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我们的一种努力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angs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文解字》说:“信,诚也,从人从言。”段玉裁注曰:“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真诚,就是信。子曰:“人无信则不立。”说的是立人的问题,这是君子之道,如果没有“信”,那么就难以立足于世。做人尚且如此,写诗就更不用说了。《易经》里面讲:“修辞立其诚。”“修辞”,也就是写作,其目的在于“立其诚”,这就把写作和“诚”联系到一起了。法国思想家福柯在《何谓“直言”?》里面也提到“信”的问题,他说:“多数时候,在经典文本中,直言并不具有这种否定的意思,而是积极的意思。‘直言’意味着‘说真话’。但直言者说的是他认为是真的东西,还是他所说的真地就是真的?在我看来,直言者说的就是真的因为他知道那是真的;他知道那是真的因为它真地是真的。直言者不仅真诚地说出他所想的,而且他所说的还是真理。他说的是他知道为真的东西。所以,直言的第二种特征就是信念和真理的完全一致。”这里的“说真话”也就是一种“信”。由此可知,“信”是中西方的共识。没有这种信,谈什么写诗呢?
  当下即是一个不信的时代。人们怀疑天空、大地、森林、草地,甚至怀疑水,在今天,恐怕没有人敢俯身喝一口水井里面的水了吧,更别说河流了。诗人们怀疑“文”、怀疑诗,怀疑语言。拜物主义和娱乐主义加剧了这种怀疑。而拜物主义又使诗成为通往名利的工具。诗歌已然沦作供人把玩的物件了。一方面,诗歌丧失了任何门槛,只要识字,皆可为诗。“世间一切皆诗”,没错,你的所见都是“诗”,但并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写“诗”,即便写出来了,那是诗吗?这是世界观的问题,诗人要有世界观,这也是诗人“为何写诗”,“何谓诗”的问题。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一种世界观。另一方面,诗歌丧失了自己的特性。现今一些“网红诗人”,“红”的不是诗,而是这种方式,生产、包装、出售、盈利。这不失为一种“娱乐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红”,意味着诗已经成为“娱乐”大众的工具了,诗已非诗。这是娱乐时代的可怕之处。其背后所隐藏的就是深深的不信。因为不信,所以物化诗歌,因为不信,所以娱乐诗歌。其结果便是,自称为诗人的群体多如牛毛,诗歌届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其实,完全可以用夫子的话来形容:“觚不觚,觚哉 !觚哉 !”诗还是诗吗?这是令人忧心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至少“后西南联大诗人群”是真诚的。2013年他们渐渐走到了一起,2014年,他们有了一个名字——后西南联大诗人群。这些诗人是:师大的学生侯知佩、李发荣、付冯选、少浮、李诗白、陈鹏、黄风凯、李炣一以及云大毕业的赵凡和彭智烨等。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乡,侯知佩、黄风凯来自河南,付冯选来自甘肃,陈鹏来自湖南,彭智烨来自贵州,其他几位则是云南本地人。诗在这里变成了一条线,联系着彼此,诗是没有边界的。他们是活泼的一群,不同于那些书呆子。书本不能给人们全部,剩下的还需自己经历,所以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玩家”,不是“玩物丧志”的“玩”,而是让生活变得有趣。他们喜欢去那些被人们视为“废墟”的地方,比如某个偏僻的村子,一个弃置的水泥厂,或者是那些并不华丽的角落,一个小小书店,老昆明人自营的小吃店。他们喜欢那些“旧”的东西,旧书、旧房子、旧桌子、旧椅子、旧箱子,旧的城市,比如建水,当然,还有老朋友。这些东西没有必要做旧,本来就是“旧”的。他们也没有必要伪装成怀旧的人,他们就是他们,仅此而已,没必要解释。当然,他们并不是反对“新”,只是在这些“新”里面,选择了比较旧的。他们热爱生活,忠于诗歌,他们“信”着。哪怕身边的人都以异样的眼光看他们,哪怕这个时代已经不信,哪怕潮流滚滚,迫使一些诗人改变初衷,加入怀疑的行列,他们依然信着。
