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群众文化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阐述群众文化的相关概述基础上,说明发展与建设群众文化的意义,并基于网络环境的背景下,探讨建设与时俱进的群众文化的新路径或具体举措。
  [关键词]群众文化;与时俱进;互联网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十九大的顺利召开,习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发展群众文化是我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繁荣的标志之一。但处于信息发达的新时代,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平等化、便利化等特点。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在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应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技术与建设与时俱进的群众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并深度融合,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群众文化的相关概述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群众文化是指以广大群众为主体,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为客体,旨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与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主要包括舞蹈、歌曲与戏剧等表演活动;摄影、绘画和书法等展览活动;文学、戏曲与美术等创作活动;下棋、阅读等益智活动。
  (二)群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1)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不受性别、年龄、地区、民族等条件的界限。(2)活动内容的通俗性,包括大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文艺演出、戏曲戏剧、书法绘画比赛、美术书法作品展览等。(3)时间选择的休闲性,主要指人民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自由选择时间段,不受时间的约束或限制。(4)活动辐射效应性强,各种各类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带动近亲好友的参与,还能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促进群众之间的密切交流。(5)形式的多样性,群众文化既有传统优秀文化的成分,又具有现代文化的因子所在,例如手鼓舞等。
  三、群众文化的作用
  (一)建设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保障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百花齐放”的群众文化能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建设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中,还能有效地宣传整个社会主义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使群众真正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稳定,对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有效地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群众文化本身具有宣传教育、传承文化、陶冶情操与愉悦身心等一系列功能,而开展活动是建设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群众文化工作者只有积极科学地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广大群众才能在参与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使广大群众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能升华自身的审美趣味、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群众的精神道德水平等,进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享受精神食粮带来的真正愉悦感和幸福感。
  四、网络环境下建设群众文化的新路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智能手机与电脑几乎成了人手必备的电子产品,广大群众可随时查阅或获取自身想要了解的相关信息,那么,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如何乘借互联网的优势去更好的建设群众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呢?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策划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强大的咨询共享功能。在传统媒体时代,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想策划或组织好一场群众文化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精力去征集群众对活动主题、表演时间、表演内容和表演方式的意见。如今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普及,微信、微博、QQ等已成为人们交往的主要渠道,因此,处于网络时代的政府工作者可完全借助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将广大民众和群众文化爱好者有机联系在一起,相关负责人只需通过相关的QQ群、微信群或以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号等途径将活动方案传达给群众,并邀请广大民众提出建议,形成最贴近群众的“群众文化活动设计方案”,使活动真正的“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二)借助互联网平台,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并创新活动方式
  处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借助网络平台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方便、新颖。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面,利用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吸收其他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先进经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例如将传统文化中的戏曲、皮影等特色文化与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舞蹈、音乐等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投影仪、数字电视等多种方式开展科普讲座、文艺创作、时政宣传等,从而使群众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在群众文化活动方式上,互联网技术的强大资源储存功能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还能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公平与公正。例如,开展社区象棋大赛,不仅需要购买大量的棋盘,还需准备大量的裁判人员等。如今群众文化工作者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利性,在象棋比赛的相关网站为参赛人注册好账号,在应用平台上决出正式赛的参加资格。借助互联网,不仅能快速进行预选赛,缩短活动周期,还可以通过网络打分的模式,避免裁判失误引起打分争议等问题;而群众性的大型歌唱比赛,可以借助歌唱软件或平台,参赛者的歌声通过软件声线脉冲比对,打出来的分数客观、公正,既节省经济成本,又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议。
  (三)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大并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与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查阅或读取到自身需要了解的信息和知识,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去宣传群众文化信息和活动内容,打破传统的“奔走相告”、“广播通知”或“字面通知”宣传方式,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互动性与便捷性等特点,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有更深刻的了解。例如群众文化工作者可通过拍摄视频、图片的方式上传到视频网站,还可采取当前流行的直播软件进行线上直播,也可通过微信、微博、QQ等应用软件录制短视频的方式来宣传群众文化,确保能全面报道每一次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宣传群众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活动开展的时间、内容和效果,还能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充分展示出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搭建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实现资源与经验的共享
