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导入新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bao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导入新课的好坏,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同时也对教学重点难点突破、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常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上课伊始学生们积极配合,那被调动的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可见成功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导入新课的办法有哪些呢?以下是我参考众多名师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后得出的一些认识。
  1.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是指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注意。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最简单,一般在高年级采用,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力比较欠缺,直接导入往往收效甚微。
  2.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指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设计有关问题向学生提出,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学生只要有问题提出来就是好事,最怕的是学生默默无语。学习源自于疑问。结合课文,在导入中提出疑问,激发悬念,让学生在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我常在历史课前给学生提一些与该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有趣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营造了探索的气氛。如在导入《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和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一课时,我向学生提问“辛亥革命已经使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那么中国的前途是否就一片光明”。
  3.悬念导入
  人们往往会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表现出关切的态度。在教学中教师精心构思、巧布悬念也是有效导入新课的方法。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感到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但须注意,悬念的设置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这都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故事导入
  故事对学生总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当中。这其中常见的就是历史名人的小故事,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学习,有时还会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自己去寻找历史著作来阅读。如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搜集孙中山的生平事迹,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这不仅有利于课文学习,而且使学生增长了多种背景知识,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当学生对孙中山其人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学习便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5.歌曲导入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用歌曲导入新 课,往往能为课堂营造很好的氛围,实现情境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在讲《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课时,我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低沉而悲壮的歌曲很快就把学生带到国破家亡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的感情很快便被激发出来,他们对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有了直接体验。我再提问:“这首歌描写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学习。
  6.多媒体导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课堂教学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粉笔加黑板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堂导入通过恰当的多媒体手段来实现,其效果有时是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如在《新中国的诞生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一节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国歌及《开国大典》的片段,无需太多语言就能把学生带回几十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并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历史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游戏导入、谜语导入等。高中历史教学,除了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感性方式导入新课外,有时也可尝试用较深层次的理性方式导入新课,如通过艺术欣赏、材料分析等。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精心设计,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从教师的角度看,他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组织全体学生去“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可控的过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信息反馈可以实现有效调控,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并随时注意排除各种干扰信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有效。一、运用注意规律实施有效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主要有两种:一是无意注意,它是指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精心创设问题,潜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提高对事物的评判思维水平,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标。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
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贯穿整个高中学习阶段和教材的始终,它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本理论知识,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本部分知识,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认清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有物质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超分子结构紫外阻隔材料(LDHs)制备耐老化沥青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研究”项目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课题承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化工
邱学华老师创立的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尝试活动取得成功。我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理论,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穿插安排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下面我就尝试教学法在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尝试教学理论与科学课教学  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
设计了一种基于USB的圆度误差测量系统.该系统以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由单片机自带的12位A/D模块采集传感器数据,通过USB接口芯片PDIUSBD12将数据传给上位机.上位机以LabVI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了武汉东湖周年及围隔实验水柱颗粒物色素的组成及变化.共检测到约20种色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有硅藻的标志色素岩藻黄素,隐藻的异黄素,蓝、绿
一、做好三项研究1.研究《课标》和《中考说明》《课标》和《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和复习备考的依据,应认真研究,确保目标合理、方向正确,深度、难度把握准确.明确考试性质和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及内容、考试的方式及试卷的结构.从而加强复习的指导性、计划性、针对性.2.抓住根本,研究教材新课程下的教材淡化了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演绎关系,知识点比较分散,比如《统计与概率》,几乎分布在初中三年的学习当中,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四项最基本的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项基本技能是衡量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提高阅读能力则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因为阅读能力的高低是四项基本技能水平的综合体现。英语教学大纲中写到:听和读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说和写是语言的生成技能。只有达到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开展听、说、读、写活动,提高他们综合语言技能的水平。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
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准备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表现,也是教师体现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的重要途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以及教学手段与媒体的选择与使用作最优化的全面构思和合理安排,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目的。因此,教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运作程序大体可分为以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