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中:什么都比不上决心重要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纪中今年六十岁了。从2008年开始,他用三年时间向中国观众交出一部全新概念《西游记》;紧接着,他将用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向世界观众交出一部3D《美猴王》。
  “我想上帝会多给我一些时间。”许是身染感冒,录音笔里一并收录了他的咳嗽声,以及不知因何而起的叹息声。这次采访,他的蔼然可亲,与我印象里不怒自威的形象相距甚远。
  
  勇敢者的游戏
  
  不出意外的是,新《西游记》还未大范围播出,已如同张纪中制作的其他剧集一样在网上展开热议,照例是挺张派和骂张派对攻,火药味甚浓。也使得这部制作历时三年,单集制作成本高达180万元的巨制在播出过程中一波三折。
  原本于8月7日在北京影视频道播出的张版《西游记》,却在开播前三天被临时换掉。之前,该台曾将此剧做为重点剧目轮番滚动片花宣传,突然下马的举动,令不少观众猜测该剧已遭封杀。此前,新《西游记》在南方电视台播出,并拿下30%的收视成绩,令不少先睹为快并为之叫好的观众大为不平。也有人说因该剧台词借古喻今,措词敏感,故而被封,一时引得媒体追访。事后,制片方坦诚的确是广电总局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而张纪中则表示自己的作品没有太大问题,他的任务是拍摄,现在已完成,至于能否顺利播出则是电视台和广电总局的事。
  如此看来,新《西游记》能否尽早与观众见面已成未知。在各路采访中,张纪中毫不讳言拍摄过程的艰辛,以及他本人为新《两游记》所做的各种努力。记者采访他时正值春节过后,当时新《西游记》正在做后期。张纪中说,“每天有几百人分布在北京各处做特技镜头,我每个星期二去审查一次,看完了之后再改,再拿米,再改,量太大了。”
  他坦言自己是个喜欢挑战的人,他会为某件想做的事情激动,并把这种激动一直持续下去。挑战《西游记》,是缘于他看到被称为经典的老版《西游记》有太多遗憾。对中华文化的诠释、特效的应用,甚至对唐僧這个人物的塑造,他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中国文化的三个系统儒、释、道,我一直都在了解,只有了解这些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在做戏的时候才会有意识地去表达什么。”
  “儒、释、道讲的都是一件事,都是心性的问题。无论是修心养性、明心见性、存心练性,他们所关心的都是人的灵魂,如何对待欲望和生死,对待社会和自己的道德操守。我想到《西游记》,恰恰可以表达这种内涵。”
  张纪中首先想到取经的和尚唐三藏,他为什么要去求取真经。他是一个高僧,能置生死于度外,他有普渡众生的慈悲之心。如果妖怪要吃他,他会替妖怪婉惜,会对他说你这个做法不对,就算你吃了我我也要渡化你,而不是害怕、吓哭,高呼“悟空,来救我——”的和尚。
  “我想象中的唐僧,是有坚定意志和慈悲之心,他取经走了几万里路,不应该一直是细皮嫩肉的小白脸,我要通过他对《西游记》有一个新的解释。在选演员时,第一想到聂远,他本来想演孙悟空,被我拒绝了,我说他没那个贫劲儿。而他来演唐僧是很适合的,他的气质刚中有柔,我在杨过选角的时候就记住了他,一想到唐僧就觉得是他那个样子。”
  一直以来,《西游记》的灵魂人物是孙悟空,他的自由和反叛精神也是这一文学形象成为经典的原因。在对孙悟空的选择上,张纪中也希望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孙悟空陪伴唐僧取经的过程,是他的心性逐步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角色上所下的功夫,让他在演员的选择上几费周折,终于定下吴樾,也险被换角。
  “有很多专演猴戏的演员来面试,但我们不需要程式化的表演,后来选吴樾,也是希望他能够脱离猴戏的表演,而把一个演员的不同面发挥出来。他会功夫,有演孙悟空的体力,也足够用心,这是演孙悟空必备的条件。但中间之所以险些换掉他,是因为他离不开六小龄童。我说,你要是不忘记他,你就没有你,你学猴子就算学得再像,也达不到他那个顶峰,照他的路子演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其实他自己挺着急的,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又放不下原来的模板,我的工作就是让他从潜意识里释放,就决定吓唬吓唬他,换角!可能他在这个警告和压力下,一下子就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大家都舒了一口气。”
  临阵换演员,换导演,这在张纪中剧组是经常发生的事,有人说他爱炒作,也有人说他很霸道。对于此类置疑,他矢口否认。
