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先义后利”思想与企业管理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exxf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的“先义后利”思想对企业管理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作用。探讨“先义后利”思想所蕴含的管理价值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孔子 先义后利 企业管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曲阜)人,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其思想所蕴含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阐述孔子“先义后利”思想及其管理价值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一、孔子“先义后利”思想
  “义”与“利”的关系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孔子特别强调义利之辨,尤其是义利之分。在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的基调是先义后利,认为义应高于利,讲利而不能忘义,在获利时要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以“义”为准则,提倡“见利思义”、“以义驭利”、“义然后取”,强调以义驭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超越利而行义,甚至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和正义事业,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即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孔子极力反对在富贵利禄面前丧失道德良心,唯利是图、不义且富而贵,认为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是蝇头小利也决不能索取:“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缺乏道德准则的约束,一味地强调追求自己的利益,弃义而取利、损人利己,就会因利害得失而与他人发生矛盾,所谓“放行于利多怨”,那么就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最终他也就不能得到利益。对于通过正当途径富裕起来的人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要“富而好礼”,尤其是要学会“周急”,即把多余的财富赠送给那些急需救助的人。
  有人认为孔子反对求利,甚至绝对的否定利,其实不然。孔子主张先义后利,但对经济利益也并非绝对地排斥、否定,而是在一些方面也谈到了利,有时甚至还较注重利。他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倡导以合乎道义的方式去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反对为谋取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对于人们在符合社会道义的前提下求取正当、合理的利益的行为,孔子曾予以充分的肯定,并且认为获利越多越好。他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以合乎道义的方式获取的利益不仅无可非议,而且还会受到国家和人民的称赞,“义然而后取,人不厌其取。”尽管先义后利可能暂时有损于眼前的利益,但如果能够义而取利、以利成义,那么又可获得更为长远持久的获利机会,从而就有可能获得更为丰厚的利益,此即孔子所谓的“义以生利”、“因义成利”。
  由此可见,孔子的先义后利观实际上是主张义利兼顾的,只不过特别地强调人们应该在合乎道义原则的前提下,采取正当合理的方式去取利。
  二、孔子“先义后利”思想对企业管理的价值
  事实上,义利问题不只是孔子思想的第一要义,也是在企业整个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都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利润是企业作是其自身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不能不讲利的。企业经营以求利为目的,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中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很正当、很自然的事情,但如何求利,不同企业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却不同,其实际效果和最终影响也有天壤之别。一些企业管理者能够坚持先义后利的原则,做到“见利思义”,从而获得了持久丰厚的利润。反之,一些企业唯利是图,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顾国家法律、法规,不讲社会功德,损人利已,唯利是图,这种不义的行为最终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甚至葬送了企业的发展前程。所以,一个企业,为了维持它的生存与发展,就要正确地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对待“利”的问题,是“见利思义”,还是“见利忘义”。 孔子的先义后利观思想告诉我们:企业管理者不要把利润作为企业管理的唯一目标和最终目标,而应当坚持先义后利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倡导“见利思义”、“以义取利”,把经营谋利与“博施济众”结合起来,并坚决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不道德行为。
  唐山豪门集团公司深知“见利思义”价值观念的现实意义,在赢利时,始终坚持“利益共享和分利原则”。所谓“利益共享”,就是“提倡和奉行田径式竞争,不搞拳击式竞争”。这就是说,在市场竞争中,当自己处于优势或攻势时,要善为人计,不要逼人太甚、挤垮同行,独吞其利。只有广交友,寡树敌,才能为自己谋利留出回旋的余地。所谓“分利原则”,即不只自己企业赚钱,还要兼顾经销商和顾客的利益。“对经销商,要让他们有钱可赚,供货不断档,质量有保证,恪守契约,服务周到”,使其感到同你合作有利可图;“对顾客,要让他们得到实惠、感到满意、方便、放心。”只有坚持利益共享和分利原则,才能收到“利客最终利我之效。”他们根据这一价值准则,坚持“不得分外之财”、“不巧取分外之利”。
  世界船王、香港著名企业家包玉刚先生是一个关心国家和人民,热心各项公益事业之人。他曾对香港记者说:“多为中国做点事情吧!你看看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而你看看日本,你就知道了。”正是怀有这样拳拳报国之心,改革开放以来,包玉刚先生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一桩又一桩的好事。他曾捐资2000万美元建立了综合性的宁波大学;他还捐资1000万美元,在上海交通大学建造了“兆龙图书馆”;他还筹资1000万港元(其中650万为包玉刚先生个人捐赠)在他当年就读过的中兴村小学旧址,建造了一所现代化的中学等等。据有关资料统计,不包括信托投资、合资项目,包玉刚先生在国内的捐款总额即达6亿港元。
  日本企业管理者吉田忠雄先生初创公司时只有三名员工,而现在已发展到活跃于五大洲、年销售量为25亿元的国际知名企业。吉田公司成功的秘诀,就是他们提出的在利润分配上的“三分法”。吉田忠雄指出:“我一贯主张办企业必须赚钱,多多益善。但是利润不可独吞。我们将利润分成三部分:1/3是把质量较好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大众,1/3交给销售我们公司产品的经销商及代理商,1/3用在自己的工厂。”他相信只有坚持把利益施于他人,才能将利益回归自己:“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
