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假”……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假”先打什么?
  关于打假的新闻不绝于耳。
  大家知道,打假这么多年了,假货仍然屡见不鲜,原因似乎已经不是所谓“地方保护主义”那么简单,可能因为有不少东西,我们在打假之前还没有真正把它们打掉。
  首先,要打掉不切实际的“打假运动”。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有些职能部门喜欢定期上演一两场“执法秀”来壮声威,搞一些突击检查、街头宣传或大会动员,到了打假现场抓一些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典型。当然,新闻媒体必须到场,镜头摆好之时,也就是行动结束之时,这种行动与其说是打假,不如说是一场“秀”。这种浅尝辄止、治标不治本的打假运动坚决不能要。
  其次,要打掉不合理的打假机制。打假的关键是理顺体制。比如有的打假者本身既做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怎么能指望他们进行有效的行业监管?再如多头管理,多头管理往往导致无效管理。还有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类似于制假售假这种社会问题就怕往下追,只要哪一个环节追不下去或者追不干净,就会打不绝斩不尽,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造假者他是“按市场规律办事”而不是条块分割的,所以执法监管部门如果不能打破条块分割的框框而一追到底,把假冒伪劣生产扼杀在萌芽状态的话,假货很难绝迹。
  再次,要打掉打假中的腐败。一些打假行动为什么老是扑空?因为打假者往往自己就是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厂家中的秘密消息员,他们往往被这些不法厂商买通,甘愿通风报信,甚至教给对方逃脱打击的方法,有这样的“打假者”存在,假冒伪劣产品有可能禁绝吗?当然,在打假中的执法不严也是一个问题,事后打点打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事后腐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事前腐败”的差。
  总而言之,在现有的体制情况下,打假要做到行之有效,有三种方式值得推崇:一是彻底端掉制假窝点、捣毁造假设备、销毁造假原材料、追捕犯罪嫌疑人,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动真格、求实效的“重点打假”。二是防止转移或外逃,打必清、打必净的“关门打假”。三是从源头上消除今后可能出现的隐患,防止死灰复燃,防止出现反弹,打必深、打必尽的“源头打假”。
  消费者权益在哪儿?
  每年的“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此期间,有关部门纷纷亮剑出拳,或监管食品安全,或堵截坑农物资;大小媒体也共同聚焦消费话题、为消费者权益摇旗呐喊;今年我国的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消费与民生”,旨在加强相关部门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关注,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全社会涉及消费的人员之广泛,消费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之份量,足以使保护消费者权益成为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3·15”已经真正成为消费者的节日。
  应当看到,这些年来在国家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消费者们的权益正逐步得到确立,消费领域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逆消费领域主流而动的暗潮中,我们又不能回避制假售假、消费欺诈等不良行为的存在。屡禁不止的“假冒伪劣”,对消费者权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是实现消费和谐的最大障碍。 如果说,商品质量问题是由于生产水平的缺陷和生产者缺乏社会责任感所导致,制假贩假则是不法之徒因利欲熏心而做出的罪恶勾当。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在作出此类伤天害理之事时,行恶者竟是那样心安理得;更令人堪忧的是弄虚作假之风已蔓延到社会的其它领域。对于如今出现在社会上的各种与消费者权益相违背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没有加大力度保护消费者,没有立法规整食品业和药业的行规。市面上不断“推陈出新”的假奶粉,假药,假酒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如果国家立法整顿食品业与药业的行规,大力打击假药假商品,必然能够阻止这些威胁到消费者健康的食品流出市场,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在提倡“民主与消费”的消费者权益日,笔者希望国家可以借此机会,大力整顿市场风气整顿食品业行规。
  其次,消费者有盲目跟风习惯,没有做到成为一个精明消费者。首先,许多民众盲目推崇名牌,没有了解自己切身的需要。这也容易引起不法商家制造假名牌来欺骗消费者等行为。其次,许多消费者听信谣言,没有看清事实,不知不觉中上了商家的当。如抢盐事件,就体现出了许多消费者盲目跟风,不精明消费的行为,这不仅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也应成为一个警钟,时刻提醒我们要做精明的消费者。
  再次,消费者权益受侵时,投诉渠道不顺畅,不便利。虽说我国设有各种消费者保护联盟或者协会,但是许多投诉者都反映相关部门工作效率低,或者投诉无门。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相关部门没有做到应该做的工作,这对于社会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
  消费者的权益理应受到保护,消费者不应该成为社会的弱者。在今年消费者权益日提倡“消费与民主”的主题下,这更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希望,消费者权益日不要成为一个惯性的节日,而是一个真正能激起社会对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关注,能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能改善社会上各种威胁消费者的行为的节日……
