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里有一块钱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ming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雪天,莫斯科街头。泥水沾满了长靴和裙摆。听说莫斯科河结冰了。街角有堆破烂衣服——不对,是个满脸皱纹的女人缩蹲在那里,怀里搂着一团毛毯——啊,毯子里露出一张一两岁小孩通红的脸。
  从大衣口袋里掏钱;柏格莫洛夫——莫斯科的年轻作家,拉着我大步走开。
  “省省吧!”他说,“每一个角落都有,你打算给几次?你有能力给几次?莫斯科很大呢!”
  走进地下通道,在卖色情画刊的摊子和散发无政府主义传单的青年之间,又有一个裹着一身破烂的女人——她把婴儿放在铺着报纸的地上。
  我握着几张钞票的手,留在温暖的大衣口袋里,柏格莫洛夫说得不错,我有能力给几次?
  台北火车站。一个穿球鞋的年轻人低声下气地说:
  “我的皮夹子被扒了,连回台中的车票都不见了,请借300块钱……”
  我睁大眼睛看着他,心里感受到强烈的痛苦:你为什么来测验我对人的信任?给了你钱,我会后悔,认为你不过是个不劳而获的骗子,破坏了人间公平的原则;不给你钱,我会后悔,责备自己污蔑了人性中无论如何都还存在的纯真。
  还不曾考虑定,买好票回来的朋友已经一把将我拉开,嫌恶地回头吆喝:“丢脸!”
  我很快被人潮淹没。
  5月的德国,所有的树都迫不及待地开满了花。风一吹,细细碎碎的花瓣飘得漫天漫地。端着一杯咖啡,坐到苹果树下。苹果花正开得热闹。打开《国际先驱论坛报》,头版正中就是一张照片:一个小女孩怀里抱着一个瘦得看不出是人还是玩具的娃娃。小女孩的眼睛又圆又大,即使在黑白照片上也令人觉得清亮鉴人。照片下有两行字:
  “孟加拉一个小女孩抱着出生才八天的弟弟。他们无家可归。据估计这次水灾中有五万人丧生。”
  又来了。我一面想,一面小心地把飘落在咖啡杯里的花瓣拈出来。搞新闻的人就爱这种照片。这很可能是一个经过设计的镜头——摄影记者要妈妈把八天大的婴儿让四岁的女儿抱着,照过相之后还塞给女人几块钱。他对这个镜头很满意:“这样的构图比较有震撼效果!”
  当然,他的照片果然上了头版头条。
  如果说这张照片是人工配方的合成饲料,从弯弯曲曲的管道输送过来,那么在另一头等着吃这合成饲料的,就是读者这只猪。照片的配方里,加了某种元素,可以刺激猪体内同情心的分泌。
  “我知道我是一头猪!”我站起来,对着苹果树踢了一脚,“可是我至少可以决定不吃配方饲料。”
  “我可以吃草!”
  端起半杯已凉的咖啡,我走回屋里。从落地玻璃窗望出去,报纸还摊在草地上,风翻动着有小女孩照片的那一页。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问自己,就在那透明的窗前。
  照片镜头或许是经过设计的,可是经过设计后,它就改变小女孩正在受苦这个事实了吗?
  现代社会将一切的价值商品化——爱情,可以由《我爱红娘》之类的电视节目来“编制”;母爱,可以由微波炉的大小和品牌来衡量;英雄,可以由媒体来打造,人世间的一切悲惨,也不过是供录摄器材运作的素材,管它是革命、是地震、是战争还是屠杀、是拥体制还是反体制,都不过是等待商业包装的物品——这,阿多诺几十年前就看透了。你觉得彻底反感了。
  可是反感归反感,孟加拉国的确有那么多人濒临死亡,库尔德族的确在遭受残害,罗马尼亚的孩子们的确受到虐待,埃塞俄比亚的确有成万的人饿死……因为不甘心让自己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也成为商品,所以你干脆就拒绝让感情受到震动?
