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baobe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传统文化是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开创者,理应熟知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实际高中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语文水平得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正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才促使我国得以稳定发展建设。随着当今世界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手段,这也是现代化中国社会形成的关键因素。高中语文在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对高中生的传统思想和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以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方面为切入点,重点提出了几点渗透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联系密切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语文教材当中,包含了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像成语以及古诗词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文言文。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当然也是学生最难以理解的内容,为了更好的发扬传统文化,教师就必须做好文言文的讲解工作,引导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同时,还应该对作者的写作形式等进行全面的学习与分析。像《曹刿论战》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文章大意之外,还应该对内容隐藏的不放弃、不抛弃的真理传递给学生。第二,诗词。古代诗人的创作作品,都是亲身经历之后的所作,其中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作为“诗圣”的杜甫在穷困潦倒之际,仍会振臂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身处困境的杜甫,依然能够保持高尚的品质。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重在文,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向同学们传达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不仅能帮助高中生寻求更贴切的文学表达方式,还可以带领高中生探索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从而去体会更宽广的胸怀,更高尚的情操。教师更应该带领同学们体会传统文化作品所传达的“虽九死其犹未悔”、持之以恒等人文精神。让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构建合理、全面的传统文化结构,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多措并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为了能够更好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就必须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不能以简单地应付考试为教学目标,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写进目标中去,让学生在获取文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不知不觉的喜欢上传统文化。另外,教学目标还应包括适当的课外拓展,把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引入延伸知识中,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这些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
  例如在学习《蜀道难》时,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就不能仅仅是让学生背诵诗歌这么简单,一定要在完成知识需求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需求。一个完整合理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先认识其中的生词,理解整首诗的基本含义。其次,应该让学生认真体会李白作为“诗仙”的豪放与洒脱,去体会他自信而乐观的内心世界。最后,还应该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去更加深刻的了解李白这样一位传奇人物。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和现在的观点去理解整篇诗词,去理解传统文化。
  2.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道路上,必然少不了现代化技术的身影。这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如在学习《史记·项羽本纪》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给同学们放映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慢慢了解传统文化,去体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惋惜、去体会刘邦不屈不挠的智慧,去体会大汉朝的繁华与昌盛。另外,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的阅读,让学生从《诗经》中体会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论语》中体会儒家学派的至仁至礼,从《红楼梦》中体会大观园里的爱恨纠葛,从《史記》中去体会各朝各代的兴衰荣辱。阅读经典文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的本质,还有利于学生感受古人伟大的精神世界,去培养安之若素的气质与深厚的文学素养。
  3.联系现实生活渗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就是秉承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渗透到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局限于课本教材,局限于文字描述,更应该将其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在先辈们的思想基础上,加以自己的独特理解,拒绝一眛读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积极利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学习和吸收文学经典,多关心社会热点和国家大事,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传统道德感,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在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传承的同时,也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增强.多措并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9(10):120.
  [2]刘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意义及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6.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引领的新课程改革,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培养核心素养视角去关注学生生长与发展环境,就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竭力发掘班级文化中的隐性课程资源,引导和规范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以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整体文化建设。  【关键词】班级文化 核心素养 隐性课程  班级文化指以全班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必须要充分关注留守儿童们的成长和发展,不但要注重教育,也要注重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这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教师必须要充分从儿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加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语文的阅读模块更是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很紧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的对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优化,使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理论 实践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
【内容摘要】语文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有益于学生的轻松学习,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整体教学质量,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奠定扎实基础。但想要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目的,就需要老师不断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并进行不断的实施。本文笔者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了探讨,然后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思维能力 培
一、当前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实施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复习再现所学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发展语言思维、感受异域文化、培养高尚人文情怀的重要抓手。毋庸置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以初中英语四级的阅读量为例,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课
【内容摘要】学生利用课堂获取知识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应以当前的教学制度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改进,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深入交流为其构建科学化的知识教学平台打好基础。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教学是师生的共同目标,教师需要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明确其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阶段 数学课堂 教学手段
【内容摘要】学案教学诞生于1986年,这是其最初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不断对素质教育进行探索,开始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这就使得学案教学开始产生。但是,在这个阶段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直到2000年起,学案教学才开始在我国得到广泛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中国的基础教育,虽然,这种方法是一种草根,然而,其生命力非常强。这篇文章对学案教学起源和发展做一些介绍。  【关键词】学案教学 草根教学模式 起源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所处的时代大环境始终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不断进化,现阶段已经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对于知识和教育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当中,所以知识数据的增加速度相当迅猛,人们为了能够时刻紧随时代潮流,都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不断地学习。在这种背景下,素质教育也在不动声色地发生着创新和变革,一些先进性和科学性极高的学习手段和教育方法被教师广泛地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
大家知道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大小事情,层出不穷。而且事无巨细,必须及时处理。  班主任工作,方方面面比较繁,不可能说得完,下面,我就这几年在东英的感受,简单谈几点处理关系方面的体会,和大家交流。  一、处理好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尽快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尤其是半途接班的),培养和学生的感情。被学生认可了,才能展开班级的其他工作。  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眼神,必须是
【内容摘要】分类讨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的目的就在于解决各种看似复杂多变的难题。因此,笔者就分类讨论思想的作用,借高中物理题,探讨该思想是如何帮助学生将难题简单化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题 分类讨论思想 具体运用  引言  在高中生问卷中发现,在解题的过程中融入分类讨论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理清解题的方向,并且可以将该题分门别类,找准知识点,进而将该题转化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