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大益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4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二月初,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矮脚虎”方快相遇。他满头白发,脸膛通红,说起话来有嗡嗡的回音。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矮脚虎啊,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
  逞能折断教鞭
  方快是十分调皮捣蛋的学生,但他家是我们村里最贫的贫农,他父亲是贫农主任,在那个年代里,这样的学生老师是不能管也不敢管的。平心而论,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靠卖豆腐为生,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
  他在大街上当着很多晚辈的面喊我的乳名,说明他对我不服气。我获奖后有一位记者去采访他,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背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写字儿,他也不是我的对手;摔跤?我捆着胳膊也是他倒地……”
  我们那时上语文新课,总是先由老师朗读一遍,然后我们跟着他读,最后是我们齐声朗读。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着我们发出的声音里,是否有对课文的故意歪曲,如有,他就会用教鞭抽打。方快是挨教鞭抽打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打到略有痛感而已。
  但最后一次,方快夺过教鞭折成两截,扔在老师面前。我至今犹能记起老师的尴尬表情。老师出身也不太好,对方快这样的赤贫子弟心怀忌惮。尽管他的尊严受到极大的挑战,他只是蜡黄着脸说:“好!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你!”明天到了,老师似乎忘了这件事儿。他给我们上了新课,领读之后,就让我们齐声诵读,但是他不再提着教鞭巡视了。
  方快折断了老师的教鞭,我们把他像英雄一樣崇拜着,他却好像很不高兴,谁提这事就跟谁急。


  朗讀成为典型
  有一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那天下午要上新课,课文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每到黄昏,池塘边上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颤音发出一声短鸣,接着满塘的蛙便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我们从来没像这次朗读这样兴致勃勃,这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着方快,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成了领读者。他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
  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那些青蛙在教室里蹦跳着。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我们听到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青蛙还受到科学家的另眼看待,因为许多科学试验都少不了它们……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但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变得红润起来。方快朗读完课文,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着。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
  不久,方快便当了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他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他参加全县小学生朗读比赛获得了第三名,一时声名赫赫。在他的面前,似乎铺开了一条撒满花瓣的道路。如果不是后来,在“文化大革命”初起的时候,他的父亲被查出“历史问题”,他很可能会成为我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
  我应该是方快引发的朗读热潮中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我们班的同学一大半都达到了这水平。与此同时,朗读也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因为我们在朗读中获得了语感。
  无畏放声呐喊
  小学五年级,我与方快都辍了学。方快力气大,加入成年人的行列里去干活儿,挣整劳力的工分。我只好去放牛,挣半劳力的工分。放牛确实不需要耗费太多体力,但寂寞难熬。当牛在草地上吃草时,我便大声地背诵学过的课文,包括那篇《青蛙》。这好像是一件很励志的事儿,但实际上全是寂寞无聊所致。
  我在村里混到十八岁,托叔叔的面子,到离家八里的棉花加工厂当临时工。棉花加工厂晚上开“批林批孔”的会,厂里的团支部书记安排几个人发言,其中有我。稿子都是从报纸上整篇儿抄下来的,所谓发言,也就是念稿。谁的声音大,谁念得流利,谁念得音节铿锵,大家就给谁鼓掌。我是赢得掌声较多的,这得益于在学校时的朗读训练。在我赢得赞誉时,我想,如果“矮脚虎”在这里,出彩的一定是他。
  后来当了兵,在新兵连训练时,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于是他就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使用的都是大学教材。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谢领导的信任,也感慨自己的无知无畏。
  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为了使开学后的课讲得从容些,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先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高密普通话)。
  话说当年我在邻居家的空屋子里大声朗读,半个村子的人都能听到。那其实已经不是朗读,而是标准的呐喊,甚至是吼叫了。我的朗读吸引了很多孩子躲在窗外听,大人路过时也会透过破窗往里望几眼。我当时特别崇拜我们单位宣传科那位讲课时手势繁多的干事。我学着他的样子,面对着墙上那面模糊不清的镜子,用我以为的普通话,用我以为的演说家的动作,挥舞着手臂,呐喊着,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
  忆昔滋味万千
  方快曾到我备课的空屋里去看过我。他那时跟人合伙开油坊,还没做豆腐。他说,你的嗓门真够大的。我说,比你差远了。他一点也不谦虚,说,如果要说朗读,你还真不如我!我说,我不如你的地方多了去了。他问,你这些天老在呐喊“不做铁砧,便做铁锤”,是什么意思?连我儿子都跟着你学会了。我说,那是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的最后辩词》中引用过的德国大文豪歌德的诗句。他说,纯粹瞎咧咧!我不做铁锤,也不做铁砧,我做铁钳子、铁钩子行不行?
