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探赜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185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高校国防教育承担着“为造就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好基础”的重要使命。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高校传统的国防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着力构建起“互联网 ”时代下,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国际形势的高校国防教育。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国防教育
  
  当前互联网正无形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方式。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其“双刃剑”的效应逐步显现。因此,在“互联网 ”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构建起信息时代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新模式,是高校国防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因此,高校国防教育要迅速适应形势、更新理念,学会运用“互联网 ”设备、媒介、手段、方法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工作,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防教育体系。
  一、“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 ”时代,丰富与混杂的信息决定了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更应该牢牢把握住教育的方向性。高校国防教育具有“为造就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好基础”的双重培养目标(1)(105-110)。网络时代,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因此,国防教育要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国家责任。从政治角度来看,网络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交流的平台,还是国际政治、文化理念、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逐鹿场所,东西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理念势必会对峙、撞击、交融并相互影响。因此,网络时代务必教育青年学生增强历史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并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
  新形势下,要保持国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同频共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不仅面临严峻挑战,还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发展。高校国防教育要善于抓先机、开新局、谋新篇,充分利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网络,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用大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并能主动融入的方式开展国防教育,让国防教育“润物无声”。
  二、“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原则
  国防教育的基本原则,反映了国防教育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准则。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国防教育绝对不能偏离、背离目的和使命,网络时代高校国防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高校国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爱国情怀的教育,也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觀及价值观的树立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国防教育应该坚持正确的方向,注意把握国防教育的引领导向作用。高校国防教育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与时俱进原则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今天,国防教育既要求真务实,秉承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紧扣网络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就是要秉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国防教育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指导中国的国防教育与建设。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网络时代的国防教育实践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时候,国防教育不能“独善其身”,要敢于、勇于接受新发展、迎接新挑战。因此,高校国防教育要主动接受、开发和利用网络,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新技术,要积极探索、善于创新及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原则
  日常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充分利用“互联网 ”各种媒介产物的广泛宣传,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让身在其中的主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起到教育引导作用。集中教育需要通过明确的计划安排,集中特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针对明确的教育对象,按照计划所规定的内容、目的和标准开展的教育。集中教育效果往往比较显著,互联网的高度发展更有利于日常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防教育更应该注重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的结合。从应然的角度来看,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不可偏废的关系。从实然的角度看,我国高校正在积极探索构建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教育体系。集中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根本,是日常教育的基础,日常教育是对集中教育的有益补充。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开展了新生军训及征兵宣传教育活动,这是高校进行集中国防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必要途径,应该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日常国防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 N的途径,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网及实践活动全面宣传党和国家的国防政策、法规、国防建设成就及为国防建设作出卓著成就的先进典型,对集中教育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加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国家观念,全面提高大学生参加国防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对理论的检验与强化。1845年,马克思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网络时代的国防教育应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2)。理论教育主要包括国防建设理论、国防法律法规、战争及军事科学技术理论等方面的教育;实践教育主要指以实际行动参加、参与到国防建设、参军参战、战备训练、演习等方面的教育。国防教育要注重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紧密结合、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相生相长的作用。如果国防教育脱离了实践教育只有理论说教,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理论教育没有说服力;反之,如果国防实践教育脱离了国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就缺少理论的支撑与引导,会迷失方向,同样达不到教育目的(3)。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确保国防教育方向正确、效果显著。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治学态度,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有可能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校国防教育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严格遵循理实结合的教育方式,注意两者的结合,着力构建理论教育为实践教育把握方向、提供先导,实践教育进一步加强、升华理论教育的高校国防教育体系,促使国防教育健康地发展。
  三、“互联网 ”背景下正确处理好国防教育的几对关系
  (一)爱党和爱国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擘画者,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从爱国的要求和我们党的性质上看,爱国与爱党是高度统一的。高校国防教育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爱国教育,还要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永远把“人民”放在首位,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爱社会主义中国与爱中国共产党党是高度统一的。
  (二)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在互聯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工作、学习、生活的很多行为皆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大学生是能够主动接受并快速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群体,每天面对各种媒介扑面而来的信息,如果不具备一双识别真伪的慧眼,那么在虚拟世界中得到现实中没有得到的快乐时,可能会在虚拟的世界里乐此不疲。然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现实存在物,决定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现实存在的,虚拟的世界不可能囊括现实生活的一切,更不能包括反映现实生活的精神情感和个性心理(4)(68-69)。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真实有效的途径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正确处理好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信息时代,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并不完全具备敏锐识别各种真伪的能力。因此,在面对有关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国家主权等别有用心的言论时,往往不能分清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可能会对政治立场、社会认同感及责任感产生一定的影响。“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校国防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网络语言体系,如“学习通”“腾讯课堂”“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用大学生愿意接受并乐于使用的途径与手段开展国防教育,帮助大学生厘清虚拟与现实和谣言与真相。
