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趣味小篮球活动的意义和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运动、技能从小就开始培养,幼儿园开展趣味小篮球活动,有助于幼儿提高学习思维,进取精神,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阐述了幼儿园开展趣味小篮球活动的意义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篮球 方法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04-02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最早叫做奈史密斯球,是在1891年,由当时在在国际青年训练学院(International YMCA Training College)担任体育讲师的奈史密斯发明的。当时奈史密斯为了学生不在冰天雪地中无所事事,就根据足球、橄榄球、曲棍球的原则,发明了一种把球扔进篮子里的运动。
  由于篮球运动是一项富有吸引力的新颖的室内运动项目,很快就风靡全球。篮球运动1894年传入我国天津,不出几年传遍全国各地。 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在近几年,小篮球活动开始进入幼儿园,并得到小朋友的喜爱和大家的认同。
  二、幼儿园开展趣味小篮球活动的意义
  1.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与平时篮球活动的不同
  幼儿园小篮球活动是一项娱乐性、健身性的幼儿球类活动,它是以培养幼儿的灵活性、协调性为主的活动、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和平常意义上的篮球活动有所不同,它缺少了竞争性和比赛性,让篮球活动更接近幼儿的年龄特点。
  2.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教育要求”中提到:
  ①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对幼儿的教育建议是: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由此可以看出趣味小篮球活动是适合幼儿活动的一种活动。玩球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篮球是幼儿园最基本的一种体育器械,具有拍打、投掷、滚推等功能,也是幼儿最喜欢玩的球类之一,这正符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
  3.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通过游戏形式教授幼儿篮球活动的基本动作,在帮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同时,增强幼儿的体质以及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良好的个性,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球体的触觉、感知觉、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建立自信心,满足参加运动的愿望。
  4.小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全身运动,具有如下显著的锻炼价值:
  一是有助于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二是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三是有助于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四是能够促进人体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性等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五是开展小篮球活动可以丰富幼儿园文化生活,陶冶全园幼儿情操,促进全体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三、开展趣味小篮球活动的方法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这是考虑到幼儿的年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的合理建议,据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小篮球活动,我认为可以从一下方面来进行:
  1.先从引起幼儿的兴趣开始
  玩球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的协调性与精确性还未完善,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球类的特性及其基本动作和技能的掌握。如果一开始,教师对幼儿要求过多或者机械的训练,会打消幼儿的积极性或让幼儿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活动的开展。教师首先要对球充满热情,玩一玩,拍一拍,让幼儿从老师开始喜欢上篮球。其次,可以从熟悉球性开始,通过设计的相关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并体会到拍球的快乐。第三、通过观看别的小朋友的精彩拍球或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游戏方式
  ①小班的幼儿基本动作能力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原因有:第一、生理基础。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幼儿的骨骼、肌肉还处于初步的发育期,所以其运动能力相對会比较差,而且很不稳定;第二、心理因素。小班年龄小,经验少,在运动过程中的基本认知能力、意志、毅力的发展水平就会影响到幼儿运动的水平。所以小班应主要从培养幼儿的兴趣入手,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熟悉球性的活动,配合一些富有情节的游戏活动。
  ②中班的幼儿运动的特点: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应继续培养幼儿的玩球兴趣,同时培养幼儿的竞赛兴趣和合作精神。
  拍球练习是最基本的小篮球教学内容,是一切小篮球运动的基础,在中班,在幼儿的拍球练习中,为了避免枯燥,可以设计出如高低拍球、左右手拍球、数数拍球、转圈拍球等不同的拍球游戏,配合适当的其他运动器械,激发幼儿对拍球的兴趣。
  ③大班幼儿的动作开始出现协调性和稳定性,基本掌握了主要的全身运动,会把几个运动要素统一为一个运动,并能做一些复杂运动。同时大班的孩子有了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据此,大班的小篮球活动除去趣味性之外,还应该具有合作性,挑战性和竞赛性。
  3.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编排富有趣味的简单的篮球小律动活动。
  小篮球包含走、跑、跳、平衡、弯腰等基本的动作,在选择合适音乐的基础上,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配以操节口令,把基本动作编排为成套的简单而又富有艺术性的小篮球操,以培养幼儿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①选择音乐:音乐应符合幼儿小篮球的特点,应当是节奏鲜明、热烈活泼、富有动感、蓬勃向上感觉的音乐,让幼儿一听就愿意动起来。
  ②编排动作:编排趣味小篮球的动作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编排适合幼儿的篮球动作,把舞蹈动作与小篮球动作有机的结合,让幼儿能轻松掌握。
  我园自从2012年9月开展小篮球运动以来,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是幼儿园经常开展的一种游戏活动,我们从最初的僵尸式、机械式教学,到如今的游戏式、律动式教学,逐渐形成幼儿小篮球系统课程,它不仅顾及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也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幼儿对篮球所发生的兴趣能延续到以后各个成长阶段,乃至于终生;幼儿所形成的基本动作将为今后的体育活动打下基础;所养成的坚强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行为能够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6月.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7.
  [3]陈楚彬.“帽子式”运球——幼儿篮球教学方式新探「J」.教育导刊,2010.(4).
  [4]上海学前教育网.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导线和金具的机械振动疲劳性能,参照绝缘子串振动试验方法.采用D-300-2型振动台和KD-3正弦振动控制仪,开发和建立了一套满足试验要求的绝缘子串
概述自动化仓库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组成,重点说明其应用特性.
【摘要】初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级的秩序、风气、氛围、文化等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管理艺术紧密相联。本文结合初中的特点,介绍了一名班主任所应具备的几方面素质能力,并对其教育能力和管理艺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教育能力;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24-01  在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正趋于成熟,其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工作状态下双排异径球型回转支承发生故障前后的外圈应力分布及其表面应力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基于对计算结果的数值分析提出回转支承局部损伤类故障可
【摘 要】教学模式只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接受而忽视数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讲授新课——练习巩固。久而久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变通,不善于发展创造,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致于丧失了创造力。  【关键词】情境;兴趣;动手;探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概述自动导向车的发展、应用情况及其特点,并对常用的导向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分析和比较。
跨校课题研究是多问学校合作研究某项课题,通过实践研究有效促进教师多元专业成长。它具有教师多元成长指向上的“自我多维性”、教师多元成长过程上的‘‘板块联动性”、多元
针对SQTJ160铁路救援起重机箱形伸缩臂的设计,建立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混合离散变量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理想点法求解。用此模型和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吊臂重量,改善吊臂受力状况。
鼓风机房噪声综合治理技术应用丛福滋,陈光华,毕远德,程友国(瓦房店环保实业总公司)瓦房店轴承厂煤气分厂在建设厂房的当时没有实现“三同时”,在一个不满135m2的房子内安装四台罗茨鼓风
【摘 要】通过基于“核心问题”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构建课堂教学新生态.引领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数学思维活动,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问题;新课标;新生态;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