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纠正幼儿“偏区”现象的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活动作为最受幼儿欢迎的一种活动形式,是由若干个活动区域组成的,幼儿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活动的区域并参与其中,教师则进行相应指导。但因各种原因,偏区现象仍然存在于幼儿活动过程中。偏区现象阻碍了幼儿的有效交往,使幼儿综合素质未得到全面合理发展。
  一、角色游戏“偏区”现状调查
  幼儿个体发展随着对兴趣和事物的不同,其探知的角度不一样,影响活动区选择。爱唱爱跳的幼儿喜欢音乐区;文静斯文的幼儿喜欢图书区;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喜欢动手区;活泼开朗的幼儿喜欢表演区;热爱绘画的幼儿喜欢美术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区往往是百玩不厌、越玩越火。
  但是游戏中我发现普遍存在“偏区”现象,即有的区域有很多人,有的区域无人问津;有的幼儿常常只在那几个区域玩,其他区域并不光顾;有的幼儿明明是在这个区域内玩的,但是到后来也会跑到别的区域;有的幼儿总是这个区域玩玩,那个区域玩玩……孩子们大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习惯选择区域。幼儿“偏区”表现及“偏区”时间、原因影响着“偏区”幼儿各方面成长。
  二、角色游戏“偏区”现象观察及分析
  镜头一:今天的游戏活动开始了,晨晨像昨天一样依然进入美工区,他选择的游戏是玩橡皮泥,这已经是他第三天玩橡皮泥了,他打开盖子开始捏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晨晨,今天你还是玩橡皮泥吗?”“是的。”“你昨天也是玩的这个哦,今天不想玩别的吗?”“不想,我喜欢玩橡皮泥,今天我想捏水果宝宝。”“但是今天的理发店生意很好,老板缺人手哦,你要不要去帮忙?”我指着理发店的方向,让他看一看理发店生意确实很好,“不要,我不想去,我还是捏水果宝宝吧。”
  这一类幼儿在4~6岁间,他们有较强的兴趣爱好,由于对某一事物产生较为强烈的兴趣,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兴趣范围内的活动上,另外,内向和胆子小的幼儿在角色游戏“偏区”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内向和胆子小的幼儿对不熟悉或难度大的活动区表现出胆怯心理,教师应该给予这些幼儿一定帮助,让幼儿了解活动方法,尝试进入区域活动中。
  镜头二:宁宁今天选择了娃娃家,她是妈妈,正坐在床边哄宝宝睡觉,她很安静地坐着、拍着,宝宝睡着了,她把娃娃放在床上,被子盖好,就开始烧饭了,她忙活了一会儿好像烧好了,这时她拿着购物篮去超市里购物了,左挑挑右挑挑,拿了一些东西,就和超市的老板聊了起来,她放下了购物篮,玩起了超市里的各种物品,两人有说有笑。
  这类幼儿在4~6岁间,兴趣爱好不定,每样事物都想尝试,平时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而偏区的概率要比其他幼儿大。这类孩子本身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少能专注地在某一件事情上,所有事物都要尝试一下,因此这类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较容易发生“偏区”现象。
  镜头三:今天的活动开始了,笑笑选择了建构区,她用饮料罐头搭了一座桥,但一旁的曦曦恶作剧地把她搭的桥给“摧毁”了,她有些生气,就不搭了,她穿好了鞋子寻觅下一个游戏,来到了娃娃家,敲敲门说:“我可以进来吗?”娃娃家的爸爸打开门说:“可以的,你进来吧。”笑笑进去就开始忙东忙西的,但是过了一会儿我却在小吃店碰到了她,她又在小吃店里忙活起来,正准备帮助小吃店的老板做生意,她吆喝起来:“开来吃啦,好吃的烤串出锅咯,1块钱一串,不好吃不要钱。”
  这类幼儿在4~6岁间,有较强的兴趣爱好或内向胆小,平时控制力十分差,兴趣爱好较广泛,但是控制能力很差,注意力极其容易转移,因此在游戏中会同时想要玩几个区域,此类幼儿相对于镜头二中的幼儿更容易发生“偏区”现象。
  由观察分析可知,幼儿角色游戏活动“偏区”的原因取决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大小班幼儿“偏区”程度不一样,中大班的尤其明显,特别四到六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自身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他们发生偏区现象的几率较大。
  三、角色游戏“偏区”现象跟进对策
  根据镜头中的观察及分析,结合幼儿园角色游戏“偏区”的原因,我归纳出如下纠正“偏区”的对策:
  1.教师必须引起重视,对于有些幼儿内向胆小、不愿意去不熟悉或者有一定难度的区域活动,就需要老师带他们进入,适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让他们玩遍所有区域,了解活动方法后,再放手让他们自己活动。
  2.重新审视现在的区角跟幼儿能力及兴趣的相符性,针对性地调整区角内容,补充活动材料,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活动中可采取陪同参与、推广活动内容的方式。例如“我们一起到XX区玩吧!”“你一定能表现得更出色”等方法,引导和激励幼儿参与不同区域活动。
  3.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扬一次玩多种游戏的幼儿影响孩子,引导孩子对感兴趣和想玩的游戏进行讨论,使幼儿领悟到商定一个选择活动区游戏的规则的必要性。如星期一,第一组幼儿优先选择活动区游戏;星期二,再由第二组幼儿优先选择……以此类推,保证每组幼儿都有优先自选活动区游戏的机会。
