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堂呼唤自主开放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导读】
  《有趣的平衡》为六年级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中的综合应用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知识的的基础上设计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初步感受杠杆原理,同时通过验证这一规律,发现当杠杆“左边的钩码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右边的钩码数”和“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制作简易杠杆,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应用规律,体会反比例关系。为了激发创造潜能,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书本制作的简易杠杆有局限性,只能研究左右各一组的平衡。我制作的杠杆更有利于学生发现平衡的更多奥秘。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开放式的教学课堂。学生自主的提出问题,经历猜测-实验-操作-观察-计算-推理验证一系列的活动过程。
  【片段与反思】
  一、猜测平衡条件
  谈话: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对科学研究也有帮助,古时候神话故事中的风火轮,千里眼,顺风耳现在还是神话吗?希望这节课我们像朋友一样互相合作学习有用的数学,好吗?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呢?
  学生说平衡,师板书:平衡
  检查桌面上的杠杆平衡吗?
  对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知道什么?
  【反思】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生1: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师:你真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一语道破今天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让两边保持平衡?你知道吗?
  生2:两边重量相等
  师: 就是以支点为中心左重量等于右重量,我记录下同学们第一次猜测,并反问一定平衡吗?
  生3:位置也要相等
  师:就是离支点的距离也要相等才能平衡。
  板书二次猜想:左质量 左距离=右质量 右距离
  快速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小组挂一下。
  3.小结过渡:对这个结论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先说:距离不相等重量不相等时也能平衡吗?
  师:又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距离不相等重量不相等时也能平衡吗?能吗?
  生4:能。
  师:看来两边距离相等重量相等并不是平衡的唯一条件?还有其他的平衡对吗?哦,不过这也仅仅是我们的猜测,需要验证。让我们用事实说话,用你们的学具找出这样的平衡好吗?下面分组活动,请先看一下活动要求。出示幻灯。
  【反思】学生经常玩跷跷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进行学习时,进行大胆地猜想和预测,激发了学生探究、实践、验证的欲望。
  二、探究感悟平衡条件
  1.小组合作创造不同的平衡,师收集作品展示。
  过渡:同学们暂停实验,你们真了不起呀!真的找到了距离不相等,重量不相等的平衡?还用这么美观的图表示出来了。这图什么意思,介绍一下,距离多少重量多少?
  2.解说作品,生说不清,师点拨,你的意思是说,支点左边5刻度处放一个钩码,右边一刻度处挂5个钩码就平衡了。验证一下。
  评价:真不简单,不仅能用图表示出找到的平衡!还会用数字描述,挺有数学眼光哟!
  3.小结:我非常佩服同学们。得出了左右重量相等距离相等可以使杠杆平衡的结论,现在又动手发现了这么多左右重量不相等,距离也不相等时杠杆仍然可以保持平衡,
  过渡:那想一想到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两边保持平衡?…….
  怎么能让我们观察起来方便一些呢?很好,不愧是学数学的能用数学眼光来看问题。怎么用数字表示?举例说明这就是数字的好处,一目了然。
  下面大家就把这些平衡用数字统计在表格中。然后分析计算,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杠杆平衡?幻灯出示:活动二
  【反思】课堂上让学生从生活的直接经验开始,动手操作创造出平衡,并用直观形象的图示表示出来;然后抽象成数学符号,计算推理出杠杆原理。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体会杠杆原理
  1. 小组统计数据。
  2. 计算分析,有什么发现?让同学们把算式演板。
  3. 你们越来越会数学了,解释一下?汇报:先叙述算式的意思,多人汇报。重量相等距离相等的平衡符合吗?列出算……
  4. 总结一下,我们伟大的发现诞生了。
  5. 板书完善等式:左质量×左距离=右质量×右距离。
  6. 完善课题:伟大的发现诞生了,这就是平衡中的奥秘。知道吗?它在科学上叫杠杆原理,数学重要吧,与科学也有关联,是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阿基米德经过反复多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也研究出来了,我也为你们感到骄傲。
  【反思】本节课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 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过渡:下面我们到生活中找找,今天所学在生活中有应用吗?
