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989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师资力量匮乏;农村文化活动内容缺乏生命力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加大农村文化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文化工程建设,大力兴办文化教育事业;丰富农村文化,打造特色文化等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采取措施
  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政府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仍然相对缓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考察了河南省周口市任庄村农村文化建设的状况,发现农村文化建设还存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道德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基础设施陈旧,利用率低
  任莊村没有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但据村支书说有几千本图书,存放在村政府大院里,用当地农民的话说就是“年头锁到年尾,开门只为验收”。有一个老年活动室,调查发现这个活动室破旧不堪,老年人都不愿意去,害怕自己健康的身体遭到意外。至于娱乐性的文化设施像茶馆、桌球室、农家乐就更没有了,本人调研的时候就在村头的饭馆里吃饭,饭馆极其简陋,菜品单一,老板戏称这就是他们村的农家乐。
  (二)农村师资力量匮乏
  任庄村2009年有幼儿园一所,在校学生47人,教师2人;现有小学一所,学生190人,教师9人;初中在校生100人,高中(包括中专、中职)在校生37人,在读大学生(包括高职、研究生)23人。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发展依赖于社会教育,该村整体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不高,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教育对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功能。
  (三)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部分领导认为只要把经济发展了,让农民增收、群众生活富裕就行了,文化发展好坏与否关系不大,于是就出现了“经济建设要上,文化建设就要让”的错误观点。这种意识直接导致乡镇领导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硬任务,文化建设是软指标、软任务,认为文化工作既不影响农民致富又不影响干部的政绩,所以对宣传、贯彻有关文化建设的政策很不重视,宣传力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对吃饱穿暖的农村生活已经习以为常,没有太高的精神追求了。
  (四)文化活动内容传统,缺乏生命力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成了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任庄村村民非常勤劳,基本属于早出晚归形式的。村主任说每个月都有放电影的,只是几乎没有人去看,偶尔去溜达的是一些孩子和老人,如此单一的文化下乡活动是“蜻蜓点水”,根本满足不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强烈要求。调研时发现,农民在农闲时娱乐休闲的方式主要是串门闲聊,所占比例为60%,玩纸牌、打麻将的占20%,看电视的占10%,发呆的占5%,其它的占5%。
  (五)文化市场的非健康发展
  文化市场管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落后,引导不力,文化阵地低俗化,健康文化缺失。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封建迷信、宗教势力重新抬头。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趁机把一些“黄碟”“淫秽小说书刊”等城市文化垃圾转嫁到农村,这对于原本比较单一纯朴的农村社会风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不当、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使得现有文化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文化建设水平低且进展缓慢。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任庄村的文化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文化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有物质保障。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精神建设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作为薄弱环节的农村文化建设更是如此,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为依托,文化建设只能是无米之炊。特别是文化的硬件建设,如图书馆、群众文化体育设施、文化站、影剧院等,这些文化设施是农村开展文化工作和文化活动的硬件,没有必需和必要的场地及设施,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县文化馆要具备综合性功能,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
  (二)着力推进文化工程建设,大力兴办文化教育事业
  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难以加快农村文化的建设,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的百年大计。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决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 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应从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一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坚决杜绝新一代文盲;二是逐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和普通高中、大学招生人数,扩大高学历继续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三是加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现有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使构建学习型社会取得进展;四是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通过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提升农村文化建设品位。   (三)摈弃旧文化思想,创造新文化理念
  过去有一种说法,农民农村文化建设除了吃饱穿暖,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最多在看看电视,就不需要其他文化生活了,其实不然,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分析,文化消费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大农民摆脱忙于生计的奔波,有时间和条件把积压在心中对艺术的需要渐渐释放出来,文化消费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一旦达到一定的深度,农村文化建設就有了位置,就能摆上议事日程,遇到的问题就可以妥善解决;务必正确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丰富农村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树立品牌效应
  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党的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拯救那些以吟咏、歌唱、舞蹈、装扮技艺等方式进行传播的活态文化,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
  正如企业文化一样,农村文化建设要树立品牌,彰显个性,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可以从建设本地大文化的角度入手,对传统文化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挖掘整理,从中选择既有区域文化特色,又可赋予更多时代精神的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现象,历史事件,将其作为特色文化的重点品牌推向社会。坚持走有特色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道路,这样对外可以扩大影响,对内可以促进凝聚力、增强自信心。
  (五)扫除精神文化垃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为规范农村文化市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要想遏制农村文化市场上不良文化的泛滥,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以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为重点,在制度和政策上支持农村文化市场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培育健康的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以“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组、文明乡镇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 坚决杜绝不良文化的侵蚀,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的“黄色”活动,为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积极探索,借鉴成功经验,与时俱进。从多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需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农村传统文化为载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支撑,农村先进文化意识为旗帜,着力强化农村文化建设,营造更加和谐的人文氛围,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受益,使农村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监测报告[M].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朱保安.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 河南社会科学,2005(01).
