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解的作文逆向教学设计探索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理解的作文逆向教学设计源自于美国课程学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Grant Wiggins and Jay McTighe)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 UbD)模式。UbD是一种计划课程的架构,强调帮助学生理解重要的概念,并将学习结果迁移到新的情境中。UbD从一个新的视角,引导教师跳出一般的教学设计思维,依据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对教学程序进行重构,提出了逆向教学设计(backward design)的理念和方法。就作文教学而言,这种以成果为导向的设计不失为一种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有效教学设计。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逆向设计是相对于一般的教学设计而言的。逆向教学设计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强调对学习内容进行有层次的意义理解;二是设计程序的“逆向”,即先思考学习目标达成的学习结果是什么?设计从终点开始,确定学习结果,再设计评估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而一般的教学设计往往是先设计教学活动,再是检测评估。
   第一个特点,逆向教学设计强调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所有学习结果都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关于理解,逆向教学设计者提出了理解的六个层面:1.能解释(说明):对于现象、事实、资料等提出有系统的叙述,做出有联系的分析,并提出阐明性的举例或例证。2.能阐明(诠释):讲述有意义的故事,对概念或事件能客观地揭示其意义。3.能应用:将所学应用于新的、独特的真实的情境中,或未知的情境中。4.能洞察(有觀点):提出对事件、主题或情境的个人看法,并做出分析与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能神入(有同理心):展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例如参与角色扮演、解读他人想法,以及分析、辩护他人行为等。6.能自知:自我反思与评价,以及阐述反思后的新认识,克服天真或有偏见的想法。
   第二个特点,逆向教学设计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其“逆向”的基本逻辑是:如果期望的学习结果是要学生……→那么,你需要证明学生有能力……→因此,学习活动必须……
   二、“向善”主题作文的逆向教学设计
   上述逆向教学设计的“逆向”逻辑构成了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预期的学习结果、评估学习结果的证据、达成学习结果的学习活动。
   现在以“向善”主题作文系列活动为例进行三阶段的逆向教学设计探索。
   1.阶段一: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
   阶段一包括“预期的学习目标”“迁移的目标”“需要理解的重要意义”“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预期的学习目标”需要分解落实到后面的四部分中去。
   (1)预期的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由语文教研组按照教学计划确定。目标的确定依据是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
   ①能用有个性且准确得体的语言灵活运用表达方式表达鲜明的观点。
   依据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依据课程目标“语言表达与交流”中“运用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②能用向善的思维辩证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写出人的良好品质和事物的积极意义。
   依据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中“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审美鉴赏与创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依据课程目标“提升思维品质”中“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③能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视角传播向善思维的正能量。
   依据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依据课程目标“传承中华文化”中“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迁移目标
   这里的迁移目标指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后,能运用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其他情境中运用向善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在实践中有体现向善思维的具体表现。
   学生将能独立应用其学习成果,以便……
   ①能用向善思维化解人们在生活中的某些误解;
   ②能在作文写作和现实生活中弘扬向善文化。
   (3)需要理解的重要意义
   这里的重要意义指理解向善思维对于个人成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可以从理解的六个层面中选择对向善思维有促进作用的意义进行设计。
   理解的事项:学生将理解……
   ①社会上有许多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受到人们的称赞;(能说明)
   ②写“向善”主题作文对促进和发展向善思维的意义;(能诠释)
   ③善心善意待人自古有之,现代社会更应弘扬光大;(能应用)
   ④社会上总有一些缺乏向善思维的人,需要有人与之沟通;(有同理心)
   ⑤经常自省是否用善心善意待人。(能自知)
   (4)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这里的主要问题,由“需要理解的重要意义”转换而来,并与之相对应。
   主要问题:学生将持续思考……
   ①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有什么积极的社会意义?
   ②“向善”主题作文的写作对向善思维有什么要求?
   ③我们要怎样才能弘扬善心待人的优秀传统?