  首先,通过互联网技术建设起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这一平台不仅能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还能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信息,主要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的演出直播、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反馈、信息传递与意见征集等服务项目。此外,在网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数据转换、资源储存等功能大规模搜集、分类、整理、储存和再利用各地区的文化资源,充分吸收其他地方建设群众文化的先进经验,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交流与信息共享机制,形成一个系統的先进案例库或文化资源信息数据中心。最后,在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地方的有益做法,并紧密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群众文化的开展模式,进而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
  (五)网络环境下领导人加强对群众文化的引导,注重新旧文化的有机融合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各种各样的文化类型充斥在广大群众的身边,其中包括低俗文化、赌博文化等,因此群众文化领导人或工作者应在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下,加强对群众文化的引导,注重对新旧文化的有机融合,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外来文化秉承着开放、兼容并谨慎的态度。此外,还应注重对不同地区文化的整合方式,只有科学地、全面地整合不同文化类型,才能有效地兼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利成分,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内容与形式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源源不断的动力。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充分抓住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机遇,在建设群众文化过程中紧密结合新媒体,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创造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程芳.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文化发展刍议[J].大众文艺,2017(24):P13;
  [2]胡晓燕.互联网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7(20):P20;
  [3]徐萌.浅谈“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J].戏剧之家,2017(13):P267;
  [4]孔凌媛.网络环境下群众文化的发展[J].北方文学(下旬),2016(09):P147-P148;
  [5]于辉.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大众文艺,2015(11):P19-P20;
  [6]高燕,高昶.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J].学理论,2015(13):P203-P204。
  作者简介:闫鑫(1981—),男,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编导专业。从事群众文化工作10年,参与组织策划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演出活动500多场,参与各类群众文艺辅导工作。现任中山市文化馆活动策划部编导。
其他文献
[摘 要]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抢救、保护、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是更为主动,更有成效,也更加长远的。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命力,必会自我成长,适应新时代,在传承中得到真正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激发生命力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期刊
[摘 要]结合案例,从舞台结构、灯位布局、切割空间、灯具裸露等几方面谈灯光的创作体会。  [关键词]舞台结构;时空转换;光景;光色  该剧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台现实题材的话剧,由广东省文化馆指导、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文化站出品。以一个普通的劫持人质案为切入点,通过近两个小时的舞台演出,讲述了因贫富差距而引发的人质劫持事件,再现了案件发生以至结终的全过程。  此剧以现实情境关照人生,以人文关怀品读当
期刊
[摘 要]从广东省广府人保护的文化遗产与传承了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深圳(大宝安县)保护了独特的广府式古建筑文化遗产可充分说明以广府人文化为根基、广客文化相交融、以及近代中西文化合壁的建筑风格,其独特的古建筑文化风格与文化内涵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与延伸。广府建筑文化与民间习俗作为双遗产保护,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我们去发掘保护、传承、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结合本人在地方基层从事多年的
期刊
[摘 要]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高州木偶戏》已近五百年历史,木偶戏及其锣鼓音乐是高州市民间相当流传盛行的民间音乐。以锣鼓为主,民乐为辅,作为木偶戏伴奏音乐,有很强的民间音乐艺术兼容性,其独特艺术风格能使所有民间音乐融为一体,组成小班木偶、中班木偶,大班木偶,娱乐于民.高州木偶戏及其锣鼓音乐是广东粤西高州“民间戏剧音乐的历史活化石”。  [关键词]锣鼓;民乐;历史;民间音乐  木
期刊
[摘 要]芭蕾舞专业教学法是完成芭蕾课教学任务的传授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本文研究的芭蕾课教学法是为了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完成芭蕾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技术与技巧。芭蕾教学法研究是舞蹈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学中最具实践意义和相对独立性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芭蕾;教学法;实践应用  高校芭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芭蕾教学法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
期刊
[摘 要]儒家乐教论十分强调艺术与道德的结合,重视艺术的实用价值,并要求艺术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图通过审美解决社会的道德问题;传统诗教在元明以后以别样的形式再次活跃起来,只不过所采之诗换成了戏曲。这两种思想指向在后世被戏曲理论家有意无意地继承下来,成为戏曲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观念。  [关键词]戏曲;儒教;乐教;诗教  古代戏曲与儒教的联姻,源流于皆属于古代文化重要范畴的两大传统和途径,一为乐教
期刊
[摘 要]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的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释、道诸派思想,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同时又具有“天人合一”文化特征。茶可雅心、茶可礼仁、茶可行道、茶可修身,传承中华茶文化之精华,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文人雅士;天人合一  一、“国饮”——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我们每一个人,经常都会说“粗茶淡饭”、“茶余饭后”
期刊
[摘 要]充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现均等化效果,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和控制,全面提升总体的服务水平。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区域、城乡以及群体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充分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服务手段,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本文主要是从均等化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入手,针对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着的问
期刊
[摘 要]熟练地掌握乐器音阶、音程和琶音的演奏技巧,是器乐演奏的基本技能。盖·斯拉基克的左手练习曲中包含了大量的音阶、音程及琶音练习。通过音阶、音程、琶音的基本功练习,可以获得左手手指肌肉的平衡发展,提高手指的控制力,并获得灵活的手指技能与肌能。我们训练手指的灵敏和力度,最终是为了克服乐曲中的难点而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对于每个演奏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音阶、音程、琶音练习的基本技巧,通过
期刊
[摘 要]在現代国际大都市中打造群众文化平台,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配合必要的政策支持,充分认识和紧扣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采取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打造群众文化平台时应该具有多元化、包容性的特征;既要坚持创新,也要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地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际化;群众文化;大都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