触角伸得越长,对文字唤起的意象愈丰富,对课文的感受也就愈生动、愈深刻。多媒体的声、光、色、形能把客观事物具体化,直观化,而具体、直观的事物则能唤起学生一连串的遐想,因而它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无法估计的作用。例如古诗教学,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去想象发挥,难免挂一漏万,很难体会到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来处理,效果就会好得多。栩栩如生的画面,伴随着充满激情的录音朗读,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快感,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了想象的火花。这些音画交融、声形并茂的直观信息,把学生的心扉和思维紧紧凝聚在屏幕上,产生浸润、诱发等效应,促使学生自由翱翔在思维王国里。
  
  三、抓住文本中的空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好的文章,作者常有意不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在教读七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时,作者笔下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伤痕累累,它的经历留给我们很多的空白点。我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本后,走进文本,在文本中真切地感受丑小鸭的处境和心理。在沼泽地的芦苇里,当太阳又温暖地照着大地的时候,丑小鸭张开了翅膀,飞向大花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这是故事的高潮,而文本中没有着重去写,我就抓住这个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时光倒流,回到丑小鸭躺在沼泽地里的情景,想象它的处境。学生兴趣高昂,使自己变成故事中的丑小鸭,有的学生还像模像样地做着动作,想象着丑小鸭的表情和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文本中的主人,教室成了他们的舞台,学生们利用他们独特的想象,在自己模拟的情境里,深刻地领悟着坚强乐观的做人道理。透过文本的空白,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使语文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四、指导仿写改编文本,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这里说的仿写,是指仿写句子,即依照已有句子的形式造出新的句子来。从思维的角度看,是训练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中学课本中有许多经典的诗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诗歌的佳境。学习了《星星变奏曲》后,要求学生仿写这首诗的第一小节,以“追求快乐、理想”等话题写诗,必须用上“如果……如果……”,大致格式要和《星星变奏曲》相似。学生思维的火花轻易地被擦亮了,其效果令我又吃惊又欣慰。比如学生的仿写:
  如果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会寻找月光
  凝视着它
  感叹——那明亮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温暖
  谁还会盼望春天
  等待着它
  感受——时间的缓慢
  如果可以的话
  我不会凝视那微弱的月光
  不会等待那遥远的春天
  我要敞开胸怀
  让那月光
  照亮黑暗
  让那春天
  温暖孤独
  ……
  教学中,我还就不同类型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改写,使学生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发散性表达,让他们智慧的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灿烂地迸发。
  
  五、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中国神话作品中的天宫、海外仙山、阎罗世界都是想象的结果。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让学生创造,在观察的基础上,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想象契机,让学生在写作中组合成新的形象,学生不仅能在创造中感受成长的快乐,更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我班的学生在初一时写简单的想象性作文《我是一只珍珠鸟》、《我在月球上的45天》(全班45人想象作文接力)等,创造热情高涨,写得竟不肯搁笔,看他们的习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生的灵气、悟性和创造力,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入了最佳状态。到了初三,如写《由牛所想到的》作文时,我就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发散他们的思维,引发若干观点:1.从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到茅盾自比为牛尾巴上的“一根毛”,想到为人处世应谦虚;2.从牛作业时昂首向前的形象,想到人们生活中应像牛一样充满活力,负重不辞;3.从牛的“韧”劲、“强”劲,想到学习中遇到困难,应有一股牛劲,知难而进;4.从牛的各种作用和牛的多方面的本领想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像牛那样耕田、运输、提供牛奶,全心全意为人民作贡献……有了这么多的观点,学生就能快速作出选择(择奇、择新、择美)。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不会拾人牙慧,步人后尘了。付之于文,何愁不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水平呢?
  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力的培养构成了语文创新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
其他文献
古诗鉴赏题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往往答不好。而究其原因,很多学生根本就没读懂诗。诗词解读和理解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熟悉一些切入角度,对学生理解诗也很有帮助。    一、从分析形象的特点入手解诗    诗是要靠形象说话的,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忧乐、社会的治乱、个人的遭遇、情感的纠葛,都要借助形象来表达,理解一首诗。首先就要从分析形象的特点人手,进而把握诗的主旨。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或物,
在叙述过程中,“第二人称”的“你”和“你们”,是客观存在的。只承认“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而不承认“第二人称”叙述是不妥的!不承认“第二人称”叙述存在,原因何在?
毫无疑问,对话理论给语文教学改革及其实践带来了崭新的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中这句纲要性的话,其实包含着两层意义:一、阅读是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不妨称之为阅读对话;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不妨称之为教学对话。在时下许多论述中将此二者分别所属的阅读观和教学观几乎混为一谈。我以为,弄清此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
林徽因(1904~1955年)是20世纪30年代初活跃于文坛的才女,她的小说、散文、剧本都具有一定的艺术功力,本文仅以诗歌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其思想特色方面进行评述。  文学是受环境影响的,所谓“时运推移,质文代变”是也。诗人的生活经历对她的思想产生着重要影响,前期生活较为优裕,因此诗作中多轻柔的感情,把劳动人民隔在窗子之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的年代,也是中国知识
1774年莱比锡秋季博览会开幕时,《少年维特的烦恼》面世了,它像一块巨石扔进当时一潭死水似的沉寂的社会,激起层层波澜。一代人的心翻腾了.千千万万人的心里燃起炽烈的热情,许多人
【正】 现代意识向中国现代文学的浸润,无疑给传统的“反映论”“寓教于乐说”以极大的震撼,使文学的本原再次被提了出来。30年代的鲁迅处在新旧时代嬗递的交叉口,接受了西方
一、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本世纪二十年代,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建立了有机体系统的概念,提出了系统理论的思想。三十年代末,贝塔朗菲从有机体生物学转向建立具有普遍意义和世界观意义的一般系统理论。学者们给系统所下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1}  尽管学者们提出的系统定义具体说法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不难看出,其中有三项是普遍的、本质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交际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的社会,它对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体现了认识上的发展和要求上的提高,具有更深广的含义。  漫长的文化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口语是书面语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口语的特点是书面语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直接、最活跃、最频繁的交际
什么是朗读法?朗读法就是通过以朗读作为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外部感官和内部的大脑皮层,使之达到调动学习兴趣,增强记忆能力,唤起情感,扩展思维,促进其语文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文言时代离现在太久远,学生学习文言文缺乏生动的语言环境,存在着许多语言障碍。文章写作背景的遥远陌生,语音词义的发展衍化,语法句式的迥异多变等,使学生望文言文而却步,文言文甚至被学生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没有宏伟的题材,没有曲折的情节,更没有华丽的词藻,它向读者展示的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这种生活平庸、琐碎,甚至还有些许卑微。而正是这样一种生活让我们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