其他文献
小家电市场潜力大 售后服务仍需完善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小家电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市场潜力无限。高利润比较吸引跟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未来行业竞争也会日趋激烈,而在产品差异化不明显的情况下,售后服务的好坏将成为商家拓展市场份额、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关键。  农村家电渠道变化加速  三四级市场消费升级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虽然为
期刊
蔬菜从田间到市场,需要对农药残留经过数十种检测方可走上餐桌。然而,经媒体调查发现,抽查检测项目不足、抽检人员不足、抽检仪器不足等问题还很普遍,看上去青绿一片的蔬菜,很可能是“喝”了高毒农药的问题菜。  蔬菜喝药菜农无惧检测  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大塘村的韭菜地中可以看到很多如硫丹、甲基异柳磷等农药瓶。不少菜农表示,他们早已形成了用药习惯,日常检测也无法检出高毒农药。  “我们一般晚上割一次菜
期刊
因将顾客食用后的火锅底料回收加工后再次供应给消费者的失信行为,郑嫔等13名责任人、上海云传添越餐饮管理公司(店招名“福辣火锅”)、上海振江川菜馆2家企业被列入上海食品生产经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及有关责任人“黑名单”,予以公告。  据了解,首份“黑名单”是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决定并公布的。“福辣火锅”、上海振江川菜馆的严重失信行为,都是将顾客食用
期刊
今年的上海“毒校服”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各方关注。其中一款校服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这种物质为何会出现在校服中?是否真的有致癌可能?除了这类物质,服装生产过程中还有哪些环节容易出现污染及其他有毒物质?  “毒校服”中检出禁用染料芳香胺  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教授沈永嘉表示,在这次“毒校服”事件中,主要是组成校服的一条黑色镶边被检测出所用的染料中含有C.I.分散黄23(在我国的商品名一
期刊
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应以消费者为本,知名化妆品电商乐蜂网始终思考并践行着构建以消费者为本的完善的诚信体系。当前,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化妆品网购行业异常火爆,不断涌入的网购大军催生了一大批雨后春笋般的化妆品电商,形成了供销两旺的利好局面。但是,伴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容,行业环境却逐渐复杂,各种诚信问题频出,假货水货泛滥,再加上一些电商服务乏力等问题,使消费者颇感忧心,也造成行业进一步发展
期刊
12月27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办主任陈熙同发布了2013年关于羽绒服装等11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2013年11月出入境检验检疫情况、2013年11月份特种设备事故情况、质检总局“质检利剑”行动总体情况、关于2013年1-11月份全国口岸传染病检出情况、2013年度缺陷产品召回情况、质检总局发布公告防止巴基斯坦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传入我国、质检总局
期刊
2011年4月,由于变速箱存在缺陷,容易引发严重火灾,质检总局发布45号公告,停止了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牧马人”车型汽车的进口。此后,克莱斯勒公司对“牧马人”进行了重大设计变更,更换了发动机与变速箱、采取一系列相关预防措施,重新申请并通过了新车型中国强制认证(CCC认证),自2012年开始在中国销售“改款”牧马人车型。  近期,质检总局所属技术机构对制造商落实在用车辆整改措施的监管过程中发现,
期刊
日前,北京市食品办通报本周退市食品名单,7种不合格食品全市停售,其中的“三叶食品”面包和“厨大妈”冰糖产品,均是市质监局对本市食品生产企业抽检时发现的。还有多款调味面制品等糖精钠、安赛蜜等添加剂超标,是由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抽检。  抽检结果显示,北京市三叶明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三叶食品”白方面包,菌落总数实测值是标准限制值的50多倍,食用菌落总数超标的食品容易引起腹泻等肠道疾病。北京市厨大妈
期刊
北京的一位手机用户从移动公司花高价购买了一个靓号,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用了这个靓号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的手机竟然收到了大约6万条垃圾短信,平均每天将近200条,垃圾短信让他觉得非常苦恼又十分无奈。或许我们的手机收到的垃圾短信条数没有这么多,但是垃圾短信给手机用户带来的困扰可能都是大同小异的。那么这些恼人垃圾短信到底是谁发的呢,来看我们记者的调查。  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青年书法家赵豪杰,最近被手机
期刊
近期,各地频繁出现以“航班取消”短信为噱头的新型骗局,骗子会发短信到消费者手机里,谎称消费者乘坐的航班因故取消,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致电指定电话进行机票改签或退票。因骗局设计专业,短信中消费者的身份证号、航班信息都准确无误,不少消费者因此“中招”,按对方提示操作、转账而受骗。  据不完全统计,10月以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反馈的收到“航班取消”诈骗短信的消费者案例多达100余起,涉及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