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下内容以临沧云县宏泰山地新镇建设项目为例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临沧云县宏泰山地新镇建设项目位于云县爱华镇干坝山,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构筑物建设工程、道路广场建设工程、景观绿化建设工程及小区内部的给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共产生土石方开挖107475m³,其中表土剥离19000m³、场地平整35687m³、基础工程开挖52788m³;回填土石方88475m3,表土臨时堆存于绿化区,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工程无永久弃渣。
本项目区处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南部,属深度切割中山宽谷、峡谷区。气候类型属低纬度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日照数为2131.7h,年蒸发量619.9mm,相对湿度74%。主导风向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2m/s。年平均降雨量960mm,5-10月为雨季,降雨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85%,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54天。20年一遇最大1h、6h、24h降雨量分别为79.56mm、87.5mm、126.78mm。
项目区主要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疏林、针阔混交林,次生林、低矮常绿植物和旱地。主要树种有西南桦、旱冬瓜、车桑子等,植被覆盖率约为25%,植被一般。
2、本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植被、土壤、降雨,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活动的扰动,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时序等,这里具体分析如下:
(1)项目区域占用的土地类型多样,原生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项目原地表完整紧实,若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植被的林冠截留、涵养水源、固持土壤的功能随之丧失;土体开挖回填松动,抗蚀性降低,在不利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2)项目区大部分施工区域存在开挖或回填,场地平整开挖回填量较大,若不加强防护,不仅加剧水力侵蚀,还会诱发重力侵蚀。
(3)项目区降雨量丰沛、降雨相对集中,水土流失动力源充足,扰动地表后,很容易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情况见下表。
表项目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识别表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设原则
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防治新增水土流失为目标,保护建设、生态用地为出发点,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同时,针对项目特点确定措施的布设原则如下:第一,以“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为基本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界定防治责任范围,提出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和具体措施。第二,本着重点治理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防治措施设计中通过对水土流失防治区域的划分,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设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第三,密切结合项目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使水土保持措施既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也满足工程安全的要求。第四,防治措施应遵循经济性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原则。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或工程中用到的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以便节省投资。提出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要因地制宜,具有技术的可行性与易操作性。第五,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在主体工程比选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主体工程已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设施,避免重复设计。
4、该项目水土保持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对该项目的分析,认为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回填的土石方以及散状材料在不使用时应进行覆盖遮挡。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减少地表裸露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各种土石方工程。第二,根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及项目监理制,本方案补充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应与主体工程一起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要求完成防治措施。第三,临时沉沙池。为了降低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沟的排泥沙含量对周边地表及植被的影响,同时借鉴同类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本方案考虑在项目区临时排水沟多条交汇处和出口处布置沉沙池,经分析,共设置6座,沉沙池采用M7.5砖砌筑,尺寸为3.0m×1.5m×1.5m,衬砌厚度为24cm,沉沙池内侧M7.5水泥砂浆抹面,施工期间应定期对沉沙池进行清理,将清理出的泥沙回填至绿化用地区,施工结束后将沉沙池回填。第四,施工期应加强对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其运行状况,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或整改措施。第五,临时排水沟。根据主体工程规划,本工程道路广场区沿线的雨水管网将随着道路的建设,逐步完成,在此之前,由于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的排水暗管难以及时到位发挥作用,考虑到临时排水沟与后期排水体系有效的结合,因此,根据本防治区的地形条件和布置特点,考虑在道路一侧及场内其它区域统一布设布置畅通的临时排水沟,汇集施工场地内的地表径流,以减少对施工场地内的径流冲刷,本方案布设的临时排水沟基本上沿主体工程规划的永久排水体系布置,部分区域有所延伸,最终将施工期的地表汇水排至项目区附近已有道路排水体系中,进行统一处理。第六,直接影响区主要为项目建设周边防治责任范围区域,为避免项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区域的外延,针对工程建设施工特性,对该防护区域提出以下防治要求:①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区域的扰动和占压,避免造成植被的破坏;②对受项目施工影响的区域加强监督和保护,避免因不合理的施工或其它人为因素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③对本区域内散落的土石应进行清理,并集中堆放至指定位置,若造成植被破坏,应及时恢复;④在施工扰动影响区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对该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
5、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该项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随后在此基础上针对该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土保持的对策及建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作者深知,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须要时刻站在水土防治技术的前沿,多学习、多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水土防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公路水土保持 》江玉林等,科学出版社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贺康宁等,中国林业出版社