  尽管我的呐喊式朗读被老同学讽刺嘲弄,但这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我不得不非常不谦虚地说,那时我的记忆力很好,备好的课几乎可以背诵;我不得不非常不谦虚地说,那时我的嗓门很大,喊叫两小时,没一丝一毫嘶哑。当时我颇为得意,两堂课吼完,回到保密室(我兼任保密员),点上一支烟,竟有那么几分季米特洛夫的错觉了。
  三十多年后,我到江南去,与十几位当年听过我讲课的学员聚会。问起他们对我讲课的印象,他们笑而不答。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听了这外号,心中一怔,马上就知道他们当年受了我多少折磨。是的,我们那军校离狼牙山不远,荒凉偏僻,深夜里,的确能听到孤狼令人恐怖的嗥叫声。
其他文献
每年的8月(農历六月底  七月初),等到芝麻齐刷刷地长到齐腰高,叶片绿油油、翠生生的时候,就到了采摘和晒制芝麻叶的时候。  采摘芝麻叶的部位很重要,也很关键。一般从顶部(开花部位叶片)第三层开始,取第四至五层。低于这一层的,叶子太老,口感不好,味同嚼蜡,让人望而生畏;高于这一层的,太嫩不出“货”,摘取还会影响芝麻的生长。如果按此祖辈人口耳相传的规矩摘叶,芝麻则会越长越好。芝麻开花的季节,是芝麻由枝
期刊
白饭  煮饭,就我个人的经验,用瓦煲煮出的饭最香。米洗净,用竹箩沥干,摊晾半小时左右,然后落米入锅,相米放水,加一匙猪油,极少的盐,煮熟即可。一斤江浙米,下猪油一汤匙,盐十分之一茶匙,大约如此,吃来够香。  糯米饭  煲糯米饭吃,寒天时候固有益身体,味道嫌单调。两全其美的方法,就是煲有味的糯米饭。可以用干贝滚汤,待干贝熟透,加入洗净的糯米同煲。也可以与粗粮搭配,先煮好一些红薯、玉米,连汤再煲糯米饭
期刊
在我老家陕西商州的乡下农村里,因为条件限制,遇上红白喜事,很少有人去酒店里办宴席,多是请来乡下的厨师自己做酒席。农村酒席截然不同,凡事都追求實惠。为了体现诚意,一般都会以当地流传已久的“十三花”宴席(即十三道菜肴)待客。  在这十三道菜肴里,除了第一道凉菜拼盘之外,其余十二道菜肴可谓道道经典。一般情况多是六个盘装菜和六个搪瓷大老碗菜肴。盘装菜肴可根据时令与季节自行调配冷热、口味和烹调方式。而老碗装
期刊
有一句饮食俗谚说:北方马牛羊,南方鸭鹅鸡。  在乐山与青神、夹江交界处,有一片小平原,名叫汉阳坝,平畴千里,岷江蜿蜒,盛产花生。每年秋收之后,农家鸡群就在收过花生果的空地上放养,自由地觅食土中残留的花生,个个吃得精精壮壮、白白胖胖。用它来做菜,煎、炒、炖、炸,款款都是上品,白砍鸡尤为上口。  清水煮制,水中不加调味料,最后淋汁上桌,叫白砍鸡。全国类似的名菜有三个,上海的白斩鸡、海南的白切鸡和乐山的
期刊
丸子汤这道菜,四川当地多称元子汤,又叫清汤浮元,是一道极为普通的汤菜。但今天无论是在四川的宾馆、饭店还是路边餐馆,都难见其踪影。为什么?不是因为它难做,而是因为做起来比较麻烦。  有一年考一级厨工就有此菜。一考生做完后端至考官面前,考官一看,丸子的形状倒像那么回事,配料却不传统。汤碗里垫的豌豆尖不少,将豌豆尖夹出,丸子瞬间全部沉底;一入口丸子口感太老,不够细嫩,严重缺味,结果可想而知。  若想做好
