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三江侗族传统乐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侗族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侗族传统乐器四大件之一的侗笛不仅具有鲜明的侗乡特色,深受侗族人民喜爱,更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本着传承和发展侗笛的初衷,顺应当下保护与弘扬少数民族精神文化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潮流,对侗笛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介绍、侗笛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侗笛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同时列举了一些对侗笛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行性方案,希望对传承和发展侗笛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侗族;侗笛;传承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侗笛简介
  侗笛,侗语称为“介各”、“济各斯”,又称“革笛”、“草笛”等,是一种竖吹的边棱气鸣性管乐器,以流动的空气在管内形成空气柱引发振动而发声。侗笛广泛流传于湘、 黔、 桂地区,例如广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侗族聚居地,是侗族四大件乐器(侗笛、侗琵琶、牛腿琴、芦笙)之一。
  传统的侗笛主体呈圆柱形直管,管身的材质多用当地的水竹制作,也可以用金丝竹和紫竹制作。一般管长约为30-40cm、内径约为1.3-1.5cm,笛身顶端有坡形吹口,笛口凸出,用嘴含着吹奏。管身一共有7个按音孔,呈“前六后一”分布,在近上端吹口处,开着一个用一厘米左右薄竹片作为“簧片”的哨孔。侗笛共有#C调、bB调、G调、F调、D调、C调6个调式,使用较多的是 bB调、D调和F调侗笛。
  二、侗笛艺术特色
  (一)演奏技巧
  侗笛演奏出的乐曲更加悠扬深情、悦耳动听,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侗乡风格。其演奏技巧一般分为气息、舌头、手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技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气息方面有平吹、超吹、气吐、循环换气等,舌头有吐音、花舌等,手指有倚音、波音、颤音、打音、滑音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鼓腮循环换气法”,其原理就是自始至终口含笛头,鼓着腮帮,在把气息呼出的同时用鼻子吸气,在一瞬间内完成一个循环呼吸的过程,造成一种气息连绵不绝的音响效果。侗笛演奏技巧不胜枚举,此不赘述。
  (二)表演形式
  侗笛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独奏和伴奏两种,用侗笛演奏的音乐作品曲调优美、内涵丰富。侗笛最重要、最常见的演奏形式就是作为伴奏乐器来配合“嘎笛”或“嘎当基”,汉语译为“笛子歌”。笛子歌一般可分为两类:情歌和叙事歌,情歌主要发生在侗族青年男女行歌坐月、走寨之时,是一种谈情说爱的工具,用以互相倾吐爱情、表达情感时演奏,主要是以男吹女唱的方式进行。叙事歌主要是演唱一些历史故事、劝世之说或生产知识等。
  因为侗笛本身制作工艺、有效音域等一些客观性因素造成侗笛以独奏形式表演的情况非常少见,如果单独演奏侗笛,则会略显单调乏味。后人针对侗笛本身存在的问题做了有意义的改良,这极大丰富了侗笛的表现力,同时这些传承者们也创作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侗笛独奏曲目,如:《侗寨的早晨》、《快乐的侗娃》、《五月的蝉歌》等,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侗笛的舞台表演形式,更加传承和发扬了侗笛。
  三、侗笛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來,虽我国有关部门和相关专业的专家以及众多从事音乐工作的爱好者们努力为保留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相当的时间和心血,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改革中大量的目光投射在侗族多声部民歌上,却忽视了传统侗族器乐,特别是侗笛这一单管气鸣乐器,依靠口传心授的侗笛面临着无人问津,无法传承的危机。造成侗笛的发展逐渐走向边缘化,其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的状态。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加上现代媒体的传播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会吹侗笛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男女青年的真情对歌已不多见,行歌坐月的情景更是寥寥无几,人们也在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侗族固有的传统音乐和风俗观念逐渐淡化。
  (二)未形成产业化格局
  侗笛的艺术传承需要一系列因素包括乐器制作的工业化、传播方式的现代化等因素。目前侗笛制作主要依靠侗笛传承人手工制作,且没有规格化、标准化的生产设备及制造工艺,制作周期长且大多数比较简单粗糙,不利于自身的传播。就目前来说,侗笛的市场化仍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但令人欣慰的是,一些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促进了侗笛的传播,例如电脑、电视、光碟等一系列的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侗笛以往单一传播方式,扩大了侗笛的传播面和影响力。
  (三)学校教育缺乏民族性
  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侗族当地的一些学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重视,导致在日常教学内容中基本不开设侗族文化尤其是侗笛学习的课程,青年人尤其学生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主动学习侗笛演奏的人少之又少。这样一来,传统乐器失去了传承的土壤,更加剧了侗笛的边缘化。
  四、侗笛发展的思考
  侗笛是侗族音乐中最具有特色的吹管乐器之一,在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学、文化学、审美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针对侗笛当前的发展现状,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积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政府应当主导并研究制定出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民族乐器的开发的创新、积极宣传民族乐器以扩大其影响力此提高侗族人民群众对传统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学习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与积极性。例如2008年,侗笛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给侗笛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空间,更为规范的保护侗笛并且提高了侗笛的知名度,使得侗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二)坚持发展校园传承模式
  政府应积极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政策,同时积极组织编写侗笛学习实用教材,把侗笛的教学过程规范化,坚持发展校园传承模式。例如广西柳州壶西实验中学率先把侗笛引入学生课堂,并充分借力国家二级演奏员、侗笛传承人胡汉文的优势资源,把学校打造成为一个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主阵地,目前,这项课程已经成为该校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它既是一种音乐素质教育,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侗笛的魅力所在,对侗笛的传承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探索高级民族音樂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认为在国内高校尤其是一些专业艺术类高校中更加应当“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课程,例如广西艺术学院在2009年成立了民族艺术系,坚持将民族民间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与实践中,并将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课程设为主修内容。在将当代先进民族艺术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手段与丰富的本土艺术资源有机结合的同时,开展了高等教育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再者,音乐学院民乐系在教学过程中也开设了专门学习广西少数民族乐器的课程,这其中就包括侗笛的学习,这不仅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以及侗笛的学习变得规范化和专业化,也促使侗笛传承和发展走上了更加专业化的道路,从而有利于侗笛的发展。
  (四)不断扩大传播对象
