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既是人类有意义思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现象,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若干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意识 问题情境
一、以问题为纽带,树立主体教育观
华东师大袁振国教授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提出的第一个新理念就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以“问题”为纽带,进行课堂教学革命。这种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不仅主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问题生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教育观念的转变势必引起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诸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观,有意识地将“能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为教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教学生“学答”,又要教学生“学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外部知识逻辑与内部认知逻辑之间适当程度的内化冲突所产生的意识系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知识问题化、问题认知化的土壤。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活跃学生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学习中,怎样的问题情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关于认知差异的规律研究表明:当呈现材料与现有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时,就会诱发学生信息收集和探索的兴趣,使认知协调;差异程度中等时,学生的兴趣最大。因此,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就是通过制造矛盾,产生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想问、会问。这就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特点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认真筛选纷繁复杂的多方面信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正确运用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创造出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指向当前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学生新问题的产生。
三、夯实认知基础,注重批判性思维
基础知识是一切能力产生的基础。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学生视野,丰富问题来源对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相当必要的。但鉴于当代信息化社会知识的迅速更新及历史知识的无限性,精力和能力的局限使学生不可能穷尽所有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也并非越多越好,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知识不仅无益于问题意识的形成,反而会造成思维过程的混乱,阻碍问题意识的发展。“牵牛还要牵牛鼻子”,培养问题意识的“牛鼻子”就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史料来源、作者情况及发布时间等多个因素、多个角度对搜集来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独立判断和甄别;鼓励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用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独特视角,来审视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胆怀疑现成的东西。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或网络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举办历史小报等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自由探索历史问题的学习实践中活跃批判思维,提高认知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升华历史认识。
四、增进教学民主,保障心理安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在课堂的紧张感,让他们敢于质疑问难?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架子,正确对待学生提问。当学生不敢发表不同意见时,要积极鼓励和诱导:“你认为这种观点合理吗?”“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还有其它问题吗?请提出来。”“说错了没关系,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当学生的思维活动或思维成果超出了老师的设计、安排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要急于打断、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对学生的回答仍以鼓励为主,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当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现、提出新问题时,应对学生的新问题进行“延迟判断”,有价值的,可引导学生,认真探究解决;没价值的,要区别对待,采取妥善方法予以处理,以保护、鼓励学生发问的积极性,特别是不要对学生那些奇异、独特的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当学生因受到心理、知识、语言、思维等方面的障碍没有确切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时,要适时启发引导,理顺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圓满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这既可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又可使学生因自己最终回答出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而感到心理满足,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和探究环境自然形成。
五、教给学生提问技巧,养成提问习惯
有关调查表明,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存在的提问技能障碍有关。也就是说学生提不出问题有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问。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非常关键的一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技巧,可分两步:一是让学生明确历史问题的切入点,即围绕历史概念、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各类知识联系处提出问题;二是教给学生发现历史问题的方法,如因果法、比较法、类比法、联想法、矛盾法、逆向法、追问法、假设法等。结合上述方法,通过进行多种方式的提问专题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历史学科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头脑中的问题就会越来越清晰化,通过语言或口头明确表达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因此,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必然获得发展。
六、注重反思评价,发展学生元认知
心理学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够使学生有意识地反思并监控自己的认知历程,不断调整思维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自身问题意识的强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发放调查表的办法要求学生反思:“我今天提出了一个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我是怎样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我是怎样表述这一问题的?”“我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我的体会是什么?”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写反思日记的方法来强化问题意识,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定期召集学生对一个阶段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况进行分析,通过集体的力量强化问题意识。如此反思评价,一旦形成习惯,则其功效不可估量。
总之,如果我们能让学生问题意识重返高中历史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会再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评价”的旧模式。原来灌输知识的“讲堂”就会变成研究学问、启迪智慧的“学堂”,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的历史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研究,1995.40-4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意识 问题情境
一、以问题为纽带,树立主体教育观
华东师大袁振国教授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提出的第一个新理念就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以“问题”为纽带,进行课堂教学革命。这种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不仅主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问题生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教育观念的转变势必引起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诸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观,有意识地将“能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为教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教学生“学答”,又要教学生“学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外部知识逻辑与内部认知逻辑之间适当程度的内化冲突所产生的意识系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知识问题化、问题认知化的土壤。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活跃学生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学习中,怎样的问题情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关于认知差异的规律研究表明:当呈现材料与现有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时,就会诱发学生信息收集和探索的兴趣,使认知协调;差异程度中等时,学生的兴趣最大。因此,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就是通过制造矛盾,产生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想问、会问。这就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特点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认真筛选纷繁复杂的多方面信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正确运用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创造出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指向当前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学生新问题的产生。
三、夯实认知基础,注重批判性思维
基础知识是一切能力产生的基础。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学生视野,丰富问题来源对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相当必要的。但鉴于当代信息化社会知识的迅速更新及历史知识的无限性,精力和能力的局限使学生不可能穷尽所有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也并非越多越好,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知识不仅无益于问题意识的形成,反而会造成思维过程的混乱,阻碍问题意识的发展。“牵牛还要牵牛鼻子”,培养问题意识的“牛鼻子”就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史料来源、作者情况及发布时间等多个因素、多个角度对搜集来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独立判断和甄别;鼓励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用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独特视角,来审视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胆怀疑现成的东西。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或网络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举办历史小报等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自由探索历史问题的学习实践中活跃批判思维,提高认知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升华历史认识。
四、增进教学民主,保障心理安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在课堂的紧张感,让他们敢于质疑问难?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架子,正确对待学生提问。当学生不敢发表不同意见时,要积极鼓励和诱导:“你认为这种观点合理吗?”“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还有其它问题吗?请提出来。”“说错了没关系,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当学生的思维活动或思维成果超出了老师的设计、安排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要急于打断、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对学生的回答仍以鼓励为主,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当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现、提出新问题时,应对学生的新问题进行“延迟判断”,有价值的,可引导学生,认真探究解决;没价值的,要区别对待,采取妥善方法予以处理,以保护、鼓励学生发问的积极性,特别是不要对学生那些奇异、独特的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当学生因受到心理、知识、语言、思维等方面的障碍没有确切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时,要适时启发引导,理顺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圓满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这既可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又可使学生因自己最终回答出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而感到心理满足,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和探究环境自然形成。
五、教给学生提问技巧,养成提问习惯
有关调查表明,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存在的提问技能障碍有关。也就是说学生提不出问题有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问。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非常关键的一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技巧,可分两步:一是让学生明确历史问题的切入点,即围绕历史概念、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各类知识联系处提出问题;二是教给学生发现历史问题的方法,如因果法、比较法、类比法、联想法、矛盾法、逆向法、追问法、假设法等。结合上述方法,通过进行多种方式的提问专题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历史学科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头脑中的问题就会越来越清晰化,通过语言或口头明确表达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因此,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必然获得发展。
六、注重反思评价,发展学生元认知
心理学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够使学生有意识地反思并监控自己的认知历程,不断调整思维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自身问题意识的强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发放调查表的办法要求学生反思:“我今天提出了一个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我是怎样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我是怎样表述这一问题的?”“我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我的体会是什么?”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写反思日记的方法来强化问题意识,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定期召集学生对一个阶段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况进行分析,通过集体的力量强化问题意识。如此反思评价,一旦形成习惯,则其功效不可估量。
总之,如果我们能让学生问题意识重返高中历史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会再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评价”的旧模式。原来灌输知识的“讲堂”就会变成研究学问、启迪智慧的“学堂”,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的历史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研究,1995.40-4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