  四、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1、生活中有那些的关于平衡例子?你能说说吗?跷跷板,大个子压小个子
  2、利用平衡的规律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星期天,爸爸带小明和妹妹到公园去玩翘翘板,小明体重44千克,妹妹体重35千克。如果要让翘翘板两边平衡,你至少可以想出几种办法?
  【反思】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杠杆平衡的规律后,设计了应用性练习,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及其开发的一系列新教材始终贯穿着一条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问题,特别是问题串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猜想、推理等活动,不断揭示数学本质、建立数学理论.日常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突出知识的发生过程,而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上的低效、无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怎样创设有效的
期刊
巴恩·戈利亚先生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整天在干些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利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地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观和自尊心,而单交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助长生命。语文,更适合滋润生命的成长。  一、语文课堂,应是滋润学生生命成长的绿洲  1.生命需要在教育中成长  生命存在的意义是生命的发展,生命发展
期刊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不仅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础单位,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首要阵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可见班集体绝不仅仅是学习生活的场所,而应成为学生灵魂成长的乐土。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孩子的精神成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建设一个有益于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班集体?第一年工作的我一直在思考、探索着……  一、化作同心圆,携手共成长:我的班级文化建设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发展的阶段。幼儿的数学学习并不是单靠课上老师的教授,是和幼儿的生活、游戏密不可分的。此时,学习化区域活动便应运而生。学习化区域活动是正式活动的延伸,相比正式活动,学习化区域活动更为开放、宽松,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开展活动。那在学习化区域活动中,教师到底应该投放什么样的游
期刊
[摘 要] 校园文化景观是经过各方呕心沥血、精心设计建造的产物。我校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创建特色校园。从外形上来讲,它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极具建筑之美、人文之美;从内在表现形式上来讲,极具艺术之美、和谐之美。两者完美的组合起来,成为充满各种美感的具体体现。它以静静的外在形态感染着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师生在科学知识与艺术魅力的草原中自由驰骋,达到理性与感性思维的
期刊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是从童话开始的。也可以这么说,每个孩子的童年本身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童话故事。让孩子爱上阅读,就要从童话阅读开始。童话阅读习惯的培养,将是整个人生阅读习惯的起始环节。因而,低年级孩子的童话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孩子童话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老师、家长的积极引导与有效指引,才能帮助孩子爱上童话,爱上那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然后与童话一起共舞,为精彩丰实的人生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将童话
期刊
一、案例展现  1.第一次教学片段  教师黑板上板书:,提问:这是什么数?  生齐答:分数。  师:你们知道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分数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的产生……  师:能利用学具袋中的图形,说明 的意义吗?(学具袋中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各1个。)  学生操作,并用黑色记号笔画出阴影,表示 。  师:为什么它表示的是 ?  生1:通过对折,我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
期刊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关于“知识结构”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认识层面上,缺乏对知识结构内涵的深层次的认识。如果我们跳出知识点教学的认识框架,以一个教学单元的整体视野,透过这些教学单元或教学长段中一个个知识点不同的表面,就可以发现这些知识点之间还存在多维的内在结构关系。  【关键词】 单元主题 依托 构建 教学模式  “小学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通盘考虑《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期刊
[摘 要] 怎样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悬念性、发散性、阶梯性、陷阱性、开放性等的问题情境,并加以恰当运用,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诱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问题情境 激发 探究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
期刊
我班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插话现象较严重,老师讲课不注意听讲的幼儿也占一定的比例,同伴发言时有好多幼儿注意力就转移,一副与已无关的样子。倾听是人类接触世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课堂学习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之一;也是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对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我们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些做法和思考。  《指南》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和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