  对于他们而言,诗歌就是一种“信”,是“真诚”,如果可以化用王阳明的“致良知”的话,那么他们对于诗歌的见解就是“致真诚”。他们首先是“真诚”的,生活也罢,学习也罢,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玩”,也是基于这种信的,如果不信,怎么会去玩呢?然后他们写诗,写真诚之诗。其他青年诗人们往往还停留在“朦胧派”的空洞之上,他们认为唯有那些虚无的,难以琢磨的东西才有写的价值,他们却不信任眼前的事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后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诗人们为什么要写冬天的早晨、蛐蛐、雨、丧事、柿子、祖父、筇竹寺的罗汉、无名氏、绣花鞋垫、染发、收破烂的女人、打工、打谷机、窗外、火车、图书馆、街道、坟墓、河南兄弟、父亲母亲、庄稼、送别、周五的夜晚、劳作、橘子呢?因为他们“信”,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诗歌,相信语言,他们是真诚的。
  他们为何写诗呢?最开始肯定不是什么“要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诗人”之类的,也不是什么“复兴诗歌的传统”。他们可能是因为某个人而写,一个曾经爱慕的人,那时候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啊;也有可能因为某一首诗而写,比如“门边的水井干了 /于是我们提着木桶和铁罐 /穿过屋后的田野 /去寻找溪水,看它是否还在流”。又如:“在漫长的旅途中 /我常常看见灯光 /在山岗或荒野出现 /有时它们一闪而过 /有时老跟着我们 /像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又或者是因为某个事件,比如母亲给自己盖被子时,突然看到她脸上的皱纹;又或者是因为一次作业,老师让同学们写诗,结果就爱上了,写到了现在;又或者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喜欢写诗的那种感觉吧,当脑海里的句子,随着自己的情绪而结成一首诗,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这是自己最开始的“创造”啊!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很可能已经忘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却一路写到今天,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成熟,写的诗也发生了变化,这难道不是人生中的惊喜吗?这也是“信”,他们从一开始就真诚地面对着这个世界,面对着自己的内心,仿佛有一种声音在召唤。
  周作人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伟大的捕风”,说的是做一件事就像“捕风”一样,到头来两手空空,读书是这样,写诗也是这样。就像一个“捕风”的过程,当你的手伸出去,想要抓住风,它总是从指间溜走,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也许他们的诗并不能“流芳千古”,“彪炳千秋”,如同风吹过,他们也并没有想在诗歌界搞出什么大动静,标新立异,或者哗众取宠。他们只是写着,“伟大的捕风”之所以“伟大”也就在这,即便知道时间之河会冲走一切有形,让一切面目全非,他们依然信着。他们用他们的笔,写下真诚之诗,写下对大地、天空、水、阳光、空气、人的信。八十年前,“西南联大诗人群”信着,八十年后,“后西南联大诗人群”也信着。倘若他们的“诗”能记录他们这一代人的面貌,写出他们的心声,甚或引起另一些詩人的注意,那就再好不过了。
  责任编辑 李泉松
其他文献
与刘年认识是在云南蒙自的青春诗会上,他穿着马甲扛着一个巨大的相机,我最初还以为他是随行的记者。刘年个子不高敦实,面孔红黑,经常眯着眼默不作声的笑,估计当年湘西的土匪就应该是刘年这样的。不一定什么时候他冷不丁地给你致命一击。当然我是说在诗歌写作上,刘年确实能够在不做声中突然给读者巨大的震动。刘年反复强调他主张诗就是站在弱者的一边。而在我们看来,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我曾经在给《人民文学》评年度奖的
期刊
