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简称“1751”工程)是由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主管、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支持的一场教育革新工程。它旨在解决山东省一些中小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过分依赖行政推进,自主发展愿望缺失,“被发展”现象普遍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学校虽然有自主发展愿望,但发展思路不清、管理方式单一,存在“形式化”“模仿”现象等问题。通过专业引领,激活学校自组织变革的内生力量,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推进普通中小学走改革创新、自主发展之路。工程实施5年来,一大批学校走上了自主发展之路,大大改变了原有的教育生态。解密“1751”工程,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素质教育在山东的推进过程,也可以为素质教育在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问道:乱象丛生寻出路
山东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教育大省,也是素质教育改革步伐迈得大、成效显著的大省。但由于山东各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某些地区应试教育依然“高烤不退”。有些学校依然加班加点,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学硬背,让学生拼时间、拼精力,甚至还有学校制作了两张课程表,一张应付检查,另一张平时使用,严重违反了办学规律。
面对这种状况,教育厅决定釜底抽薪,通过暗访,对学校进行了抽查,之后曝光和处理了一批违反规范办学行为的校长。没想到,教育厅动真格的?!这对整个校长群体是一个很大的震撼。紧接着,教育厅出台了多项措施强力推进素质教育,让教育回归到规律上来,规范办学。从整个教育生态上说,学校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至少校长不再敢触及底线了。但与此同时,学校也走上了被动发展的路子上。上级怎么要求,学校就怎么做。在学校里,校长怎么要求,教师就怎么做,学生也依然十分被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省启动了普通中小学改革创新工程(以下简称“1751”工程)。即从全省17个市中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于一般水平的17个县(市区),再从每个县(市区)中选择1所县中、1所农村初中、1所农村小学,通过专业引领、联盟互动,按照“规范办学、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自主发展”的道路,促进项目学校尽快走上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际上,近些年山东省通过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工程、素质教育提高工程、国培、省培等团队培训工程,再加上张志勇副厅长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行目标教学,后来又推行创新教育,持续的队伍建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些经过培养的校长已经有了教育情怀,他们不再只功利地考虑个人的功名问题,还要考虑如何真正育人,让孩子享受好的教育。但作为基层的校长,他们的领导力与号召力并不强,理念与观念也无法实现更新,更不知道如何发展,更多是依据经验,成绩平平,但不至于有大的失误。那么,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就组建了专家团队帮助这些有意愿发展的学校了解它们的发展状态,提供支持。从这个角度上说,“1751”工程就是一个引擎,它主要用来来撬动学校的自主发展愿望。
求变:专业诊断明方向
“1751”工程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做好学校发展问题的诊断,明确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和发展空间。
为了找出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研究中心先让项目学校发起了关于学校发展的自主大讨论,校长、教师甚至学生都针对学校的办学优势与不足发表自己的看法。好多学校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找不到学校发展的逻辑起点,缺少方向感。大家通过讨论明确了学校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建议。尽管一线教师所反应出来的问题不一定能够上升到学校决策规划的高度,但这个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达成共识,使得人人都能够参与到改革当中。每个人热情参与了,他就会觉得自己有一份贡献,而且觉得自己的认识能与学校发展对接起来,他也会有一种主人翁意识。
专家在学校诊断过程中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帮助学校明确发展中的问题并制作诊断工具。