期刊
我家有四个泡菜坛,分别用来泡辣椒、青菜等。并非是泡菜都可以同一坛子泡,要分开泡。比如泡椒一般不与泡嫩姜一个坛子,因为嫩姜会导致泡椒走籽,变成空皮皮,那樣就不香更不好吃了。  先说泡泡菜的盐水制作。  选择泡菜坛,一定要选四川做的瓦罐泡菜坛,不能用玻璃的,也避免用密封罐,那样做出来只有盐和酸味,没有四川泡菜的鲜味和香味。选好的泡菜坛,用清水洗干净,不要用任何洗涤剂,晾干备用。  准备一盆老坛泡菜水作
期刊
以梨入馔,始于云南。据说清初吴三桂率三路大军攻打昆明,抵御的南明晋王李定国退守至市郊的呈贡县一带,军中乏食。一农妇得知后,将家中的仔鸡宰杀,欲送给李定国食用,但又怕不够,便顺手从院中的梨树上摘下十几个宝珠梨(此梨系云南高僧宝珠和尚引种培育而成,因而得名。其皮色青翠,果肉雪白细嫩,汁多味甜,食后无渣,且树不甚高,举手可得),然后将鸡、梨切丁合炒成菜。  李定国食罢,觉得脆嫩香甜,不禁大赞好吃。其后,
期刊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跟随父母下放到了农村,在一个偏僻的村子落了户。当时的生产队队长叫樊玉臣,是一个少言寡语、黑黑瘦瘦的中年汉子,他见父亲对农活一窍不通,便安排父亲在队里看山。看山就是护秋,是农村最轻闲的活儿。在那年看山期间,父亲惹了一场祸。  有一天,母亲让父亲晚上回家的时候,顺便牵头驴回来,第二天一早家里要磨苞米面,好使驴拉磨。那时,生产队里养的驴都是用来拉磨拉碾子的,村里谁家要磨面碾米,可以随
期刊
记忆中,没有谁喜欢我奶奶,她毒舌、刻薄,还吝啬。  奶奶出身于台湾南部西螺的一个大户人家。作为家里最受宠的小女儿,却嫁给了爷爷这个穷书生。但爷爷很努力,在上海读了医科并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  爷爷带着奶奶,还有年幼的爸爸,来到广东汕头开医馆。很快,凭着精湛的医术和有口皆碑的人品,爷爷成了当地的名医。  为了爱情,奶奶虽背井离乡,却幸福甜蜜。  可惜好景不长。爸爸5岁时,一个闷热的夏夜,他在睡梦中隐
期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和学生普遍使用铝制饭盒,售价几毛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饭盒,却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響。  备下一个饭盒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读小学。我有一个远房的表哥在炼油厂当工人,每天清晨,他骑着白山牌自行车去上班,昂头挺胸,动作敏捷而优美,表情则有些傲气。值得他自豪的,不仅在于自行车是那个年代农村的紧俏商品,更因为表哥每月三十五元的工资收入,让乡亲们羡慕不已。而让我和小伙伴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