  改进以往当地举办的各类民俗节庆等“自娱自乐”的自然传播方式,转而以“娱他”的方式向本民族以外的大众乃至全世界传播侗笛。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带给人们的便利,目前很多演奏家、爱好者利用电脑、电视、新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侗笛相关的艺术资料制作成文章、视频放在互联网或新媒体平台上以供大众分享,为人们学习侗笛演奏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侗笛的受众。
  五、结语
  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传统音乐文化尤其是侗笛表演艺术具有浓郁的侗族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侗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我国侗族人民积极向上、豁达开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
  作为一名专业管乐学习者,面对我国侗族传统器乐侗笛的发展境况,不禁扼腕。本文通过对侗笛和其艺术特色的介绍,在对侗笛的发展现状做出了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对于侗笛传承和发展的一些思考,当然,研究侗笛音乐未来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而并不仅是以上所讲述的方法与建议,更重要的是靠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以及众多爱好者的支持,以此促进它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昭,卢克刚,何洪,等.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
  [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乐器课题组.民族乐器[G].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何洪,杨秀昭.侗笛[J].乐器,1983.
  [4]李麟威.广西三江侗族传统吹奏乐器考察[J].歌海,2015(03).
  [5]卓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以广西三江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张海为例》[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2014.
  作者简介:卢树松(1992—),男,汉,河南,硕士,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器乐演奏(竹笛)。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笛艺术传承与发展创新性研究》(项目编号:2017XJ22)。
其他文献
(常熟国际学校,江苏 苏州 215500)  【摘要】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好的教学模式,切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创造出以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心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灵魂,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也是如此,传统教学中人们总忽视音乐教学的重
期刊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通过对比课改前后可以发现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教学设计方面,对于教学目标则有了更高层次的定位。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最后教学活动的效果又要符合教学目标的预期。因此,教学活动过程以教学目标为起点,指导整个教学活动,最后又以教学目标为终点,审视监测整个教学活动。在《
期刊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00)  【摘要】研究生课程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建设出发,探析了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成果与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  【关键词】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
期刊
(南昌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5500)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内化师生行为的价值取向。大学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对置身其中的每位成员都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规范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行,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所在。合唱以它独特的审美听觉、多声部的和声层次、多种音色的人声组合,成为最美妙和谐的音乐艺术,在美育、德育和艺术等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世界上许多发达
期刊
【摘要】从人民生活中孕育出来的民歌,总是亲切地伴随着历史,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而且以高度概括凝炼的口头语言和富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音调,在劳动时要唱,恋爱时要唱,悲欢离合时要唱,婚丧嫁娶也要唱。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中的生活情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文中主要就以陇东民歌《报春》为例展开分析,对民歌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陇东民歌;报春;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6
期刊
【摘要】文章综述中国近现代学校管乐队,观察百年管乐队发展状况。以历时性的写作方式论述本文的研究个案——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的发展概况,将其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并形成思考,即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的音乐教育与整体教育环境的互动性。运用音乐史学和音乐教育学的理论及方法,通过把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置于中国近现代管乐环境中,从不同角度拓展音乐教育与整体教育情况相互促进作用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普通学校
期刊
【摘要】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顾名思义,就是"由四把弦樂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而配器就是给一段主旋律配上多声部伴奏总谱的过程。要更完美地写出精彩的弦乐四重奏篇章,我们必须要注意配乐的运用与配合。本文就弦乐四重奏中配乐的自由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配器;自由度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在茶陵县红色歌曲发展现状及现有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发掘新的,有价值的传承手段和措施,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机上,探讨茶陵红色歌曲的发展空间,为同类非遗的传承提供有价值的參考。  【关键词】红色歌曲;传承研究;茶陵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红色歌曲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它不仅是一首首 旋律优美的歌曲,更包含着中国人民的心声,是革命时代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在
期刊
【摘要】歌唱表演艺术主要是通过站立姿势来进行的,站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性,歌唱器官的调节和运用不恰当,就会产生种种不良的声音,阻碍了歌唱正常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歌唱者的表现。因此,找出形成种种不良声音的原因予以纠正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歌唱发声;站姿;呼吸;通道;支点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音乐表演艺术的姿态美,不仅给受众带来极大的
期刊
【摘要】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又名“上路戏”,主要流传于山西、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属于梆子腔剧种。本文主要对北路梆子在山西省忻州一带的发展状况展开研究。具体研究中通过采访、观摩、记录等实地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究,结合北路梆子的音乐形态、声腔体制及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对北路梆子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北路梆子;音乐形态;声腔体制;忻州地区;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