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美学思想在当代设计中的体现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xiaoq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禅宗通过静悟与修禅的方式,达到的是一种解脱后的澄明和自在,超越世俗纷扰体认心灵的本真状态,从而顿悟佛果,禅宗美学在被称为一种静默美学,在现代设计中体现为一种智慧美和用最简洁质朴的表现方式,为生活营造一种空灵与美的意境。本文通过介绍禅宗及其美学观,希望禅宗美学能在设计中得到进一步推动,以借鉴本土设计,弘扬设计中的东方魅力。
  【关键词】禅宗美学;现代设计;顿悟;静默;空灵
  一、禅宗的审美理念
  审美的本质,简而言之,是为人们提供感性的足以提升人格的高级精神享受。禅宗美学有两大特点:其一,它是人格主义的,它的“悟”、“清静”、“定”、“慧”、“解脱”和“自由分”等等都关乎人格,一方面自心清净;一方面又不避烦恼,在烦恼中悟菩提。希望超越事物的表象而去关注其更深的内在,发现精神世界中的规律与变化,从而达到精神与想象的统一。其二,它是自然主义的。禅宗自然观的美学品格,首先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本由自然生,崇尚自然是禅宗美学的理念;其次是自然的心相化,是心造的境界———意境。
  二、禅宗美学产生的背景
  佛入华土一般认为是在两汉之间。这种源自古代印度的宗教与哲学对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佛教依托玄学之风,适应当时人们祈求来世天国幻想的社会文化心理需要,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普及,佛教经六朝隋唐,嬗变为十大宗,即:天台宗,三轮宗,成实宗,俱舍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唐时禅宗自六祖慧能之后,演变为中国式的佛教,最为普及与流行,禅学是佛教根本教义的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佛说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法门。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三、禅宗的核心思想
  1."平常心"与"顿悟"。禅宗思想强调当下和"在场"地对于平常事物的体验,以"心"为尺度,强调人对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接受,从中悟出"佛性"来。在禅宗开来,"青青翠竹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因而"日日是好日","担水坎柴"亦"无非妙道"。即从事物的存在中,可以领悟出极大的智慧,万物都包含了"法身"和"般若",只是看识者是否具有"觉"的本心。"顿悟"则是达到般若直至本心的充要条件,禅宗强调心的主动性。
  2."静默"与"空灵"。整个佛教的世界观是一个"缘起性空"的理论体系,即宇宙万物都是依赖某种相关的条件聚合而产生出来的,其本质是空的。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作为暂时的现象存在的,待各种相关的条件散去,其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根据,信仰者悟到宇宙万物,人生社会得存在其本质上都是空的,因此就不在执着于得与失的烦恼之中,达到心灵坦荡,自在解脱。然而,在世俗的纷扰中,内心的自在平静并不容易达到,这就要求营造一种禅宗美学的情境,通过禅修达到心性的修持,在静之中发现超越意义,以体现心灵的原本状。
  四、禅宗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
  1."平常心"与"顿悟"在设计中的体现。禅宗思想在艺术思想建设中有积极的一面,禅宗反对"比",不同"意",用具体的物象来比喻无处不在的"道"。禅宗理论支持"意象"必須包含"意境"这一对于艺术和设计创作中艺术形象的要求,而反对用"象征"的手法将抽象图形与具体事物严格地作一一对应,在"不立文字"的禅宗里,反对通过文字解释作品的努力。它倾向于事物自身的显现,也就是其经常谈论的"境"而这种自足性不能用严格的逻辑语言来表达。从而达到"物我合一"而"顿悟"通常体现在现代设计方法中的头脑风暴法,扑捉灵感的设计方法中。在平面设计中图形设计的意象手法,园林建造要求的情境交融,追求事物的残缺美,保持其干净,纯洁又有生命力,这是语言与文字无法表达的。
  2."静默"与"空灵"在设计中的体现。我们对于设计师的作品的注视,其实是一种对于空的直观,对其意境的领悟。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设计师通过有形之物来把握到的无形之精神,从而使心灵回归原本状态。这是一种"空顾纳万境"的美学追求。在很多的应用设计中都体现了这种思想,如平面设计中版面编排的留白方法,关于空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从陈从周概括:"我国园林多封闭,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故’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谛。"同时受这种思想影响的中国艺术家和设计师往往喜欢以水作为创作和人文关怀的主题。从构图上说,王序的海报作品在艺术精神上与书法和水墨画有一致的地方,作品画面放松和空灵,色彩也极其单纯。这种空灵也与西方建筑师提出来的"少就是多"的设计思想相一致。
  五、结束语
  参禅悟境,禅宗美学就是将这种境界带入到设计中,设计对人的影响升华到了人生境界和处世之道等伦理的高度,在环境,资源及人们的社会心理问题日趋紧迫时期,禅宗的美学理念无疑有着积极地引导作用,使人们对设计,对生活,对环境达到一种心领神会的境界,人人都能领悟,在设计中去体现本真。这就是禅宗美学。
  【参考文献】
  [1]王志敏,佛教与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2]王海林,佛教美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
  [3]钱钟书,谈艺录(28)[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伍斌,味禅风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
