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象中寻出丰富的趣味。”(朱光潜)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被法兰克福学派的阿诺多等人称为“社会水泥”的“现代化”随着商业化运作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现代信息技术、时尚娱乐不但影响着人文底蕴浅薄的成人,也影响到涉世未深的中学生。这种平庸的生活和苍白的心灵,必须要用美来涵养和温润,让美渗透在语文学习中。
那么,如何在语文听说读写中渗透美呢?
一、让学生在吟咏名作中发现美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美。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牧歌,钱仲文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的孤寂静穆,温飞卿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的凄清怅惘,这些美都历历在目。但这种美,只有让学生在吟咏名诗中才能发现,才能体味。语文教学如果能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在文学语言构筑的诗海中遨游,品味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不至于在时代潮流中茫然失措,迷失自我。
古今中外有学问、有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知识的积累,重视对美的发现。要能敏锐感受到文字传达出的意蕴美、人情美,把它变成自己的教养气质,就需反复的长时的吟咏。《荷塘月色》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直抒胸臆的抒情语言,在语言形式背后,显示“另一世界”与“这一世界”的情景反差,旨在诠释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学生只有在反复吟咏中,才可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会心地走进朱自清那有着最完整人格的生命之中,走进朱自清的情感世界。所以诵读的过程是言语的感受、认识、领会的过程,是接近人类优秀品格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常的、大量的诵读和使用优美文字,从外部刺激,使大脑皮层细胞之间形成较为牢固的联系,反复进行,重复实践,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美感,就能逐渐发现并领悟其中的妙处。
“诗是最精炼的情思表现于最精美的语文。”(朱光潜)诗中熔铸着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独特的创作风格,蕴含着诗人的人格和个性。有些诗情思深微、境界迷离、词藻艰深、主题隐晦,因此内容难以很快领悟。诗又讲究韵律节奏,它是诗的情思意趣的直接表现,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流淌,伴随悦耳的音响,诗的情思就会撞击学生的心灵。教师要让学生领会诗中所寓有的情韵之美,要抓住声音节奏中的音乐之美,就不仅要朗读,而且要反复吟咏。在反复吟咏中,让学生的心灵穿越时空,与诗人见面,进入诗的意境,“设身处地”地想象诗人做诗时的环境和情景,理清诗人的写作思路,体味诗人的真挚情怀,品味人生世象中的真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一首好诗就会深深地印记在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真善美就能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新的领悟就会随新的人生经验源源而来,达到时时与美的景物见面,与美的情感相会,提高对美的鉴赏力。
二、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感悟美
真善美是学生深层心理需求。中学阶段,学生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极强。这一时期,他们经历单一,思想单纯,但他们很需要思想的启迪,审美情感的陶冶,精神的铸炼,也就是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为此,语文教学也必须为他们打一点精神的底子,审美的底蕴。
优秀的作品,都是有情之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大至大千世界,小至针尖般的细微感情,都熔铸着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蕴藏着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功力。
朱自清的《背影》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名人写母亲,写父亲,刻画亲情的文章比比皆是,唯独它在现代文学中独占鳌头,关键在于“真”,语言朴实无华,摒粉饰,去铺绘,写真情。《背影》是作者“泪如泉涌”的产物,是作者脑中镌刻的父亲爱抚自己的一幅幅图景再现的产物,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惟其真实,所以感人。父子之间深挚的感情是文章的基调,而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又笼罩在艰辛的氛围之中,给人以凄然的感觉。这种父子真情,只有引导学生在深深地品味中才能真正感受到。
