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文学”:作为对象和方法

来源 :特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hahawoti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培浩:《特区文学》的“大湾区文学地理”栏目一晃就快一年了,回顾起来挺感慨。这一年期间发生了至今仍影響着世界的新冠疫情,当然,我感慨的不仅是时间和世事,而是一件当初我们并不知道会呈现为什么形状的事情,就这样做下来了。在我看来,重要的倒不是我们梳理了哪些“大湾区文学”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审美价值,而是我们找到了什么样的方法去面对一个新生的概念。我们都清楚地知道“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的提出乃是“粤港澳大湾区”这一经济规划概念推动的产物。换句话说,“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并不是一个自明地成立的概念。因此,如何找到有效地面对此一概念的方式就非常重要。找不到正确的打开方式,很可能就是跟在一片锣鼓喧天中热热闹闹,但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有人就很担心这是一个政治先行的概念,不过是换个帽子把珠三角文学和港澳文学再炒一遍。这种担心当然不无道理,但也并非必然如此。所以,我想最后一期讨论面对“大湾区文学”这样概念的方法,也是很有价值的。稍微回顾了一下,我觉得这个栏目事实上用到了四种处理“大湾区文学”的方法。其一就是最常规的存量盘点的思路,就是以城市为单位,检视“大湾区”地理范围内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历史源流。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思路,我们邀请的嘉宾绝大部分用这种思路来面对所在的城市文学现象。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盘点了存量,建立了目录,对不熟悉“大湾区”的读者来说,它具有某种阅读指南的作用。这种方法的局限,就在于它较少触及“大湾区文学”这个概念的可能性和应然性,从而也就丧失了与这个概念的生产性迎面相逢的机会。
  王威廉:存量也是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存量,就完全不知道在这片地理上的文学是以怎样的形态存在着的。不妨说句残酷的话,不是每片土地上都是有文学的。的确,如你所说,可能一开始我们觉得“大湾区”与文学的距离特别遥远,因而这种并置显得有些生硬。粤港澳大湾区跟文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也是困惑的,我跟你做“大湾区文学地理”这个栏目,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回应自己的这种困惑。“大湾区”首先是一个政治经济概念,这自然不可否认,但是,我在意的是一个重要概念的诞生所具备的那种能量。一个概念的提出,它首先一种凝视、一种照亮。概念便是一种不可回避的视角,向左、向右,或是向上、向下,从而重新看待乃至定义了世界。因此,如果没有一个有力量的新概念的加入,那些所谓的“存量”也就丧失了一次又一次得到“照亮”的机会,这至少意味着缺失了一种创造的可能性。
  陈培浩:我之前就说,讨论“大湾区文学”,不能忽视这个概念与一般区域性概念的差异。大湾区不同于北京、上海、广东、广西这样的行政区域概念,不同于西北、华东、华南这样的泛区域概念,也不同于江南、岭南这样带有鲜明文化指向的文化区域概念。大湾区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超越于一般的行政区域概念,是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生产性概念。所谓生产性概念区别于一般的描述性概念,后者对既存事实做出描摹和概括,而前者则带着前瞻性和建构性,在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催生尚未显形的事物。因此,讨论“大湾区文学”不应停留于存量层面,还应进一步拓展到增量层面,也即更加重视“大湾区文学”概念所打开的独特经验领域和审美价值领域。不仅着眼于区域历史文化,更关注技术迭代和时代新变赋予“大湾区”的新质。以对文明转型的预判,把握“大湾区”将为中国当代文学创造的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如此,作为增量的“大湾区文学”才具有更加建设性的意义。