  (作者简介:彭付荣(1981.12-),女,河南汝南人,硕士,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图书馆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灵魂。以人为本,加强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文化建设。同时根据图书馆的业务特点、岗位特点,重视读者,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图书馆文化建设。  关键词: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创新模式  图书馆是普及教育、传播文化和提供信息的公共平台,作为社会公共智力资源服务体系,其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全面性等特征,在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和文化建设的创新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
期刊
摘要:吴让之作为咸同年间的书家,诸体皆能,尤擅篆书。其篆书由仿汉入手,又“拟近代名工”。终能于清代碑学名家中以篆书名世。其篆书艺术的形成及其发展,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或能于其研究中探究篆书书法艺术从临摹到创作的规律,以利于当代篆书艺术创作。  关键词:吴让之;篆书;书法  清嘉道以来书风丕变,帖学盛极而衰,碑学逐渐取代帖学而成为书坛主流。崇碑之风遂大盛。碑学的热潮带来的大量访碑活动,加之前
期刊
摘要:舞剧《红梅赞》用现代舞语汇将一个古老的故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不仅给舞蹈界带来了新的创作理念,而且让观众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心灵受到一次净化。它不仅是一部力作,更是一台集思想、艺术和观赏于一体的艺术精品。  关键词:《红梅赞》;现代舞剧;舞蹈结构;艺术元素  舞剧《红梅赞》是以著名小说《红岩》为题材,经过提炼加工,以现代舞蹈的表现手法,巧妙的舞蹈结构,以及完美的舞台艺术元素的运用,再现了
期刊
摘要:绿色设计(Green Design),又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属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设计界涌现的一种崭新的设计潮流。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设计作为最符合时代的设计理念,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绿色设计;以人为本  绿色设计指的是设计的产品在整个使用周期内,着重考虑该设计的环境属性(即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
期刊
摘要:艺术表现形式中,电影电视剧具有各种艺术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而镜头是影视剧的唯一表现形式和依托,它运用演员的动作,人物的语言,场景的布置等等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也将观众带入一个与众不同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画面;色彩;镜头语言;视听艺术  影视摄影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是以剧本为基础,再经过以导演为核心,联合摄、录、美、表、音乐等主创人员进行二度再创作的艺术作品。因
期刊
摘要:“微博”乃时下最热的新兴媒介,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成为全民“聚众狂欢”的新的话语空间。短小精简的编辑形式,微型灵感素材库的效用也让微博成为精英群体表达自我,启发大众的平台。因而微博具有了自身的 “增量价值”。于自身阅读体验而言,微博可不断更新有益的资源储量,将信息素材化,同时培养高度凝练的写作习惯。只有对这种极具生命力的传播渠道善加利用,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美食”。  关键词:微博
期刊
摘要:芭蕾舞似是一只蝴蝶翩翩飞舞、似是一片落叶空中摇曳、似是丛中的一束花、随着风的节奏扭动腰肢。若有若无的笑容始终荡漾在脸上。又清雅如同夏日荷花、动人的旋转着,连裙摆都荡漾成一朵风中芙蕖、那长长的黑发在风中凌乱。曲末似转身射燕的动作、最是那回眸一笑,万般风情绕眉梢。  关键词:芭蕾;优雅;追求  都认为芭蕾是很高雅的艺术,我也不例外。崇敬芭蕾不但但因为它的高雅还因为它的源远流长。芭蕾是用脚尖跳舞的
期刊
摘要:中国民族器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独特,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当今,要想把握好新时代我国民族器乐发展方向,就必须深刻认识民族器乐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只有通过总结经验,认真深刻反思,才能使我国民族器乐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民族器乐;历史与现状;未来发展  民族器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人民生存的精神支柱,它弘扬了民族精神,增强了
期刊
摘要:传统观念,女性文学一直被定义为女权主义者呼吁女性自身解放及社会地位平等而进行的艺术创作而独立于男性文学。而阿拉伯女性文学确实一种极其特殊的存在,文章从几个方面阐述其处于尴尬局面的原因并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此种阐述为大家看待阿拉伯女性文学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女性文学;阿拉伯;滞后;沉重  传统观念,女性文学一直被定义为女权主义者呼吁女性自身解放及社会地位平等而进行的艺术创
期刊
摘要:文章以天津蓟县火灾为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政府面对舆论危机的问题与挑战,分析政府在危机中的应急传播模式。  关键词:舆论危机;危机应对;危机管理  6月30日,天津蓟县莱德商厦发生火灾,当晚政府初步认定火灾造成10人死亡、16人轻伤。与此同时,网络流传着与公布数据相差30倍的不同版本,致使很多网民不相信政府公布的人员伤亡数字,加之网民在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上大量分享、跟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