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儿童经验的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un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与儿童经验的关系,将儿童经验排斥于教学各个环节之外,必然带来课堂教学僵化的弊端。本文通过对课例《和平是什么》进行理解,再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试图分析立足儿童经验的课堂教学何以可能,并阐释其背后的意义。
  关键词: 儿童经验 《和平是什么》 课堂教学
  斯蒂芬妮·劳伦斯(以下简称史蒂芬妮)是澳大利亚雷恩得卡小学三四年级混合班的一名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解决日益增加的全球性社会问题的方法,她开设了一门全新的个性培养课。课例《和平是什么》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节。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平是什么”,对学生来说较抽象,很难理解,但是史蒂芬妮老师立足于儿童经验,从学生日常生活着手,从他们身边发生的小事逐步引导到宏观的世界性问题,为学生思维拓展提供支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就对整个教学过程予以再现,进行分析。
  一、教学的过程
  对教学过程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整个教学行为可归纳为:以“想象”导入内容,在“冲突”中学会技巧,用“游戏”激发思考及在“讨论”中加深理解这样一个过程。
  (一)以“想象”导入学习内容。
  课堂伊始,史蒂芬妮老师让学生每人拿上一个玩具,抱上一个枕垫为自己找一个地方,躺下来。她要大家心里想一个人,一个你真正想了解的人。有的学生想象,他遇见的朋友来自中国,这个朋友有一双黑色的眼睛,他们一起到他的房间里玩。有的想象,他带自己的朋友到特别的地方,在那他们躺在草地上,并让他的朋友看各种形状的云……随后,史蒂芬妮老师让学生说出此时他们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他很快乐;有的感到喜悦;还有的感到和平。
  接着,史蒂芬妮老师谈到为了弄清和平是什么,必须先知道和平的反面是什么。她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好好想想你什么时候失去过和平。其中有的学生说,她姐姐咬她的耳朵时,让她感到生气和难过;有的说,她哥哥把盘子弄在地上,却责备她,这让她感到不舒服等。
  “生气”、“难过”、“不舒服”等这些都是描写冲突的词汇。史蒂芬妮老师让学生画出这种生气的感觉和生气的原因,学生就此有机会了解发生冲突时的反应,学生画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二)在解决“冲突”中学会技巧。
  在完成画作之后,史蒂芬妮老师又接着让学生具体讲讲发生的冲突。一名学生提到,有一次她卷入了父母的争吵之中,致使母亲对她发了火,造成她们母女之间产生了矛盾。史蒂芬妮老师又问其他学生如何解决。一名学生提出可以出去走走,这是一个能让双方妥协的办法,史蒂芬妮老师赞同她的处理方式。接着一名学生提出了她的冲突,由于她的两位好友在打架,而双方都想拉拢她站在自己的阵营,这让她感到为难,于是她干脆不理她们躲进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史蒂芬妮老师表扬了她的做法,保持中立,不参与任何一方有时候是化解矛盾的一条措施。
  最后,史蒂芬妮老师设计了一个冲突的场景,她告诉学生:如果你们的好友今后遇到了麻烦,你们能做的是仔细地倾听朋友的麻烦。注意是只听不说,这是你们能够为你们的朋友提供的帮助,也是应该掌握的一种技巧。
  (三)用“游戏”激发思考。
  接着伴随着音乐响起,史蒂芬妮老师带领大家做游戏。教室地面上放几个圆圈,孩子们围着圆圈跑动,当音乐停止时,孩子们必须以最快速度跑进圆圈之中,身体完全暴露在圆圈之外的学生将会被淘汰。游戏进行得很顺利,课堂气氛活跃。游戏结束后,史蒂芬妮老师让大家坐到原地。她问到刚才做游戏的时候有人相互合作了吗?一名男学生说,刚才做游戏时,他跳到了另一个小伙伴的身上,这样就能让更多同伴进到圈子里。史蒂芬妮老师因为这位男孩表现出的合作精神表扬了他。她又问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合作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有的学生回答,就会没有战争,有的谈到了和平。
  (四)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最后,史蒂芬妮老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讨论世界性的问题即战争和凶杀,看谁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之前的铺垫,学生的思路变得开阔,发言踊跃。在谈到有关凶杀的话题时,一名学生问,每周都会出现凶杀,我想最好是和杀人犯谈谈,看能否发现杀人犯的问题好帮助他们解决。他的方案得到了在旁听课专家的认可。这名专家接着说,小时候大人们常说男孩子必须坚强和强壮,有时候应该打架,那全是错误的。最快乐的生活方式是能和别人一起共事,对人友善,想想为什么别人会有和你不一样的观点。换句话说,大家的观点不同对你来说是件好事,能让你生活得更好。
  史蒂芬妮老师最后总结到,这次有关全球问题的讨论,让孩子们得到关于他们自己想法的信息反馈,能帮助孩子们了解全球环境和个人安全问题的联系。课堂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二、立足儿童经验的教学原因分析
  课例《和平是什么》让人耳目一新,这堂课之所以成功,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始终立足于对儿童经验的关照。
  (一)利用儿童原有经验,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与生成。