然而,对文章的领悟,如果仅停留在表面是远远不够的。情必须有所依托。在写人的作品中,融情于形最是常见。人物形象是抒情的依托,一般人多喜欢写人物的正面,刻画音容笑貌,而朱自清先生却另辟蹊径,在特定的环境中从背后用饱含泪水的眼光来凝视父亲,刻画背影,让父亲从上月台时的“蹒跚地走到”、“慢慢探身”、“穿过”、“爬上”、“攀”、“缩”、“倾”一系列动作跃入读者眼帘,构成鲜明的印象。文中先后四次写背影,是父子之间含蓄真挚感情的真实,在普普通通背影的描述中,舔犊之情跃然纸上。这种情感美深深地打动着一代代学子。
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里浸润的情感美,让活泼的学生与作者无拘束的对话,同文章真切的畅谈,获得对生命的感悟,美好感情的体察,人文熏陶所产生的“相看两不厌”的美的效应,就是语文的魅力,也是美感训练的终极目标。
三、让学生在读写美文中创造美
文学语言中渗透着情感因子,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原子。陶渊明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定是诗人首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象和感受到这种情趣,然后再用文字把意传达出来。我们在欣赏时,就要善于通过这些语言符号,在大脑屏幕上显现出一种意境,感受到一种情趣,感受到作者移交过来的那一刻的情怀。要做到这些,需要有丰富的实践和生活经验积累,必须鼓励学生多吟咏多写作。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书写出来,抒发美好的情感,表达美好的愿望,在读写中创造美。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要关注课堂,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教师要洞悉学生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悸动,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机械学习的单调压抑造成的心理落差。他们需要精神救助,好书美文是良药,因为生活中无处不充满着美。拥有好书美文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美文,摘抄美文,书写美文,让那些抒写真情、感悟人生、寄情山水、醉心文化的格高境阔的文章启迪他们的智慧,滋补他们的精神。以读带写,让他们写出生活美、心灵美、人格美。最好是让他们多写随笔。
随笔是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是创造美的最好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爱好、兴趣去抒写,抒写对生活深深的爱、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顾、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学生的心灵长期处在对纯美感情的体验中,他们对美的敏感程度就更加深了,就能创造出更美的篇章来。
总之,一切都会时过境迁而黯淡失色,惟有人类文化的深邃的思想、纯美的感情、生命的灵动,才能真正触动人们的心弦而超越时空界限永久流传。这就是永恒的美,学生在这种美的熏陶下,才能健康成长为心灵美、人格美的人。
那么,如何在语文听说读写中渗透美呢?
一、让学生在吟咏名作中发现美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美。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牧歌,钱仲文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的孤寂静穆,温飞卿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的凄清怅惘,这些美都历历在目。但这种美,只有让学生在吟咏名诗中才能发现,才能体味。语文教学如果能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在文学语言构筑的诗海中遨游,品味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不至于在时代潮流中茫然失措,迷失自我。
古今中外有学问、有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知识的积累,重视对美的发现。要能敏锐感受到文字传达出的意蕴美、人情美,把它变成自己的教养气质,就需反复的长时的吟咏。《荷塘月色》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直抒胸臆的抒情语言,在语言形式背后,显示“另一世界”与“这一世界”的情景反差,旨在诠释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学生只有在反复吟咏中,才可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会心地走进朱自清那有着最完整人格的生命之中,走进朱自清的情感世界。所以诵读的过程是言语的感受、认识、领会的过程,是接近人类优秀品格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常的、大量的诵读和使用优美文字,从外部刺激,使大脑皮层细胞之间形成较为牢固的联系,反复进行,重复实践,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美感,就能逐渐发现并领悟其中的妙处。