专家团队通过深入学校深度考察,与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等分别进行访谈、问卷,同时进行听课、查阅文献和查看办学环境等,在学校自我诊断基础上,理清学校发展优、劣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学校发展建议,形成了学校的发展诊断报告。这一过程,专家们真实地反映了学校各个层面人员的所思所想。比如有学生写道:语、数、英等学科老师挤占音、体、美等课堂时间的情况突出,加班加点现象较多等。又比如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学生会讲普通话,将来即使出去打工也能够跟人家平等对话。这些都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陆续研制下发了项目学校文化、管理创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等各发展性指标上的具体指导方案,从而为项目学校自主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导。
突破:联盟互动求发展
与很多学校进行孤军奋战式的改革不同,“1751工程”采取了联盟发展这一“抱团前进”的发展模式。最初,整个工程采取了一对一结对子、跨地域县区结盟、17地市分学段联盟的方式,让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学校用自己的发展路径来指导项目学校。这些学校大部分都是有教育情怀的齐鲁名校长所在的学校,通过建立联盟发展学校,使得他们更有责任和义务指导结对学校的发展,自愿向结盟校完全开放自己的资源。一些校长进入项目学校当中,看到学生做操很不规范,教师的英语十分不标准,他们就觉得教师间的差异太大,对学生是不公平的,校长们就自觉带着他的团队到项目学校开展点对点帮助或送课指导等活动,而这一切都是无偿的。比如青岛二中的孙先亮校长跑遍了第一片区每一所高中,他全面开放了自己的学校资源,大家可以随意听课,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甚至也可以在学校里挂职几周。这对项目学校校长与教师们的触动特别大。看到孩子可以在走廊上很放松地踢球,孩子脸上轻松、自在的神情使得这些考察的校长与教师开始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捆绑式”教育的差距。考察之后,有很多校长与教师回到学校后开始了自己的课程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这也使孩子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项目校在借鉴指导学校课程建设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设了绿色课程、传统戏剧、红色文化等多样化课程,尽管育人载体不同,但同样可以达成育人的目的。 这样的联盟发展方式快速改变了项目学校的发展状态,同时它也辐射带动了区域教育整体发展,工程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各地市、项目县教育局借助“1751”工程的推进及其工作运行机制,开展了所在县(市)的项目推进工程,它们不仅充分利用“1751”工程搭建的多样化的资源交流平台,让辖域内校长、教师及时跟进参与交流活动,而且还借鉴“1751”工程的运作模式,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专项工程。如莱芜市莱城区提出了“4212”工程,齐河县提出了“3420”工程。其他项目县(市)也在不同程度上纷纷借力“1751”工程,通过上下联动、联盟发展,形成了一批稳定的跟进学校,有效推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创生:自主发展破困局
在准确诊断学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联盟互助,“1751”工程结出了累累硕果。在这几年当中,所有的项目校与指导校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借助这项工程,一大批校长与名师走了出来。在学校文化上,项目学校抛弃了“唯智主义”的应试文化,真正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等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各项目校凝练出了自己的核心文化,呈现出了“阳光教育”“体验教育”“育心教育”“和容文化”“创新文化”“诚毅文化”等学校核心文化,从而优化了学校的文化环境,提升了学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了学校的内生活力。在课程方面,专家引领与指导提升了学校整体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与课程意识;激发了学校课程变革的愿望和激情;调整了课程结构,增加了校本课程,增强了课程之间的融合,打通了学科育人壁垒;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地域文化、乡土器材、民间体育等特色课程。在教学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得到了根本性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得到落实,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形成了“问题导学式”“自主建构式”“五步探究式”“自主合作式”“质疑课堂”“幸福课堂”等教学模式与课堂类型。教师专业成长上,教师课程理解与课程观念得到提升;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能力得到提升;课堂实施方法得到优化与调整;教师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在“规范办学,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自主发展”原则的引领下,“1751”工程使得学校教育回归了育人本位。
