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绘画中的耕读精神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土壤中孕育而来的,耕读文化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农业、制度、艺术等方面,这种精神与文化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通过对明代绘画中有关耕读题材的部分作品进行鉴赏与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耕读精神。
  关键词:耕读;文人;明代绘画
  一、耕读的含义及关系
  (一)耕读,即利用农耕之余,致力学问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既从事农业劳动同时又读书教学,过着勤苦而又恬淡的生活,他们以“耕读传家”为价值取向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二)关于耕与读的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说,君子不应该费心思去求衣食,而应该用心学道。即使你去耕田种地,难保也会有饿肚子的时候,用心学道,却可以拿到俸禄。所以说,君子真正应该担忧的是能否学到道,而不是去担忧贫穷。当然,孔子所说的不谋衣食并非真正地舍弃它,这句话背后所包含的其实是一种社会分工的意识。孟子主张劳心劳力分开,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被孟子批判的战国时期农学家与思想家许行则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贤德的国君应当与老百姓一样自己耕种粮食、自己做饭和处理国家大事。许行是反对不劳而食的。后世则出现两种不同的传统,一种把读书入仕途当作人生的最高追求,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认为其他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致仕才是正途。另一种以耕读为荣,提倡“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在他的《训子语》中说道:“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明确地指出了耕读结合的重要性。
  (三)古人在劳作中不断体悟人与自然的联系,逐渐形成“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宇宙观与知识论,既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又将知识与行动结合起来,形成了务实的作风,丰富了“耕读”这一生活方式的精神内涵。
  二、耕读精神在明代绘画中的体现
  (一)中国的耕读文化不仅影响了农学、科学与哲学,也影响了文化艺术方面。下面我们主要从一些明代绘画中来分析耕读精神在绘画中的表现。明代绘画大体出入于宋元两代之间,水墨山水与写意花鸟成就显著。明初的宫廷绘画与浙派继承了两宋传统,明中期的吴门画派继承和发展了元代文人画的优良传统,至明末,徐渭完善了大写意花鸟画的画法,陈洪绶、丁云鹏、崔子忠、吴彬等人开创了变形人物画法,还有曾鲸“墨骨敷彩”的肖像画,明末的绘画呈现出独特的新面貌。
  (二)明代绘画中“渔樵耕读”这一题材最早见于明初浙派大师吴伟的画作中,吴伟性格戆直而豪放,“独乐于山人野夫厚”,笔下多渔乐耕读等体现下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内容,其中《渔乐图》便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品。只见图中湖光与山色相接,渔艇稀稀落落地停靠在港湾,近处几株老树生于一片嶙峋山石之上,姿态各异,造型奇特。中景是一座绵延山峦,高低错落,几点寒林衬托出高遠萧索之意境。山下港湾一艘艘渔艇停泊于此,还能看到几个正在湖中垂钓的渔民,最远处是一片朦胧的群山,意境无限。S型的构图将近中远三处景色串连了起来,显得曲折迂回而又层次丰富,画面营造出一种雄伟开阔之意境。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渔民生活非常真实,图中通过对人物造型与朴素衣着的描绘,勾勒出一个个形象淳朴厚实的山村渔夫,极具世俗气息。此图用笔劲健,水墨淋漓,有南宋马远、夏圭之意境,形似“披麻”的皴法与清淡而层次分明的墨色乃是继承了元人的风格。吴伟开阔磅礴的绘画风格在这幅《渔乐图》中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三)明代关于“渔樵耕读”题材的画作还有蒋嵩的《渔舟读书图》与陆治的《幽居乐事图》。《渔舟读书图》中,近处一块危岩巨石赫然耸立,高峻险阻,巨石边有树盘出,滩头几丛稀疏的芦苇。石下湖面潮平岸阔,湖中有一叶扁舟,舟中二人,一人撑竿,一人正坐在船头读书,神情悠哉,表现了文人士大夫闲适安逸的生活情趣。远处是绵延起伏的山峦,云雾弥漫,显得画面之境界十分清静寒远。