  (三)多样化与主旋律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世界正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随之而来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想、社会生活方式等都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价值观不断交流、碰撞,这决定了我国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必然面临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针对这种情况,坚持把握主旋律与发展多样化的有机统一是高校国防教育始终应遵循的原则,即高校国防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国防建设服务,以培养爱国热血青年为目标。在牢牢把握住这个主旋律的同时,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多姿态、多样化的国防教育网络文化氛围,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育实效。
  四、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增强实效性
  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实践表明,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在“互联网 ”背景下,国防教育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要适时发展更新,基于当前网络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特点,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全面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性,使国防教育的任务落实、落地。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就现成的结论讲理论的教学方法,因此,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着力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主动学”的自觉转变,实现由教师“一言堂”向“师生共上一堂课”的转变,构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国防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所接触到的思想认识的新问题,特别是国际、国内的一些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切忌灌输式的理论说教。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案例分析、事件解析,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上各种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润物无声地解除困惑,达到让学生由“信”到“行”的效果。
  其次,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国防教育教学要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互联网 ”产物,把“学习平台”、音视频、“虚拟仿真VR技术”等各种信息技术与手段引入国防教育教学中,建立现代网络教学新模式,实现师生之间知识、资料、信息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消除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的灌输式、填鸭式、简单说教式教学方法的弊端,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以交融互动为常态的”的科学、现代、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科.从教学大纲的演变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姚飞.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深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3]许燕梅.基于校园媒体的高校国防教育功能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0.
  [4]黄旭.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的现实存在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3).
  
  本文系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项目成果
  项目名称:形成新徽商工匠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构建三全育人和谐生态
  项目编号:2020sgxm02-1
其他文献
摘 要: 鄉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旨在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甘于奉献、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的本土化乡村教师。能否实现“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摸清考生对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认可度这一核心要素。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探究了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认可度。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小学教育 专业认可度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对中西部地区高校来说,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实现弯道赶超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双创质量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CDIO 工程教育 创新创业课程 改革研究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越来越
摘 要: 随着十三五交通强国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轨交通行业亟待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城轨运营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参差不齐,水平总体偏低,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因此,城轨运营专业英语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与考核模式,完善行业英语教材,注重传授跨文化知识。培养专业化跨学科师资队伍,提高学生职场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
摘 要: 笔者阅读李洱多部作品时发现,有一条内在线索将它们联系起来,即“回归”式情节。本文以此为切入口,精读分析相关作品,挖掘这一创作现象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以及成因与内涵。结论是:这一创作现象,显示了李洱对作品人物心灵世界的一种关怀。  关键词: 现实困境 回归母性 人文关怀  后来,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紧紧地依偎在她的胸前,在清晨和熙的光线中,她衣服上的白色镶边被那光线染红了。他不再感到寒冷,也不
摘 要: 新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知识经济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深化培养人才的模式改革,师范专业要主动摒弃“坐、等、靠、要”的传统思想,积极激发师范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着力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以东华理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从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创新创业素质展开,从深化思想内涵、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四
摘 要: 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由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共同构成的,指的是将优秀的中华文化成果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教育传授、社会实践、环境熏陶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转化为学生安身立命的基本素质品质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品格。本文旨在调研分析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探讨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因素,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策略。  关
摘 要: 本文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理论阐述研究现状,对高职院校商科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协同育人保障条件和“五重构、五实现”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校企协同育人 高职院校 商科专业  2017年底,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举措,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改革要“促进产教融合校
摘 要: 近代新式教育兴起,学堂逐渐取代私塾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开始了教育的现代化转变。在私塾改良过程中,举办观摩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改革方式,有益于学堂教育的发展。但囿于时局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观摩会 大公报 学堂教育  梁启超认为:“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治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①(19)近代以来,教育制度不断革新,教育形式和内
摘 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教育培养机制,创新与改变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以更符合现代社会要求。虽然近年来青海省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办学规模及人才培养实效依然不理想。对此,在全新指导思想下改革高职教育工作体系机制现实价值突出。本文以青海省为例分析高职院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机制的相关内容,为实践
摘 要: 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是一种“基于网络又超越网络”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跨校联合教学新模式。该模式依托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本文以外语课程跨校修读为案例,分析了外语课程跨校修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和教学实践,提出了问题的解决策略,以为跨校修读及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 跨校选修 智慧学习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