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应用翻译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_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五项技能中最为关键的一项。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其应用翻译能力是衡量其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应用翻译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英语专业;应用翻译能力;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0 引言
  在服务业广受重视、全球化与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特征的大环境下,语言服务业作为全球化经济的基础性支撑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语言服务业要获得长足发展,需要政府、协会、企业、高校等利益攸关方共同努力。[1]
  伴随着语言服务业的兴起,社会需要更多合格的应用翻译人才。但是,国内高校在翻译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学生翻译实践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应用翻译教学陷入困境,严重影响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和应用翻译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应用翻译教材的建设和应用翻译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应用翻译实践,以便找到一条摆脱应用翻译教学困境的出路。[2]
  1 英语专业学生应用翻译能力现状
  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对吉首大学外语学院和国交学院二、三、四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应用翻译能力现状开展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以期找出目前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利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提高翻译教学效果。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能有效结合;二是学校选择的教材大多注重理论知识,实用性不强;三是学生的翻译实践训练比较少,不能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有机结合;四是图书资料方面文学类翻译书籍多而经济类的书籍比较少。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快,对现代教学设备和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学生课外自主训练比较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翻译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应用翻译能力;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而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应提升文学素养,夯实翻译功底,将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 英语应用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英语专业学生应用翻译能力现状调查结果和分析,笔者发现英语应用翻译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学生翻译实践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学生应用翻译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两个学院都将翻译列为一门必修课,但课时数非常有限:只开一学年翻译课,每周只有两课时。在这有限的课时内,院系只能开设普通翻译课程,讲授英汉互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且素材多以文学翻译为主。由于课时和内容的限制,学生在应用翻译学习上课时量有限,翻译实践活动较少,其应用翻译能力难以得到根本的提高。
  2.2 综合性应用翻译教材缺乏
  合适的应用翻译教材是有效开展应用翻译教学、培养合格的应用翻译人才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市场上翻译教材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然而,纵观面向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翻译教材,以不同类别的语料为素材的应用文体翻译教程却并不多见。[3]而教材与现实的脱节,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教师带来了烦恼。由于没有合适的应用翻译教材,许多外语院系都没有开设应用翻译课程。而在那些已经开设应用翻译课程的院系,由于教师的时间有限,不能及时的编写教案,完成教学设计和课后辅导,如果依赖教材照本宣科,无异于误人子弟。短期的翻译课程不能有效提高翻译能力,英语翻译教学效果令人堪忧。教材给予的知识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学生应用翻译能力的提高。
  2.3 应用翻译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长久以来,国内高校外语院系翻译师资力量薄弱。然而,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而教师人数却没有明显增加,这就使得高校英语教师出现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此前,在综合性大学,一个翻译教师负责的一个年级的学生大约是几十人,在师范院校大约是100~120人左右。但扩招以后,在一些师范类院校,一个年级的学生的总数大约160~190左右,个别年级的学生的总数大约200~220左右。[4]高校扩招以后,英语专业学生由之前的每个年级几十个人变为两百多人,而英语系的翻译教师并没有相应增加,有些学校因师资有限,就只开设一两个学期的翻译课程或者就让英美文学方向的教师来上这门课。其中大多数教师没有足够的翻译实践经验,能够胜任英语翻译教师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大大影响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和效果。
  翻译能力是“听、说、读、写、译”五个能力中最后提到的能力,是在前几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能力。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翻译人才,高校应当完善翻译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材内容,转变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使高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愈益迫切,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还不够,还要有较高的口语和翻译能力。
  2.4 学生应用翻译实践缺乏
  学生应用翻译实践缺乏是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众所周知,翻译水平的提高是以大量的翻译实践为基础的。应用文体各种各样,各种文体风格大相径庭,譬如,科技文体同广告文体之间就不同,而商务文体和法律文体之间也殊异,如果缺乏大量的应用翻译实践经验,就很难把握各种不同应用文体翻译时的注意事项和应采取的措施。[5]由于翻译能力的局限和实践机会的缺乏,国内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同程度上都在应用翻译能力上有所不足。除了课堂上的翻译练习和课后的翻译作业,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其他的翻译实践活动。而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师所布置的课后练习较少,涵盖的面较小,造成了学生的应用翻译理论同翻译实践的脱节。   3 摆脱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困境的对策
  3.1 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针对英语专业翻译课时有限和课程安排不合理的现状,外语院系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具体而言,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应设置在大三和大四。翻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建立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在大一、大二时在前几种能力上多下功夫,才能为以后顺利地学习翻译课程打好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考虑在大三开设翻译理论课程,在大四时开设各种应用翻译课程。通过对翻译理论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翻译的客观规律,更好地克服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在有限的课时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其毕业之后的翻译实践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应用翻译的种类繁多,就目前而言,有科技翻译、旅游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等十多种类型。学院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在应用翻译课程中选择如商务翻译、旅游翻译、新闻翻译等学生毕业后涉足可能性较大的应用文体翻译,开设相关课程。而对于法律翻译、政论翻译这些学生毕业后涉足的可能性较小的应用文体翻译,可以适当的开设一门或不开设。
  3.2 加强综合性应用翻译教材建设
  教材作为联系教与学的纽带,关系到教学结果的好坏。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在翻译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翻译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翻译教学的质量。现有的许多翻译教材形式单一,缺乏创意设计,往往是在每一章的开始进行理论或技巧概述,布置翻译练习,再附上参考译文。翻译教材应结合市场的需要,以实用为原则。优秀的应用翻译教材,涵盖的应用文体的范围可以多一些,譬如,可以将近年来需求量迅速增长的金融翻译、保险翻译、证书翻译等纳入其中。总之,应用翻译教材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3.3 加强应用翻译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
  国内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师,来源主要是具有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这些教师比较普遍地缺乏翻译实践经验,对外贸、金融、媒体、旅游等相关领域的情况更缺乏了解,在教学中多数按照教材生搬硬套。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适应具体工作的需要。针对这一现状,应加强应用翻译教学师资的培养:首先,他们应该是既有深厚的翻译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其次,应用型翻译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次,通过各种方式建设翻译教师交流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交流经验和相互切磋的机会,提高国内英语翻译教师的水平,促进翻译教学的发展。
  3.4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应用翻译实践活动
  国内翻译界有“笔头下未过百万字,不可轻言翻译”这样的名言。只有把翻译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可以加大课堂翻译的练习强度以及课后翻译的练习量,同时注意选材的多样化,将翻译练习纳入学生成绩评定的范围。同时,教师必须强调翻译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督促学生积极完成翻译练习。还可以充分利用翻译网站及其他网络资源从事应用文体翻译实践活动。学生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有报酬的翻译工作,如旅游翻译等。但是,翻译能力的提高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学生需要为自己创造机会,积极参加翻译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
  4 结语
  总之,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应用翻译教材建设和师资的培养,不断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增强英语专业学生应用翻译能力,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语言服务业发展所亟需的合格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晓勇.2013中国国际语言服务业大会在沪成功举行.http:∥www.taconline.org.cn/ch/tran/201310/31/content_6422466.htm.