  “坚持和霸道是有区别的。比如做《西游记》,我写两万多字自己对《西游记》的理解和要求,我拿这个东西跟主创去谈,结果我检查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甚至有些事情我说过三遍以上还是无法改进,那我只能换一个人来改进。我的戏开机后会有一个磨合期,这是一个把卫星送进轨道的过程,你把他推到高轨道,将来就是一个高轨运行。”
  张纪中一直对自己有个要求,那就是做为制片人,要求别人做的到事,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睡觉,他永远是剧组睡得最少的那一个。比如找《两游记》的投资,面对如此巨额投资,很多投资人心里打鼓。张纪中先自己拿钱进来做了一年,慈文影视看到他的决心和效果,才开始投资。在制作费用的分布上,用于全剧组所有演职人员的创作费只占到总投资的不到50%,而把大把经费投入在制作上,这也是在张纪中剧组才特有的现象。“特效、服装、化妆、烟火、置境,这些花费是巨大的。我不能把钱都给了演员,在这些事儿上来凑合,要达到好的制作效果,是要下很大的心血。”
  即便如此,在新《西游记》的讨论中,仍有不少网友抱怨特效的不尽人意,演员的选择失当。而张纪中对于争议,也早已坦然。“名著翻拍本身就有争议,张纪中翻拍就更有争议。的确有一部分人会觉得,你翻拍就像动了他家的财产一样,他会边看边挑剔,但是也自然有喜欢的观众会对他反驳,这就成形成了争论,我需要这样的观众,也接受不同的争议,这样才是市场的真实反应。”
  
  让“美猴王”飞出中国
  
  “除非上帝不给我这个时间,但我相信他会保佑我,我祈祷上帝保佑我。”说这些话时,张纪中略显疲惫,但很快便振振精神说,我现在作息很规律,一天可以睡八个小时,每天早八点上班,晚八点下班,回家还可以看看书,十二点前入睡。显然,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他把中国文化输入世界的理想实现。
  早在几年前,金庸作品与张纪中制作已经通过影视文化输出,把中国古代的侠义精神传遍东南亚,特别在日本和韩国的论坛上,人们对他制作的金庸作品赞誉有加,日本网友还经常慨叹NHK没有如此恢宏大气的制作。而在他与金庸合作之前,他制作的主要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更是风靡全球华语圈。可以说,张纪中作品一直是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先行者。
  2010年,张纪中开始筹备3D电影《美猴王》,这不是一部拍给中国人的电影,而是把中国最优秀的故事与世界分享。“想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激动万分,但真正做起来却特别复杂,要让这份激动持续很久,这要看自己的热情和决心有多大。我做这部电影的决 心,是任何事情都阻挡不了的。”
  “我们现在终于有这样的机会,为什么不做?但什么是最容易让世界接受的呢?只有美猴王。他追求自由的精神,调皮的性格,整个故事玄幻的色彩,是最容易被外国人接受的。我希望用这样一个题材让中国文化进入世界市场。”
  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一个中国人把一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用英语讲给世界听,首先在做剧本上就极费工夫。《美猴王》从去年开始做剧本,第一稿剧本出来,张纪中说感觉就是废品,因此对第二稿格外慎重。他飞到美国,在好莱坞见了不下十五个编剧,不停地跟他们沟通,在今年年初定下两个。张纪中的要求是,他们要根据《西游记》的故事来写一个英文剧本,要拍给世界观众看,所以要从英文语言上有更好的把控。这也是他之所以没找中国编剧写剧本,再翻译成英文的原因。
  “我知道有很多的困难在等待着我,但这次与美国电影人的合作,让我觉得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比如卡麦隆,我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他,他做电影所花的时间,从准备到完成,十年一部戏,光是拍摄就要四年半。他跟我说,‘的确需要有这样一个人来坚持你的想法,这个人就是你自己’。我听他讲这些事,对我有很大的激励。我们目前所做的跟他差得太远,要达到他的程度,要更加努力更有毅力。在做这件事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决心重要。”
  在美国谈合作的过程中,最初因脑子里带着中国影视市场的印象,走了不少弯路,反反复复做了很多无用功,但好莱坞的专业程度也让他看到希望。有专业的分析师,有专业的投资人,包括宣传布骤,怎样与公关公司打交道,等等,可以界入到各个层面。“美国的行业规则让我很信任,光明的地方多。比如电視演员的片酬,他们会根据电视剧的收视率给出一个涨幅的百分比,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样子,很规范。”
  
  人生就跟种庄稼一样
  
  1951年的张纪中,曾因出身问题受到那场特殊政治气候的影响。但他回忆往事时,并无不平或嘲弄,只是豁达笑言他是个生性乐观的人,一些不幸的往事早已忘记了。反而少年时代的梦想未因任何劫难泯灭,就像幽暗处的花朵开得热情泼辣。
