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ya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石黑一雄英籍日裔的移民身份使他的写作视野站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更具国际审美,因此引起了全世界读者的普遍共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石黑一雄的小说被大量译介到了中国,拥有大量中国读者,并且出现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论文。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模式、伦理、身份、国际主义写作以及历史主题等方面,同时存在研究主题和角度重复等问题。
   关键词:石黑一雄 中国 译介 研究
  石黑一雄是世界著名作家,被认为是“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英籍日裔的移民身份使他的作品视野站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更具国际审美,因此引起了全世界读者的普遍共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石黑一雄的小说逐渐受到国内读者的关注,经过译介传入中国。在2017年石黑一雄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后,国内学者欣然将石黑一雄小说的译介和研究推向高潮,基于中国知网中的关键词条检索数据,仅2017年相关文献发表就近百篇。本文拟梳理石黑一雄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史,同时研究国内学者对石黑一雄小说的研究史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石黑一雄小说在中国的译介
  国内译介的第一部作品是《群山淡景》(A Pale view of Hill),由1994年冷步梅译介,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皇冠出版社印行了谢瑶玲译介的《浮世画家》(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石黑一雄小说在国内的译介正式起步。《群山淡景》作为石黑一雄的处女作,出版次年就荣获温尼弗雷德·霍尔比纪念奖,但是该作品的中译本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产生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与之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少。进入21世纪之后,各大出版社纷纷推出石黑一雄小说的译本。在本世纪初的十年,石黑一雄共有4部小说被译介到中国。分别是:由译林出版社出版陈小慰译介的《上海孤儿》(When we were orphan)(2002年1月);译林出版社出版冒国安译介的《长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2003年7月);由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张淑贞译介的《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2006年12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朱去疾译介的《千万别丢下我》(Never let Me Go)(2007年8月),2011年再版时译名改为《别让我走》;由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吴宜洁译介的《夜曲》(Serenade)(2010年10月)。
  从2011年开始,石黑一雄小说在中国译介与研究的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对石黑一雄小说中文版权的陆续买入。2011年至今,上海译文出版社共计翻译出版了石黑一雄小说9部,其中新译小说3部,复译小说6部。201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了3部石黑一雄的小说,分别是《远山淡影》(A Pale view of Hill)(张晓意译)、《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Serenade)(张晓意译)、《浮世画家》(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马爱农译)。在此之前,这3部作品在中国原来都有相应的中译本,这次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不同译者的复译本,给中国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更多阅读与研究的参考译本。
  2013年4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郭国良、李杨译的《无可慰藉》(The Unconsoled),2016年 1月推出周小进译介的《被掩埋的巨人》(The Buried Giant)。这两部作品都是首次被译介到中国。2017年更多的国内读者将视线注入其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乘势在第二年出版了3部石黑一雄小说的复译本,分别是林为正译的《我辈孤雏》(When we were orphan)、冯涛译的《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和张坤译的《莫失莫忘》(Never let Me Go)。2021年3月,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首部长篇小说《克拉拉与太阳》(Klara and the Sun)在全世界同步发行,上海译文出版社同步出版了宋佥译的中文版,石黑一雄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将会掀起一个新的高潮。