老白人  我们村的大人小孩,总是叫他“老白人”。  听我奶奶说,老白人一过六十岁,就不洗脸洗脚了。奶奶只小老白人五岁。七十岁的奶奶模仿着老白人的口气说:“我就是不洗,我要人嫌鬼怕,活满一百岁。”儿子为他做了棺材,被他偷偷叫人来低价卖了,养了肥猪准备为他办后事时用,他一有空就去打猪。    老白人并不白。他长年一身黑衣黑裤,依然还浓密的头发由于经年不洗,粘粘腻腻,猛看上去,就像顶着一泡牛粪。牛粪飘逸
期刊
染发  晚饭后,母亲拿着一团黑呼呼的黏胶  在染她快要五十年的头发  借着灯光,额头前的白发  母亲看的一清二楚  对着红木镶的镜子  对着二十六年前陪嫁的镜子  为了更好地找出一根白发  将它染黑,母亲更加小心翼翼  这样的事情,母亲每个月要  重复一次,都在傍晚  只有我知道  母亲染发的间隔越来越短  时间越来越长  只有我知道,第二天一大早  我的母亲会坐在门前的台阶上  细心梳理她满头的
期刊
生锈的刀子  人到三十  眼睛逐渐清明  没什么大事就不再去街上  除了买菜  都待在家里  把剩余的时间留给自己  读书 喝茶  给亲人打电话  已经过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年纪  说话尽量舒缓语气  功名利禄开始退潮  爱恨水落石出  看顺眼的人越来越多  包括领导  对他人的生活也不再羡慕  眾生平等  没病就是福  如果可以  珍惜身边的人  珍惜父母健在的日子  住在南方的城里  就珍惜每一
期刊
帮父亲想象祖父  帮父亲想象祖父  帮父亲想象祖父,  那一年,父亲三岁,我零下三十二岁。  父亲三岁那年,祖父死了,  我一直以为祖父长得像项羽,父亲不知道。  祖父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我也忘了在六岁之前问祖母祖父长什么样子。  当我六岁那年,祖母也死了,  当我正准备开口问祖父时,祖母死了。  我相信祖父的死只是一次意外,  就像一片树叶从一棵树上落到了另一棵树上。  我幻想从祖父留下的大瓦
期刊
窗外  下午  坐在草地上 我看到一个影子坐着  另一个影子站着  呈贡的一月 在太阳底下  吹着空旷的风  看见地面 一条围巾围上我的肩膀  他起身整理 光线穿行于树林  窗外  令人惊叹的是  在第一次的疼痛之后  爱情依旧  促使年轻的两人 一次又一次  不断地 尝试  直至浓烈也在肉体中绽开  并交缠住  那些 经过手指间的  是每朵  白色的花  清晨 风吹到租房的床单上  发生  伸手
期刊
如果有人看到了树林中落寞的我  如果有人看到了树林中落寞的我  他是从很远的窗户那里看到的  他匆匆忙忙跑下楼梯  踉踉跄跄来到我身边  二话不说抱紧了我  无论他多矮  多丑  我也会愿意跟随他  让他拉紧我的手  我看到了树林里的风声  我看到了树林里的风声  田野里有南瓜  开着黄色的花  土豆  白紫色的花  我还看到一种松树  枝头开满了粉紫色的穗子  天快黑了  天上有飞机  我真想离
期刊
词  日落时  云是词语  山是词语  牧童的歌是词语  归巢的鹜和悲鸣是词语  夕阳中的归人是词语  就是落日吞食的时光也是词语  大地没有什么心机,只有诗人指名道姓。  雨季  澈勒故小河  迎來春天  一束束走失的河水  爬出河畔  爬着爬着  迷失在岸边的矮丛中。  那天,我坐在他的对面想念他  那地方  是我  从小放牛的  瓜住咪涝  外公  就埋在那儿  听妈妈讲  雪季来临  她到
期刊
一、大远方来的人  他们把自己称为大远方来的人,远方前加个大字,就是很远很远的地方了。远方是什么地方?右手揪着公鸡翅膀,左手拿着蘸着鸡血的一撮公鸡毛的朵希(俐侎人的祭司)说:有神的地方就叫远方。  没有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俐侎人的家史不管多厚重,都只是口口相传。就是那些祭祀的古歌,婚嫁的曲,也都是死记硬背。在口口相传的俐侎人来历中,我知道他们的远方是一个叫“大园子”的地方,他们还记得大园子隶属镇
期刊
二月  北方的森林  多年前樹木砍伐,如今安静  光斑走动,雪地缓慢  两条车辙分别通向湖边和山顶  指示并不明朗  我朝着有脚印的方向走,内心安稳  东北的庄稼一年一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和父母通话的次数减少  他们急于上地干活  扁平的土地又开始丰满  这座老房子从祖先开始翻修  一年一次,春天短暂  大地就是母亲  成千上万的生命等待下雨  黄昏中,田垄站起  在父母背后摇动  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