  有关和平是什么,是一个较抽象的话题,史蒂芬妮老师并没有把它当做概念理解灌输给学生,而是从儿童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利用想象等策略将抽象的概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将教学内容的视域打开,教学不再沿着既定教学计划展开,而是随着学生的回应和主题进展不断调整和变化,这样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有内心体验,在既有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不会感到陌生。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儿童获得新的经验。
  如何解决冲突,学会合作是儿童将来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史蒂芬妮老师利用儿童真实生活中遇到的冲突和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和孩子们一同探讨解决办法。这样的情境创设为孩子们打开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不仅如此,儿童的思考会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和修正,防止单纯引起儿童感官上的刺激或兴奋情况,忽视引发后续儿童经验的产生和增长。   (三)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评价。
  史蒂芬妮老师在教学过程的最后提出了如何解决世界性战争和凶杀等挑战性问题。这些问题促进了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实现,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和唤起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为儿童提供了操作自己经验、重建自己环境的机会,又给成人提供了协助儿童了解他们经历的事物的意义的机会。针对学生的回答,专家们适时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什么经验,还需要怎样获得经验,以促进新旧经验联结,获得新的知识。
  三、立足儿童经验的教学的意义
  儿童经验作为一种丰富的、动态的教学资源,立足儿童经验的课堂教学对确立儿童教学主体地位,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学研究有深远的意义。
  (一)确立教学过程中的儿童立场。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都是以灌输方式进行的。“于是,我们就看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为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教学过程简括为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①。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造成儿童立场的丧失。而当我们的课堂教学立足于儿童的经验,“当我们怀着深层的爱意‘换位思考’关怀、坚守儿童原有的生活,尊重他们本来的意愿,呵护他们纯真的言语,始终尊重他们的‘言行’并努力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言行’就会在不经意间造就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生命”②。这种对儿童精神性、存在性需要的关注,重新确立起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儿童立场,明确儿童经验在促进其主体发展中的意义。
  (二)体现教师的生命价值。
  “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③。在课堂教学中从儿童经验出发,不仅对儿童的发展有益,反过来是对教师自身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关照。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不是一个只知道为学生成长付出和完成别人交付任务的工具,同时关注自身的生命价值。只有关注自身生命价值的教师才能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才能积极投入教学改革,自觉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促成学生和教师个体生命意义的实现。
  (三)以教学推进研究。
  从儿童经验出发,那么教学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在我看来,教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让学生置身于与所要研究的领域相关的现象——即真实的事物而非书本或讲授——以帮助他们关注有趣的东西,使他们参与其中,如此方能使他们继续思考并惊叹要认知的事物。二是让学生阐释他们自己创造的意义,教师要力图理解他们的意义而不是直接向学生阐释事物”④。立足于儿童经验的教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指导者,更是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新经验和学生已有经验发生联系,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将教学推向研究的境地。
  注释:
  ①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②蒋惠琴.教学本真,从儿童立场开始[J].江苏教育,2011(6):58.