“1751”工程的总设计师张志勇将工程取得的成效概括为四点:一是项目学校在专业引领的基础上,都开启了自己的改革创新历程。二是项目学校在伙伴学校的改革创新示范下,都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改革创新激情,自己开始主动去寻找学校创新发展的科学路径和方法。三是项目学校和伙伴学校在合作互动中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实现了双赢。四是项目学校的改革创新效应在大多数项目县已经产生了“蝴蝶效应”,即不仅是几所项目学校在创新发展,更是拉动了一个县域内的更多学校在主动求发展,对县域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顾明远先生认为“1751”工程进行了促进学校自主变革,将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探索,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全国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田慧生主任则认为“1751”工程最大的贡献在于探索了一条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新路子,包括定向指导、对口支援、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等,为全国提供了成熟的经验。他建议要在推进机制、打造公共交流平台、实现共同项目开发等方面认真总结,在省内、省外更大范围内推广。
对教育改革来说,“1751”工程提供的最大启示就是一定要发掘学校发展的内在潜力。不管学校在什么样的平台上,不管学校处在什么阶段,一定有它自己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找到问题所在,找到抓手,找到生长点与空间,这就是学校自主发展的力量,它比被动发展的效果好。当学校有了自主发展的愿望时,成就感就会特别强。当学校有了发展的意愿,就可以使学校不再依赖行政推进的命令,只需要为学校提供一种服务、一个外脑,学校就可以将外来智慧与自己发展的经验对接起来,生成自己的发展智慧和内生力量。
“1751”工程已经推进了近5年时间,从时间节点来说,它已经结束了。但从项目本身以及项目的潜在效应来说,它还远未结束。在“1751”工程总结会上,张志勇指出,要继续推动工程的实施,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总结改革创新的成果,包括项目学校、指导学校和县域推进的经验。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的学校变革策略,找准问题,深化改革;三是进一步加强联盟发展,包括学段之间、学校之间以及与省外优质学校之间的交流;四是进一步完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五是进一步发挥联盟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县域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日,学校自主变革论坛—山东省“1751”工程成果展示会在济南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大视野课程”专场。来自工程项目学校和指导学校的七所学校进行了课程建设经验分享,在三所工程承办学校举行了48节同课异构观摩交流活动,偌大的报告厅被来自省内外与会者挤得水泄不通。“1751”工程将通过在省域范围内搭建成果分享交流的高平台,进一步发挥专业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驱动学校改革步入更高层次引领和更深入的推进阶段。
“旧貌换新颜”的“1751”项目校发展纪实
案例1: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的“高原”突围
“1751”工程实施五年来给山东省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带来了利好,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便是其中的一所。山东省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是莱芜市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这里办学的硬件条件差,教师队伍多为中师起点,学生也多是留守儿童。但近年来却陆续被评为山东省高效课程示范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十一五”地方教育创新成果奖等荣誉称号。而这所有的变化都离不开山东省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1751”工程。
2010年,口镇中学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学生人数膨胀;师资不足;课堂教学方式陈旧、方法单一;课程零散,这一切都冲击着口镇中学每一位口镇人的神经。就在这个关头,“1751”工程给口镇中学带来了希望。
2011年5月16日,省课程中心专家诊断组到口镇中学对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诊断,指出了口镇中学存在着教师教学研究意识不强、学校课程多、杂、乱,德育效果差,学校办学理念缺少行动支撑等问题。这次诊断使得口镇中学明确了改革方向。随后,口镇中学在2011年12月开启了一次到浑南“取经”的旅程—到沈阳浑南一中参加山东省“1751”工程第一片区初中学校联盟发展签约仪式暨课堂教学研讨会。这次活动让口镇中学的老师开阔了眼界。有老师说:“浑南的课堂,老师根本不用滔滔不绝地讲,只要点拨一下,学生马上就会投入学习”。也有老师说:“相比而言,我们的课堂太落后了,我们到了必须改的时候了!”就这样,口镇中学坚定了课改的决心。学校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研讨、对比的方式拉开了课改的大幕。学校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到济宁实验学校、滕州市育才中学等学校学习;与广文中学的教师一起开展“同课异构”以启迪思维;通过研讨解决课堂中的实际问题。这次改革大大提高了口镇的教学水平。2012年5月,口镇中学联合十所学校进行检测。最后,口镇中学初三九个检测学科,除历史第三,生物第二外,其他科目是第一。此后,课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 2012年6月,口镇中学又赴指导校广文中学取经,一行人对广文中学课程建设目标明确、归类整合的做法深为震动。