   ④对那些缺乏向善思维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⑤自己是否一以贯之地以善心善意对待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5)预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知道……
   ①写“向善”作文所需的基本词语或名言警句;
   ②“向善”主题作文可以用不同的体裁写;
   ③“向善”主题作文的立意与人际友好和社会和谐相关。
   学生将有能力……
   ①积累和运用准确得体的语言撰写“向善”主题作文;
   ②用不同的文体形式写“向善”主题作文;
   ③能构思立意较为深刻的“向善”主题作文。
   2.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作为评估证据,评估指标要清晰明确。本阶段的评估证据必须对应阶段一的预期学习结果,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有相对应的评估证据。证据能证明学生的学习达到了预期的理解基础上的学习结果。
   学生透过以下证据显示他们真正理解……
   (1)表现性任务
   ①检索词语——能通过电子成语词典和互联网分别检索有“善心”“善意”“善行”意义的成语和向善意义的名言警句,并记录在册。
   ②推荐交流——能推荐媒体发表的写善心善意待人的文章,文体不限,全班交流。
   ③主题辩论——能以“向善思维的利弊”为辩题,组成正反两方辩论,要求引用成语或名言警句,联系现实生活的实例展开辩论。
   (2)其他证据
   ①能举例说明以记叙为主、说明为主、议论为主的“向善”主题作文。
   ②能在作文中举例说明或论证向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
   ③能在作文中写出作为优秀传统的向善文化有古今的联系。
   ④能在作文中设身处地写出帮助他人用善心善意对待人和事的具体方法。
   ⑤能在作文中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弘扬向善思维对己对人的积极意义。
   (3)自评与反馈
   ①以小组为单位,自评和互评写好的作文,能做到语言得体、内容与向善紧密相关。
   ②对照优秀作文能进行自我评价,能判断差距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或是立意上。
   3.阶段三:确定合适的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建立在学习目标和评估证据的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时,要始终以学习目标和评估证据为参照。要思考哪些学习活动和教学能够使学生达到预期的结果。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在其逆向教学设计中列出了关键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以WHERETO元素中的相应字母为每个活动编码:
   W=where
其他文献
《愚公移山》出自战国时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其学本源于老子,主张清静无为,是老、庄之外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列子》字里行间表达了崇尚虚静思想,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愚公的形象本质上是道家文化的产物,道家思想构成愚公移山精神的文化底色。”①愚公移山精神蕴含博大的道家思想,大智若愚、以愚為本的智慧境界,至诚至性、天地畅达的自在性灵,逍遥生死、卓然无限的豁达性情,直
清晨,睡得正香,朦朦胧胧听见单元门的门铃响了两声。我开灯看表,不到5点。这是谁啊,这么早就来按门铃,打搅了我的好梦。我没有动,想等待铃声再次响起时再去开门。可是,门铃再也没响。我想:准是按错了,不管它,继续睡吧。可我无论多么努力,却再也睡不着了,白白地躺了一个小时。我埋怨起那个按铃人,大清早的,真烦人。妻子说:“按错门铃是常有的事,用不着埋怨人家。”妻子说的在理,可我还是不爽,困意一上来就记恨那个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报道是在“没有什么新闻”的情况下写出的新闻名篇。笔者认为,其获普利策奖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突破了新闻‘零度写作’原则”,而更应当是颁奖词最后所说的“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震撼生者的心”。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很多,特别是在有纪念活动的年份,但是没有哪一篇新闻像课文第6段那样直接而强烈地表达
2017学年第二学期,我市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中有这么一道题目:  4.生活处处有语文。下面两家商店的招牌,风格独特,获得好评。请选择一个,说你对这个招牌的评价。(3分)  这是一道综合性习题,考查的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的学习情况。“我的语文生活”设置了“正眼看招牌”“我来写广告词”“寻找‘最美对联’”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本题聚焦“正眼看招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从小到大,我和父亲很少发生争执,与母亲一。的关系更是亲密。我喜欢称呼我母亲为“老妈”,因为她就像我的老朋友一样。我喜欢依赖着母亲的感觉。但人总是要成长,在我到上小学的年龄后,也迫不得已离开妈妈的庇护,进入到陌生的环境里生活。  在进入到新校园后,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恐惧。那时的我就像是独自在大海中游泳,找不到歇息的彼岸,遇不到知心的朋友。这时,是母亲的信,给予我勇往直前的信心与希望……  珂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种思想,认为语文知识的教学是必须要抓好抓牢的,这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最终获得收获的一个量化标准。因而,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大多对语文知识强调要过关,要死记硬背,还要条分缕析,分列出来各种重难点。那么到底该如何把握语文知识教学呢?是弃而不教吗?显然,对语文知识视而不见是不可行的,那会走上另一个极端。毕竟,语文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针对
摘 要 为了促进大陆地区的高考语文试题的发展,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考试内容、考试目标、考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台湾地区高考语文试题内容上少于大陆,且考查模式要优于大陆,更加人性化,但大陆地区有更加详实的考核目标及要求。   关键词 高考语文;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本教育考试制度。1977年大陆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底层的光芒”这一专题中,高尔斯华绥笔下的格斯拉兄弟和杨绛笔下的老王等人物的特殊命运都让同学们唏嘘不已。在《巴黎圣母院》节选部分中,卡西莫多这样一个形貌丑陋却内心高尚的畸人形象也引发了学生的关注与思考。这些卑微的生命都寄居于社会的底层,但却在作者人性关怀的视野里闪烁出圆足的生命光辉。借此机会,笔者又向学生推荐了东方文学里《庄子》一书中的几个单篇:《养生主》《人间世》《大宗
很荣幸,在《好作文是这样生成的》面世之前,我已经领略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感谢李仁甫老师的信任和邀请,让我有机会先睹为快,还能借他的“领地”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一直认为,一本书就是一个人的精神领地,闯入者必须尊重主人的权利。  我跟李老师未曾谋面,却神交已久。这也是当下的一种普遍的人际交往状态吧。这得感谢网络,感谢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必须承认,网络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太多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就在几年前都
一、从语文课标(大纲)百年发展历程中探寻内容目标的基本元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始阶段在现状调查和国际比较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课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参照系;可是对“癸卯学制”100年来,对新中国60年来课程发展的历史和语文课程内容目标建设缺乏总结和研究,所以2001年和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内容目标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