  二.石黑一雄小说在中国的研究
  国内文学作品研究最早将目光投射到石黑一雄的作品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2000年以前,国内学者对石黑一雄作品的关注都集中在新作介绍、访谈、编译等方面。学者唐岫敏在2000年发布了《历史的余音——石黑一雄小说的民族关注》,正式拉开了以论文形式来呈现对其作品研究成果的序幕。2017年更是成为掀起国内学者研究热潮转折的一年。从总体来看,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模式、伦理、身份、国际主义写作以及历史主题等方面。
  1.叙述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善于从新理论出发来探寻石黑一雄小说的叙事模式,从而展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在意蕴。
  (1)不可靠叙述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不可靠叙述这一理论并将其与石黑一雄小说文本相结合。石黑一雄的小说视角主要围绕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我”作为唯一的叙述者,主导着叙事的可靠性。石黑一雄的笔下,“我”所叙述的过程喜欢以言辞含糊来掩盖内心不愿承认的事实。史蒂文斯和小野这两个经典角色,作为典型的不可靠叙述者,常被国內学者当作切入点进行分析,且探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李昆鹏)以文体学为理论基础进行了不可靠叙述的研究,他在《论不可靠叙述的文体特征——以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为例》(2010)中对比了大量文本,总结出石黑一雄刻画人物时常运用模糊用词、不必要的双重否定以及繁多的插入语来进行隐瞒性、片面性叙述,以此来体现主人公叙述思维的不确定性,从而巧妙地引起读者警惕与思考;周晓华的《论〈长日留痕〉中的不可靠叙述与人物形象》(2014)则是采用修辞性研究方法分析不可靠叙述特征和人物形象,从而说明石黑一雄如何借史蒂文斯形象引导读者了解并思考英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特性,指导人类追寻自我。除了运用文本对比分析外,也有学者结合主人公所处社会大环境变化来界定不可靠叙述。更有学者另辟蹊径,将主人公的记忆与巴特的影像媒介论联系到一起,从两者存在的共性角度出发展开分析,揭开了隐藏在其直白叙述背后的深层内涵。   (2)创伤记忆叙述研究
  将欧美创伤理论作为基本框架,从记忆视角出发来探讨石黑一雄作品是国内学者关注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大部分喜欢切入单部作品,结合作家经历和作品文本着手分析。例如李建康在《见证创伤——石黑一雄小说〈上海孤儿〉中的创伤与愈合》(2006)通过文本语境化和语境文本化的解读方法,揭开了作者书写历史创伤背后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喜欢采取整体分析法进行归纳研究。例如周颖将研究视角分为个人、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在《创伤视角下的石黑一雄小说研究》(2014)中表现并导出文本中角色面临的创伤问题。国内学者在探讨创伤记忆时大多将个人与集体放置到历史环境等外在层面进行探讨。而创伤性记忆涉及心理、情绪、生理等多方面要素。目前在这些内在层面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比较少。创伤理论构建离不开心理学基础,未来研究时不妨尝试加入情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内容,使记忆研究更加丰富完整。
  (3)空间叙述研究
  空间角度研究主要涉及空间批评理论、空间理论、空间隐喻等方面。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于空间研究也在不断探索和拓展,并取得了一些新的理论成就。马炅在《石黑一雄长篇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2020)中选取最具空间叙述特性的三部代表作作为研究文本,按照成因、结构、表征、意义四个部分梳理了作者空间叙事的整体脉络,表示空间在角色构建自我精神家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娜日莎的《失衡:空间批评视域下的〈长日留痕〉》(2016)运用空间批评实践进入文本理论,探析的角度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理、心理和社会,通过解读空间失衡导致主人公性格悲剧的过程来透露出空间对人性格的重要意义。空间隐喻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一般从建筑、自然等一系列空间意象入手,联系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身份认同等,挖掘作品背后隐喻的意蕴。
  2.伦理研究