随后,口镇中学完善了自己学校的生本课程,将学校现有的104门课程归为灯笼课程、艺体课程、读写诵课程和活动课程。这次课程整合采取“套餐式课程,走班制运作,学分制管理”的运作模式,彻底打破级部和班级的界限,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方式,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课程去学习,同时,通过学分评价的方式进行管理,确保课程的学习质量。这次课程建设让口镇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2011年,新生入校,口镇中学的一位班主任找到学校说,“谁谁谁,坚决不能分到我的班里,那个孩子是个小痞子,家长是个无赖!”这位老师的反应引起了学校的思考,教育难道只是教育学习好、品德好的孩子吗?那些思想有问题,行为有偏差的孩子谁来管?反思这一现象,学校认为这还是重智轻德的思想在作怪。因此,口镇中学又从育人的高度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人本德育课程,它们将思品课、学科课堂、学校课程、艺体活动等学校日常工作都纳入“大思品课”的内容范畴,将德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形成主题和序列,统一实施。
口镇中学德育课程的重新建设立足于育人的实际,做到了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可操作的行为做起,比如“四不四要”活动:“不说一句脏话,不丢一片废纸,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喊叫”;“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事、要远离网游”。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指出:“口镇中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回归生活做德育,尊重规律办教育,其德育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1751”工程实施三年来,口镇中学的师生,明不足,找差距。在与伙伴学校的交流中,看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老师们累并快乐着。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课堂、课程、德育无不着眼于师生的发展,口镇中学的一切都在向着积极的、完善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口镇中学的持续发展还缺少一个上位理念的引领,于是学校又开始深化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2006年合班并校后,口镇中学以儒家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主体,形成了“厚仁、重义、贵和、好学、诚信”的学校文化,“厚仁、重义、贵和、诚信”简单讲就是“善”;“好学”在责任的驱使下就是“上”。口镇中学多年的实践无不是一个“向善、向上”的过程。因此,“向善、向上”就成了口镇中学的办学理念,这一新的办学理念,关注了人的内在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内在活力。至此,口镇中学终于羽化成蝶,这趟发展的列车终于驶向了良性、自主发展的快车道。(上述案例根据王克军、张伟的文章:一所农村学校的“高原”突围整理而成)
案例2:山东省临朐县蒋峪镇海尔希望小学的变革之路
山东省临朐县蒋峪镇海尔希望小学是山东省一所十分普通的农村小学。2004年,它还是临朐县最差的农村小学,教师没有梦想,不去想,也不敢想自己的未来,孩子生活在文化荒漠中。但是“1751”工程给这座贫瘠的山村小学带来了发展契机。
2011年8月,山东省课程中心的专门团队在对海尔希望小学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后,认为海尔希望小学从表面上看,学校课程丰富多彩,门类和数量较多,但课程框架和整体思路并不清晰,课程目标指向性不强,值得下力气在课程建设的专业性和稳定性上,做更深一层的文章。因此,海尔希望小学从学校课程体系应当包括哪些门类,课程的内容和标准应当维持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两个方向重新进行了自己的课程整合与建设。
海尔希望小学构建了“6 n”的自由生长课程体系。“6”是指必修课程,就是将所有的基础课程整合成了六门: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现实、英语与世界、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探索与实践。“n”是指选修课程。学生选修要遵循课程的结构,建议在科学、艺术、人文、社会、体育类选修课程中各选其一。目前,海尔希望小学一共开发了55门选修课程,赋予了孩子们展示和发展独特个性的选择权利。最终这些所有的课程又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它们被划分为生活主题课程与学科主题课程。
课程整合后,海尔希望小学又进行了课堂重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探究者。海尔希望小学提出了“生活、生成、生长”的理念,建构了自由生长的课堂流程—基于生活探究,围绕知识构建,走向生活应用。在这种情况下,特色课堂大量涌现,如“语言与人文”课程的单元整体教学、“英语与世界”的情景教学法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课堂重构与课程整合实现了教师任课“1 1”,即一门必修课加一门选修课。这大大解放了教师,改变了之前一位教师任教8门课的现象。
与此同时,为了改变农村孩子自弃、自闭、自卑的状态,学校构建了开心文化。学校建设了开心亭、开心岛,打造了开心校园,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了开心,也收获了开心。