  (四)陆治的《幽居乐事图》为册页形式,共十页,画风简逸,多描绘小村幽居之情景,如渔夫、放鸭、听雨、踏雪等村居乐事。“渔父”一图中描绘了渔夫们在水中打渔的场景,其中一个渔夫在芦苇丛边撑船回望,一个正俯身收网,另一艘渔船上,一人划桨,一人静坐,一人正在船头张望着,湖面泛起涟漪,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渔猎活图景。“放鸭”一幅中,河中鸭子形态各异,简练传神,河边一人微微抬头,乐在其中。“听雨”描绘了大雨滂沱的景象,当中一人低头弯腰,艰难地在雨中撑伞独行,整幅画表现出了雨天的生动。“踏雪”一幅颇有意境,画面左侧一块秃石上挺着几棵枯木,右侧一长者撑伞携着书童行走于冰天雪地之间,远处群山叠嶂,一片雪白,画境高寒,动静结合,画面散发着文人情趣的气息。
  三、耕读精神的意义
  (一)明代绘画中有关“耕读”这一题材的绘画并不算主流,但仍受部分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包括明代吴门画派中的代表沈周与文征明,他们二人也钟情于云游山林,以书画自娱,过着寄情山水的自在生活。他们对前人笔墨传统的继承相当重视,也注重自身艺术风格的追求。
  (二)文人士大夫这个群体文化修养比较深厚,他们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同时也乐意走进生活中去体验、感悟自然。东晋陶渊明诗风平淡自然,无论写物还是写景,诗歌当中流露出来的感情皆是浓厚真切,他所描绘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虽平淡,却质朴而生动。这是无法通过技巧去拼凑的,只有诗人自己切身体会过,才能做到在平淡中见真章。谢灵运的山水诗精妙而准确,对于山水的自然美,他能敏锐而细致地去感受与观察,写出来的诗常令人拍案叫绝。他们作品中的意境亦是他们生活中的感悟与审美追求的一种映射。“耕”与“读”并非对立的关系,如果说“耕”是“行”,“读”是“知”,我们更应该“知行合一”,立足于生活,寄情于自然,在自然中汲取养分,对于我们的艺术修养与创作实践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薛永年.明代绘画述要[J].中国艺术,1995(01):3-6.
  [2]孙鹭玮. 明代浙派艺术特点及其传承[D].中国美术学院,2019.
  [3]袁泽宇. 儒隐与道隐[D].东北师范大学,2020.
  [4]冯琼,张猛.张履祥“耕读相兼”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嘉兴学院学报,2021,33(03):22-27.
  作者简介:李大盈(1996—),男,汉族,湖北黄石人,艺术硕士,单位: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由我国当代作曲家陈培勋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作者受到广东小调《双飞蝴蝶》的启发,挑选其主旋律与作品《水仙花》和《柳青娘》中的旋律组合改编进行创作。作品兼容并蓄,将西方传统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相融合,和声方面以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为基础创作,具有浓郁的民族化和声风格。  关键词:和声 变奏曲 陈勋培  陈培勋先生的钢琴曲《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诞生于1954年,作品
期刊
佘晔(以下简称“佘”):卓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以此打开通向您精神世界的窗,目睹一位女性基础科学研究者的个人风采与人格魅力,这是一件颇让人激动的事。首先,我们从您与文学结缘的契机谈起,好吗?您是如何从一个偏远的湘西县城出发,一步一步抵达今日个人的文学研究高地?我想,这是一次漫长的人生跋涉,更是一次次人生的突围表演与精神历练,可否详细说说?  卓今(以下简称“卓”):佘晔好!嗯,我们
期刊
摘要:伴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好多企业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例如好多化工,冶金等领域也做到了发展迅速,但是一般来说,在真空液体压力或者气体的测量工作中都会用到压力表,其中弹簧管式压力表归类于一种机械式的仪表,它的特点是构造比较简洁,并且制作它的成本也不高,所以有着非常高的可靠性。那么这篇文章主要是简析了弹簧管式压力表在计量和检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但愿可以给大家在工作中使用弹