  [2] 李海军.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3] 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338.
  [4] 袁斌业.近十年我国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外语界,2003(11).
  [5] 居蓓蕾.本科英语专业应用翻译教学调查与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2007(04).
  作者简介: 蔡小晓(1991—),女,常德人,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学生,主要从事翻译研究。
  指导教师:胡道华,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基础课程在现代化设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基础课程对专业设计起着支撑作用。围绕着基础课程的问题,我们要清除认识上的模糊性。并强调要加强针对性的基础课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与设计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基础课程;专业设计;思维;创新  一个严峻的现实总是摆在我们面前,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位置模糊不清。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美术基础课程究竟放在什么位置
期刊
摘 要:以视觉角度下的“生态鄱湖”主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鄱阳湖艺术考察,深入的挖掘地域文化特征,借助与现代科技技术探索与创造,选用丝网版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从“雅俗共赏”的艺术角度出发来展现和传播鄱阳湖生态自然美。  关键词:生态鄱湖;版画实践;创作体验  1 创作背景  鄱阳湖——全球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是内陆最大的淡水湖,是国际性的重要湿地,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出现富营氧化的湖泊,被称为江
期刊
摘 要:由于实用艺术品能同时满足大众的审美享受和实用性需求,因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量日渐增多、影响不断加大。本文通过一个案例“乐高公司诉天津可高公司积木产品著作权侵权案”引出目前存在于我国实用艺术品法律保护中的问题:实用成分与艺术成分可以分离的实用艺术品中的艺术成分可以得到著作权保护,而对于实用成分与艺术成分不可分离的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则处于“真空”状态;由于这种“真空”地带的存在,导致了我国
期刊
摘 要: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一直没有获得突破,关键因素在于教学观念脱离专业实际,脱离市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只有面对市场需要,在基本专业素质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置专业特长班使学生既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以确保专业素质,又有突出的特长可以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编导专业;教学模式;市场需求;专业特长  20世纪90年代,电视接收设备的普及推动了电视传播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原有的培养电视
期刊
摘 要:在社会与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于过去的产品竞争偏向于企业品牌形象与广告宣传的竞争,企业的视觉形象设计显得特别重要。科学的视觉形象设计在于反复的通过与客户的问诊沟通,对所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发掘最重要的关键,再加以仔细斟酌、设计。本文以UNIQLO品牌形象设计为主题研究,浅析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信息整理的重要性,针对大量的信息与要素进行优先排序,逐步地将焦点凝聚于关键之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现状的探讨研究,力求找到环艺专业培养适合企业需求人才的方法,为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合格环艺专业毕业生找出路。并且结合本校环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查漏补缺追求更大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是就业前教育,按照企业对员工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的标准要求,培养出初步能够适应在企业发展的毕业生。校企合作是随着市场发展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调查为基础,从专业学习情况,就业意向,职业、就业能力培养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三个强化”思路,即强化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实习实践活动和强化专业性的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  关键词:独立学院;艺术设计;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为了解广西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状态,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4届毕业生为对象展开调研。
期刊
当代中国水墨画发展已经形成多元创新的格局,艺术家在绘画形式上追求变革和突破是当代水墨画向前探索的一个共性。这种多样的形式来源于不同艺术家的不同艺术思想、艺术观念、审美趣味、技法表现等多个方面,而无论针对哪一方面,艺术家对其深入独到的认知,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形式,而作为更为直观的形态方式,技法的表现成为艺术家对突破传统水墨形式建立个性绘画语言的关键所在,也是水墨画能否在当下建立起符合当代风尚新面貌
期刊
摘 要:本文以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合伙人》的电影海报进行了社会符号学分析。文章通过解读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深入探讨了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图像和文字共同实现表意功能,从而达到电影海报的宣传目的。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视觉分析;电影海报  0 引言  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通信技术飞速
期刊
摘 要: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奉献的最主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傅山书画精品展》经过精心策划,将“主题策划——艺术陈列——学术讲座——辅助展览——观众互动——意见反馈”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了较好的陈列展示效果,成为陈列展览创意策划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实施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广东省博物馆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新馆的建设给我们这些策展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