这种讨论“大湾区文学”的方法,指向的不是“大湾区”地理范围内无差别的文学现象总体,而是希望此一概念能发挥更有效的价值建构功能,因而更强调的是能彰显大湾区文学经验特殊性、可能性和典型性的作品。在我看来,这种讨论方法其实是有价值的本质主义,相比无差别的描述,它更具立场。做得好的话,便能通过它显影某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王威廉:增量就是在存量的基础上做创造性的联系,从而发现乃至发明一种文化的语法。联系便是在差异当中展开的。比如说,粤港澳三地作为地理事实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是比较大的,我们接纳这样的差异性,但我们没有去思考这种差异性内部的更多关联性与可能性。所以说,这是一次契机,“逼迫”着我们必须寻找到差异性文化之间的那些有机联系。历史的“逼迫”是不容忽视的,有多少的历史必然性是从这样的机制当中诞生的。粤港澳三地在文化话语中显示出了各自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恰恰只有文学才能理解和包容。因为文学所面对的不是那些比较外在的事物,文学所审视的是细微的生活肌理,比如说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身。在大湾区的不同城市里面,我们的确可以寻找到一些相似的生活方式,还有相似的方言、相似的民间信仰,这些构成了一种近似于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但目前我们还不能直接说它们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因为可能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现象,在不同的话语框架的阐述下,所得出的意义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毕竟还是拥有了这样一套比较相似的文化模式,作为不断对话的基础。在这种既相似又疏远、既疏远又相似的过程当中—有点像当下中国与世界的微妙关系—新的文化是有可能被创造出来的。
  陈培浩:在栏目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其实也在践行着一种“从湾区发现世界史”的方法,特别是在对中山、江门、肇庆、香港、澳门的讨论中,这种思路几乎是不期然之间就涌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之所以特别,就在于它们恰恰是在近代全球史背景下开始浮出世界历史地表的。假如没有15-17世纪的世界历史转型,香港、澳门就永远都是那个小渔村。假如没有澳门的存在,香山可能就走不出郑观应、孙中山这样的人物。在讨论肇庆、澳门时,我们一再谈到利玛窦、罗明坚、金尼阁等传教士。将这些传教士的行为理解为“国际主义精神”显然是一种误判,但却不能不看到他们把某种世界性元素带进中国的事实。利玛窦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近代的故事,是一个拓荒者携带着一种文明的种子,执着地要在另一种异质文明的腹地种下,并让其生根发芽的故事。所谓传教,就是要把根植于另一种文明中的信仰体系进行空间移植。它要挑战的就是已经获得了制度、文化等加持的观念系统。在金尼阁的故事中,我们看到在历史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这种挑战的悲剧性,金尼阁耗尽心力的“西书七千部”翻译计划随着他的去世便告流产。在世界史视野下回眸这些留在大湾区的文化踪迹,给我们非常重要的启示:很多事情的沧海桑田背后,可能有某个正在发生或转型的历史逻辑。因此,今天谈论大湾区文学,其实是要求我们去预判和面对未来正在展开的世界历史逻辑。   王威廉:在“大湾区”这个语境之中我们回望这块区域的历史,尤其是以更加开阔的全球视野乃至文明模式来探究细部,就会有新的视角。比如,以往我们指代广东文化,一般会用“岭南文化”这个概念,这个地理概念是很有意思的,是用山的分界来作为地理的划分,不仅隐藏着陆地的视角,而且与“中心”相对的某种“偏远”也从中一览无遗。但现在这个“大湾区”所蕴含的地理视角无疑是指向海洋的。但它又不像是20世纪80年代之际那种比较主流的说法:“从黄土文明走向深蓝文明。”我们当然知道“深蓝文明”的意思,但那太过浪漫化,还是会显得比较空洞。而“大湾区”是不空洞的,它指向了一个具体的地貌:湾区。从全球来看,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地方都是湾区,从美国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到日本的东京湾区,再到粤港澳大湾区,都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由当代世界的经济模式与结构所决定的,那就是以海洋运输为主体的全球化贸易体系,这给湾区提供了其它地区无法媲美的机遇。所以说,湾区本身就带有当下世界根本特征的隐喻色彩和象征色彩。如果我们打开世界地图,或是拿出地球仪,我们甚至可以说,整个人类所居住的大陆相对于浩瀚的海洋来说,实际上都构成了一种湾区式的存在。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以一种更加宏阔的视野来审视“湾区”的存在。