  4.对于投放材料的情况,我们尽量丰富、改变活动方式,将单一的内容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请幼儿收集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再投放到各个区域中,不但能激起幼儿游戏的兴趣,还能增强孩子们探索材料的信心。
  总之,对薄弱环节加以引导,制定完整的游戏规则,激起幼儿全面参与区角活动的兴趣,鼓励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幼儿均衡发展,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到各种知识。
其他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疾病。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病人常伴有多种异常自身抗体和补体激活,多数患者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ALI/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
摘 要: 幼儿美术属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该活动对培养儿童的观察、想象、创造等能力及思想情操的陶冶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由于3-6岁的幼儿独特的性格特点,游戏化美术教学不失为一种最佳授课模式,也是目前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有益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概念,分析了大班游戏化美术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大班游戏化美术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游戏化 幼儿
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金矿利用矿体平均品位、矿体水平厚度、矿体倾角、边际品位、围岩品位、采矿台阶高度、开拓方向与矿体之间夹角、岩石与矿石安息角、地质矿量等 9项参数 ,
摘 要: 幼儿园教育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寓教于一日活动之中。幼儿通过日常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根据教育实践积累的材料,分析一日活动对幼儿学习、生活、卫生、文明礼貌等诸多行为习惯的较深影响,提出可行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 幼儿 一日活动 习惯培养  当前幼儿以独生子女居多,年轻父母面对幼小的孩子难免倍加宠爱。在教养子女方面,家长更多地注重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而对于孩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问题情景教学”成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策略.但是,一些华而不实、牵强附会的情景,低效的问题探究,也为数不少,其教学的实效性令人
摘 要: 从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幼儿期的幼儿在言语情感、行为等方面都已表现出一定的倾向。如果能正确训练,幼儿就会在各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性。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采用更改幼儿游戏“内容”帮助幼儿建立同伴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幼儿向自主交往迈开重要的一步。注重环境的创设,积极创造温馨和谐的环境,充分提供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  关键词: 娃娃家环境 幼儿教育 交往能力  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其表现为:或高兴、或欢乐,或忧愁、或悲伤,或赞叹、或喜爱,或惊恐、或厌
前天我在腾讯新闻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中国游客日本赏樱花,有人爬树摘花遭日媒嘲讽”,继“爆买”后,日媒再发明新词“中国式”赏花. 对此,有电视台主持人建议为中国游客设“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新秩序中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发展力度。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代农村经济新秩序中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催生出来的新生事物,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建立
摘 要: 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主要游戏形式。每当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一般都要组织全体幼儿对游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这已成为目前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一个不可或缺的固定环节。因此,教师要掌握好评价的方向和方式,挖掘活动中的有用价值,从孩子的表述中发现教育契机,然后通过有效引导,真正做到促进幼儿发展就是真正的评价活动。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