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彩色超声;脉压指数;颈动脉斑块性质;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15)06-0493-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5.06.20
高血压病患者常并发动脉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有数据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达93.33%。高血压患者的脉压指数(PPI)能较好地反映血管硬化程度。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120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分析后,探讨彩色超声在脑梗死患者脉压指数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龄54~80岁,平均(70.61±10.55)岁。全部病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排除标准:(1)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动脉、静脉畸形;(2)颅内肿瘤;(3)心律失常,如房颤;(4)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5).大动脉炎。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高血压非脑梗死患者121例,男59例,女62例,年龄为51~81岁,平均(70.32±11.34)岁。所有受检者经生化指标检查排除糖尿病,以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和颈部血管畸形,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瓣狭窄及人工瓣膜置换患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
1.2 血压测量及分组:采用美国天空及SunTech os-car2动态血压分析系统,测24h血压。白昼(0600~21∶00)间隔20min,夜间(21∶00~6∶00)间隔30min。有效血压标准;收缩压(SBP)70~220mmHg,舒张压(DBP)40~130mmHg,脉压20~llOmmHg。监测24h期间患者活动如常。观察项目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脉压(mmHg)=收缩压一舒张压,PPI=脉压/收缩压,按PPI大小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组,即:PPI≤0.40组、0.40 0.60组。
1.3 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Iu Elite、东芝一700A、GE-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SMHz~12MHZ,常规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颅外段血管,沿血管走行作纵切、横切扫查,观察形态、结构、管腔内有无粥样斑块形成,测量内一中膜(IMT)厚度,IMT及斑块的界定:颈动脉IMT≥1.Omm为内膜增厚,局限性≥1.5mm定义为斑块。再测量粥样斑块大小,评判质地,对双侧颈动脉内的斑块数分别记录,根据斑块回声确定斑块类型:①低回声脂质型为软斑块;②强回声或伴声影的钙化型为硬斑块;③回声强弱不均的溃疡型为混合斑块。强回声钙化型硬斑块属于稳定斑块,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属于不稳定斑块。
1.4 血糖、血脂检测.全部患者均禁食12小时以上,抽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检查。
1.5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三组颈动脉超声结果比较:脑梗死组两侧颈动脉内共检测到250个斑块,非脑梗死组两侧颈动脉内共检测到211个斑块。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比较;当PPI≤0.40时,颈动脉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40 0.60时,颈动脉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组织病理学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表面是胶原成分构成的纤维帽,其中心是包含丰富胆固醇的脂质核,斑块可以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稳定性斑块纤维帽比较厚,炎性细胞较少,不容易破裂;不稳定性斑块纤维帽较薄,脂质核心则较大,还有新生微血管形成及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由于斑块内部结构的不稳定性,使得斑块易破裂、脱落、栓子形成。本文表明脑梗死组患者中,超声检测到不稳定斑块143枚,占57.2%。说明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于颈动脉软斑及混合性斑块,斑块的性质能反映脑血管病变是否处于高危状态,与邵利等研究结果相似。
颈动脉位置表浅,可作为全身中型动脉的观察窗口,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部位之一,好发部位主要在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可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的三层管壁结构,通过局部放大等方法后,准确测量内、中膜厚度。内、中膜增厚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征,而斑块形成是动脉硬化的明显特征,它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本文显示:随着PPI的增高,P值在逐步减小。说明高血压患者随着脉压指数水平的增高,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在逐渐下降。可能与血压过大地波动,造成了动脉壁较大的位移,软斑、混合性斑块容易扭曲变形而破裂,从而给脂质渗入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使斑块容易脱落。本组资料还显示脑梗死组不稳定性的软斑及混合性斑的比例多于稳定性硬斑(57.2%/42.8%),也表明了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稳定性斑块脱落引起的。
对于颈动脉斑块的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血管狭窄和阻塞的金指标,但因为其费时、价高,而且对患者有创伤,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彩超检查因其无创、简便易行、重复性强,它既可测定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还可对斑块性质进行评估,从而对斑块稳定性的判断提供依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一旦出现症状迅速进展,引起脑灌注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产生的栓子可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本文结果提示:当PPI>0.40时,彩超可作为诊断颈动脉斑块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颈动脉进行常规彩超检查,以尽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指导临床诊疗,使患者及时地得到临床干预,减少脑梗死发生。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15)06-0493-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5.06.20
