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契机,构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anzm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是文化部、财政部在 “十二五”时期开展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彭阳县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加强领导,把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彭阳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彭阳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部山区,地处六盘山东麓、泾河流域。素有宁夏“东山文化之乡”的美称。彭阳县土地总面积为2528.65平方公里,总人口26.65万人,现辖4镇8乡156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的故里,也是宁夏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
  近年来,彭阳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较强的经济实力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彭阳县拥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243个,其中,县城有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文管所、档案馆、影视中心、数字影院、公共服务中心、中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文化宫、体育中心以及艺术表演团体等13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含共享工程服务站)12个;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室160个(含农家书屋156个);户有农民文化中心户58个。目前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6542户。有文化从业人员286人,其中,县级文化单位83人,乡镇43人, (村社区)160人。
  2012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彭阳县按照统筹城乡、建管并重、以文惠民、以文育民、全民共享的理念,坚持在困难曲折中拼搏,在改革创新中奋进,在科学发展中前行,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宁夏首批创建示范县,在2014年的验收中,彭阳县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设施网络化
  积极推进县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先后建成怡园文化广场、茹河文化生态园、皇甫谧文化广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影院、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大力推进了悦龙新区“三馆一院”( 新图书馆、新博物馆、新档案馆、数字电影院)、体育中心、青少年文化宫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快骨干性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础性设施建设质量,全县已基本建成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 (共享工程服务站),村 (社区)文化活动室 (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中心户为核心的四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日益完善。
  城乡一体化
  构建了以县级为龙头,乡镇(街道)为重点,村、农户为基础,群众为对象,全面覆盖、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文化室评估定级制度,重视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制作了《彭阳县文化旅游示意图》,在《知行宁夏·固原》一书中编辑出版了以“走进彭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指南,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引导。
  供给多元化
  全县城乡所有公共文化场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利用世界读书日、图书宣传周、文化大篷车等开展公共文化“五送、五进”活动,(送图书、送科技、送文艺、送春联、送电影)和(进社区、进军营、进校园、进工厂、进农村)服务;努力打造“欢乐彭阳”等地方特色品牌。
  服务惠民化
  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工程,以每年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载体,组织文化服务队,深入开展送信息、送展览、送培训、送公益性数字电影放映等活动;广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大力实施“书香彭阳”建设,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数字化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让民众均等、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成果。
  机制长效化
  县委、县政府先后下发多项政策文件,成立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兼顾、齐心协力、全民参与、持续有效的政策体系;重点开展“彭阳县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研究”和“县域内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县、乡、村各级都设立专项经费,强化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运行管理的保障。
  构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
  加强领导,全方位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财政厅《关于在全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宁文通发〔2012〕60号)文件精神》,彭阳县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了《彭阳县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规划》、下发了《中共彭阳县委 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彭阳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构建了党委政府领导、文化部门牵头、社会各界参与的有效管理运行机制。制定了免费开放资金使用、支出、申报和审批流程,形成制度化管理。按时足额拨付经费,县财政每年用于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图书采购、报刊征订、群众文化活动等专项经费100多万元,加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长效运行管理经费不少于300万元。目前,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均实现免费开放。
  统筹城乡
  加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点建设
  全县新建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在建1个,设置率达100%,总建筑面积4162㎡,均设有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服务站,并配有相应设备和室外活动场地。2013年,在全区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有8个达到区级一级站标准,3个达到区级二级站标准。全县156个行政村实现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有8个农村电子阅览室,分别配备电脑10台;建立社区服务点5个,分别配备电脑8台,有专人管理,全部免费开放;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有效整合数字文化资源,通过对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共享工程服务站、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村农业信息服务站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实现了农村公共数字信息服务中心一体化,为公益性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创新模式
  面向多层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彭阳县全面关注社会各阶层、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坚持向少年儿童、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倾斜。注重创作贴近群众的文化艺术作品,建立各种文化活动和专业技能数据库资源,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网站提供及时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联合宣传、教育、卫生、司法、科技、农业等部门,开展“七下乡”、“科技进村讲坛”,企业图书馆、敬老院图书馆、工地流动图书馆等有针对性的专项活动。彭阳县图书馆利用共享工程资源开放的“绿色电子阅览室” 丰富了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让留守儿童得到了更好的帮助和照顾,他们十分高兴。图书馆全天候免费阅览、借阅等活动,让广大读者上网、读书、看报、浏览新闻网页、玩益智游戏,给读者创造了一个优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在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的同时,公益性文化服务还通过地方政府网站、电视台、主流报刊、微博微信平台等多种媒体渠道,加大对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和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资源的宣传推广。彭阳县图书馆开展的系列服务活动,得到了当地主流报纸《固原日报》的报道,同时,在宁夏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对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完善组织领导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一协调文化阵地建设、设施设备管理、经费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等事宜,为文化建设提供政策、经费、人员等长效保障机制;建立由主管部门和各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联系会议、工作检查考核组织机构,进一步促进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和高质高效运行。
  加强保障力度
  加强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指导作用,不断引进社会力量加入,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经费支持;切实做好人员配置工作,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人才队伍稳定性,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优势,组织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人员保障。要通过稳定的长效保障机制,巩固建设成果,逐步扩大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优势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强化整合机制
  按照“加强统筹、协调发展、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强对公益性文化工程的统一规划,统筹兼顾,整合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数字服务推广等方面协调发展。通过平台集成、数字对接等方式,实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数字文化服务的整合揭示和服务,使经费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数字文化事业,做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系统的资金整合、资源整合和服务推广等工作的协调合作。全面贯彻整合发展的思路,将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速度推上一个新台阶。
  提升服务效果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让公益性文化服务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建设更为贴近人民群众需求的资源,提供知识性、辅导性数字服务产品的产出,加强有针对性的精细化资源的推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掘资源的能力,提高资源供给能力。拓展新媒体服务渠道的服务方式,建立更为完善的交互及信息反馈机制,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不断提升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效果,用最直接的方式方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实现以文惠民、以文育民,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公共文化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他文献
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在这里放缓了脚步;巍峨雄峻的大巴山脉,在这里放低了身段;伟人毛泽东同志“高峡出平湖”的愿景,在这里化作绚丽的风景。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这一方热土,注入了灵性与活力,作为一名基层文化艺术工作者,怎样从具体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
期刊
近些年,围绕北京城出了不少书,大家写北京,说北京,一往情深,作者也是五花八门,作家、记者、文史专家等等,但像这两本书以及它的作者这样的还真不多。  这两本书一本叫《我的上世纪—一个北京平民的私人生活绘本》,一本叫《我的老北京—一个平民的私人生活绘本》,一看书名就知道,既是“绘本”,便会有图。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关庚先生,建筑师,并不以写文章为主业,但他是既著文又绘图。  这样的作者,是不是不多见?  