期刊
摘要: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以非凡的速度和全新的姿态迈入后现代的消费社会之中。得益于后现代社会中科技所造就的物质生产的极大富足,赛博朋克作家们在“仰望星空”之余,亦可着眼于“人间烟火”,体验物质大地上的景观变迁。吉布森聚焦于资本主义物质社会,以超凡的眼光预言了消费社会下商品的魅惑与人性的物化之间的斗争,展现了繁华的后现代都市催生的全新的消费景观,凸显了消费世界中物质与人类间缠绵缱绻的复杂
期刊
摘要:曼斯菲爾德在短篇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广大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所迫下产生的孤独感、幻灭感、恐惧感以及她们的叛逆和反抗。本文以《幸福》为例,探讨曼斯菲尔德作品中女性人物自我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女性意识; 觉醒;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20世纪初新西兰裔英国作家,以其特有的坎坷漂泊的人生历程、敏锐细致的观察和想象、诗意的笔触和创新
期刊
摘要:非遗传统手工作为长期发展的艺术文化,随着社会发展,传递着民族的文化与理想。在新媒体出现后,非遗文化获得了更好发展。但是依旧存在即将失传的工艺,对此,本文基于新媒体视野对非遗传统手工进行探究,基于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可持续发展路径,切实推动非遗传统手工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非遗传统手工;传承与发展  引言:非遗传统手工长期根植于人们生活中,在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下,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但
期刊
摘要:巴金所著的《家》属于长篇小说系列《激流三部曲》的其中一篇,《家》中描绘了成都高家公馆四个人物在同一家族之中形成了不同的性格,遭遇了各自不同的事故,给家庭带来了许多插曲的故事,是对当时封建社会现实的形象写照。《家》中的高家三兄弟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备受争议,本文将围绕《家》中二哥高觉民的人物性格展开论述,首先介绍高觉民的人物故事,进一步明确高觉民温和成熟的形象,并且分析高觉民的矛盾性格,总结出高
期刊
摘 要: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电视剧,需要努力在主流价值、精英意识与大众文化之间有效调和。刘和平编剧的《北平无战事》的艺术启示在于这种异质互渗和审美平衡。该剧通过讲述历史转折中的人心向背,完美回答了“历史为什么选择共产党”这一关键议题,由此在主流价值的立场上保证了作品的政治正确;而精英意识的体现在于,通过捕捉历史的“雅致”和风格化修辞,赢得特定人群的口碑;此外,通过偶像明星主人公叙述“特别党员”的“特
期刊
摘要:随着“德性即知识”研究的一步步推进,有一个观念逐渐成为共识:在这短短五个字的命题中,知识与美德之间的张力极大,远不是简单的等于符号就能够阐释完整的。因此,本论文目的是依托文本考察此命题中与幸福相关的“知识”概念,虽然苏格拉底没有明确给出知识的定义或者分类,但是从《普罗泰戈拉篇》中仍然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把与幸福相关的知识称作“度量的技艺”。“度量的技艺”作为获取幸福的“知识”对于我国当今的道德
期刊
摘要:迈克尔·翁达杰的《英国病人》中四个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因帝国主义战争创伤而相遇,真实历史与虚构叙事交织成网。本文旨在基于后殖民理论结合创伤和历史的角度,探讨《英国病人》中具有混合身份的小人物基普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他游走于英国和印度两个世界,既努力将英国身份意识内化又透过它来辨认自己的印度人身份,最终英、印两种文化印记在模糊和杂糅的状态下共存于基普体内。翁达杰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族裔散居群体生存困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