以课程建设与重构为撬动学校的发展力量让海尔希望小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课程整合实验消除了学科割裂,减少了知识重叠,减轻了师生负担,提高了育人水平。学校的“课程整合实验”荣获2013年县政府成果一等奖,两项研究成果被评为省级教学成果奖。同时,海尔希望小学成了全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的理念与做法也被推介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地区正在从海尔希望小学的发展中获得启示与借鉴。
(责任编辑:江丽莉)
问道:乱象丛生寻出路
山东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教育大省,也是素质教育改革步伐迈得大、成效显著的大省。但由于山东各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某些地区应试教育依然“高烤不退”。有些学校依然加班加点,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学硬背,让学生拼时间、拼精力,甚至还有学校制作了两张课程表,一张应付检查,另一张平时使用,严重违反了办学规律。
面对这种状况,教育厅决定釜底抽薪,通过暗访,对学校进行了抽查,之后曝光和处理了一批违反规范办学行为的校长。没想到,教育厅动真格的?!这对整个校长群体是一个很大的震撼。紧接着,教育厅出台了多项措施强力推进素质教育,让教育回归到规律上来,规范办学。从整个教育生态上说,学校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至少校长不再敢触及底线了。但与此同时,学校也走上了被动发展的路子上。上级怎么要求,学校就怎么做。在学校里,校长怎么要求,教师就怎么做,学生也依然十分被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省启动了普通中小学改革创新工程(以下简称“1751”工程)。即从全省17个市中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于一般水平的17个县(市区),再从每个县(市区)中选择1所县中、1所农村初中、1所农村小学,通过专业引领、联盟互动,按照“规范办学、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自主发展”的道路,促进项目学校尽快走上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际上,近些年山东省通过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工程、素质教育提高工程、国培、省培等团队培训工程,再加上张志勇副厅长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行目标教学,后来又推行创新教育,持续的队伍建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些经过培养的校长已经有了教育情怀,他们不再只功利地考虑个人的功名问题,还要考虑如何真正育人,让孩子享受好的教育。但作为基层的校长,他们的领导力与号召力并不强,理念与观念也无法实现更新,更不知道如何发展,更多是依据经验,成绩平平,但不至于有大的失误。那么,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就组建了专家团队帮助这些有意愿发展的学校了解它们的发展状态,提供支持。从这个角度上说,“1751”工程就是一个引擎,它主要用来来撬动学校的自主发展愿望。
求变:专业诊断明方向
“1751”工程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做好学校发展问题的诊断,明确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和发展空间。
为了找出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研究中心先让项目学校发起了关于学校发展的自主大讨论,校长、教师甚至学生都针对学校的办学优势与不足发表自己的看法。好多学校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找不到学校发展的逻辑起点,缺少方向感。大家通过讨论明确了学校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建议。尽管一线教师所反应出来的问题不一定能够上升到学校决策规划的高度,但这个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达成共识,使得人人都能够参与到改革当中。每个人热情参与了,他就会觉得自己有一份贡献,而且觉得自己的认识能与学校发展对接起来,他也会有一种主人翁意识。
专家在学校诊断过程中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帮助学校明确发展中的问题并制作诊断工具。
专家团队通过深入学校深度考察,与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等分别进行访谈、问卷,同时进行听课、查阅文献和查看办学环境等,在学校自我诊断基础上,理清学校发展优、劣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学校发展建议,形成了学校的发展诊断报告。这一过程,专家们真实地反映了学校各个层面人员的所思所想。比如有学生写道:语、数、英等学科老师挤占音、体、美等课堂时间的情况突出,加班加点现象较多等。又比如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学生会讲普通话,将来即使出去打工也能够跟人家平等对话。这些都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陆续研制下发了项目学校文化、管理创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等各发展性指标上的具体指导方案,从而为项目学校自主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导。
突破:联盟互动求发展