期刊
10月6日,进藏支教的画家们凯旋而归,标志着为期近一个月的面包公益活动在北京宋庄圆满落下帷幕。据了解,面包公益活动旨在为孩子们开启一扇艺术之窗,结合宋庄优质的画家资源,对孩子们在艺术领域进行启蒙式教育,用艺术影响、感染孩子。这次支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画家们讲课时注重心灵和思维上的教育。课堂上,他们用激情点燃了自己,也点燃了藏族的孩子们。  今年9月,来自北京宋庄的画家们自驾进藏,路线为北京—甘肃—
期刊
东山,是广州市东山区原属市的一个老行政区,1917年民国政府即在此设区公所,1951年称大东区,次年改称东区,1961年始称东山区。直到前几年,广州市行政区调整撤并,东山区因与越秀区合并,才被取消。而东山一名,则源于此地的东山岗和明代始建、清代重修的东山庙。  我对东山的认识,始自上世纪60年代读中学的时候,但真正开始熟悉它,是在70年代以后。那时,这里也称得上是广州商业比较繁华的地段,有一幢百货
期刊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专业科技博物馆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在杭州如期召开,会上博物馆外联部唐志强主任就专业科技博物馆“十三五”期间目标措施和建议研究课题进行了报告。  现在全国专业博物馆除了科技馆以外的博物馆共计1407家。经过5年的发展,专业博物馆已由2008年的280座增长了1.5倍。专业博物馆在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归口单位比较多,历史关系复杂;再加上不是上级主管部门的核心职能
期刊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和伟大追求。党的十八大再次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而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文化复兴和经济复兴具有等量齐观的作用,缺一不可。作为文化产业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之一的出版业,在二零一四年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在调整产业结构、拉动文化内需方面,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格局:树立世界眼光  党的十八大已经把文化产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而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变迁,匾额逐渐被老百姓遗忘。作为匾额主流的木制牌匾,流传至今的已寥寥无几。据了解,清朝乾隆年以前保存完好的匾额几近绝迹。 谈到匾额与老百姓的现状,其问题也很让人担忧。传统的匾额被称作“古建筑的灵魂”,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的一种装饰构件,它集标名、装饰、建筑、文化等多重意义于一身,是具有中国民族气派和东方特色的艺术奇葩。要继承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古代匾额文化,历史学家,古建筑
期刊
在溶洞里跳芦笙舞,是一个贯穿我人生的永久回忆。20岁以前经历的那段时光始终保留在我的脑海中。  黔中一支自称“摩若”的苗族在春节举行盛大跳芦笙舞的聚会,由于这种活动在溶洞中举行,因而称之为“跳洞”。这支文化主体的苗族称“跳洞”为“数岜”。我是这支苗族的一分子,一个小得极不起眼的分子,尤其在“数岜”之时,那时还不会吹芦笙的我几乎在欢快的芦笙舞之外,投以羡慕的眼光。在溶洞里舞芦笙,是一个激情澎湃、令人
期刊
每年正月元宵节前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青林村居民都会团聚一处衍袭耍板龙的习俗。青林板龙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唐代。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作为崇拜敬奉的民族图腾,至今中国人仍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先人们认为龙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消灾除病。在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要想年成好,必须要风调雨顺。因此,每逢喜庆节日,尤其是春节元宵,人们耍龙祈祷神龙佑护,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古人把
期刊
2011年6月,“囊匣制作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9月,扈啸被评为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囊匣制作技艺”传承人。  “囊匣制作技艺”,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带着对“囊匣制作技艺”的好奇,我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找到了“囊匣制作技艺”传承人扈啸。初识扈啸,我们对他的印象是:中等身材,个子不高,话语不多,干起活来特别认真。扈啸看到我们,连忙放下了手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