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免疫营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ove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效果及对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需行机械通气的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免疫营养组30例和标准营养组30例。两组使用等热量肠内营养。营养素经鼻肠管使用。入院当天及每2周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在床旁测上臂肌围(MAMC)各指标,比较2组14 d脱机率及机械通气时间。

结果

免疫营养组患者治疗14 d内的脱机率和高于匀浆膳营养组(73.3%比43.3%, P<0.05);营养指标:第14天的前白蛋白水平[(188.4±57.5)mg/L比(174.6±65.7)mg/L,P<0.05]、第14天的白蛋白水平[(32.7±4.6)g/L比(30.2±3.8)g/L,P<0.05]、第28天时的上臂肌围水平高于对照组[(25.5±2.1)cm比(24.3±1.8)cm,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炎症反应参数,IL–6水平第14天时[(250.1±110.3)ng/L比(266.1±97.3) ng/L,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8天时[(108.5±59.6)ng/L比(165.7±76.3)ng/L,P<0.05]免疫营养组水平低于标准营养组;CRP水平:第14天时CRP水平[(12.2±7.3)mg/L比(13.2±6.9)mg/L, P<0.05],第28天的CRP水平[(7.5±5.0)mg/L比(9.6±5.6)mg/L,P<0.05],免疫营养组CRP水平在第14、28天均低于标准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OPD患者应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较匀浆膳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下调急性炎症反应水平。提高早期撤机成功率,是较为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RAW264.7鼠巨噬细胞极化及细胞内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鼠巨噬细胞分为二甲双胍不同浓度(0、1、5、10 mmol/L)孵育组和不同时间(0、12、24、48 h)孵育组,实时定量PCR (RTQ-PCR)检测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0 (IL-10) mRNA的表达水平;将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双胍组、脂多糖组、脂多糖
目的比较术前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S)与术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IOE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检索了多个电子数据库关于POES与IOES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我们对以下结果进行分析: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5个试验共631例患者(318例POES患者和313例IOES患者)符合标准。胆总管结石总的清除率两者相似,但IOES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
目的分析院内获得性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北京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病例,收集一般资料、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分组比较死亡组(住院期间死亡)比存活组(住院期间存活)及白色念珠菌组比非白色念珠菌组相应的临床特征、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影响念珠菌血症病原分布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白色念珠菌血症患者30例,非白色念珠菌血症患者3
期刊
目的调查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把手培训后受训医生返院后的ERCP开展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在西京消化病医院内镜中心进行ERCP培训的46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受训时间、受训期间操作例数、所处医疗机构条件等因素对学员后续ERCP工作开展情况的影响。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1份(89.1%)。其中34人来自三甲医院(82.9%)。平均受训时间为8
期刊
目的探讨β–微管蛋白Ⅲ(TUBB3)和γ–神经突触核蛋白(γ–SNCG)在结直肠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0例结直肠腺癌中TUBB3和γ– SNCG的表达。结果在结直肠腺癌中TUBB3和γ–SNCG的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2.2%和73.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γ–SNCG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
目的对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FⅦ)缺乏症患者进行F7基因分析,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患者F7基因的启动子、外显子及侧翼、3'非翻译区以及内含子7的重复序列突变位点区域,用反向测序证实所发生的突变。查找数据库和当地150名健康对照者相应序列,确定是否为常见SNP位点。结果Sanger测序发现该患者F7基因内含子6发生g.15975 G>A杂合突变(IVS6–1 G>A),内含子
目的明确早期乳酸清除率与心脏骤停(CA)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CA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共计7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CA原因、CA前心律、CA时间、抢救时间、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是否合并抽搐或中枢性高热,同时分别记录患者入科当时乳酸基础值及入科后6 h乳酸值,计算患者6 h乳酸清除率,并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 16位、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伴发胸腺异常的重症肌无力(TMG)发生、胸腺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2002–2014年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及门诊的76例MG患者,伴发胸腺瘤24例,伴发胸腺增生40例,胸腺正常12例。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MG患者组(MGG)和75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G)β2–AR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16位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