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道尔:“奔走的特蕾莎”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3岁之前,她为了研究黑猩猩独自深入丛林20余载;43岁后,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她奔走于全世界,人们尊称她为“奔走的特蕾莎”
  天津河西区平山道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袁明睿,穿着整齐笔挺的校服,提着一盒天津特产十八街麻花—这是他特地为自己的“偶像”准备的礼物,在北京“根与芽2012中国峰会”拥挤的人潮中急切等待着。
  半小时后,他的“偶像”出现在会场上,现场顿时被挤了个水泄不通。相机的闪光灯夹杂在笑脸、掌声之中,追随一位年近八旬、头发花白的英国老太太慢慢在人群中移动。
  “天哪!我见到了珍·古道尔博士!”在把礼物恭敬地交到对方手里后,袁明睿激动地跳了起来。
  这是联合国和平信使、“根与芽”创办人、动物学家珍·古道尔(Jane Goodall)博士第13次来中国,在袁明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根与芽”小组的同学见到她之前,珍·古道尔已经辗转香港、上海,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数场环保主题活动。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她每年都会花300天时间在全世界演讲,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珍博士的事迹一直是我研究灵长类的动力和源泉之一,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神圣的、高大的。”现任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的黄乘明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珍·古道尔的敬重,他曾公开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表示,“世界上很多人最早喜欢上大自然、喜欢上动物,源于早期拜读过珍·古道尔博士写的书,看过有关她的电视报道,受到过她的亲自鼓励,后来才加入到了研究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中。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在峰会演讲现场,珍·古道尔把一只与她形影不离的黑猩猩玩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黑猩猩是她最重要的朋友。43岁之前,她为了研究黑猩猩独自深入丛林20余载;43岁后,为了更好地保护黑猩猩及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她奔走于全世界,人们尊称她为“奔走的特蕾莎”。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
  “我有七条不吃肉的理由,你们有兴趣听一下吗?”
  在2012年岁末的中国之行中,珍·古道尔参加了由《中国慈善家》出品方慈传媒举办的慈善家沙龙。与几位中国公益界和企业界人士坐在一起时,79岁的珍·古道尔向在场嘉宾娓娓道来。西装革履的众人之间,这位瘦弱的英国老太太只穿着一件普通的白毛衣,祖母般的庄重感却扑面而来。
  主办方本来只为珍·古道尔一人准备了素餐,听完她的分享后,包括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北亚区总干事长张醒生在内的所有嘉宾,改变了自己的菜单。
  “我来中国的过程也很有趣。”在观点得到众人认同后,珍·古道尔打开了话匣。1991年,“根与芽”的一个理事会成员布雷特·麦克在中国建立了两个“根与芽”小组,但珍·古道尔直到1998年才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第二年,她再一次来到中国,希望就“根与芽”在中国的推广事宜争取到政府的支持。在跟当时的环保部副部长会面时,一开始气氛十分拘谨,珍·古道尔决定“赌上一把”,她对环保部副部长说,如果雄性黑猩猩喜欢雌性黑猩猩,就会握着它的手。珍·古道尔大胆地走上前去,模仿着握起副部长的手,对方显然被珍·古道尔的这个举动惊到了,几乎要把珍的手推开,气氛瞬间变得很严肃。
  珍·古道尔以为自己搞砸了,但是副部长开始大笑,会面的气氛慢慢变得融洽。最后两人一直交谈了一个小时,珍·古道尔开始向对方介绍“根与芽”,副部长建议她可以推广到中国的学校中。珍·古道尔几乎不敢相信,这在她的预料中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要建一个地方性的办公地点。在得到副部长的支持和肯定后,从此“根与芽”在中国变得合法。
  “根与芽”萌生于1991年,在珍·古道尔坦桑尼亚住宅的阳台上,16名来自世界不同中学的学生就动物保护及其他环境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讨论中,珍·古道尔发现孩子们对动物并不了解,于是鼓励他们和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建立环保社团。从那时起,在无数学生和老师的推动下,“根与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目前在全球90多个国家共建立近万个小组。自从1991年进入中国后,“根与芽”在中国已经有北京、上海、南昌、成都4个办公室,700多个小组在保护农田、海洋生物、湿地及资源回收利用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珍·古道尔这样解释 “根与芽”的含义:“根,在大地下舒展、蔓延,无所不在,形成坚固的基础;芽,看上去弱不禁风,然而为了得到阳光,它们能钻出坚硬的砖墙。如果我们这个星球上面临的各种问题,就像那一堵堵坚硬的砖墙,那么,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就是成千上万的根与芽,可以冲破这些砖墙,从而改变世界。”
  “唯有关心,才有行动”