[3]《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及其参考案例》游尚官等,黄河水利出版社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临沧云县宏泰山地新镇建设项目位于云县爱华镇干坝山,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构筑物建设工程、道路广场建设工程、景观绿化建设工程及小区内部的给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共产生土石方开挖107475m³,其中表土剥离19000m³、场地平整35687m³、基础工程开挖52788m³;回填土石方88475m3,表土臨时堆存于绿化区,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工程无永久弃渣。
本项目区处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南部,属深度切割中山宽谷、峡谷区。气候类型属低纬度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日照数为2131.7h,年蒸发量619.9mm,相对湿度74%。主导风向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2m/s。年平均降雨量960mm,5-10月为雨季,降雨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85%,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54天。20年一遇最大1h、6h、24h降雨量分别为79.56mm、87.5mm、126.78mm。
项目区主要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疏林、针阔混交林,次生林、低矮常绿植物和旱地。主要树种有西南桦、旱冬瓜、车桑子等,植被覆盖率约为25%,植被一般。
2、本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植被、土壤、降雨,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活动的扰动,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时序等,这里具体分析如下:
(1)项目区域占用的土地类型多样,原生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项目原地表完整紧实,若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植被的林冠截留、涵养水源、固持土壤的功能随之丧失;土体开挖回填松动,抗蚀性降低,在不利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2)项目区大部分施工区域存在开挖或回填,场地平整开挖回填量较大,若不加强防护,不仅加剧水力侵蚀,还会诱发重力侵蚀。
(3)项目区降雨量丰沛、降雨相对集中,水土流失动力源充足,扰动地表后,很容易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情况见下表。
表项目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识别表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设原则
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防治新增水土流失为目标,保护建设、生态用地为出发点,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同时,针对项目特点确定措施的布设原则如下:第一,以“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为基本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界定防治责任范围,提出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和具体措施。第二,本着重点治理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防治措施设计中通过对水土流失防治区域的划分,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设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第三,密切结合项目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使水土保持措施既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也满足工程安全的要求。第四,防治措施应遵循经济性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原则。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或工程中用到的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以便节省投资。提出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要因地制宜,具有技术的可行性与易操作性。第五,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在主体工程比选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主体工程已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设施,避免重复设计。
4、该项目水土保持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对该项目的分析,认为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回填的土石方以及散状材料在不使用时应进行覆盖遮挡。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减少地表裸露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各种土石方工程。第二,根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及项目监理制,本方案补充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应与主体工程一起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要求完成防治措施。第三,临时沉沙池。为了降低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沟的排泥沙含量对周边地表及植被的影响,同时借鉴同类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本方案考虑在项目区临时排水沟多条交汇处和出口处布置沉沙池,经分析,共设置6座,沉沙池采用M7.5砖砌筑,尺寸为3.0m×1.5m×1.5m,衬砌厚度为24cm,沉沙池内侧M7.5水泥砂浆抹面,施工期间应定期对沉沙池进行清理,将清理出的泥沙回填至绿化用地区,施工结束后将沉沙池回填。第四,施工期应加强对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其运行状况,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或整改措施。第五,临时排水沟。根据主体工程规划,本工程道路广场区沿线的雨水管网将随着道路的建设,逐步完成,在此之前,由于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的排水暗管难以及时到位发挥作用,考虑到临时排水沟与后期排水体系有效的结合,因此,根据本防治区的地形条件和布置特点,考虑在道路一侧及场内其它区域统一布设布置畅通的临时排水沟,汇集施工场地内的地表径流,以减少对施工场地内的径流冲刷,本方案布设的临时排水沟基本上沿主体工程规划的永久排水体系布置,部分区域有所延伸,最终将施工期的地表汇水排至项目区附近已有道路排水体系中,进行统一处理。第六,直接影响区主要为项目建设周边防治责任范围区域,为避免项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区域的外延,针对工程建设施工特性,对该防护区域提出以下防治要求:①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区域的扰动和占压,避免造成植被的破坏;②对受项目施工影响的区域加强监督和保护,避免因不合理的施工或其它人为因素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③对本区域内散落的土石应进行清理,并集中堆放至指定位置,若造成植被破坏,应及时恢复;④在施工扰动影响区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对该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
5、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该项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随后在此基础上针对该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土保持的对策及建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作者深知,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须要时刻站在水土防治技术的前沿,多学习、多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水土防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公路水土保持 》江玉林等,科学出版社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贺康宁等,中国林业出版社
[3]《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及其参考案例》游尚官等,黄河水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