与很多学校进行孤军奋战式的改革不同,“1751工程”采取了联盟发展这一“抱团前进”的发展模式。最初,整个工程采取了一对一结对子、跨地域县区结盟、17地市分学段联盟的方式,让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学校用自己的发展路径来指导项目学校。这些学校大部分都是有教育情怀的齐鲁名校长所在的学校,通过建立联盟发展学校,使得他们更有责任和义务指导结对学校的发展,自愿向结盟校完全开放自己的资源。一些校长进入项目学校当中,看到学生做操很不规范,教师的英语十分不标准,他们就觉得教师间的差异太大,对学生是不公平的,校长们就自觉带着他的团队到项目学校开展点对点帮助或送课指导等活动,而这一切都是无偿的。比如青岛二中的孙先亮校长跑遍了第一片区每一所高中,他全面开放了自己的学校资源,大家可以随意听课,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甚至也可以在学校里挂职几周。这对项目学校校长与教师们的触动特别大。看到孩子可以在走廊上很放松地踢球,孩子脸上轻松、自在的神情使得这些考察的校长与教师开始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捆绑式”教育的差距。考察之后,有很多校长与教师回到学校后开始了自己的课程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这也使孩子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项目校在借鉴指导学校课程建设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设了绿色课程、传统戏剧、红色文化等多样化课程,尽管育人载体不同,但同样可以达成育人的目的。 这样的联盟发展方式快速改变了项目学校的发展状态,同时它也辐射带动了区域教育整体发展,工程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各地市、项目县教育局借助“1751”工程的推进及其工作运行机制,开展了所在县(市)的项目推进工程,它们不仅充分利用“1751”工程搭建的多样化的资源交流平台,让辖域内校长、教师及时跟进参与交流活动,而且还借鉴“1751”工程的运作模式,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专项工程。如莱芜市莱城区提出了“4212”工程,齐河县提出了“3420”工程。其他项目县(市)也在不同程度上纷纷借力“1751”工程,通过上下联动、联盟发展,形成了一批稳定的跟进学校,有效推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创生:自主发展破困局
在准确诊断学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联盟互助,“1751”工程结出了累累硕果。在这几年当中,所有的项目校与指导校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借助这项工程,一大批校长与名师走了出来。在学校文化上,项目学校抛弃了“唯智主义”的应试文化,真正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等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各项目校凝练出了自己的核心文化,呈现出了“阳光教育”“体验教育”“育心教育”“和容文化”“创新文化”“诚毅文化”等学校核心文化,从而优化了学校的文化环境,提升了学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了学校的内生活力。在课程方面,专家引领与指导提升了学校整体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与课程意识;激发了学校课程变革的愿望和激情;调整了课程结构,增加了校本课程,增强了课程之间的融合,打通了学科育人壁垒;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地域文化、乡土器材、民间体育等特色课程。在教学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得到了根本性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得到落实,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形成了“问题导学式”“自主建构式”“五步探究式”“自主合作式”“质疑课堂”“幸福课堂”等教学模式与课堂类型。教师专业成长上,教师课程理解与课程观念得到提升;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能力得到提升;课堂实施方法得到优化与调整;教师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在“规范办学,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自主发展”原则的引领下,“1751”工程使得学校教育回归了育人本位。
“1751”工程的总设计师张志勇将工程取得的成效概括为四点:一是项目学校在专业引领的基础上,都开启了自己的改革创新历程。二是项目学校在伙伴学校的改革创新示范下,都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改革创新激情,自己开始主动去寻找学校创新发展的科学路径和方法。三是项目学校和伙伴学校在合作互动中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实现了双赢。四是项目学校的改革创新效应在大多数项目县已经产生了“蝴蝶效应”,即不仅是几所项目学校在创新发展,更是拉动了一个县域内的更多学校在主动求发展,对县域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顾明远先生认为“1751”工程进行了促进学校自主变革,将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探索,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全国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田慧生主任则认为“1751”工程最大的贡献在于探索了一条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新路子,包括定向指导、对口支援、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等,为全国提供了成熟的经验。他建议要在推进机制、打造公共交流平台、实现共同项目开发等方面认真总结,在省内、省外更大范围内推广。