  “劳动下放的时候,就算没吃没喝,枕着砖头睡大坑我也在想如何快乐。那时我们在农村种庄稼,秋天割完后一片荒凉,一季庄稼就跟一场人生一样。老百姓对生死的态度就是这样的,有一个大生死的态度放在那里,你就会乐观地看待生活。但是,我要让我这一生活得有价值。这个话不是我今天吹牛,从十九岁开始我就在咬着牙做。”
  张纪中曾在山西农村插队,后到煤矿中学当老师,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是文艺骨干,做任何工作,都能做到最好。“教书时我是最好的老师,讲历史,讲农机常识,甚至讲生理卫生,我都是讲得最生动的。办毛主席思想宣传队,我在当地是最有名的,能编能导能写能唱。后来到了省话剧团,我又是省话的台柱子,演十年话剧当了十年主角。”
  之后开始顺风顺水,张纪中调入中央电视台,成为央视版《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制片人,开始声名鹊起。
  《三国演义》是张纪中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他描述当时的电视剧制作,没有人规定时间,只提一个要求,作品要好。而且给予他们极大的舞台,一个指挥大军团作战的舞台。
  “当时《三国演义》分不同段落拍摄,我参与制作的一段,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和‘六出祈山’,我们这个组跑遍全国选景,内蒙、青海、云南、北京、涿州,跑了好多地方,这是很大的一个锻炼。做为制片人来说,在指挥作战上,会有一个全局观,要有大的战略方针,又要有小的战术实现。我曾经写过一本书提到,剧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与制片人无关的,小到吃饭打扫卫生,大到钱款的划拨,甚至演员情绪好不好,家里安定不安定,都是与我有关的。而且要有条不紊地操心,打有准备之战。还要有决断能力,你做这个戏,成败在你自己,这也是我提出制片人中心制的一个原因。”
  其实,在张纪中的创作生涯里,比起名利、奖项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实践,为中国电视剧事业开拓了一种新模式,也就是与国际接轨的制片人中心制。无论谁投资,只要张纪中做制片人,就意味着他要把握创作大权。他对导演的任用、演员的选择、资金的运用,都有着绝对的决定权。对创作,他也有重要的发言权,导、摄、美、音乐、造型……他无一不管。当然,在接过权力的同时,他也背上了所有的责任和风险。
  “以制片人为中心的团队,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当你培养出一些人,你会省事很多。我现在的团队,执行力很好,都是跟我工作了十几年的人,骨干力量大概有四五十人,分布在各个环节。当然也不断有人离开我,我觉得这是好事,也希望离开的人,除了提高自己的收入,还要把戏拍好,我希望带走一种精神和一个规范的方法。”
  诚然,一个优秀的制片人要有丰富学识,以及坚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这个工种要与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发生关系,张纪中认为,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制片人要有积极面对的态度。比如在面对媒体置疑或观众口水时,他选择正面迎战,并坚持自己的态度,因此背上了炒作大家的名声。
  近年来,张纪中的曝光度开始势微,对一些敏感问题也不愿回应。他说,这几年的项目,从《西游记》开始每一个都是漫长的过程,我知道有人会骂我,但没时间回应。而《美猴王》这个电影的过程更漫长,他们在看不到我的时候自然也没什么说的。我现在只想把这个电影做好,过程再轰轰烈烈有什么用,我要等着看这部作品轰轰烈烈。
  “现在我同时在筹备一个新项目,叫《炎黄大帝》,这个剧难度极高,什么历史资料都没有。它是一个失落的文明,只留下一个传说,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宇宙和人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我要做出那个文明时空里纯净的土地、天空、人心。”
  “时间是一个最伟大的作品,他会给出一个完美结局。”
其他文献
初见张思乐,一个文静、端庄的姑娘跃然眼前。但与她聊起天来,那份古灵精怪一览无余。作为知名演员张光北与陈炜的爱女,不得不感叹张思乐继承了来自父母的优秀基因,无论言、行,抑或表情、动作,都颇为生动,极具感染力。  虽然才上大一,但思乐的生活紧张、忙碌,除了完成学校的课业外,她还学习跳舞,听英语讲座,为杂志做平面模特,时间永远排得满满的。她倒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演员需要不同经历的积淀,而角色的体验也许就是
期刊
