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s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造和谐校园心理环境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它通过环境的力量,影响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个优化的校园心理氛围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雪落长河润物无声”,渗透功能是潜移默化的,也是脉脉含情的。
  我国的一些权威心理机构对中小学生心理作过调查,他们得出结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心理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善沟通不太合群,情感淡漠缺乏上进心,意志不坚定,过分自卑或自傲等。它提醒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在全面提升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尤其要重视“问题学生”的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活动、成长的基本场所,是学生在学校的“家”。班级环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摇篮,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空间
  校园心理环境中的主阵地是班集体,班集体心理环境是指班级成员在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中,由班级内部成员之间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积淀下来的、具有共同心理反应的、使班级成员都能感受到的一种心理环境。
  班集体心理环境渗透于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之中,使班集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心理特色,它影响班上每个成员的心理行为,推动班集体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
  班集体心理环境包括外部物质环境和人文氛围两种心理影响力。其中外部物质环境包含有教室的陈设,它能充分体现一个班级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追求,干净整洁的教室充满文化气息的物质环境给学生带来温馨、轻松的感受,对学生有着潜默移化的教育作用,它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外在行为及个人成长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一个班集体的心理环境对一个学生心理的成长至关重要,影响巨大。那么,一个班集体的良好心理环境是怎样的呢?一个心理环境良好的班集体,其师生在班集体发展、学生成才、班级荣辱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共同的认知、态度、情感,是内在的、一致的共识。它的氛围特征是和谐、内聚、自制、和创新。心理环境良好的班集体,从学生表现的心理倾向和行为特征是:每个学生对班集体都有很强的归属感、认同感、满意感、自豪感、期望感。大家乐于为班集体服务,乐于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对同学则能包容、尊重、悦纳、互助。同时班集体也能平等地尊重和悦纳每个学生,集体活动中学生都表现出主动的求知性望和自我发展欲望,表现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班集体的良好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学生的一生成长作用很大。作为一个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又应该如何构建班集体的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呢?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立科学理念,以学生为本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营造良好班集体心理环境的关键。班主任首先要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本、爱心育人。要明确班主任的责任不是培养“考试机器”,而是培养活生生的人,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帮助者、指导者,在班集体心理环境的建设中,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稳定,工作充满热情,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感情用事,用乐观向上的心境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关心每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促进班级形成和谐、快乐、上进的氛围,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熏陶学生心灵
  一个和谐、整洁、充满美感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室环境,是班集体建设的一种无形力量。良好的教室环境能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积极健康的心态,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班主任要重视教室的布置,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围绕班级的奋斗目标,张贴标语、设置班级风景线、摆放好教室桌椅、配上合适的装饰用品等。通过它导向学生的行为,激励规范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鼓舞。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待每位学生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同学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创建班集体的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力求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为班集体营造一个和睦共处、合力向上的氛围。坚持给每位学生以真诚、纯洁的关怀,有效消除学生中的对立情绪,消除不健康心理。其次,班主任要把握好民主管理班级的原则。班级管理角色多样化,尽可能多地为每个学生提供担任班级管理角色的机会,如轮流担任班级干部、值日生等。在这种合作竞争中,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创造的需要,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使班级关系和谐发展。
  通过打造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一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许多学生保持和谐向上、积极乐观、善于交往的性格特征。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和谐、平等的交流中引导学生的心理和个性不断发展和成熟。三是有利于学校教学有序有效,从而铸造和谐向上的良好班风校风。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积极作用。我们要以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为目标,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建立自主的管理方式为手段,给学生一个健康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地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目的:  慢性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经历了从症状到疾病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医学界普遍的看法是“失眠是一个症状,而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随着多导睡眠脑电图的应用和睡眠医学
【摘要】幼儿的健康教育应该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作为教师必须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真正将健康教育结合在环境教育中,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健康教育教育方法环境教育  幼儿的健康教育是指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而进行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人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不仅是一种美誉,更是一种衡量标准。它们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软尺子。而且是一把与时俱进的“软尺子”。在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合格的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所以不断学习应是我们教师终生的话题。  我们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顽劣?不爱读书,不愿听讲,不会思考,更不想动手。可我们可曾反问过自己
【摘要】农村初中,在名著阅读这一版块,几乎还处于一个应考的阶段。学校领导不够重视,老师没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学生对名著阅读兴趣不高,名著阅读处于低效状态。教师与学生同步阅读必能更好地促进名著阅读的高效进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名著阅读,让其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促使名著阅读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方法指导有效性  巴金说: “我们有一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加强,语文的作文能力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说也更加重要。因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育人的重要渠道。怎样指导小学生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我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更多的了解社会  没有实践写不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脱离生活的作文只能说是套话连篇、空洞无味。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材料贫乏,思维固
【摘要】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铸造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及学习成绩,而且对儿童个性发展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它的优劣,直接影响我国的下一代的各方面的素质。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家庭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家庭生活的情绪气氛和教养方式决定了人类的儿女是否将从一个个体的婴儿发展到
当前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普遍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由于留守儿童人数偏多,留守儿童大多数分散的各村(屯),各村(屯)风气各异对小孩的影响也不同,各家庭教育状况更是复杂多样,都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认真对待各种新问题,更要用细心、耐心和爱心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在班级管理中由留守儿童引发的各种繁杂的工作问题呢?下面谈一谈自己这两年
为庆祝日播实业创立十周年,日播选择在最近一个冬日夜晚于上海时尚创意产业园花园坊隆重上演名为“创想力成就未来”活动盛典。当日,众多时尚人士、城中名流、各界嘉宾和媒体
【摘要】我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打破过去的陈旧模式,大胆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愿学、乐写才能开创新天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真正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意识  一、激发兴趣,启迪创新  学生的世界多姿多彩,只要老师走进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接触他们的世界,用心去捕捉童趣,激发童趣,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这就从人的培养角度,真正把幼儿园和中小学纳入一个素质教育系统。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方法等的全方位更新。那么,如何实现从思想观念到教育实践一系列的根本转变,把素质教育落到幼教工作的实处?下面从几个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