  一架喷气式飞机,只有苍蝇般大小,在蓝天大幕上画出一条长长的白线,转个弯,白线竟拉出一个天大的问号。
  2
  篱笆外头,有人在招手。苹果树枝丫上一片粉白的花,遮住了那个人的脸,可是我想起来了:隔壁翠老太太约好要来喝杯茶,她来晚了,我也几乎忘了这约会。
  腰杆儿挺直的老太太很正式地和我握手,然后将左手托着的一盘蛋糕递过来。“我知道你不会有时间烘蛋糕,”她说,“所以我就烘了一个。”
  切蛋糕的时候,她再度为迟到道歉:“您知道我为什么晚到吗?今早在火车上,和一个年轻女人聊起来,她竟然是个苏联人,偷偷在这儿打工挣钱……才来一个月,我就把她请到家里吃午饭,带她逛了逛,看看德国的环境……”
  苏联?我记起来了。在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里,翠老太太在结冰的小路上摔了一跤,差点跌坏了腿。她到小村邮局去汇款,500马克,汇入救济苏联人过冬的特别账号。
  每年入冬前,翠老太太会囤积40公斤苹果,存在阴凉的地下室。“一次买40公斤,”她说,“可以比零买省下好几块钱呢!”她很得意地要我效法。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踩着结了薄冰的小路去汇500马克……好多钱哪,对她而言——给一个她从不曾去过的国家,那遥远的苏联?
  “这种蛋糕,”老太太选了一块大的,放在我的碟里,“一定要趁新鲜吃,隔一天都不行。”
  我端上滚热的茶,香气弥漫在客厅里。
  “那个苏联女人,我送给她一袋衣服和化妆品,”老太太在茶里加奶,她的手背上布满了褐色斑点,“她显得很难过,害我也觉得不知如何是好,似乎伤了她的自尊……她说,离开苏联以前,她一直以为不管怎样,苏联都是个世界强国哩!”
  “我没去过苏联,可是,我对这个国家有着特别复杂的感觉,”她慢慢地喝茶,“您知道德军在二次大战期间包围列宁格勒的历史吧?围城900多天,城内一草一木都被啃光,到父母易子而食的地步。我不认得什么苏联人,可是我觉得德国人对苏联人有历史的债……我在帮着还债……”
  她不知道她的500马克会落在谁的手里;她知道一卡车一卡车来自德国的救济物资,堵在苏联荒僻的转运站口,不见得运输得出去;她更知道苏联很大,再多的人、再多的汇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她也看见,在电视上,“捐款给苏联”变成一个如火如荼的媒体运动……“您知道我是生在波兰的德国人,战败后我们被赶出家园,流亡到德国,我那时只有20岁,在一个小村里总算找到了一个小学教师的工作,住在一个没有暖气、没有食物的小屋子里。每天下课之后,您知道我干什么吗?”
  老太太微笑着回忆,眼里流过一点柔和:“等孩子们都走光了,我这做老师的,逐行逐排地弯腰去捡孩子们掉落的面包碎屑,捡起来,带回冰冷的房间,偷偷地吃……有时候,吃着吃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当时,有些农夫,种了些马铃薯、番茄,知道我是个流亡的外乡人,总会一句话不说地在我窗前放个南瓜、几颗马铃薯、三两块面包……”
  “我永远记得那些慷慨给我面包的人。今天我有面包吃,也希望分一块出去,给没有面包的人吃。”


  老太太眼光转到窗外,有鸟雀来啄食我撒在草地上的玉米。她看了一会儿,回过头来,说:
  “您知道吗?我们是连夜逃离波兰的,苏军的炮火声不断地跟着我们的马车。我的姊姊,她突然跳下车往回跑,说是要去拿一个结婚纪念的什么东西——她就再也没有回来。我后来听说,那一夜她被苏军强暴了不知多少次……”
  我们安静地坐着,听见教堂的钟声当当地响起。
  一九九一年七月
  (朱权利摘自三联书店《人在欧洲》一书,李 晨图)
其他文献
早六时许,在似醒非醒之间,灵光乍现,冒出一段疑似格言的东西,赶紧抻纸而记,云:  无论生我养我之人,还是我生我养之人,终要离我而去,便心生忧伤,感人生虚无,不必迂执;无论恨我爱我之人,还是我恨我爱之人,终要化为枯骨,便心生宽慰,觉怨亲平等,无须亲疏。  记下细忖,感到它像一副天赐的长联,对偶、对称、对应,其中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即便是平日里苦思冥想,也未必能得。所以,所谓“偶得”,其实就是“灵感”
期刊
《新周刊》杂志曾在2007年9月刊载文章《信息过剩时代的“不知情权”》,详尽阐述了信息泛滥对人类生活的诸多不利影响,并引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在1978年给出的预言: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今天,媒介和信息流的发达程度较以往更甚,人类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生活新时代,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生活伴
期刊