高血压病患者常并发动脉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有数据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达93.33%。高血压患者的脉压指数(PPI)能较好地反映血管硬化程度。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120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分析后,探讨彩色超声在脑梗死患者脉压指数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龄54~80岁,平均(70.61±10.55)岁。全部病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排除标准:(1)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动脉、静脉畸形;(2)颅内肿瘤;(3)心律失常,如房颤;(4)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5).大动脉炎。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高血压非脑梗死患者121例,男59例,女62例,年龄为51~81岁,平均(70.32±11.34)岁。所有受检者经生化指标检查排除糖尿病,以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和颈部血管畸形,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瓣狭窄及人工瓣膜置换患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
1.2 血压测量及分组:采用美国天空及SunTech os-car2动态血压分析系统,测24h血压。白昼(0600~21∶00)间隔20min,夜间(21∶00~6∶00)间隔30min。有效血压标准;收缩压(SBP)70~220mmHg,舒张压(DBP)40~130mmHg,脉压20~llOmmHg。监测24h期间患者活动如常。观察项目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脉压(mmHg)=收缩压一舒张压,PPI=脉压/收缩压,按PPI大小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组,即:PPI≤0.40组、0.40
1.3 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Iu Elite、东芝一700A、GE-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SMHz~12MHZ,常规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颅外段血管,沿血管走行作纵切、横切扫查,观察形态、结构、管腔内有无粥样斑块形成,测量内一中膜(IMT)厚度,IMT及斑块的界定:颈动脉IMT≥1.Omm为内膜增厚,局限性≥1.5mm定义为斑块。再测量粥样斑块大小,评判质地,对双侧颈动脉内的斑块数分别记录,根据斑块回声确定斑块类型:①低回声脂质型为软斑块;②强回声或伴声影的钙化型为硬斑块;③回声强弱不均的溃疡型为混合斑块。强回声钙化型硬斑块属于稳定斑块,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属于不稳定斑块。
1.4 血糖、血脂检测.全部患者均禁食12小时以上,抽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检查。
1.5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1 三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三组颈动脉超声结果比较:脑梗死组两侧颈动脉内共检测到250个斑块,非脑梗死组两侧颈动脉内共检测到211个斑块。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比较;当PPI≤0.40时,颈动脉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40
3 讨论
组织病理学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表面是胶原成分构成的纤维帽,其中心是包含丰富胆固醇的脂质核,斑块可以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稳定性斑块纤维帽比较厚,炎性细胞较少,不容易破裂;不稳定性斑块纤维帽较薄,脂质核心则较大,还有新生微血管形成及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由于斑块内部结构的不稳定性,使得斑块易破裂、脱落、栓子形成。本文表明脑梗死组患者中,超声检测到不稳定斑块143枚,占57.2%。说明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于颈动脉软斑及混合性斑块,斑块的性质能反映脑血管病变是否处于高危状态,与邵利等研究结果相似。
颈动脉位置表浅,可作为全身中型动脉的观察窗口,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部位之一,好发部位主要在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可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的三层管壁结构,通过局部放大等方法后,准确测量内、中膜厚度。内、中膜增厚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征,而斑块形成是动脉硬化的明显特征,它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本文显示:随着PPI的增高,P值在逐步减小。说明高血压患者随着脉压指数水平的增高,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在逐渐下降。可能与血压过大地波动,造成了动脉壁较大的位移,软斑、混合性斑块容易扭曲变形而破裂,从而给脂质渗入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使斑块容易脱落。本组资料还显示脑梗死组不稳定性的软斑及混合性斑的比例多于稳定性硬斑(57.2%/42.8%),也表明了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稳定性斑块脱落引起的。
对于颈动脉斑块的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血管狭窄和阻塞的金指标,但因为其费时、价高,而且对患者有创伤,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彩超检查因其无创、简便易行、重复性强,它既可测定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还可对斑块性质进行评估,从而对斑块稳定性的判断提供依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一旦出现症状迅速进展,引起脑灌注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产生的栓子可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本文结果提示:当PPI>0.40时,彩超可作为诊断颈动脉斑块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颈动脉进行常规彩超检查,以尽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指导临床诊疗,使患者及时地得到临床干预,减少脑梗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