  作者简介:邱星(1993-)女汉湖北荆州在读研究生武汉纺织大学,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集结号》:领导者的执著  ◎文/惠正一  战火纷飞的岁月,生与死,往往只在一瞬间。  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空前惨烈。九连连长谷子地从三团团长那里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如果集结号不吹响,全连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  于是在一座废弃的旧窑场里,在敌我力量对比的巨大悬殊下,47名战士奋勇厮杀,并期待着那一声能左右生死的号声……  连
期刊
成就品牌领袖,最根本的因素,并非技术层面,而是一种精神力量。领袖既不能复制,也不能模仿,模仿本身能够提升效率,但是并不能够建立能力!我们需要真正领会、感受和学习的,是品牌领袖的魂魄——这才是核心价值所在。    你想成为诺基亚和SONY?技巧是学不完的,模仿也只能提升效率,但并不能够建立能力。试着“窃取”一下“魂魄”吧,聚焦于品牌核心价值和理念决策没错!  领袖,是呼风唤雨,改变历史的人物。品牌领
期刊
【摘要】中国首部动画电影长片《铁扇公主》诞生于上海“孤岛”时期,借鉴美国好莱坞的人物造型,同时推崇中国水墨与皮影戏的传统韵味,强调动画创作的的灵动,孕育出新。动漫大师万籁鸣在那个动荡繁荣的特殊年代,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动漫中的人物场景台词等等都是值得读者深究玩味的。  【关键词】“孤岛”电影;《铁扇公主》;皮影戏;民族情谊  一《铁扇公主》产生的大背景  1.孤岛时期。“孤岛”时期,是指1937年
期刊
【摘要】传统的文化艺术已在失传的边缘,甚至已失传。我们需要去保护,去继承,才能保有中华文明五千年累积的那些智慧結晶和艺术结晶。  【关键词】吹唢呐;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小时候,总喜欢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听他们说过去的老四合院和院子里的人和事,我总是好奇的问这问那,而爷爷总是笑着对我说:“那都是旧社会时候的事儿了,你看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会像过去一样呢……”确实如此,随着物质生活
期刊
【摘要】图形与背景起源于20世纪格式塔心理学,后被运用于研究语言结构,属于认知诗学的一部分。随着认知诗学的发展,图形与背景被用来进行文学文本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古诗《春江花月夜》中的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从而验证图形背景理论对分析古诗词的可行性。  【关键词】图形;背景;认知诗学  一、引言  对唐诗的解读国内已发展了多种研究方法,例如史学和美学等。然而,好诗不厌千回读,愈读味愈浓。唐诗《春江花月夜》
期刊
【摘要】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复制”概念进入中国艺术界和文化界的视线,本雅明成为先知先觉的化身。他将社会理论和艺术理论完美地勾连在一起,而艺术世界和社会世界的边缘也因此被无限拓宽。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多次提到了“光韵”(Aura)这一词。这是本雅明独创的艺术概念,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此书中“光韵”一词的解读,从而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演变与发展,保护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从最初只注重单一文物保护,到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再扩展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从只注重历史文化村镇的有形建筑环境的保护,到注重历史文化村镇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再到将历史文化村镇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保护。本文选取赤壁羊楼洞古镇为研究地点,以街道、建筑为载体,挖掘羊楼洞古镇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价值,分析古镇空间形态、
期刊
【摘要】美国的三权分立并非按照权力的性质或权力作用的领域来进行划分,并非指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性质的权力之间实行分割,也并非指总统、国会、联邦法院三个权力主体对国家权力进行分割。在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下,联邦政府各部门的权力大小并非自始至终都维持不变,而是随时间发展不断调整和变动。  【关键词】思想起源;理论超越;实践意义  一、“三权分立”的由来及演变  “三权分立”作为一种理论,其渊源可以追溯到
期刊
【摘要】先秦诸子百家及这一时期所出现的文化典籍,奠定了我国数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的基调,逐渐积淀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文化典籍,先秦时期重要的文化典籍遗存,内蕴诸多原始文化精神,本文试析“六经”中所包含的原始宗教天命观及其在统治阶层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六经;自然崇拜;祭祀  《诗》、《书》、《礼
期刊
【摘要】科举制度源于隋唐,止于清末。它促进了不同社会阶层间的人员流动。科举制度促进的社会流动不仅包括阶层间的垂直流动同时也包括代际间的水平流动。本文主要以明代南京为中心的应天府地区为例考察明朝科举制度下的社会人口的垂直流动状况及这种流动对社会的影响,对代际间的水平流动不做分析。  【关键词】社会流动;垂直向上;垂直向下;影响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明代中后期科举制度与江南士人社会
期刊