  陈培浩:探讨大湾区文学,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大湾區文学”这一概念命名背后的文化逻辑也作为一种探讨对象。就像你说的,“大湾区文学”和“岭南文学”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有一些重叠,但它们的命名逻辑却完全不同。“岭南文学”强调的是“岭”,这是一种土地文明的划分标准;“大湾区文学”强调的却是“湾”,是一种基于海洋文明的划分标准。换言之,我们必须留心到“大湾区文学”这个概念背后的精神价值。在做了一整年的“大湾区文学地理”之后,我现在想说两点:其一是湾区是一种近代世界史的产物,湾区的精神遗产就是文化对话和文明融合。不久前看到乐黛云
  教授说“我依然相信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这句话显然是针对当下某种逆全球化潮流和文化对抗主义的。跨文化对话不是为了取消文化主体性和差异性,而是为了多种文化的共存,因此文化对话远比文化对抗要有意义得多;其二是任何概念都可以被谈论,关键是谈论它的方式。每个概念都有其匹配的打开方式,打开方式不对,也可能误入歧途。
  王威廉:我们现在特别容易看到两种最极端的话语在争辩:一种是西方的现代性话语观念,一种是中国的民族主义思维。这两种话语遭遇在一起,必然会产生交锋。我想,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大湾区恰恰就处在复杂话语此起彼伏的核心地带。不妨说,这样的争论所带来的别扭,才是一种现实的常态。那么,如果说能直面这样的困境,便不仅仅是大湾区所面临的一个困境,更是中国本身亟待走出的困境。我们如何来表达自我,我们如何来跟世界进行对话,我们如何让中国文化获得一种世界性,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从这些角度出发,大湾区文学它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尖锐的、最不可回避的一个区域,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现实主义,一种世界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在这样的难度之下,一个作家去创作,虽然有极大的挑战性,但也是在真正回应着历史,是在直面历史的契机。像置身于深圳的作家邓一光先生,他的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就是我所期待的那种大湾区文学的方向,至少他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他召唤着更多的可能性。这就像是尽管我们现在强调“内循环”这个概念,但同时也一直在强调“外循环”的同等重要性。因此,写作不能变成笼中叙事,依然要在一种大视野中来实现文学回应时代的能力,以及文学创造文化的那种造血能力。
其他文献
吝啬鬼爱钱如命,一生辛苦劳作,从不乱花一分钱。临死时,他嘱咐妻子说:“听着,我死后,希望你把所有的钱放进棺材里,让我在阴间和来世用。”  看到妻子有点犹豫,吝啬鬼生气地说:“我就这么一点小小要求,如果你不答应,我死也不会瞑目的,到时候我变成鬼也要把钱拿走。”妻子含泪答应说:“放心好了,我会都给你的。”  吝啬鬼还是不放心,叫来律师和好朋友,让妻子当场写下保证书。当妻子在保证书上签上名字时,吝啬鬼手
期刊
印度教徒结婚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新郎新娘的父母为操办婚事弄得精疲力竭,家财耗尽,希望自家的风头盖过别人。  大哥早就结婚,长辈们决定让大我两岁的二哥、大我一岁左右的堂兄,再加上我,三个人一块儿成婚。这样既可以风风光光大办一场,花费还相对较少。  当时,在我的观念里,结婚没有什么特别,无非是穿漂亮的衣服、打鼓奏乐、迎接新娘、大摆宴席以及和一个陌生的女孩一块玩耍而已,肉体的欲望后来才有。我和二哥从拉奇科
期刊
“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别的文艺节目,只能看样板戏。八个样板戏听了一遍又一遍,国人也都腻烦了。不能公开反对,渐渐地,全国上下编派了不少关于样板戏的笑话。  我记得有几个段子传说较多。  一家剧团演出《红灯记》,演李玉和的演员太高,演李铁梅的太低,李玉和出门,铁梅要给爹戴上围巾,不料李玉和低头弯腰,铁梅抡起围巾怎么也够不着,戴不上。李玉和只好临场发挥,接过围巾说:“还是自己来吧。毛主席说要自力更生嘛!