“诗是最精炼的情思表现于最精美的语文。”(朱光潜)诗中熔铸着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独特的创作风格,蕴含着诗人的人格和个性。有些诗情思深微、境界迷离、词藻艰深、主题隐晦,因此内容难以很快领悟。诗又讲究韵律节奏,它是诗的情思意趣的直接表现,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流淌,伴随悦耳的音响,诗的情思就会撞击学生的心灵。教师要让学生领会诗中所寓有的情韵之美,要抓住声音节奏中的音乐之美,就不仅要朗读,而且要反复吟咏。在反复吟咏中,让学生的心灵穿越时空,与诗人见面,进入诗的意境,“设身处地”地想象诗人做诗时的环境和情景,理清诗人的写作思路,体味诗人的真挚情怀,品味人生世象中的真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一首好诗就会深深地印记在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真善美就能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新的领悟就会随新的人生经验源源而来,达到时时与美的景物见面,与美的情感相会,提高对美的鉴赏力。
二、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感悟美
真善美是学生深层心理需求。中学阶段,学生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极强。这一时期,他们经历单一,思想单纯,但他们很需要思想的启迪,审美情感的陶冶,精神的铸炼,也就是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为此,语文教学也必须为他们打一点精神的底子,审美的底蕴。
优秀的作品,都是有情之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大至大千世界,小至针尖般的细微感情,都熔铸着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蕴藏着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功力。
朱自清的《背影》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名人写母亲,写父亲,刻画亲情的文章比比皆是,唯独它在现代文学中独占鳌头,关键在于“真”,语言朴实无华,摒粉饰,去铺绘,写真情。《背影》是作者“泪如泉涌”的产物,是作者脑中镌刻的父亲爱抚自己的一幅幅图景再现的产物,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惟其真实,所以感人。父子之间深挚的感情是文章的基调,而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又笼罩在艰辛的氛围之中,给人以凄然的感觉。这种父子真情,只有引导学生在深深地品味中才能真正感受到。
然而,对文章的领悟,如果仅停留在表面是远远不够的。情必须有所依托。在写人的作品中,融情于形最是常见。人物形象是抒情的依托,一般人多喜欢写人物的正面,刻画音容笑貌,而朱自清先生却另辟蹊径,在特定的环境中从背后用饱含泪水的眼光来凝视父亲,刻画背影,让父亲从上月台时的“蹒跚地走到”、“慢慢探身”、“穿过”、“爬上”、“攀”、“缩”、“倾”一系列动作跃入读者眼帘,构成鲜明的印象。文中先后四次写背影,是父子之间含蓄真挚感情的真实,在普普通通背影的描述中,舔犊之情跃然纸上。这种情感美深深地打动着一代代学子。
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里浸润的情感美,让活泼的学生与作者无拘束的对话,同文章真切的畅谈,获得对生命的感悟,美好感情的体察,人文熏陶所产生的“相看两不厌”的美的效应,就是语文的魅力,也是美感训练的终极目标。
三、让学生在读写美文中创造美
文学语言中渗透着情感因子,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原子。陶渊明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定是诗人首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象和感受到这种情趣,然后再用文字把意传达出来。我们在欣赏时,就要善于通过这些语言符号,在大脑屏幕上显现出一种意境,感受到一种情趣,感受到作者移交过来的那一刻的情怀。要做到这些,需要有丰富的实践和生活经验积累,必须鼓励学生多吟咏多写作。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书写出来,抒发美好的情感,表达美好的愿望,在读写中创造美。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要关注课堂,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教师要洞悉学生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悸动,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机械学习的单调压抑造成的心理落差。他们需要精神救助,好书美文是良药,因为生活中无处不充满着美。拥有好书美文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美文,摘抄美文,书写美文,让那些抒写真情、感悟人生、寄情山水、醉心文化的格高境阔的文章启迪他们的智慧,滋补他们的精神。以读带写,让他们写出生活美、心灵美、人格美。最好是让他们多写随笔。
随笔是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是创造美的最好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爱好、兴趣去抒写,抒写对生活深深的爱、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顾、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学生的心灵长期处在对纯美感情的体验中,他们对美的敏感程度就更加深了,就能创造出更美的篇章来。
总之,一切都会时过境迁而黯淡失色,惟有人类文化的深邃的思想、纯美的感情、生命的灵动,才能真正触动人们的心弦而超越时空界限永久流传。这就是永恒的美,学生在这种美的熏陶下,才能健康成长为心灵美、人格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