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也一直为如何写做好的文章所苦恼。本文从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出发,简要论述了课堂作文教学现状,并给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当今的语文教学在作文方面基本上处于缺失的状态,许多学生并没有从作文课堂上完成学习的过程。究其原因,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教师的写作素养缺乏、作文教学观念繁复、作文教学内容不定、作文教学方式不当、作文训练体系不全五大问题。
一、课堂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重视不够
很多语文教师或者学校都把语文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堂注重知识的记忆,很多时候直接把语文作文课堂作为语文知识的讲解课堂,完全忽视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他们对课堂作文的意义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认为作文就是灵感的产物,在规定时间内硬把“灵感”逼出来是一种很荒谬的想法。
2.准备不足
只有充足的储备才能有效的输出。现如今很多的初中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都不到半小时,这样的阅读储备怎么能够满足写作的需求呢?我们提倡的是不打无把握之仗,在贫瘠的土壤中怎么可能盛开健硕之花!
3.畏惧思想
根据调查,34.78%的初中生对于课堂作文的态度是退缩的,这其中应该不乏平日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还是潜意识中的那种“畏难”思想作祟导致的。没有思想的引导,行为的有效性将是一句空谈。
二、作文教学的指导策略
1.“学教评测”一体化
“学教评测”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整合教材,从中精心挑选一些支架,学生利用支架进行创作,之后再通过自查和他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最后交由教师进行评价。这样搭建的支架小巧实用,可以做到每天练习,也方便学生瞄准困难进行专门训练。在学生进行自查和他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比照发现自己的不足,形成新的语言图式,进行自我提升,这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样的仿写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仿写,而是有重点,有创新的仿写,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构写”。
2.作文教学思维训练
写作思维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划分为很多种,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和立体思维等。我将着重讲解了“唐诗宋词素描法”这样一种思维训练方法。以《静夜思》为例,我先为学生搭建支架,鼓励学生增加一些事物来对诗歌情境进行描写,这实际上是在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学生创作以后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学生自己再与《唐诗素描》中的文段进行对比,利用其自相似性进行心理图式的重建。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最终能够写出一篇想象丰富的构写文本。
3.灵活写作方式
学生之所以不太愿意进行课堂写作的原因,还在于课堂写作模式的僵化。僵化的写作方式只会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学习热情有所下降,最终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而丰富灵活的课堂作文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更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课堂生机勃勃,精彩纷呈。比如,我们可以一改昔日的老师布置题目,讲解要求,学生搜肠刮肚,埋头书写的模式,而变为让学生自由选择其认为值得写的题目。或者由老师先给出一个大的写作范围,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感受讨论出一个题目等。在写作方式上也应该有所改变。如可以由整篇写作变为片段写作,也可以仅仅就题目让学生设计开头、结尾等。多变的模式之下一定能产生灿烂的花朵。
4.创设相应情境,多种手段引导
在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之下,人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因此,课堂作文的关键一步还在于教师能够适时地为课堂作文教学预设多种相应的情境,以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好的主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想让学生写关于“亲情”的文章,教师是否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先听两遍《父亲》、《时间都去哪了》等这样的歌曲?是否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有关亲情ppt或小故事?是否可以让同学们先自主畅谈一下每天早晨家长几点起床给自己做饭,晚上又陪自己学习到几点?这些主动引入式的情境构造,对学生的写作刺激是很有帮助的。
5.作文评价的时效性
学生之所以很多时候不愿意写作文,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师评价反馈不够及时和准确。当学生们的努力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时,他们好不容易激起的一些寫作激情也就很可能会逐渐熄灭了。因此,对于课堂作文而言,如何让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写作有更好地促进,就成为了课堂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作文评价仅仅是简单的几句话,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积极性。”根据具体情况,笔者认为面批和互批更能切合课堂作文的实际。这两种评价方式既可以兼顾点面又能做到高效,同时还能使学生感到自己一节作文课的辛苦得到了及时的肯定,无疑就是一种对课堂作文教学的催化剂。
总而言之,写作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希望诸位教师能够满含耐心,给予初中生悉心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写作之路上走的更远,更顺畅。
参考文献:
[1]李乐.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策略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5.
