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受长辈的宠爱,生活条件优越,而家长也更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兴趣培养、衣、食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而这些看似不紧要的东西,却正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培养现代化、国际化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正常心理发展所需要的。未来的社会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如果在幼年时期承受到必要的困难和挫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引导自己奋进的心境。经过不断的教育实践摸索发现,开展积极的幼儿挫折教育还是有一些方法和规律可循。
一、让孩子真实感知挫折,锻炼耐挫的个性
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年龄小,缺乏解决困难的能力,因此当孩子面临困难时,大人们常常代劳替他们解决,想让孩子始终都一帆风顺。结果长期生活在幸福空间里的孩子,不但对幸福的感觉降低,也容易形成畏难和依赖的心理。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让孩子独立面对问题,感受一些挫折和失败,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讲一讲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英雄人物,让幼儿以这些名人为榜样,不畏挫折;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到每个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大大小小的困难,真实地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无论是快乐、失望,都要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的信心。
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
二、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进行挫折训练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老师可以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抗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比如推独轮车时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玩“猫捉老鼠”、“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等等。
要多为孩子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这样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三、挫折教育的同时树立榜样,增强孩子信心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倒,小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擦消毒水,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困难,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户外活动走“独木桥”或“梅花桩”时丁丁会说:“老师我害怕,我不想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朵朵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适度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我们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幼儿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既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心态,产生一种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自信心,才能够继续追求下一个目标;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可以有一些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当然,在孩子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都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实现目标,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现代社会需要有适应性强、不畏艰难、奋发进取的人才,加强学前儿童的挫折教育,优化其心理素质,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社会、幼儿园应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幼兒的抗挫能力。
一、让孩子真实感知挫折,锻炼耐挫的个性
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年龄小,缺乏解决困难的能力,因此当孩子面临困难时,大人们常常代劳替他们解决,想让孩子始终都一帆风顺。结果长期生活在幸福空间里的孩子,不但对幸福的感觉降低,也容易形成畏难和依赖的心理。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让孩子独立面对问题,感受一些挫折和失败,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讲一讲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英雄人物,让幼儿以这些名人为榜样,不畏挫折;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到每个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大大小小的困难,真实地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无论是快乐、失望,都要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的信心。
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
二、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进行挫折训练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老师可以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抗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比如推独轮车时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玩“猫捉老鼠”、“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等等。
要多为孩子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这样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三、挫折教育的同时树立榜样,增强孩子信心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倒,小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擦消毒水,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困难,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户外活动走“独木桥”或“梅花桩”时丁丁会说:“老师我害怕,我不想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朵朵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适度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我们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幼儿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既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心态,产生一种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自信心,才能够继续追求下一个目标;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可以有一些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当然,在孩子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都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实现目标,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现代社会需要有适应性强、不畏艰难、奋发进取的人才,加强学前儿童的挫折教育,优化其心理素质,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社会、幼儿园应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幼兒的抗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