  珍·古道尔对于动物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她出生在1934年的英国,在她4岁半时,因为想知道母鸡为什么会下蛋,在鸡窝里静静观察了4个小时之久。11岁时珍·古道尔接触到一本名为《生活在丛林中的人猿泰山》的书,这使得她萌生一个想法:希望未来自己能在丛林中和黑猩猩生活在一起。这个梦想改写了她的一生。
  去非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机会出现在珍·古道尔23岁时,她成为人类学家路易斯·李基(Louis Leakey)的助理。1960年,李基博士派珍·古道尔只身前往非洲坦桑尼亚的冈比国家公园研究黑猩猩,“当我真的去到那里的一刻,我觉得我回家了。”珍·古道尔对《中国慈善家》记者说。
  在一部关于珍·古道尔初到冈比的纪录片里,年轻清秀的珍穿着短裤,赤着脚,在丛林里时而匍匐,时而爬高,时而趟过淙淙的溪流,耐心地寻找黑猩猩的踪迹。为了取得黑猩猩的信任,她甚至学起了它们的叫声。终于有一天,一只幼小的黑猩猩跑到她身边,小心地把手指触到她的脸上,然后尝试着和珍握手。这定格的一幕,被《美国国家地理》评选为20世纪十大经典照片之一。
  在取得黑猩猩的信任后,珍·古道尔用连续细致的观测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学术观点。她发现黑猩猩有肉食行为,会使用和制造工具,这些在学术领域曾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行为特征。此外,黑猩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智商思维,彼此间既有残酷的争斗,也有表达爱的倾向。   漫长的丛林生涯对于珍·古道尔来说,并非没有艰难时刻。在她刚刚踏入丛林的时候,母亲亲自前往,陪她度过了最初的几个月。“母亲一直都在支持着我,支持我做疯狂的事。”珍·古道尔的生活用品只包括一顶帐篷、几块镀锡板、一个掉了把手的杯子和一双劣质双筒望远镜。几年后珍与为她拍摄影片的摄影师结婚,但婚姻仅仅维持了八年,因为身为摄影师的丈夫需要到处奔走,而珍却不能放弃冈比的研究。
  最为灾难性的打击来自1975年5月的一天晚上,从扎伊尔跨过坦噶尼喀湖而来的士兵绑架了四名外籍人质,“坏消息是,外籍研究员无法在冈比继续工作了,珍自己在许多年里也不能在那里工作,除非有军队护送。”曾担任珍·古道尔研究会和冈比研究中心管理者的英国生物学家柯林斯回忆道。
  但这些事件都没有影响到珍·古道尔潜心研究黑猩猩的决心,直到1986年在欧洲召开的一次黑猩猩会议,当珍·古道尔乘坐飞机经过冈比国家公园的上空时,她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她熟悉的冈比国家公园依旧郁郁葱葱,但公园周围黄沙飞舞,所有的树都被伐光。
  “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还是一直呆在冈比研究黑猩猩,非但不能保护它们,反而会让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此后,珍·古道尔成为一名环保倡议者、旅行演说家,一位被公共使命感驱使的女性。
  “我一直认为和动物打交道比跟人打交道安全”,性格内敛的珍·古道尔如果知道她以后几十年的工作是要和世界上不同的人打交道,她可能会选择放弃。“那个时候我非常害羞。当我第一次需要作公众演讲的时候,我宁愿自己腿断都不愿意作演讲,而且还要去世界很多地方,住很多酒店和旅馆。” 事实上,珍·古道尔不仅成为一名出色的公共演说家,还把青少年环保组织“根与芽”推广到了全世界。
  “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我可以为拯救森林和黑猩猩牺牲自己,可是如果我们的下一代无法胜任这个工作,那么我们的努力都毫无用处。我对‘根与芽’的工作如此用心,正在于此。”珍·古道尔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如是说。
  虽然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感情,但珍·古道尔已经放缓了来中国的节奏。“以前她每年都会来,现在由于身体的原因,她只能两年来一次。”“根与芽”中国区的总干事黄丽珍透露。尽管如此,珍·古道尔每年大多数时间仍然在世界各处奔走,只有两个月时间和妹妹同住在英国伯恩茅斯的家中。
  十多年前珍·古道尔在北大演讲时,一位女生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你只剩下最后一个香蕉,你是把它送给人,还是送给黑猩猩?”珍·古道尔的回答很从容,“我会把香蕉分开,一家一半。”这个回答也可以理解成珍·古道尔为研究和保护动物奋斗一生的注解。
  “我走遍了131个国家,遇到过许多有激情的年轻人问我如何去做,如何去改变世界。我说,去做吧,做出改变,改变自己,影响自己的父母。如果我们都能一起努力,将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世界就会变得更好一点。”珍·古道尔说,“这就是让我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想想看,即使你只是做出微乎其微的改变,又怎么能停下来呢? ”
  (实习生李洋对本文亦有贡献)
  珍·古道尔不吃肉的七大理由:
  1.人们变得富有的同时,也认为应该消费更多的肉。为了养活全球更多的人,很多雨林被砍伐用来种植粮食和养殖牲畜。
  2.喂养一头牛所需要的粮食足以供给一个非洲家庭生活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3.生产牛肉比生产蔬菜需要耗费更多的水。
  4.人类养殖的牛和猪目前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5.动物生活的环境很差,为了保障他们存活下来,需要定期注射抗生素,因此细菌开始变得更加具有抗药性,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6.激素带给人们更多的副作用,例如一个5岁的墨西哥女孩乳房开始发育。
  7.吃肉是一种文化,如何养活牲畜是一个问题,如何杀它们又是一个问题。这背后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中国慈善家》/慈讯网记者 原宁辰
其他文献
