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un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提倡师生互动,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课堂知识,同时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这种引导呢?老师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是实施这种引导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必要性 主题 方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叶老的这句话不难理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巧妙的课堂提问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认知。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1.为什么要问(提问的必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它常常是教师通过最初的提问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映和回答,再通过相应的对话和交流,引导教师希望得到的答案,并对学生回答予以分析和评价,课堂提问的作用在于:
  1.1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和教学内容存在紧密联系时,教师可以立即对学生是否全面掌握有关的学习内容加以确定,对某些相关的知识点是否弄明白,解题思路是否正确,运用公式、数据是否合理。教师通过回答可以检验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通过回答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掌握所学内容。
  1.2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利用已获得的信息,主动开展联想,积极思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1.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师生之间对话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把学得的数学新旧知识进入长时间的记忆、反馈、储存和再现、再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是课堂提问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2.谁来问(提问主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课堂中,如果学生能善于提问并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那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很有帮助的,这就要求教师能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艺术,创设提问情境。课堂上巧妙的提问,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当然是主人。但这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一味地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所以学生应该在教师精心的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
  3.怎么问(提问方式)
  3.1激趣式提问。在学习之前,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积极思考,寻求新的知识。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成为“好之者”,自觉投入学习。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启发式提问。问题启发是课堂教学的“发展—高潮”阶段,也是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创设一个“愤悱”的情境,引而不发,可使学生自己在心求通而不得时开其意,口欲言而不能时达其辞,从而亲自去领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教师以“问”为石,开启学生心智,启发学生思路,使之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解决问题,寻求规律。
  3.3诱思式提问。教师上课时,应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时可能产生的疑惑并以此去设计疑问,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建桥梁,引导学生带疑探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4驱导式提问。驱导式提问是围绕上课的重点展开,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展开一系列的问题,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的很好做法。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是为学生下达一项学习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一连串的提问构成课堂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相互合作。
  3.5分散式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准备向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时刻记住问题是面向全班学生提出的,而不是对几个举手的学生提出的。每位数学教师应该尽可能为班上每一位学生创造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一方面,教师可以随意抽取或轮换,或者排号,而不是固定地向某些学生提问。另一方面,有些选择题的答案有多种,教师可以让全班同学举手表决。推荐一个可以让所有学生对问题做出反映的方法是在教师提问出问题后,教师让每一个学生都将自己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然后让同座位的学生批阅或教师随机地抽查提问。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教师做有心人,问题要说在集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粗中有细”,突出重点,才能长袖起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巧妙地借课堂提问“东风”,“开动”提升数学课堂效率“大船”。
  参考文献:
  [1]杨心德.中学课堂教数学管理心理.杭州大学出版社.
  [2]李红.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根据职业中专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实际情况,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面对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不齐,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个性极强,对学习需求层次不同的学生,如果教师仍按统一化的标准实施教学,按以往的“等量,同速,同要求”授课,势必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情况,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是很不利的。本文对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分层次教学的实验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
根据多年种棉花经验,选留好棉种,要注意把好以下“五关”。 一是品种关。选留适宜当地实际生产且抗病、丰产的优良品种。品种选好了,就可为来年棉花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正> 我不同意这种认为市场能自我调节以及电视市场能为我们提供完美无缺的东西的空想观点。……如果电视要变化,电视上的男男女女就必须使电视成为美国生活中的一个指导机构,而不仅仅是市场上最低的共同标准的反映。根据近30年来的纪录,电视市场的技术是出类拔萃的,
为了观察乌药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乌药4个剂量组(0.1g/kg/d、0.3g/kg/d、0.9g/kg/d和2.7g/kg/d),分别灌胃,进行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测定和血乳酸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数学知识的一切基础都源于概念、定理、判定的学习和应用,学生的思考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衡量学生是否掌握概念、定理,不是在于是否能说能背,而是看能否在具体的情景,问题中作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应用。初中数学概念、定理、判定的教学,应当建立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上,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基础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 概念 定理 判定 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 许多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例,表现为付出多,回报小,原因在于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初中数学课堂上只要注重情境创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加之教师的风趣幽默,教师的较少付出也能获得巨大回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多彩活动 语言幽默  教学实践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教师甲:态度严谨,备课认真,上课仔细,辅导到位,还常利用自习时间补课。教师乙:工作一般,投入并不太多,有时正常的辅
摘 要: 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对知识的探究具有明确的主动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究性课堂的建立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教育的培养方向都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将从探究性课堂的构建意义、特征、措施三个方面出发,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 初中
希夫碱上有甲胺基或者亚甲胺基,能够和金属发生配位,希夫碱可以应用到医疗、催化和防腐上.合成希夫碱的方式简单、容易得到,能够研究希夫碱配合物的性质、结构.本文用水杨醛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数学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