  伦理意识研究是近几年对石黑一雄作品进行研究的一个新的热门倾向,但相关论文还不是很多。研究范围大多局限在《别让我走》和《被掩埋的巨人》。这两部小说作为新世纪的产物,其伦理概念指向更深邃广泛的社会层面,所选题材也更为大胆。无论是《别让我走》中“克隆人”这一现实中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还是《被掩埋的巨人》中对战争社会遗留下的历史记忆的深刻反思,都引起了人们强烈的探讨欲望。杜明业的研究内容为克隆人的伦理身份、伦理意识和伦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分析后在《〈别让我走〉的文学伦理学解读》(2014)中给予了人类对生存意义进行思考的任务。而任冰则在《从残疾研究视角看石黑一雄〈莫失莫忘〉的人文关怀》(2019)中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她从残疾研究层面对这部小说中的克隆人、正常人和黑尔舍姆进行剖视,折射出石黑一雄对当今社会残疾伦理问题的关怀,并寄寓了人们要消除歧视与偏见,与残疾者和谐共处的愿望。韩伟和胡亚蓉的《记忆的责任与忘却的冲动——〈被掩埋的巨人〉的文学伦理学解读》(2018)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分析小说文本语境下的伦理悖论,引入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思考了记忆和忘却如何影响文本历史。然而,同样作为社会伦理三部曲之一的《小夜曲:音乐与黃昏五故事集》,国内学者对其展开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将三者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的更是寥寥无几。除此之外,对于石黑一雄早期小说中的伦理意识研究,也一般停留在个人和家庭层面。
  3.身份研究
  石黑一雄的英籍日裔的移民作家身份不仅吸引了国际读者的目光,同时也引起他们对其作品中存在的身份问题进行探讨的兴趣。身份问题包含了身份焦虑、身份认同、身份构建、身份解构等几个方面,国内学者也结合多种理论进行解读。例如刘国艳的《分裂的风景——论石黑一雄小说中的身份认同》(2016)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断裂的风景”所承担的功能,展现作者对民族、文化、阶级、极权社会等一系列宏大命题的思考,并进一步揭示了现代人面对身份问题的普遍困境。王飞、邓颖玲则在对比探析了作者身份和文本之后,认为石黑一雄对身份认同的思考是一个动态的、有变化的过程。《流散写作与身份认同: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身份认同观研究》(2017)一文指出,其身份认同思考从本质主义过渡到建构主义,最终跳出理论框架,将身份认同思考拓展至全人类。季芸辉《身世浮沉雨打萍》(2014)以《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留痕》和《上海孤儿》作为研究文本,将小说人物面临的文化、职业和个人身份危机暴露出来,进而联系到人类在后现代社会的身份危机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虽然国内学者对身份问题的探讨给予了高涨的热情,但大部分都将研究范围局限在单部或某几部作品上,立足于整体视角来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
  4.历史主题
  石黑一雄作品的历史主题最先引起国内学者的研究兴趣,因此國内对其作品的历史主题研究起步较早。在唐岫敏看来,石黑一雄的作品与新历史主义色彩密不可分,她在《历史的余音——石黑一雄小说的民族关注》(2000)中指出其主要作品无论是叙述模式还是人物历史观念都与新历史主义的特征不谋而合。齐园的《历史寓言与文化象征——移民三雄后殖民创作中的“历史”主题》(2006)将石黑一雄定义为后殖民主义作家,认为石黑一雄的历史文本构建以小人物描写为基础,从而折射出作者对历史片面性的反叛性思考,为新历史主义反注入新的历史观。王岚以欧洲中心主意和中英关系作为背景铺垫,在《正视历史正视自我——简评石黑一雄新作〈当我们是孤儿时〉》(2002)中采用对比叙述的方法,用部分西方学者态度来反衬石黑一雄罕见的正视历史的勇气,彰显了他的后殖民时代国际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关怀。
  5.国际主义写作
  石黑一雄的移民身份,使其作品带有跨文化的国际色彩。他曾在《巴黎访谈》中提出“为不同国度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写作”的概念,想要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与读者产生共鸣。在“国际主义写作”持续引发热潮的背景下,国内学者也不断尝试理解和研究他的创作意图及背后暗含的人文主义情怀。范小青在她的《石黑一雄:从移民文学到世界文学》(2019)中描述了石黑一雄小说迈向“国际化”“世界化”的过程,并说明主题、风格、阅读传播的世界性是他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原因。在何善秀和李宗看来,石黑一雄属于“三世”日裔作家,他们在《全球化对少数族裔文学的影响——解析石黑一雄小说的国际化主题》(2009)一文中解释,其所处成长环境是在东西两种文化冲突暴露激化后,所以能够能冲破血统和族裔身份的限制,将创作视角聚焦于人类的共性上。也有学者认为,无论石黑一雄如何试图跳出“国际作家”的框架,其日裔身份和扎根在血缘深处的日本文化的影子是无法磨灭的。葛楠选取了《浮世画家》、《长日留痕》和《别让我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所暗含的族裔性和国际主义的研究,在《族裔性与国际主义的融合:石黑一雄三部作品创作特征探索》(2013)中提出民族性和世界性应该互相渗透的观点,并且推测世界文学能够异彩纷呈的关键或许在于族裔性的彰显。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计时词语“时”、“刻”的语义衍变过程,探讨其形成机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时 刻 隐喻 转喻  王海棻(2005)在论及“记时词语的不封闭性”时,列举了一批从词汇学角度来说专门用来表述时间的词,其中包括“时”、“刻”、“顷”等词。它们是何时形成的,是否从一开始就用于表示时间,其语义发展过程又是如何?本文主要围绕“时”与“刻”展开讨论。  一.“时
内容摘要: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德国,许多年轻人站在十字路口,面对现代思想与保守思想之间的碰撞。新的音乐风格—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受到全世界多数年轻人的喜爱。摇滚乐不仅是艺术,而且为人类生活的意义带来了创造力和突破。因为它的出现许多年轻人的生活不再循规蹈矩,而是产生了一种动荡的节奏和个人愿望,他们冲破家庭和社会保守力量的热情也随即迸发。很多女性无权选择爱情,喜
