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装饰设计的重生美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blinz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设计(Green Design),又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属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设计界涌现的一种崭新的设计潮流。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设计作为最符合时代的设计理念,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绿色设计;以人为本
  绿色设计指的是设计的产品在整个使用周期内,着重考虑该设计的环境属性(即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最终设计目标,在满足设计目标和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及质量等。废旧物品回收后进行二次设计利用于家居装饰也属于绿色设计的范畴,通过对旧物的改造,用最小的成本产生最大的收益,装点居住生活空间。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产生的废旧物品也日益增多。虽然科技的进步使各种产品的性能和寿命都在不断改善和延长,然而无论何种产品,最终都将会被废弃而面临如何处理的问题。随着生态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绿色设计理念成为发展主流,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时尚,人们已经把购买绿色产品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理念。在购买物品时,消费者关心的不仅仅是产品的环境性能,而且是产品最终的废弃物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因而绿色产品饱受青睐。废旧物品来源于生活,虽然不至于危害人类,但重复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通过改造,它完全可以成为人类资源可利用的持续资源,把设计理念、美学概念等技术要素用于废旧品回收处理于再利用,不仅可节约大量的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续。利用废旧物品的改造,将环保节能概念引入家居装饰设计理念,设计出符合当代潮流家居装饰品的案例,不乏经典之作。在现代家居设计中,人口膨胀、住房紧张、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现状的制约,轻装修重装饰成为一种流行的设计趋势,年轻消费者崇尚新奇,追求个性,重视创意,使得具有个性、时尚而极富归属感的旧物改造,非常符合当今潮流。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指的是以人性的需求为衡量一切外部事物的基本标准,就是注重人性、人格和能力的完善和全面发展。
  设计是经濟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任何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在废弃物日益增长的今天,我们要设计利用废旧物品低投入高成本地服务于人类,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为人们创造舒适、优美的生存环境。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协调,也就是当前所强调的“人性化”设计,而人体工程学则是以人为本设计的基础理论。人体工程学在当今设计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小到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键盘、鼠标、桌椅,大到关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无障碍设计,无一不是将“以人为本”放在根本位置,将人体工程学基本理论运用到每一个设计环节。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中的视觉环境、物理环境、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的合理协调关系,并将其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获得最佳的使用效能,以达到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的目标。
  2.绿色生态
  绿色是代表生命,健康活力充满希望的色彩。
  人与自然的物质替换过程中,必须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的。二十世纪80年代未出现的也称为“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与绿色环境设计(Green Design for Environment)的概念,倡导了一个新的设计潮流,绿色生态设计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更加合理的运用材料,考虑生态等问题,为人们营造一个融于自然健康的舒适空间,追求一种与自然融合的生活。
  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非常契合,现代社会要求我们跟随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概念,对废旧物品进行分析,利用现有理论,并根据人体工程学等各种先进的设计理念,让回收设计后的家居装饰品具有先进的技术性和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总之,设计师一定要利用人机工程学的比例尺度进行动能的人性化设计,在任何环境中,都必须拿出这个尺度对所处的环境空间进行比例尺度的比较分析,这是设计师的职业习惯,同时也是设计的要求。室内环境设计坚持设计可回收以人为本为核心,以人的功能性要求为核心,尽可能巧妙利用家居设计引入绿色设计理念,可实现产品的可拆卸设计,实现可再生循环绿色家具产品。
  以人为本的绿色家居装饰设计,是现代生活所需要的设计。废物的绿色设计对于的家居装饰,不是无节制浪费奢华的美,而是重生的美丽。
  参考文献:
  [1]杨晓光.绿色家居新概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刘志峰.绿色设计方法、技术及其运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辛敬林. 装饰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刘光复.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王强.设计生活[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叶秋谷(1991.9-),女,高山族,广东人,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方向;李 杨(1982.5-),女,汉族,云南人,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吃 青  ——代自序  吃青,有两种解释。其一,头年打下的口粮告罄,当年的稼禾还没黄熟。去地头掠割些青稞小麦穗头,或摘取少量蚕豆豌豆角煮了吃,以缓解青黄不接的饥谗。其二,品尝新鲜五谷。豆粒将饱未饱,麦穗将黄未黄时节,无论生吞还是熟吃,清爽怡目,香脆可口。拿时尚话说,是十足的绿色食品。吃它,即可解馋,又可愉悦精神。  自儿时起,每年仲夏有乡下亲戚送来现摘的青豆角,或者已经煮熟,簸净麦衣的小麦、青稞
期刊
摘要:作为以诗歌创作出名的作家,雷平阳的小说创作也受到了其诗歌创作思维的影响。他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将诗歌创作中,以短句为主,参差交错的语言组合与运用丰富跳跃的想象,构造画面的特点融入了小说的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小说创作的诗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铁匠;语言特点;诗化  雷平阳的《铁匠》获得了首届“蒲松龄文学奖(微型小说)”。授奖词中用“玄妙“二字来形容《铁匠》。正如这“玄妙”二字所说
期刊
摘要:影视作品呈现的是导演心目中的某个世界。这个世界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互呼应但又有所不同。創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生活,而是为了补充生活。创作者的工作就是展现出人们所缺失但又可渴望得到的那一部分世界。比如,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中,受到命运束缚的人从《蓝色》中解读到对“自由”的渴望;遭受冷遇的人从《白色》中品尝到“平等”的复杂含义;焦虑和孤独的人从《红色》中体味到的则是“博爱”的可能性。  
期刊
摘要:在西方的艺术史中,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某种社会环境等因素,人们的精神得到适当的发展或依托于时代文化,成为艺术创造的原动力。因此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层次的变化,推动了艺术的高峰期的不断出现,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现象,体现了人性意识不断觉醒和创造的历程。西方艺术高峰发展的内在规律表现为:“神性”的迷狂与消解,以及“人性”的觉醒与创造的精神发展历程。  关键词:神性的狂野;神性的消解;人性的觉醒
期刊
从美术史的发展来看,民国以前的国画可以统称为古画。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画在古代没有确定的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的统称。近现代以来,为区分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才有了中国画这个名字,通常也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水墨和颜料等中国所独有的工具,依照长期积淀下来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创作上,都反映了中华
期刊
摘要:文章从龟兹文化和舞剧《千泪泉》入手,从传承、发展、创作三方面对我国民族舞剧的创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民族舞剧;龟兹文化;创作  我国的多民族促使了多种形态民族舞蹈的存在,历经几千年繁衍、发展的民族舞蹈,经过几代人的发掘和整理已经有了相当的成果,但我国民族舞蹈的蕴藏量远比我们目前已知的要丰富得多,所以在民族舞剧的编排上以民族文化素材和舞蹈元素为基因进行新的编排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
期刊
摘要:以马拉默德小说《伙计》中男主人公弗兰克为个案研究对象,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中主体理想自我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来解析弗兰克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从而提示出“他者”在自我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弗兰克;拉康;镜像阶段;理想自我;他者  一、引言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是美国著名的犹太小说家,与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等比肩而立。其小说《伙计》一问世就受到各界的欢迎和好评,为
期刊
摘要:图书馆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灵魂。以人为本,加强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文化建设。同时根据图书馆的业务特点、岗位特点,重视读者,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图书馆文化建设。  关键词: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创新模式  图书馆是普及教育、传播文化和提供信息的公共平台,作为社会公共智力资源服务体系,其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全面性等特征,在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和文化建设的创新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
期刊
摘要:吴让之作为咸同年间的书家,诸体皆能,尤擅篆书。其篆书由仿汉入手,又“拟近代名工”。终能于清代碑学名家中以篆书名世。其篆书艺术的形成及其发展,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或能于其研究中探究篆书书法艺术从临摹到创作的规律,以利于当代篆书艺术创作。  关键词:吴让之;篆书;书法  清嘉道以来书风丕变,帖学盛极而衰,碑学逐渐取代帖学而成为书坛主流。崇碑之风遂大盛。碑学的热潮带来的大量访碑活动,加之前
期刊
摘要:舞剧《红梅赞》用现代舞语汇将一个古老的故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不仅给舞蹈界带来了新的创作理念,而且让观众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心灵受到一次净化。它不仅是一部力作,更是一台集思想、艺术和观赏于一体的艺术精品。  关键词:《红梅赞》;现代舞剧;舞蹈结构;艺术元素  舞剧《红梅赞》是以著名小说《红岩》为题材,经过提炼加工,以现代舞蹈的表现手法,巧妙的舞蹈结构,以及完美的舞台艺术元素的运用,再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