  松下公司的创立者——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合理利润的获得,不仅是商人经营的目的,也是社会繁荣的基石。”松下的经营理念强调:企业一定要获得利润,认为这是企业的“一项庄严使命”,但在盈利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将“认清身为产业人员的责任,谋求社会全体的进步,致力于世界文化的长远发展”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将“产业报国精神”作为松下七大精神中的首条。其总裁松下幸之助就曾明确表示:“我们的生产以丰富大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改善并扩充其生活内容为主要目的,此两者亦为本人之愿望,我松下电器制作所以完成此使命为最终目的。如果认为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最大目的,从而忘记了企业的本来使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这是不能允许的”,“如果公司没有把促进社会繁荣当作目标,而只是为了利润经营,那就没有意义了”,“通过企业为社会做贡献这一使命和取得社会利润,二者绝不矛盾,相反可以认为,利润是完成使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社会以合理利润的形式给予应得的报酬。”为此,松下幸之助提出了实行低价位产品经销的“自来水哲学”:“ 我们的任务就是制造像自来水一样多的电器,这是我们的生产使命,尽管实际上不容易办到,但我仍要尽力使物品的价格降到最便宜的水准。”然而,他却不参与无标准降价竞争而牟取不义之财。1952 年,松下公司扩大电机厂的生产规模,进行厂房扩建,安装新设备,这时另一家日本企业——重型电机厂展开了大幅度降价的市场攻势,降价幅度达到30%。重型电机厂的价格在松下代理商中引起很大反响,大家纷纷要求松下公司降低价格,不降价就要失去市场。公司内负责电机部门的经理认为,我们的产品质量不比其他企业差,成本也不高,加上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最低的成本加成率,产品价格应当上有竞争能力的。降价就要低于成本水平,如果真把价格大幅度降下来,企业难以维持生存,而且对方降价30%是一种倾销行为,倾销不可能持久。松下公司坚持不跟风降价,同时动员公司员工,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推销产品,顺利度过了电机降价风波。1964年,松下公司又遇上了电池大幅度降价。当其他品牌的电池纷纷降价维持市场占有率时,松下公司没有降价,而电池销售量仍然保持了原来的规模。正是在这种先义后利思想的指导下,松下公司从一个生产小商品的作坊,迅速地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型国际企业。
  显然,孔子的先义后利观,有利于引导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正确地去求利,促进其把利和义合理地结合起来,谋利而不失义,循义以生利,以保证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所以,孔子所倡导的先义后利思想,应该是企业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指导原则。
  三、运用“先义后利”思想进行企业管理的策略
  企业管理者应当注意将孔子的先义后利思想,切实地贯彻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具体说来,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贯彻先义后利原则,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义利关系:
  1、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的义利关系。
  企业管理者企业必须处理好企业内部的义利关系,它大致应该包含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合理分配企业利润。企业利润是管理人员和职工共同创造出来的价值,用于个分配的部分要合于“义”。义者,宜也。利润的分配不能搞平均主义,但也不能把差距拉得太大,这中间要掌握一个“度”,尽量做到使每个人的收入与他所付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适应,这就是“义”。
  二是适当规定企业高管收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只能获取应该得的部分,不能超出规定多拿多占。义者,正也。多拿多占,或者贪污鲸吞企业的财富就是不正,就不合于“义”。不义的钱财要做到分文不取,这样就能获得职工的高度信任,因而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三是促使职工树立“义而后取”的价值观。职工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企业一定会以工资的形式给职工以回报,职工的贡献越大,回报就越丰厚。先事而后获,即先做事、付出劳动、做出贡献而后才获得相应的收益,这就叫做“义而后取”。只有这样,企业管理者才能有效地发挥企业职工的创造精神。
  总之,先义后利的原则应该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职工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运用这个原则来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利益问题,是促进企业内部和谐、获得团结前进的一个重要条件。
  2、正确处理好企业与社会公众、国家之间的义利关系
  一般地,企业都是要赚钱谋利的,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义”与“利”的问题。有的企业“见利忘义”,违背国家的政策法规,昧着良心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坑害国家、欺骗群众。通过这样手段获得的利润就是非法的利润,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这样的盈利方式就会受到社会公众的指责、国家法律的制裁,“放行于利多怨”,显然是难以持久的。如果企业能够 “见利思义”,在赚钱谋利时不忘“义”,既追求利润,又采取正当的手段,这样就能“义以生利”、“因义成利”,给企业带来更加长远持久的获利机会,使企业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这就要求,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注意正确地处理好企业与社会公众、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因此,企业利润的获得必须合乎国家的法律和通过正当的手段,而企业管理者也不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仅仅当作个人的盈利活动,而应当作为实现博施济众、经世济民的手段和方式。企业要保证向社会公众提供名实相符的高质量货物,坚决杜绝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同时任何企业都要按时向国家照章纳税,严格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进行正当经营,这样才合于“义”。唯有如此,企业才有可能永续生存、兴旺发达。
  3、正确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义利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锁链。企业与企业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竞争中存在着义利关系。但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不完全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它们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企业之间通过竞争可以互相促进,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和发展新技术,开发新的产品,求得共同发展。
  因此,在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时,企业管理者不要只顾自己方面的利益,一味进行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恶性竞争,甚至以非法手段搞阴谋诡计,设下陷井,引导对方上钩,让对方破产,然后一口把人吃掉,而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应该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必须要讲“义”,以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完善的售后服务等正当合法的手段赢得的市场竞争的胜利。