对教育改革来说,“1751”工程提供的最大启示就是一定要发掘学校发展的内在潜力。不管学校在什么样的平台上,不管学校处在什么阶段,一定有它自己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找到问题所在,找到抓手,找到生长点与空间,这就是学校自主发展的力量,它比被动发展的效果好。当学校有了自主发展的愿望时,成就感就会特别强。当学校有了发展的意愿,就可以使学校不再依赖行政推进的命令,只需要为学校提供一种服务、一个外脑,学校就可以将外来智慧与自己发展的经验对接起来,生成自己的发展智慧和内生力量。
“1751”工程已经推进了近5年时间,从时间节点来说,它已经结束了。但从项目本身以及项目的潜在效应来说,它还远未结束。在“1751”工程总结会上,张志勇指出,要继续推动工程的实施,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总结改革创新的成果,包括项目学校、指导学校和县域推进的经验。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的学校变革策略,找准问题,深化改革;三是进一步加强联盟发展,包括学段之间、学校之间以及与省外优质学校之间的交流;四是进一步完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五是进一步发挥联盟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县域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日,学校自主变革论坛—山东省“1751”工程成果展示会在济南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大视野课程”专场。来自工程项目学校和指导学校的七所学校进行了课程建设经验分享,在三所工程承办学校举行了48节同课异构观摩交流活动,偌大的报告厅被来自省内外与会者挤得水泄不通。“1751”工程将通过在省域范围内搭建成果分享交流的高平台,进一步发挥专业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驱动学校改革步入更高层次引领和更深入的推进阶段。
“旧貌换新颜”的“1751”项目校发展纪实
案例1: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的“高原”突围
“1751”工程实施五年来给山东省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带来了利好,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便是其中的一所。山东省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是莱芜市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这里办学的硬件条件差,教师队伍多为中师起点,学生也多是留守儿童。但近年来却陆续被评为山东省高效课程示范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十一五”地方教育创新成果奖等荣誉称号。而这所有的变化都离不开山东省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1751”工程。
2010年,口镇中学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学生人数膨胀;师资不足;课堂教学方式陈旧、方法单一;课程零散,这一切都冲击着口镇中学每一位口镇人的神经。就在这个关头,“1751”工程给口镇中学带来了希望。
2011年5月16日,省课程中心专家诊断组到口镇中学对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诊断,指出了口镇中学存在着教师教学研究意识不强、学校课程多、杂、乱,德育效果差,学校办学理念缺少行动支撑等问题。这次诊断使得口镇中学明确了改革方向。随后,口镇中学在2011年12月开启了一次到浑南“取经”的旅程—到沈阳浑南一中参加山东省“1751”工程第一片区初中学校联盟发展签约仪式暨课堂教学研讨会。这次活动让口镇中学的老师开阔了眼界。有老师说:“浑南的课堂,老师根本不用滔滔不绝地讲,只要点拨一下,学生马上就会投入学习”。也有老师说:“相比而言,我们的课堂太落后了,我们到了必须改的时候了!”就这样,口镇中学坚定了课改的决心。学校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研讨、对比的方式拉开了课改的大幕。学校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到济宁实验学校、滕州市育才中学等学校学习;与广文中学的教师一起开展“同课异构”以启迪思维;通过研讨解决课堂中的实际问题。这次改革大大提高了口镇的教学水平。2012年5月,口镇中学联合十所学校进行检测。最后,口镇中学初三九个检测学科,除历史第三,生物第二外,其他科目是第一。此后,课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 2012年6月,口镇中学又赴指导校广文中学取经,一行人对广文中学课程建设目标明确、归类整合的做法深为震动。随后,口镇中学完善了自己学校的生本课程,将学校现有的104门课程归为灯笼课程、艺体课程、读写诵课程和活动课程。这次课程整合采取“套餐式课程,走班制运作,学分制管理”的运作模式,彻底打破级部和班级的界限,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方式,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课程去学习,同时,通过学分评价的方式进行管理,确保课程的学习质量。这次课程建设让口镇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2011年,新生入校,口镇中学的一位班主任找到学校说,“谁谁谁,坚决不能分到我的班里,那个孩子是个小痞子,家长是个无赖!”这位老师的反应引起了学校的思考,教育难道只是教育学习好、品德好的孩子吗?那些思想有问题,行为有偏差的孩子谁来管?反思这一现象,学校认为这还是重智轻德的思想在作怪。因此,口镇中学又从育人的高度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人本德育课程,它们将思品课、学科课堂、学校课程、艺体活动等学校日常工作都纳入“大思品课”的内容范畴,将德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形成主题和序列,统一实施。