航班已经晚点4个小时,我漫无目的地在阿尔伯克基机场的候机楼里闲逛着。这时候喇叭响了:“如果有人懂得阿拉伯语,请立即赶往4号登机门。”那不正是我乘坐的航班使用的登机门吗?未及细想我就走了过去。  一位老妇人倒在地上,大哭不止。她穿的传统巴勒斯坦刺绣长袍让我想起了我的祖母。“跟她谈谈,”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催促我,“我们告诉她航班延误的消息后,她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弯下腰去搂住她,用不太熟练的阿拉伯
期刊
一位活蹦乱跳的老友,忽然被查出患了肺癌,晚期。  他很无辜。他清心寡欲,按时上班、吃饭、睡觉,性格开朗,锻炼身体,“慎独”,按照《论语》《黄帝内经》的指示生活。他乐善好施,自然而然,如果真是善有善报的话,少不了他的。他是传说中的那种君子、良民、好人。按照以往的经验,他没有任何短命的可能,大家普遍以为他必会成为人瑞。  佛语云:“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未作也得了。  分析他家的大米、香油、果蔬、牛奶
期刊
一  “我们只能把它卖了,”母亲不容置辩地说道,“冬天长着呢,我一个人在这儿,还要照顾六个孩子。另外,它食量太大,给牲口的饲料本来就不够。”  11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我们在厨房里,母亲说话的时候,很有精神地捅着炉子里的煤块。她又高又黑,颧骨凸起。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总是在颈后盘成一个圆的发髻。父亲则背对我们站着,从窗口看海浪冲击着峭壁。  “再留它一个冬天吧,”父亲说道,“这么多个冬天都过来了,而且
期刊
夜深了,可我还在为作业奋斗着。实在是渴,我十分不舍地放下手中的笔,捧起了桌上那杯还留有几缕热气的清茶喝了几口。一下子瞄到了桌面上的那本《读者》,随手翻了几页,思绪开始不受控制,是从什么时候遇见《读者》的呢?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午后,树叶被骄阳烤得有些懒散,鸟儿也有些怠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午后,我和《读者》第一次相遇了。  ——我与《读者》的故事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章子言  不知道从何时开
期刊
一  认识她的时候,她还是个刚刚长成的小女孩,标致得像一幅画,说是几天前才从内地出来,想家想得眼神里染上一层淡淡的乌云,却也遮不住云层里透出的那悠悠的艳阳。后来听说她的婚姻遇到了黑夜风雪。最后还是分开了。她始终离不了文字工作,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做着同样性质的差事。有一阵子她担忧家人的病,四处求医问药。偶然跟她吃一顿饭,我会细细辨认她脸上那几抹早来的秋意。再过完一个冬天,她突然相信北国之春正
期刊
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却少有纨绔之气;他曾投身军界,却因政局黑暗而回归文人之身;他被母亲视作十足的“败家子”,却被同人誉为“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他把毕生心血倾注于保护中华文明、中国艺术之中,却在动乱年代被屡屡错待。  决然脱下军装  父亲原名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等,河南项城人,出生于贵胄豪富之家。  我爷爷张镇芳是袁世凯的姑表兄弟,父亲的姑母嫁给了袁世凯的弟弟袁世昌,因为
期刊
晴不晴,阴不阴,雨不雨,郁郁沉沉到年关。我的门前树起了门松,那是从山上砍来的。停泊在河里的小船上也有松树,也有稻草绳。  天下无事,我家无事,无客,无债鬼,亦无余财。淡淡焉,静静焉,度过新年。  (生如夏花摘自《克拉玛依日报》2015年12月9日)
期刊
我们从来就没准备好,死亡来的永远不是时候,当它到来时,你可能还有许多想做的事情没做,死亡总是来得太突然。女人在失去丈夫的那一刻痛哭,孩子却感觉厌烦,因为他们并不真的明白葬礼的意义。  我父亲的离去也不例外,事实上,他的死更让人意外。他去世时还很年轻,听说有一些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在这个年龄去世。我的父亲不是音乐家,只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是癌症并不筛选它的受害者。他离开的时候我还年幼,而我也因此才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