  总之,孔子“先义后利”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借鉴意义。一个企业,如果其经营管理者真正贯彻了先义后利原则,那将是一个兴旺发达、欣欣向荣且长盛不衰的企业。企业管理者应当积极地的从孔子“先义后利”思想中发掘和汲取企业管理的智慧,将其融汇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得企业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承烈.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宋光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M].中国建材出版社,1996.
  [3]吴芳.儒家思想对当今企业经营管理的启迪[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4]王志敏.中国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5(3).
其他文献
摘 要:20世纪70年代初期爆发的石油危机及其为导火索所引发的经济萧条、高失业、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终结了二战后福利国家的黄金年代。一时间,“福利”成为众矢之的,以致在西方出现了各种反福利的社会思潮,其中尤以哈耶克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为甚。《自由秩序原理》一书是比较完整地阐述哈耶克福利国家危机思想的代表作。  关键词:哈耶克 福利国家危机 启示   1、引言  在西方自由主义和政治哲学领
期刊
摘 要:对利润与业绩的追求,会让管理者忽视对员工的关爱与心态调整。工行大连分行要想获取更大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提高服务水平,而服务水平是由一线员工来体现的。因此,在平时工作中,工行大连分行比较注重培养一线员工服务技能与服务意识,但对一线员工的心态调整关注的不多。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经验,从工行大连分行员工不良心态出发,就如何调整一线员工的心态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一线员工 心态调整 不良心态
期刊
企业文化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早在七十年代,日美等经济强国就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企业文化引起了我国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的充分重视,并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与规模。目前,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残酷的形势下,世界各国却把企业文化提到一个非常的高度来研究和开发,足以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之重要。  企业文化是一个概念复杂、范围极广的大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它的形成与发
期刊
摘 要: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如何仅仅围绕生产科研这个中心,创造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以文化建设为平台加强三者的融合应该是一种可行的思路。本文结合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勘探数据库室在思想、文化、党建工作融合创新的实践,从心理分析思想动态、加强团队文化建设、探索党员责任文化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和探索。  关键词:科研团队 思想 文化 党建 融合 实践  
期刊
摘 要:本文把企业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并针对隐性文化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以及对企业发展成长的促进、统领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 构成 企业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空气、阳光和水。企业发展成长除了设备、资源、人才之外,离不开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健康成长,迸发勃勃生机。海尔发展离不开OEC(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加强企业管理的深远意义,提出了以管理促发展、靠管理增实力、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并将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新的跨越。  一、以人为本,树立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一种管理技术,主要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
期刊
摘 要:煤炭资源是煤炭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是煤炭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山西煤炭企业依赖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山西经济发展以及全国能源保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山西煤炭行业政策的转变,山西煤炭企业纷纷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  关键词:煤炭企业 战略转型 产业政策    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特性: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大,生产设备专用
期刊
摘要: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21世纪,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拥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地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和壮大。高速公路企业文化是伴随高速公路运营和管理活动逐步形成的,展示行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境界、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因此,在高速公路系统构建企业文化,对推动高速公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 企业文化 构建  
期刊
摘 要: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它是一种用来确定和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它强调建设工程是一个过程,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工程造价决策和实施的过程,人们在工程全过程中都需要开展对于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工作。目前,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对策。  关键词:建设工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 问题 对策    
期刊
摘 要:随着酒店业竞争日趋激烈,酒店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员工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技巧方面的竞争,而酒店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员工培训在酒店发展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潍坊贝隆花园大酒店为研究对象,意在探讨员工培训的途径。  关键词:酒店员工培训 现状及问题 培训策略    一、酒店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酒店业是中国最早同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在目前酒店业趋向多元化、集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