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阐述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师、医企和学生三方协同的全面素质教育,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创新评价机制等举措,以建立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模式。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  “3+1”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培养过程  培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099-03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培养过程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目前,高校仍把培养综合化、研究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但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更需要通专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日益成为教育理论界和教育管理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生物体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手段去控制这些变化,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保障人类健康。研究方向大致为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生物信息处理、医疗器械及设备等领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于2010年创办,是广西唯一一个工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广西优势特色专业。我们根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具体实际、生源情况及社会需求,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一、“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积极应对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为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后劲足”的优秀本科生而着手实践探索,提出并创建“3+1”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师、学生和医企三方协同的全面素质教育(三方协同一全面),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其知识、能力和价值涵养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个中心、三个发展),开展了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全面发展为导向,校企融合为途径”的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详见图1。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建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应划归第二类应用技术型大学,这类高校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为一定区域和相关行业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据此我们重新明确了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手段解决人类健康及相关科学与工程问题,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生物医学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一)充实师资队伍。师资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新组建教学团队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医企工程师和知名学者三部分组成。学校专任教师负责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讲授;医企工程师到学校开设技术专题讲座;知名学者不定期来校讲学,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截至2019年8月,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2人,其中特聘院士1人,广西八桂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2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教授6人,副教授7人,教龄均在5年以上。医企工程师5人,其中5人是高级工程师。特邀知名学者(客座教师)5人,均为教授。另外,青年教师必须到医企挂职锻炼一年或以上,并与考核、职称晋升等制度挂钩。
  (二)优化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价值涵养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着重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養,重新规划大学四个年级的课程体系。大一阶段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教育;大二阶段注重专业基础学习;大三阶段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大四是提高与社会实践阶段。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核心课程(见表1),理论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和新颖性,实践教学内容强化综合性和设计性,价值塑造方面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零适应期”优秀本科生,实现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
  (三)创新传统课堂。改变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尝试开设研讨式、互动式、实战式实验班。通过市场调查、方案拟定、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系统调试及总结报告等环节,加强学生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借助网络资源(如在线视频公开课)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拓展知识和能力。
  (四)创新课程实践。以“面向工程、案例分析、精讲多练、学做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搭建“智慧教室+实验室+创新基地”教学平台。智慧教室能够让学生即时听课、即时实验,实现“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有机结合。学校与医疗企业共建实验室和创新基地,并实现全天候的开放。智慧教室能够解决演示性实践教学(30%),实验室承担综合性实践教学(50%),创新基地承担设计性实践教学(20%)。
  (五)创新生产实习。学生被安排到多家不同类型的知名医疗医企,各医企按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人才培养具体计划。学生在各医企普遍采用“先轮岗,后定岗”的方式进行实习。典型的实习方式有以下几种模式。
  1.项目开发模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医企正在进行的技术升级、设备改造、产品开发等项目并完成实习任务。公司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完成公司指定的一个任务,该任务有具体的目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公司现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方案。
  2.培训生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并结合医企需要,将学生按照公司的人才成长规划进行培养,同时完成实习任务。学生进入医企后首先进行实习生入职培训,内容包括医企文化、时间管理、有效沟通、演讲技巧、团队精神等,随后由经验丰富的医企工程师对学生进行生产技能、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培训,再由生产经理对学生进行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3.教练班模式。医企专门成立由公司高管、技术主管、部门经理等组成的培训团队,定期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公司高管讲授医企战略规划、目标管理等知识,技术主管讲授精益生产、节能环保等理念,研发部经理讲授产品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等知识,人事部经理讲授沟通技巧、时间管理、团队合作等知识。通过培训团队的指导,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医企运作的了解。
  四、创新培养评价机制
  传统评价方式大多是笔试,因为它简单好操作,但不能够完全、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价值取向。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考试主张以综合性项目设计为主的开放式的考试(类似于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题),考试时间为3~4天。开放式考试从项目选择开始,团队合作,将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制作加工、编程调试与文档写作融入考试全程。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知识点,主要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根据完成情况给定总分,团队根据个体贡献分配总分。因此考试不再是单纯的检验水平,它也是融合知识、团队合作、以考促学的过程。