  ③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④埃莉诺·达克沃斯.张华,等译.精彩观念的诞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4-165.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10-212.
  [2]顾云虎,陈罡.教学过程的进路:工具与探究——基于Stacy老师教学公开课的教学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14(5):18.
  [3]吴刚平.知识分类视野下的记中学、做中学与悟中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3(6).
  [4]蒋惠琴.教学本真,从儿童立场开始[J].江苏教育,2011(6):58.
  [5]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6]埃莉诺·达克沃斯.张华等译.精彩观念的诞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4-165.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科翻译专业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能够满足市场在不同层次上对口笔译人员的需求。本文旨在从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出发,对国内外本科口译教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对国内本科口译教学做出较为实际的定位,结合国外本科口译教学经验,反思国内口译教学现状并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 本科翻译专业 口译 口译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家与地区之
摘 要: 计算机考试系统能够辅助教师完成出题、上机考试等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上机练习和考试的平台,提高考核效率。本文通过系统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为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计算机 考试系统 系统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培养已经从传统的单纯讲授计算机理论知识向全面提升计算机实际应用水平过渡,相应的授课环境从教室转移到计算机机房,因此,对他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南昌地区师范学生对于翻转课堂讨论方式的了解程度,获取他们对于翻转课堂的想法和期望。从调查结果得出学生目前使用对课堂讨论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对本学科兴趣不浓厚、自学能力不够强、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翻转课堂课堂讨论方式提出一些建议,期望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课堂讨论 高校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资源。本文以苏教版语文低段课文插图为例,从用儿童趣味之心,构语言运用之图;借课文插图之地,整语言运用之所;借思维导图之意,归语言运用之形三方面介绍了语用导图的开发特征,阐述了语用导图的操作策略。将插图变语用导图,让学生将语言在表达中活用,在活用中巧用,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课文插图 语用 导图 实践  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图画的身
摘 要: 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因此,主题环境创设着力体现课程化,以便让环境展示幼儿的学习历程、支持幼儿的学习进程。  关键词: 幼儿主体活动 自主探究 自主发展 环境创设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在“自主发展” 特色理念引领下明确提出:“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遵循以上理念,我们从本园及本班实
摘 要: 自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在逐步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在逐步探索,一些旨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做法得到推广。不过仍有一些教师对新的教学思想理解得不够深刻,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模式没有两样,都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事实上,无论是课程改革前还是改革后,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学成绩这一核心考核指标。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模式之间的优劣还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用教学成绩这个指标衡量,实行新
摘 要: 2014年11月,在西安高新一中开展了全国“聚焦课堂”活动,参与讲课的三位老师分别来自清华附中、上海北郊高级中学、西安高新一中,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及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之间的联系,了解“函数零点存在”的判断方法,对新知识加以应用;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提高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领会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认识函数零点的价值所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摘 要: 古诗欣赏有助于幼儿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如何深入地挖掘古诗蕴涵的丰富教育价值,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容,是古诗欣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中,将沙画融入古诗欣赏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从视觉欣赏、画面想象、动手尝试、自主表达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利用沙画进行幼儿古诗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说明了借助沙画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关键词: 沙画 古诗欣赏教学
摘 要: 本文通过描述分析第十二届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21位参赛选手的教学目标设计,发现大部分选手存在目标不具体、不明确、不具备可检测性等问题。文章提出,教学目标应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学习者具体学习情况、学习者学习需求及教学材料等多方面综合设计。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一、引言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其合理性直接影
摘 要: 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抓住“文眼”即能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文眼”的巧配妙置,是实现作者、读者双向交流作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众多例子说明紧扣文眼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多指导学生从找准“文眼”入手,整体上把握文本。这对于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各个方面的关系,更深层次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