在中国,有机食品领域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蓝海,对于购买者而言,不仅是吃得健康,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对于供应商来说,他们从未如此高调地倡导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  董敏一觉醒来,眼前的早餐让她惊喜异常。煎的软嫩流黄的鸡蛋,脆生的蔬菜水果沙拉,新鲜的牛奶,自制的香肠和面包。窗外是油绿的牧场和悠闲的牛羊,一切都是原生态的,她从未感觉自己离大自然如此亲近。  作为国内首个全产业链有机食品网上超市—沱沱工社
期刊
如何将慈善行为做得更加专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让投资国的国民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善意,是中石油需要更多思考的问题  在中石油的重要投资对象国度苏丹,15年中,中石油累计进行慈善捐助近5000万美元。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建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则是中石油第一次与中国的专业公益机构在海外进行慈善合作。  2012年6月30日晚,中国妇产科医生周华枝乘坐的飞机抵达苏丹喀土穆机场,与她同行的还有三名中国扶贫
期刊
如何善用自己的影响力,缔造“影响力慈善”,对于明星个人而言,能促使其个体价值最大化,对社会而言,则促使社会整体效应最大化。  2004年李连杰差点命丧印尼海,悟及人生无常,想为他人减少痛苦,他发愿成立壹基金,并为此奔走多年。利用其国际影响力,他争取到各界精英人士的支持,发动“人人慈善”的力量,乃至在不久前的芦山地震中,壹基金在公众信任度表现上,风头一时无两,大大盖过拥有官方背景和强大网络支撑的中国
期刊
在晏阳初的百岁生命中,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都是在亲自推动平民教育运动,其影响力遍布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美国《展望》杂志评价他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在照相机镜头前,晏阳初穿着晚礼服,笔直地站立着,脸庞清瘦,抿着嘴,微笑着,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乌黑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这是1943年5月24日的晚上,美国纽约市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照片上,四个中年男人并排站着,身高几乎一致。
期刊
能源基金会是美国如今几乎每一项主要能源法案的幕后推手,能源基金会让克林顿总统亲自参与到政策推动中来,能源基金会还在中国推动了多项能源政策法规出台。在22年前创立了能源基金会的这个人,何以调动如此超常能量  对于现年52岁的何豪(Hal Harter)来说,汽车不是一个复杂事物。年方12岁时,他得到一辆汽车,但发动机是坏的,花了几个月时间,他竟然亲手将发动机修好了;31岁时,他动手制造了一台电动汽车
期刊
虽然社会资本办医是国家政策鼓励的方向,但出于种种内因及环境的掣肘,民营慈善医院的春天还远未到来  长期以来,政府主导下的慈善,是中国公益事业的“主旋律”,在帮助贫苦群体解决民生难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由于其垄断地位而存在诸多漏洞,备受民众质疑。另一方面,在民间的慈善组织和行为迅速兴起壮大的同时,“草根慈善”的悲剧却屡屡上演,对民间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热情造成沉重打击。在医疗领域,这种矛盾尤为
期刊
只有拥有了丰富物质的人,才知道放下物质钩子的紧迫性。原因很简单,不放下生命的盔甲他就活不下去  中国一大批企业家已经到了对钞票没感觉、对物质财富没感觉的阶段。可是,他们依然被一种惯性推着,掉进了敛财的漩涡不能自拔,拼命赚钱,却丝毫没有享受赚钱的愉悦。然而很难圈定他们是物质人—他们已经知道更多的物质没有意义。  一位企业家45岁了。白手起家创造出一个几十亿的企业帝国,人人都羡慕。然而,见多了贪得无厌
期刊
明星是慈善的宝贵力量,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的今天,明星慈善既需要社会爱护,也需要自我提升  大凡明星,几乎没有不做慈善的。  明星吸引人,慈善感召人;慈善需要关注,明星追求人气。明星与慈善就这样结下了不解之缘,相得益彰。  明星慈善的经典之作,莫过于爱尔兰摇滚歌星鲍勃·格尔多夫发起的为非洲筹款的两场演唱会了:1985年的“Live Aid”(拯救生命)群星慈善演唱会,为非洲筹款5000万
期刊
社会企业在未来会成为潮流,但短时间内还做不到。今后30年,社会企业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力量  随着时代发展,企业们家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经济回报,希望借助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也试图摆脱对传统捐款的依赖,谋求可持续性的财务来源。社会企业—这个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鲜事物在中国应运而生,并开启了第一波社会创业潮。  社会企业既不是纯粹的企业,也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机构。正如
期刊
王石两次接受本刊专访。回看2008年“十元捐款”风波;谈环保,谈东西方慈善文明的差别,谈企业家在公益事业中的位置和作用,谈美国求学感受,谈中国的城市化……用历史眼光看现实,用全球眼光看中国:“中国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企业家掌握主流话语权,应推动社会改革  《中国慈善家》:在微博上,你经常发布各类植物和小动物的照片,作为这方面的爱好者,是否可以从这里找到参与环保事业的源头?  王石:没有直接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