  为了全面评价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度,毕业前学院还会组织毕业生参加统一水平考试。水平考试分为两部分:实践水平考试与理论水平考试。实践水平通过毕业设计来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理论水平考试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重点考查学生人文素养、专业基础、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实践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科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覆盖生物医学工程全产业链的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能力培养体系,创建了生物医学工程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解决了知识与能力架构等教学顶层设计不适应、不精准,课程体系与用人需求不匹配,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需求等多个难题。通过以上改革实践,专业特色得到普遍认可,该专业连续获得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的支持。教师水平不断提升,“生物传感与智能仪器教师团队”于2018年1月获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称号。学生的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量为1∶3,薪资待遇也大幅提高。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将继续开展“3+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体制机制,实现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良峰,刘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9)
  [2]杨兆,付百学,李涵武,等.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评价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1)
  [3]曹林凤,张兵,连小华.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精细化管理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3(2)
  [4]张宝昌,刘钢,王新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熟度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8(2)
  [5]刘影.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6]彭勇宜,何军,孙克辉,等.面向新工科的理科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1)
  [7]John Enderle,Joseph Bronzino.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生物医学工程学概论(原书第3版)[M].封洲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8]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2015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9]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成才之路,2012(3)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广西高职院校开展龙狮运动教学现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开展龙狮运动的策略:建设舞龙舞狮师资队伍,为龙狮运动教学、训练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开设舞龙舞狮课程,为龙狮运动推广提供沃土环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龙狮运动技术提供提高平台。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 龙狮运动教学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取向,分析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三者之间的关系,广西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现状,从加强职业院校自身建设、通过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激活乡土人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等方面提出广西职业教育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取向。  【关键词】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从被调查者对个人的发展定位、实现个人发展定位最需要加强的方面、能否胜任当前的教学工作、参加培训的原因、教学培训方面需求、理想中的教师培训等方面调查分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培训需求等情况,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教师自身身份认同问题、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与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契合度不高问题,提出转变青年教师思想观念、引导青年教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探索与青年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将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农民画艺术应用于高校设计课程教学,提出在设计教学中应注重对侗族农民画艺术文化寓意的挖掘,将蕴含侗族传统审美精神的农民画艺术融入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并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对农民画艺术进行衍生产品开发,从而将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及农民画艺术的审美性与侗族文化传承性相结合,实现文化、艺术、经济的共赢。  【关键词】侗族农民画 民族元素 设计课程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精准扶贫与推广普通话相结合的必要性,针对精准扶贫与推普工作结合面临的思想观念滞后、农村推普的力度不足、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各部门承担的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论述实现推普与脱贫相结合的主要策略:提高站位,明确职责;扭转观念,扶智通语;产业引导,搭建平台;落实分工,多方联动;强化督导,消除短板;突出重点,凸显功能;培训骨干,夯实队伍;精准定位,营造氛围。  【关键词】精准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探讨现代学徒制的作用和意义,针对现代学徒制实施中政府缺乏宏观层面的统筹、学校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广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国家从宏观层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学校细化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和考核考评机制、企业利用好现代学徒制模式储备优秀人才等改进建议,推进现代学徒制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应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高职教育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教学模式 改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課程为例阐述产教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基本理念,提出采用“翻转课堂+小组汇报+教师总结”的形式优化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实践中优质网络资源有限、实训条件有限、高校教师幼教经验有限等问题,提出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实训材料和拓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到幼儿园交流的机会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 学前教育专业 课堂教学质量 优化 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本土文化面临考验、不同文化差异较大、阅历与见识妨碍交流等问题,提出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依托节日活动、课程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建设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制度文化,促进留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畅通中外师生文化交流平台。  【关键词】国际化 高职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论述我国民族地区的职普融通实践,阐述当前广西已经初步构建起民族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实现横向融通、纵向贯通,优化了整体人才培养结构,成为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特别是在职普渗透、综合高中和职普融通班等三种职普融通层次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职普融通 职普渗透 综合高中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独具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完善与推广企业文化等方面阐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并从缺乏精神文化基础、缺乏制度文化对接、缺乏技术力量保障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论述基于“职业人”培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模式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促进校企精神文化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校企制度文化对接;校企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技术互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