口镇中学德育课程的重新建设立足于育人的实际,做到了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可操作的行为做起,比如“四不四要”活动:“不说一句脏话,不丢一片废纸,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喊叫”;“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事、要远离网游”。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指出:“口镇中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回归生活做德育,尊重规律办教育,其德育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1751”工程实施三年来,口镇中学的师生,明不足,找差距。在与伙伴学校的交流中,看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老师们累并快乐着。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课堂、课程、德育无不着眼于师生的发展,口镇中学的一切都在向着积极的、完善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口镇中学的持续发展还缺少一个上位理念的引领,于是学校又开始深化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2006年合班并校后,口镇中学以儒家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主体,形成了“厚仁、重义、贵和、好学、诚信”的学校文化,“厚仁、重义、贵和、诚信”简单讲就是“善”;“好学”在责任的驱使下就是“上”。口镇中学多年的实践无不是一个“向善、向上”的过程。因此,“向善、向上”就成了口镇中学的办学理念,这一新的办学理念,关注了人的内在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内在活力。至此,口镇中学终于羽化成蝶,这趟发展的列车终于驶向了良性、自主发展的快车道。(上述案例根据王克军、张伟的文章:一所农村学校的“高原”突围整理而成)
案例2:山东省临朐县蒋峪镇海尔希望小学的变革之路
山东省临朐县蒋峪镇海尔希望小学是山东省一所十分普通的农村小学。2004年,它还是临朐县最差的农村小学,教师没有梦想,不去想,也不敢想自己的未来,孩子生活在文化荒漠中。但是“1751”工程给这座贫瘠的山村小学带来了发展契机。
2011年8月,山东省课程中心的专门团队在对海尔希望小学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后,认为海尔希望小学从表面上看,学校课程丰富多彩,门类和数量较多,但课程框架和整体思路并不清晰,课程目标指向性不强,值得下力气在课程建设的专业性和稳定性上,做更深一层的文章。因此,海尔希望小学从学校课程体系应当包括哪些门类,课程的内容和标准应当维持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两个方向重新进行了自己的课程整合与建设。
海尔希望小学构建了“6 n”的自由生长课程体系。“6”是指必修课程,就是将所有的基础课程整合成了六门: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现实、英语与世界、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探索与实践。“n”是指选修课程。学生选修要遵循课程的结构,建议在科学、艺术、人文、社会、体育类选修课程中各选其一。目前,海尔希望小学一共开发了55门选修课程,赋予了孩子们展示和发展独特个性的选择权利。最终这些所有的课程又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它们被划分为生活主题课程与学科主题课程。
课程整合后,海尔希望小学又进行了课堂重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探究者。海尔希望小学提出了“生活、生成、生长”的理念,建构了自由生长的课堂流程—基于生活探究,围绕知识构建,走向生活应用。在这种情况下,特色课堂大量涌现,如“语言与人文”课程的单元整体教学、“英语与世界”的情景教学法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课堂重构与课程整合实现了教师任课“1 1”,即一门必修课加一门选修课。这大大解放了教师,改变了之前一位教师任教8门课的现象。
与此同时,为了改变农村孩子自弃、自闭、自卑的状态,学校构建了开心文化。学校建设了开心亭、开心岛,打造了开心校园,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了开心,也收获了开心。
以课程建设与重构为撬动学校的发展力量让海尔希望小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课程整合实验消除了学科割裂,减少了知识重叠,减轻了师生负担,提高了育人水平。学校的“课程整合实验”荣获2013年县政府成果一等奖,两项研究成果被评为省级教学成果奖。同时,海尔希望小学成了全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的理念与做法也被推介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地区正在从海尔希望小学的发展中获得启示与借鉴。
(责任编辑:江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