内容摘要: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已经是有目共睹,将其融入初中语文教育之中也已经是大势所趋。如何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是当下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对此重视起来,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德育教育内容,由此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环境,为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 阅读教学 德育渗透 策略  现如今,教育需要重点围绕着
内容摘要:作为首部面向世界真实报道中国红色区域的报告文学巨著,《红星照耀中国》丰富地展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红军、中共著名领导人的生活方式与理想信念。从艺术视角观照,作者埃德加·斯诺在作品中灵活运用的“互见法”,使得作品体现出多种艺术特性,如详略、互补、虚实艺术,在人物形象构建、重大事件描述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互见法 叙事艺术  数十年来
内容摘要:《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抓住了中西方教育模式典型的差异,是一部促进中西方教育交流的佳作。文章从该纪录片的相关内容出发,阐述中西方教学模式的差异,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揭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提出思考,以期对国际汉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式教育 西式教育 教育模式 对比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内容摘要:文学“闪小说”与生活“小段子”都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不论“闪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新样式,还是“小段子”作为生活的一种调剂品,它们都能给当今那些乐于“碎片化阅读”的人们带来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本文通过对几则文学“闪小说”与生活“小段子”的鉴赏,来谈谈文学“闪小说”与生活“小段子”的差异性所在。  关键词:闪小说 小段子 思想性 深刻性 情节性 艺术
内容摘要:文字学课程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加强教材建设、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是文字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字学课程改革一要加强教材建设;二要在内容上突出字形结构分析和汉字文化教学;三要在方法上加强课内课外实践教学;四要有效采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字学 课程教学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
内容摘要: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汉语研究中的重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歧义问题是留学生必须学习的语言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文基于汉语教学的角度,主要研究了汉语中歧义的类型,以期对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歧义研究 歧义分类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和形态标志,使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所以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在现代汉语中更是如此。而歧义现象往往反映了语言
内容摘要:文艺理论中的神话-原型批评的源起和发展皆受益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及其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概念。本文将从创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作品与“原型”的关系、原型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关系,三方面来讨论神话-原型批评中荣格的文学批评发展路径。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 荣格 集体无意识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的西方,最初起源于以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为代表的英国。弗雷泽提出了“交感巫
内容摘要:“中”是河南方言中的一个特色词,且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中”在河南方言里的话语分布为句首、句中或句尾,也可单独使用或连用。“中”的交际功能可分为积极的应对功能:应允和转接;以及消极的应对功能:让步和反对。   关键词:河南方言 “中” 话语分布 交际功能  河南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又被称为“中原官话”,有自己独具魅力的方言特色。在极具多样性的河南方言的词汇语料中,“中”被使用的较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