被人们搞得神神秘秘的2012年还真是有点不太平。方韩大战闹得知识圈吵成一锅粥,政坛也出了石破惊天的事。在演艺圈,两位华语电影的功夫明星甄子丹与赵文卓因电影《特殊关系》合作不睦而开打,连累着舒淇、冯小刚等一干名人跟着站队,众多粉丝水军推波助澜,高潮迭起,火星四溅。有一阵子,我还真以为两人必须得约个场子过招了断呢。  当然,打的人不会那么蠢,看的人也不会那么傻。演艺圈是个名利场,也是个是非地,打打闹闹
期刊
电视+视频的高阶竞争  4月,上星后的《甄嬛传》收视捷报频传。SMG尚世影业在4月11日发表微博称,在东方卫视黄金剧场播出的《甄嬛传》以1.389的平均收视高居全国第一,上海本地收视破7,而在网络播放榜上《甄嬛传》同样毫无悬念居于榜首。口碑方面,豆瓣1万5千多位网友评出8.3的罕见高分。  一句“毫无悬念”,不仅道出制片方的胸有成竹,也说明同时段各大卫视在播大剧无一能与之抗衡。事实上,随着综艺节目
期刊
有一天晚上,黄奕呆在家里,莫名的感到失落,满心惆怅,在此之前,她已经一个人在家呆了一个月。于是她做了一个祷告,她说,我以前非常贪心,你给了我还不错的脸蛋,给了我一份那么多人羡慕自己又非常喜欢的事业,取得成功,我也没有像别人那样付出太多辛劳,我还问你要一个白马王子或者一段美丽的婚姻,我觉得我太贪心了,我怎么可以全都要。但是这一次你给我的打击,有可能给我的是一份礼物,真的让我长大了,也真的让我从心里长
期刊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最受观众欢迎,但也最难做,因为它离生活太近了。”不止一位制片人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当下的中国电视剧市场杂乱纷繁,在利益驱动及高收视、强话题性的挟持下,电视剧创作者们纷纷各显其能,充分制造狗血、极致的情节,为观众打造重口味的“食粮”。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贴近生活,积极向上、温暖人心的作品就显得尤为珍贵。  “生孩子有一个好处,就是等我们老了的时候有人推我们去火葬场,不用我们自己爬着去
期刊
4月15日,凭借《桃姐》,许鞍华取得了个人电影得奖史上的第二个大满贯。上一次,是15年前的《女人四十》。  新闻视频中,得奖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65岁的女导演兴奋地高高举起奖杯,神态像极一个终于得到糖果或者满分考卷的小女孩子。  我想,那才是她本来的样子。  第一次见到她本人,是在2010年的两岸三地导演年会上。她就坐在我后面,非常端庄严肃的样子。我和另外一个女孩,都是她的粉丝,见到她,非常开心,
期刊
方言电影之回潮  《桃姐》带动方言电影受热宠  6850万,这个成绩在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之中算不上亮眼,但是对于《桃姐》这样一部源自香港地区的文艺电影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但比起这个票房成绩更加难得的,还是《桃姐》所带来的方言电影的回潮。尽管这一次博纳影业只是把《桃姐》的粤语版本作为试水之作,小范围地在部分城市的部分影厅进行投放,但是观众的反响出奇地好,平均8成以上的上座率不仅远胜《桃姐》的
期刊
x  章家瑞导演的电影个性鲜明,《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红河》均是以少数民族为主题,展现那里的风土人情及人物特色。而《芳香之旅》与《迷离》则是洞悉小人物的生存现状,展现最真实的人性及精神诉求。他的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中屡有斩获,但国内的票房成绩却差强人意。做为知名的艺术片导演,如何在确保故事生动表达、人物完美塑造的前提下,继续突破商业堡垒,将艺术与商业元素完美融合?或许是章家瑞接下来要面对的
期刊
繁盛之期  20世纪80年代,一部《霍元甲》揭开了国人的英雄梦,一部《射雕英雄传》,牵动了万千儿女情。武侠剧作为那个年代最受观众喜欢的电视剧,呈现手段十分丰饶,故事五花八门,人物性格各异,有野史、有传奇、有爱情;甚至山川地理,人情世故,谋略纵横之术,家国天下之情,都笼入磅礴的武侠世界。故事蓝本为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出品多来自TVB,这个曾经华语圈里的造星工场,几乎每一位在影
期刊
《肩上蝶》多么唯美而浪漫的名字,在美仑美奂的画面中,演绎着当代化蝶之恋的爱情童话。或许它的故事不够跌宕,它的节奏不够紧凑,但至少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文艺片。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投资近6000万元,却只回收了1000多万票房,可谓血本无归。更有甚者,该片在上映之前就闹出“剪辑权之争”和“上海电影节遭禁赛”两场风波,将导演与投资方的矛盾公开化。导演张之亮谴责投资方与发行方“绕过”自己重新剪辑,把124分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