期刊
格言诗  说出来的全是废话  没有说出来的才是  真理  就像今夜  月亮高高挂在天上  而黑暗  飘浮在无所不在的  空气中  结局  到了那边  要保持你的灰色面孔  要强调  我们是受过  正规影子戏教育的人  到了那边  不要随意摇晃树上的鸟  一千棵树上生活着  一千只鸟  每只鸟都对应着一个  截然不同的  结局  其中有很多是你  不想要的  我写作  我写作  破坏了我自身的完整 
期刊
黑瞳的诗  不用烛  慢慢走向你  用踏过刀尖的脚安置火种  一呼一吸  风扇似的胸膛  不肯停歇  你望着我  从你的眼睛到地平线  地平线到我之间  开始着火  这一次你有把握  火可以烧很久  我们步入海水  仍感温热  刀  我看着你站在离我  两米远的地方  玩刀  已经很久了  刀在你的手里  耍着把式  刀尖对准你的手  推进推出  我捂住自己的嘴巴  不走过去,提防着它  我歹念刚
期刊
那些无名的……  不能把雨滴叫做鼠尾草。  也不能把豹子叫做闪电。  每一道山梁应该有各自的名字  每一朵花也该有它的宿命。  金字塔的建造者。  出现在鏡头中的喇嘛。  冤死的百姓、将军的后裔。  火车掠过的坟冢……  还有那内心深处开出了思念的红花  却不知该献给谁。  此时我刚从甘南回来  那天空的蓝,使我浑身哆嗦。  呵!世上还有那么多无名的  都被魔法压在了石头里。  夜宿三坡镇  我睡
期刊
写移民生活的小说颇多,作者们大多聚焦于移民的个人际遇,或者侧重描写移民与本土文化的对立、融合。春马绕过了这些陈旧的命题,将移民问题放在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下进行探讨。  《劳裟的清晨和乌鸦》最大的特色便是其中氤氲着的日式美学。春马在日本浸淫多年,对日式美学和日式思想都有较常人更为深刻的体悟。小说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为读者提供了完整而巧妙的沉浸式体验。可以说,小说的外在是以一个中国男人的视角对日本生活的打
期刊
一堆雪  丹江路路边上  堆了一堆雪  也不止是一堆  每个行道树的下面  都堆着一堆  黑灰色的东西  结成了硬块  但它确实是  前几天下的雪  当时  它白得耀眼  让人兴奋  现在它堆在树下  丑陋而且肮脏  我路过,看见  某个人  在顺着丹江路  掏雪堆  听说  他在寻找他的雪人  响声  一条马路上  几个人正在做着  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一台举升机伸起它长长的臂膀  将一个人举
期刊
可恶!今天本来想在房间安安静静看书,怎么朋友一吆喝,现在我又在打开第四瓶酒了?这些美好的事情都有些懒散的成分。  在一个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一群人聚在了朋友郊外的房子里。其实他们家甚至不在里尔,在一个叫做蒙桑巴勒尔的小城边缘,每天都要跨越城市去上学,不过欧洲的跨越城市也不过是半个小时的路程而已。  到里尔之后交到了不少朋友,丝毫不惭愧地说,外国朋友可以一起喝酒,一起旅游,一起去博物馆,但是在寂寞又
期刊
今天的里尔很漂亮。  昨天因为地铁的末班车时间已经过了,我和从巴黎来的朋友睡在Mikako家。今天慢吞吞爬起来,慢吞吞喝咖啡,吃早餐,慢吞吞出门之后竟然看到里尔有难得的好天气。为了陪朋友玩,搭车到里尔市郊的游泳池博物馆。路上两个巴黎朋友见怪不怪,但是我和Mikako一直发出此起彼伏的赞叹:“天呐,里尔也太漂亮了,我都不知道有这样的地方。”  我说:“对啊,要不是今天刚好陪朋友来,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