[2]赵光福.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当今的语文教学在作文方面基本上处于缺失的状态,许多学生并没有从作文课堂上完成学习的过程。究其原因,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教师的写作素养缺乏、作文教学观念繁复、作文教学内容不定、作文教学方式不当、作文训练体系不全五大问题。
一、课堂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重视不够
很多语文教师或者学校都把语文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堂注重知识的记忆,很多时候直接把语文作文课堂作为语文知识的讲解课堂,完全忽视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他们对课堂作文的意义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认为作文就是灵感的产物,在规定时间内硬把“灵感”逼出来是一种很荒谬的想法。
2.准备不足
只有充足的储备才能有效的输出。现如今很多的初中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都不到半小时,这样的阅读储备怎么能够满足写作的需求呢?我们提倡的是不打无把握之仗,在贫瘠的土壤中怎么可能盛开健硕之花!
3.畏惧思想
根据调查,34.78%的初中生对于课堂作文的态度是退缩的,这其中应该不乏平日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还是潜意识中的那种“畏难”思想作祟导致的。没有思想的引导,行为的有效性将是一句空谈。
二、作文教学的指导策略
1.“学教评测”一体化
“学教评测”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整合教材,从中精心挑选一些支架,学生利用支架进行创作,之后再通过自查和他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最后交由教师进行评价。这样搭建的支架小巧实用,可以做到每天练习,也方便学生瞄准困难进行专门训练。在学生进行自查和他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比照发现自己的不足,形成新的语言图式,进行自我提升,这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样的仿写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仿写,而是有重点,有创新的仿写,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构写”。
2.作文教学思维训练
写作思维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划分为很多种,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和立体思维等。我将着重讲解了“唐诗宋词素描法”这样一种思维训练方法。以《静夜思》为例,我先为学生搭建支架,鼓励学生增加一些事物来对诗歌情境进行描写,这实际上是在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学生创作以后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学生自己再与《唐诗素描》中的文段进行对比,利用其自相似性进行心理图式的重建。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最终能够写出一篇想象丰富的构写文本。
3.灵活写作方式
学生之所以不太愿意进行课堂写作的原因,还在于课堂写作模式的僵化。僵化的写作方式只会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学习热情有所下降,最终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而丰富灵活的课堂作文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更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课堂生机勃勃,精彩纷呈。比如,我们可以一改昔日的老师布置题目,讲解要求,学生搜肠刮肚,埋头书写的模式,而变为让学生自由选择其认为值得写的题目。或者由老师先给出一个大的写作范围,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感受讨论出一个题目等。在写作方式上也应该有所改变。如可以由整篇写作变为片段写作,也可以仅仅就题目让学生设计开头、结尾等。多变的模式之下一定能产生灿烂的花朵。
4.创设相应情境,多种手段引导
在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之下,人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因此,课堂作文的关键一步还在于教师能够适时地为课堂作文教学预设多种相应的情境,以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好的主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想让学生写关于“亲情”的文章,教师是否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先听两遍《父亲》、《时间都去哪了》等这样的歌曲?是否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有关亲情ppt或小故事?是否可以让同学们先自主畅谈一下每天早晨家长几点起床给自己做饭,晚上又陪自己学习到几点?这些主动引入式的情境构造,对学生的写作刺激是很有帮助的。
5.作文评价的时效性
学生之所以很多时候不愿意写作文,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师评价反馈不够及时和准确。当学生们的努力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时,他们好不容易激起的一些寫作激情也就很可能会逐渐熄灭了。因此,对于课堂作文而言,如何让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写作有更好地促进,就成为了课堂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作文评价仅仅是简单的几句话,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积极性。”根据具体情况,笔者认为面批和互批更能切合课堂作文的实际。这两种评价方式既可以兼顾点面又能做到高效,同时还能使学生感到自己一节作文课的辛苦得到了及时的肯定,无疑就是一种对课堂作文教学的催化剂。
总而言之,写作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希望诸位教师能够满含耐心,给予初中生悉心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写作之路上走的更远,更顺畅。
参考文献:
[1]李乐.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策略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5.
[2]赵光福.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